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卫生适合技术需方浅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乡村卫生适合技术需方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乡村卫生适合技术需方浅析

作者:马婧婧 杨竹 陈永忠 吕克潜 王润华 周泽文 易静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重庆市卫生局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1],而农村地区的卫生资源不到全国的30%,农村卫生工作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2]。为了应对农村地区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卫生部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构想并在全国试点推广。所谓农村适宜技术就是适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承受能力并且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各项医疗卫生技术[3]。2004年重庆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庆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示范研究。在铜梁和忠县这两个县示范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探索出了符合西部农村实际的推广模式与机制(政府主导+市场导向),初步验证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增加了政府和医生在百姓心中的威信[4]。2008年在“十五”的基础上,重庆市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示范项目县,就西部农村地区的适宜技术需求、培训模式、推广的影响因素等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为“十一五”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项目的终期结果,通过对重庆市五个项目县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后,对接受适宜技术的人群进行记录和调查,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从接受人群角度出发,了解推广的12项卫生适宜技术使用情况,探讨不同职业人群对适宜技术应用的差异及原因,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大面积宣传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国家科技部的指导和“十五”项目的推广经验出发,根据地区代表性和扶持贫困县原则,选取渝西经济走廊、渝东南少数民族聚集区、三峡移民区具有代表性的,且城镇化率较低,农业人口为主的的5个县(璧山、铜梁、荣昌、秀山和忠县),并根据县行政自愿和积极参与并承诺原则把这5个县作为推广“十一五”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县。课题组采取“实地调查法”和“现有数据分析法”,根据实际调查和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初步筛选出适宜技术清单,结合基线调查根据“部委推荐”,依照“适用本地,结合重点申报法、频数权重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12项卫生适宜技术。根据医生推荐和患者自愿的双向选择原则,“十一五”项目期间在五个示范县接受过所推广使用的卫生适宜技术的患者,其中年龄小于15岁者,由其监护人代为接受调查。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和记录接受农村卫生适宜技术人群的基本信息,技术使用情况,疗效等信息。

1.3数据处理

用Epidata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录入,用SAS9.2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适宜技术基本情况根据5个项目县的主要疾病分布,考虑“十五”推广经验和国家推荐的技术清单,结合基线调查需求情况,依照频数权重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重庆市“十一五”推广的12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其中中医卫生适宜技术7项,主要为治疗技术,中医技术中接受服务人数最多的是徒手刮痧法(屈指推拿)治疗寒湿感冒技术,各项中医适宜技术使用情况具体见表1。西医适宜技术5项,主要是规范化治疗、病例管理技术以及超声、心电诊断技术,西医技术中接受服务人数最多的是DFY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技术,各项西医适宜技术使用情况具体见表2。接受了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5%,西医占76%。

2.2接受人群人口学特征

五个项目县接受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服务的总人数为31646人,璧山县1931人、荣昌县7563人、铜梁县12067人、秀山县5310人、忠县4775人。其中男性占总人数的46%,女性占54%。接受人群中,20岁以上人口占93%,其中40~59岁年龄组占比例最大,占34%;其次是20~39岁组(29%)和60~79岁组(26%)。接受人群中,农民所占的比例最高(43%),其次是农民工(16%),最低的是城镇职工(2%)。见表3。该结果与选取示范县以城镇化率较低,农业人口为主的原则一致。

2.3接受人群职业排序

总体而言,接受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服务的人群中农民最多。但每项技术下,不同职业人群对该技术的应用存在差别。学生中接受CQZY04和CQZY08比例较高,而离退休人员选择CQZY02和CQZY03的比例较高。具体见表4、5。

2.4接受人群治疗效果

总体而言,五个项目县的接受人群在接受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治疗疾病后,有16%的人认为治愈,29%的人认为显效,32%的人认为好转,1%的人认为无效。在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后,有11%的人认为治愈,27%的人认为显效,61%的人认为好转,1%的人认为无效。其中治疗效果最好的是苍耳子散分型塞鼻治疗鼻炎技术,该技术在推广中有效率达到100%,且治愈率达到21%。具体见表6。因本次研究问卷调查未涉及西医的诊断技术的治疗效果的评价,且根据易获得性和简单明确的原则,故西医适宜技术中只考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DPD)规范化治疗方案”、“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防治技术规范”的治疗效果。接受这两项西医适宜技术治疗后,有3%的人认为治愈,19%的人认为显效,75%的人认为好转,1%的人认为无效。其中“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防治技术规范”有效率达到100%,且治疗效果好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DPD)规范化治疗方案”。

2.5接受人群经济负担

总体而言,五个项目县的接受人群在使用卫生适宜技术治疗疾病后,有1%的人认为经济负担严重,4%的认为比较重,53%的认为一般,29%的人认为比较轻。接受西医卫生适宜技术治疗疾病,有1%的人认为经济负担严重,5%的认为比较重,59%的认为一般,19%的人认为比较轻。接受中医卫生适宜技术治疗疾病,有1%的人认为经济负担严重,3%的认为比较重,34%的认为一般,62%的人认为比较轻。

3讨论

我国的医疗保健除了面临“医疗需求的增加和财政资源的短缺”等全世界性的问题以外,还存在卫生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农村卫生资源缺乏,卫生人员缺乏,卫生技术较低,现有的卫生资源无法满足农村居民防病治病需求等特点。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以农业人口为主,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卫生服务能力和可利用卫生资源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因此在重庆市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有较好的应用基础。本研究,“十一五”期间重庆市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向5个项目示范县推行了12项适宜技术。5个示范县都是城镇化率较低、农业人口为主、经济欠发达的县,因此被调查的接受适宜技术服务的人群中农民与农民工较多。由于农村中的主要男性劳动力选择进城或者外出打工,因此调查中女性人数多于男性。这恰好契合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旨在解决农村人口和低收入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且在推广过程中,宣传的对象重点放在乡、村农民和城镇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因此该群体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知晓率较高,主动选择使用技术率高。#p#分页标题#e#

本次调查中发现,接受西医适宜技术的人数明显比中医适宜技术多。综合分析发现:原因一,西医技术中的两项诊断技术本身比较普及,在推广中加入补偿机制后价格低廉,比较受患者喜欢,且超声、心电诊断技术清晰明了的结果也更易被医生接受。原因二,患者对推广的中医适宜技术知晓率不高,且患者及家属偏好见效快、疗程短的西医药物治疗。此外,张云兰等在研究中发现在适宜技术推广之前,占半数乡村医生对中医适宜技术没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乡村医生年龄偏大和学历层次低等原因也阻碍了医生们在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时的掌握程度及使用时的熟练程度[6]。因此,医患双方的选择也造成了中、西医技术的使用差异。

在推广的西医卫生适宜技术中,诊断技术的应用人数明显多于其他技术,“高血压病例管理适宜技术”,接受该服务的人数为1人。除了诊断技术本身群众知晓率、接受度高,廉价易行以外,规范化管理的适宜技术也存在问题。病例管理技术应用需要卫生技术人员充足、患者依从性高、周期长。重庆地处山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农村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较为匮乏,患者的依从性差,这些原因造成了在项目过程中该技术没有推广起来。从接受人群角度出发,不同职业分布人群对各项技术的应用情况存在差异。中医技术中接受“徒手刮痧法(屈指推拿)治疗寒湿感冒”技术的农民工人数最多。但是接受该项技术治疗的不同职业人群中,学生应用该技术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学龄前儿童。此外,张云兰等在对乡村医生的调查中了解到,医生们对“苍耳子散分型塞鼻治疗鼻炎技术”予以了很高的评价[6]。在实际的应用中,接受该技术服务的总人数却较少,患者人数最多的是农民工,但在接受人群的不同职业分布下,学生接受该技术的比例最高。究其原因学生抵抗力相对较弱,重庆地区13-18岁儿童应变性鼻炎患病率最高[7],学生自我以及家长对其身体的关注度较高,且本身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对鼻炎等不危害生命健康的关注度较少从而极少就诊,造成了以上的差异。因此,需针对不同职业特点的人群,推广更适宜于他们的卫生适宜技术。

在西医适宜技术中,农民接受“DFY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技术”的人数最多,但不同职业分布下,接受该技术比例最高的是城镇职工,其次是公职人员。城镇职工和公职人员由于工作收入比较稳定、文化程度高、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要求高,并且享受较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因此选择这项技术比例要比其他人群高。综合表4、5可以看出各种人群由于其职业不同,患病情况和意识观念存在差异,对适宜技术的接受度不同。因此,在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时应考虑针对人群的特点进行推广,以便更好的满足群众卫生需求,并提高适宜技术的有效性。本次推广的中、西医农村卫生适宜技术中的治疗技术的治疗效果的有效率都达到了95%以上,且普遍表示接受适宜技术的经济负担不重,完全符合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有效、廉价的特点。

综上所述,“十一五”重庆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地区低收入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在中、西医的应用上存在差异,而且不同的人群特征也对适宜技术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