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卫生适宜技术对人口老龄化的作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推行卫生适宜技术对人口老龄化的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推行卫生适宜技术对人口老龄化的作用

作者:主桂莲 程风敏 崔渺 姜艳艳 杨竹 吴小翎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重庆医科大学

1人口老龄化的定义

在宏观经济中,人口老龄化指的是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由于我国法定的最高退休年龄为60周岁,故目前我国普遍采取第一种界定方法。众所周知,当前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社会、经济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已经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截止2010年1月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已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民政部的《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30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5%。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5%。这充分说明我国早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而更是我们吃惊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在2010年9月《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中指出,在2011年以后的30年里,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2目前全球和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卫生的挑战以及危害性

2008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00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5亿,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亿-4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2)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将长时期保持很高的递增速度,位居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3)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4)城乡倒置显著。目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5)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人。21世纪下半叶,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基本稳定在1700万-1900万人。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中50%~70%都是8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高龄女性人口。(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

3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危机的深远意义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是指卫生成果中适用面广,安全性好,可用性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容易掌握的医疗卫生技术、方法和产品等。这不仅是国家在农村卫生领域推行的一条主要政策,也是政府解决农村地区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一项重要举措。2009年4月国务院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界定服务功能,明确规定使用适宜技术、适宜人才、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为广大群众提供低成本服务,维护公益性质。”

3.1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有利于减轻政府、社会养老职责尤其是疾病经济负担。老年人口是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对象,据卫生部统计,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口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水平的1.9倍,但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还难以适应这个形势,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十分突出。疾病是老年人口最大的风险,所以医疗是老人首要的需求。医疗服务需求的总量从理论上来说与3个因素相关:老人数量、老人健康状况和老人的健康意识。对于现有老人来说,上述三方面都存在问题,首先是供给问题,我国现有卫生服务供给布局不合理;另外医技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有限等,使老人的健康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支付能力极为有限,加上医疗费用上涨,使很多老人本来已经疾病缠身,却无钱看病。

3.2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可使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的冲击转危为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旨在缓解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2000年卫生部统计的数据中显示,全国卫生总费用为4763.97亿元,然而农村卫生费用为1073.60亿元,只占22.50%,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只拥有不到1/4的卫生费用。老年人的患病率和人均医药费用高于青年人,多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疗程长,费用大,老年人的药品消费占据药品市场消费的1/2以上[1]。目前,农民根据自愿参加原则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部分贫困农民未纳入其中,加之对医疗保险意识的淡薄,因此,部分农民未享受到参加保险的好处。农民生病还是要掏自己的腰包,易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的加重,加重了农民家庭负担,间接冲击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人口老龄化也不例外,其衍生了一系列的针对老年人的特别需求的服务,例如医疗服务、健康护理等,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是针对农村经济的状况而进行的推广的医疗卫生技术,这为农村中的老年人带来安全、经济、有效的医疗服务。本课题组对实施模式的探索中主张实行的“企业主导、市场干预、企业跟进式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社会(包括企业力量)参与进来,缓解了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负担,为农村带来商机。#p#分页标题#e#

3.3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有利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应用和推广适宜技术可以缩小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与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之问的医疗技术差距,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防治技术水平和临床疗效,是基层卫生机构事业发展的一条途径。现阶段县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学历以中专学历以下为主,占总人数比例63.81%,本科及以上以学历不足4%[2],尤其是乡村医生中赤脚医生仍是主力。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低,结构偏失,与市级三甲医院中的医生的技术差距巨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定位为安全、经济、方便、有效;与此同时,课题组对乡镇卫生人员给予技术培训,并针对培训效果选出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安全性高、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的技术进行推广,提高了医生的业务素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适宜技术的推广对于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健的需要,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有重要作用,得到了农民的肯定和拥护[3]。同时国家对乡镇医院的基础设施与条件给予财政支持,对于其增强硬件设施给予极大的帮助,有助于缩小与城镇医院的差距。

4问题、困境阐释

为长久推广卫生适宜技术、并取得积极效果,对县(市区)乡村医生进行卫生适宜技术的培训。主要是通过集中课堂现场培训、短期进修、分级培训强化培训等方式对基层医务工作工作者的中医技术的培训、生殖卫生技术和公共卫生技术的培训。

4.1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培训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在市场对卫生人力资源的分配之后,大部分的基层医生大都是专科生或及少数的本科生,其大部分医生的专业技能与那些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中的医生技能存在差距,学习新事物的积极性与掌握的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虽有资料显示现场培训满意度为96.4%、意愿推广率为96.5%,技术易掌握率为98.8%[4]。但本课题组在对基层卫生人员培训调研中也发现其存在弱点:(1)、基层医务人员到县级医疗机构培训或县级(或乡级)医务人员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的中、长期培训只能限于少数人员,专业性较强,缺乏广泛受益性,且已培训出“人才”易流失。这对于改善县内广大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呈现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局面。(2)、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业务部门出于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处于被动灌输式地位。一些参与培训的医生反映近期易忘、近期亦无法在实践中操作等。(3)、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员的日常培训只能靠日或旬例会,业务培训相对少,且没有显示出培训后的效果,没有后续卫生适宜技术使用的跟踪,对实施的效果很难把握和界定。

4.2缺少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卫生适宜技术我国科技人员经过筛选出来的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适宜技术大部分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系统管理、农村育龄妇女围产保健措施、孕妇破伤风类霉素接种技术、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冠心病血脂干预技术推广等[5],对老年人易患的糖尿病、脑血栓、高血压、高血脂症等的慢性病、常见病却未列入其中。根据2000年的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占全国人口的10.46%,因此我国在那时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并具有农村老龄化高于城镇、农村老龄化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加快的特点,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将成为小家庭甚至整个国家的沉重的负担。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就是以为农村的患者提供安全、经济、方便、有效的技术,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农民看病难的目的,但是其筛选出来的技术大部分是针对儿童和妇女的常见病,继续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的适宜技术将成为迫切要求。

4.3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适宜标准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异卫生适宜技术的标准是确立筛选技术的前提,要求能与当地的经济水平、疾病谱、死亡谱、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水平等因素相匹配。但是随着卫生适宜技术的不断推广,卫生适宜技术中的不适宜情况逐渐暴露出来。(1)、技术目录有局限,某些技术并非适合农村,技术源和技术内容不详,技术虽简单但关键技术未公开,不适合农村需求;一些适合在基层推广或者急切需求的技术没有被纳入技术目录中;(2)、所用试剂、药品与器具的购买难度大或价格不菲[6]。技术所需小型仪器和制剂品出现购买困难的情况;(3)、优选的适宜技术由于当地基层医务人员习惯和利益冲突而不被或减少被采用等,或优选的适宜技术在设备和医务人员方面在实践中出现偏差,技术的实用性不强。

5对策和建议

5.1培训方法上创新,建立基层培训平台,实现基层医务人员的自主培训农村适宜技术培训效果直接影响着基层医务人员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关系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重要环节。目前使用的培训方法一般都是专题讲座、课堂现场培训、短期进修、分级培训、强化培训和接受电话咨询等常规方法,建议在此基础上在基层选拔技术人员到三甲医院进行专门的进修和专家定期定点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先帮助一批基层医务人员成长起来,再由他们将技术传授给本医院的其他人员,实现“先富”帮“贫困”。这样不仅可以随时评价培训的效果,推广培训效果好的技术,加强培训效果不明显的技术,还可以逐渐引导基层医疗机构承担起自身繁衍机制和自主培训机制,建立自主培训平台,便于基层医生技术的掌握,从而实现农村卫生技术培训自主培训、可持续的自主发展的良性道路。

5.2结合实际,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目录,深入推广适宜技术在未来的几十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比重将持续增加,老年人的医疗支出将占据医药市场的大部分,市场前景广阔。从目前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思路来看,为各乡镇根据科技部卫生适宜技术的目录,结合本乡镇农村居民疾病谱、死亡普选择适宜技术,针对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适宜技术目录甚少。另外,部分推荐的适宜技术虽然技术上成熟,但超过了农民的经济消费能力,不适宜在多数县镇推广。国家应根据国情与时俱进,把人口老龄化的因素考虑在内,及时更新卫生适宜技术目录,淘汰过时、不适宜、不易操作的技术,增加乡镇居民切实需求的适宜技术,把卫生适宜技术持续深入的推广下去。

5.3加大政府干涉力度,强化投入机制,确保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差,待遇低,卫生适宜技术是考虑到农村的经济水平而推广的技术,价格相对低廉,在基层推广适宜技术会影响到医生和医疗机构的经济收入,将会削弱医生对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积极性[7]。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以支持,制定相关文件或政策引导基层医院的使用适宜技术,保证适宜技术能无障碍的实施;同时给予财政上的补助,至少能把医院因使用适宜技术的而使本医院的经济收入降低的部分兜底。在医院内实施工作补偿制度,凡是参加培训的卫生人员,给予相应的岗位职称的评定上的倾斜,并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制定相关的补偿标准,给予误工、交通方面的费用补助,提高医生推广适宜技术的积极性,确保卫生适宜技术持续健康的推广。#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