公益林地的开发利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公益林地的开发利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公益林地的开发利用

 

林地是土地资源的重要部分,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保护林地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最根本的要求。公益林地是指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试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其它林地,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在世界性森林资源匮乏日趋严重的今天,公益林地的合理建设和管理是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遏制我国生态恶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公益林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生态公益林地在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有:   1.管理机制未落实。在林业生产中虽然进行了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但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管护主体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管护责任不能有效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2.利用机制不完善。生态公益林不同于商品林,虽然拥有丰富的林木、林地和景观资源,但为了更好保护生态公益林,一般是禁止或限制生态公益林采伐利用,无法产生直观的效益回报,导致人们对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这导致了一些生态区位重要、需要新划入的公益林界定工作难以开展,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利用矛盾日益突出。   3.补偿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生态公益林管理经费未全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公益林地的补偿标准偏低,对林农的吸引力较低,生态公益林的经营者或所有者的投入和损失得不到补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权责任单位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积极性。   二、公益林地的管理对策   公益林地的建设和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贯彻与宣传的力度。首先需要加强对公益林地管理、执法和护林人员,开展了大规模的学习培训,护林人员可以开展上岗前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管理水平,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对生态公益林责任制落实、制度建设、档案管理、资金使用等知识进行学习。同时要开展公益林地的公众宣传,一方面大范围的公众宣传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和科普广场活动,对什么是生态公益林、为什么要建设生态公益林、如何保护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报导,还可以制作各类公示宣传牌,设置在公益林地的公路沿线和重要路口,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公益林地建设和保护的关注度;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林区群众进行宣传,宣传内容可为他们最关注的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热点问题,及时为他们释疑解惑,做好群众长期维护和支持公益林建设的思想工作等内容进行宣传,而且领导干部是宣传的重点对象,不断强化各级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意识。   2.强化林地的监督管理。首先,是明确建设管理主体,确立以政府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对集体所有的重点地段生态公益林地,有条件的建议由政府予以赎回归国有。其次,是明确管护责任,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采取联户经营、专业承包、委托管理等形式,进一步落实管护主体。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实行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目标责任制。林业主管部门课按照公益林地的划界定的面积和范围,与生态公益林地的所有者或经营者签订生态公益林管护合同,并适时进行监督检查。对管护人员实行公益林管护责任制,制定了护林员奖惩、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管护人员在管护工作中的行为。再次,加大公益林地的保护力度,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制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非法行为;依法加强对占用林地项目的审核,强化林地管理,规范林地和林木权属管理;森林火灾是公益林保护的最大隐患,森林防火工作始终是林业工作的重点,一直是作为公益林地改革、发展、稳定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通过防控结合,抓好森林综合防火,使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将受害林木面积和蓄积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也是保护珍贵的生态公益林资源。   3.健全公益林地的保障机制。一是制订扶持政策,制订鼓励投资者建设生态公益林地的政策,在土地使用权、建设资金贷款、税收征收和转让继承等方面给予优惠,允许适度进行林相改造,积极发展业主投资、农民投地投劳、收益分成等多种经营形式。二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可按照“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覆盖面,逐步将补偿资金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建立生态效益补偿长效机制。三是建立共享机制,对公益林地的管理费用,可以通过财政预算出一点、社会公众捐一点、直接受益者拿一点,来实现“共同补偿、共同受益”。   4.探索公益林地科学的开发机制。生态公益林对林农来说,与商品林的主要区别就是不能通过砍伐直接获得收益,为了增强公益林的自我补偿能力,使管护者增收创收,以提高其管护的积极性,就必须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生态公益林资源。为此,应根据生态区位状况,实行生态公益林分类管理,积极开展非木质利用。除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生态脆弱区外,允许管护主体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和景观资源,发展种养业和森林旅游,所得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从而提高生态公益林自我补偿、自我发展能力。如福建今年推出了“森林人家”项目,就是以森林生态公益林地为背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形式。“森林人家”以森林公园为依托,融合乡土文化及绿色农林产品等资源,以林区环境为特色,为城市游客提供健身、休闲、度假、观光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友好型旅游产品,是第一、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   5.加大科学监测力度。生态公益林数字化管理模式是一项科学、有效的公益林地管理方法。以实现林业、森林、林木资源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为目标,为林权发证工作,公益林管理,林地征占用、林木采伐管理、森林防火提供快捷可行的操作平台,提高办事效率和决策水平,把科技创新融入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全过程。数字林业是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林业行业构造一个统一、整体、开放式的信息集成系统,提高林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以前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想了解哪一块生态公益林地的具体情况需要到现场去看,很不方便,使用了生态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统后,通过地籍系统可以了解公益林的小班化、林种、地理位置、土壤等情况。生态公益林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识别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同森林资源的二类清查相结合,可大大减轻林业勘测野外工作量,提高调查精度,使森林资源的建设、调查、监测和管理直观快捷。同时可以协助完成病虫害测报、制订火灾扑救方案,指挥森林火灾的扑救等。#p#分页标题#e#   总之,林业是生态的主体,林地是发展林业的基本要素,抓好生态公益林建设,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对于实现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繁荣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