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林业政策研究的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曹建华 王红英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在跨入21世纪的今天,环境和发展依然是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通过发展,提高人类的生活福利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人类生活的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环境问题早已成为注目的焦点,森林资源在调节和保持良好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肩负着发展林业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传统林业经营造成了双重使命间顾此失彼的矛盾,林业分类经营及其在此基础上的有效林业产业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为上述矛盾与问题的解决提供前提条件。合理有效的林业政策是推动资源建设、林业的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建设的不竭动力,然而当前的政策仍受传统林业的惯性影响,既能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又能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两者间相互协调的新政策体系尚未形成,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及我们所处的国家经济实力大增、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剧、全球环境意识增强的大背景下,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林业政策,通过政策调节利益,通过利益激励和促进林业建设,最终实现经济和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课题的研究对林业发展建设如何真正做到同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提供理论与现实的指导作用,对制定有效的林业政策及政府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多年来,我国学者一直在研究林业政策对促进林业发展的作用,并立足于我国的林业实际特点和借鉴国外的经验,从林业的发展、产业发展、环境经济等不同角度来论述政策的作用,对已存在的问题有深刻认识并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在意识到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条件下,林业政策研究的成果及其制定的林业政策在林业实践活动的贯彻执行过程中,对林业经济发展与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上述的研究,只是注重了政策效果而忽视了效率,注重了行政与法律方法而经济方法应用不足,注重整体而忽视了具有相对利益的主体间的博弈及对政策的反作用。将资源、产业发展和环境联系起来,置于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框架下对政策进行定量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近年来,国外林业经济领域的研究学者非常关注森林资源的环境和经济利用间协调的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常采用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2林业政策模拟模型的分析框架
2.1林业政策模拟模型构建的程序和基本思路
林业政策调节的目标是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协调与良性循环的发展,基础是森林资源,并通过调节经营主体和执行主体的行为而发挥作用。林业政策的最终效果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森林资源的存量和流量变化和产业体系中的经济总量变化加以反映。资源利用的物质和经济循环过程见图1。基于资源利用的物质和经济循环构造一个可定量分析的模型,对政策效用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对整个林业政策的研究和认识更全面、更深刻,由此制定的林业政策更科学,对林业协调发展更具有指导性。以公益林为研究对象的生态体系建设采用成本效益分析,因生态环境产品没有价格,因而用森林资源量等技术指标,或人们对环境的支付意愿(WTP)等经济指标,作为衡量效益的指标。此指标假定为外生变量,可作为政府的调控目标,并通过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等投入的费用与森林资源量或支付意愿(WTP)之间的关系构建成本效益分析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当一项政策实施后,总体及各利益主体的成本效益变化,进而反映生态体系的政策效应;对于以商品林和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产业体系建设,采用局部均衡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森林资源的供求关系,求算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及各利益主体福利。进而分析当一项政策实施后所引起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及各利益主体的福利变化,从而反映经济体系政策效应。以稀缺性的森林资源在产业体系与生态体系的配置所反映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连接生态体系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和产业体系的局部均衡模型,构建政策模拟模型,综合反映环境-经济体系的政策效应,进而修正单独的生态体系和经济产业体系的政策效应值。林业政策量化分析的程序见图2。
通过各种林业政策的模拟运用,分析政策实施(包括公益林经营的公共政策、商品林经营的管理模式和采伐利用政策、税费政策、投资与信贷政策、林产工业的产业政策以及经营体制与产权制度等等)所产生的效应,进而筛选出既能达到效果又能取得经济效率的林业政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2林业政策模拟的数学概念模型
有限的森林资源分配用于经济利用和生态利用,经济利用体现在林业产业体系上,生态利用体现在林业生态建设体系上。适当的森林资源的利用可以使林业产业体系的经济利用最大化,使林业生态体系的生态效益最大化。实际上就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大值问题。林业政策的作用就是通过政策的实施影响从事与森林资源利用相关活动的经济主体对拟采取的行为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的预期,进而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最终影响森林资源的利用状况,主要是使第二产业的经济主体增加或减少生产,木材采伐的增加或减少,引致森林培育业增加或减少培育量。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会增加对以森林资源为原材料的林产品的需求,需要一定量的森林资源采伐以提供足量的原材料;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生态产品的需求,理想的政策作用,就应该在保证森林资源增量的同时,使森林资源分配于两种不同的利用能够恰当的平衡。(1)经济体系的基本模型目标函数:MaxB=B(X)约束条件:C(X)≤C(2)生态体系的基本模型目标函数:MaxE=E(Y)约束条件:D(Y)≤D(3)经济体系和生态体系的关联模型Yt=Yt-1(1+g)-X+F(B,R)经济体系基本模型的目标函数B代表利润向量;X代表资源流量的向量;C代表资源消耗的有界向量;B(X)表示消耗一定资源所能获得的利润;C(X)表示消耗一定X资源所需配套的其他资源的数量,这些资源的数量受到有界向量C的约束。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包括第一、二产业的内容。生态体系基本模型的目标函数E代表生态质量;Y代表资源存量的向量;D代表保证资源存量的有界向量;E(Y)表示一定的资源存量Y所能体现的生态质量和品质;D(Y)表示保证一定资源存量所需的其他配套资源数量,这些资源的数量受到有界向量D的约束。经济体系和生态体系的关联模型,其基本含义就是:t年末的资源存量是由t-1年末的资源存量及其自然增长量Yt-1(1+g)加上资源流入量F(B,R),扣除资源流出量X所组成;资源流入量F(B,R)是资源利用的预期效益B和风险R的函数,如果资源利用的预期效益B高,风险R低,那么增加投资进行资源建设。#p#分页标题#e#
2.3资源经济和生态利用的政策影响传导方式
在经济体系中,对森林资源消耗较大的产业有建筑业、造纸业、木材加工业、家具业等第二产业。整个第二产业对森林资源消耗的最佳量就是对产业取得最大利润时的消耗量。当一组政策变量作用于上述第一、二产业所构成的经济体系时,必然会引起经济主体的成本和收益的变化,引起市场机制和经济主体对政策的实施做出反应,在一定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下,寻找利润或者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均衡点。利润或者经济福利最大时所对应的政策变量,就是最佳的政策变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林业政策影响供求变量,影响价格和交易量,进而影响经营主体所获得的经济利益,通过利益的变化影响经营主体决策的经营行为。
传统意义上的林业政策主要是针对第一产业的人工林培育、天然林的采伐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着重进行阐述,林业政策的作用主要是从调节供给能力入手,通过林业税收、补贴、信贷优惠、投资等影响木材的供给能力以及人工和天然的森林资源的储备。由造林和自然更新等构成的资源流入量F(B,R)是林业政策发挥作用的重点,资源流入量F(B,R)是资源利用的预期效益B和风险R的函数,林业税收、补贴、信贷优惠、投资等是改变预期收益B,林业产权制度、活立木市场建设等是降低林业经营的风险R,林业科学技术进步同时改变预期收益B和风险R,通过预期收益和风险的变化调节经营主体的决策和经营行为。就木材供给的第一产业而言,木材供给的来源可以分解为几大部分;速生丰产林、兼用林、农用林。全部的森林资源可以分为商品林资源和生态公益林资源,实际上可以提供商品材的部分由速生丰产林、商品和生态兼用林、包括平原林业在内的农区混林等构成。对于速生丰产林,当处于生物成熟或经济成熟以后即可采伐提供木材产品,但总是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处于生长过程,经济主体要保证经营的持续性,总是有一大部分的森林处于生长过程或立木状态。处于采伐之前森林,尽管最终的目的是经济利用,但仍然发挥部分生态功能的作用。这是提供社会所需木材的主体部分,如果适当的政策保证经济主体对从事该领域的活动可以获得一定的预期收益和低于一定的风险,将会激励社会的资金投资于该领域,进而出现采伐量增加但森林资源的培育增加更多的局面。
对于商品和生态兼用林,在提供部分商品木材的同时,承担部分的生态功能,但在特定的兼用林的林地区域中,随着提供木材产品的增加,林地发挥生态功能的能力下降。对于农区林业,不用象传统林业那样承担大量的生态功能,提供木材的方式如同速生丰产林,只是成本不同而已,可以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商品木材。一般条件下,当森林资源的总数量一定时,用于木材利用的森林资源数量和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森林资源数量两者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当今按商品林和公益林划分森林资源就是应对森林资源可发挥不同功能以满足人们需求而不产生冲突的结果。商品林的利用目标是经济利用,但客观上商品林在没有采伐之前,可以发挥一定的生态功能作用,没有被采伐的商品林越多,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作用就越大。公益林的目标是发挥生态环境以及资源保护的作用,公益林划分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一般公益林等不同的类型,对不同的公益林类型人们所赋予的发挥生态作用的重要性程度有所不同。实际上,特定条件的公益林也有一定的经济利用的功能,比如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服务,在取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发挥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作用。
总体而言,生态体系建设是为全社会服务的,该领域的林业政策应发挥一种公共政策作用,在资金的投入和取得上,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财政支出维持体系的运转,同时以征收生态补偿金方式获得资金的来源。在管理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管理,如实行公共事业管理、社区管理、委托经营、森林公园的企业化管理等方式。在政策分析上应该将公益林的资源数量和投入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应该将公益林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或者人们为公益林建设的支付意愿与投入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当林业政策的调节促使森林公园的投入产出良性循环、公益林建设的投入和生态补偿金获得良性循环,同时促使公益林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取得较好的建设效果时,可以表明该林业政策是有效的政策。同时,还要将商品林没有采伐部分的森林资源数量纳入体系中进行分析。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的关联模型为Yt=Yt-1(1+g)-X+F(B,R),产业体系中的效益B越显著时,F(B,R)函数值越大,激励人们建设商品林的数量就越多,最终总体的森林资源量Yt越多。
3林业政策模拟模型是政策定量分析和研究的有效工具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协调发展的基础,合理有效的林业政策是推动资源建设、林业的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建设的不竭动力,林业政策的定量分析和研究,可以在政策定性分析研究以厘清政策因素、其他因素和调节对象与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林业政策模拟模型把所研究的问题推进和深化。通过模型能够有一个整体上的逻辑一致的分析框架,透视政策因素、其他因素和调节对象与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程度,同时该模型为政策合理与否、有效与否提供一个数量判断标准,为政策的改进提供依据。本文为林业政策模拟模型和政策的优化设计研究提供一个分析的框架,具体模型的构建、参数的估计以及政策效应的分析和政策优化设计需进一步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