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东北林区经济林树种资源研究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东北林区经济林树种资源简介
东北林区的经济林树种按其主要用途可以分为食用树种资源、药用树种资源、生物质能源树种资源、饲料树种资源、工业原料树种资源、蜜源树种资源和观赏树木树种资源等类别。其中,(1)食用树种资源主要有红松(Pinuskoraiensis,种仁)、偃松(P.pumila,种仁),核桃楸(Juglansmandshurica,种仁)、软枣猕猴桃(Actinidiaarguta,果实)、笃斯越桔(Vacciniumuliginnosum,浆果)、蓝靛果(Loniceraedulis,浆果)、平榛(Corylusheterophylla,核果仁)、龙牙楤木(Araliaelata,嫩芽)、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嫩叶)、山杏(Prunusmandshurica,果实)、山葡萄(Vitisamurensis,果实)、稠李(Prunuspadus,果实)、秋子梨(Pyrusussuriensis,果实)、托盘(Rubuscrataegifolius,果实)等种;(2)药用树种资源主要有红松(种仁、针叶)、胡桃楸(果实、果皮、树皮、叶片)、蒙古栎(橡实,蒙药名“查日苏”)、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tavar.mandshurica,全株入药)、黄菠萝(Phellodendronamurense,内皮为“黄柏”,果实)、三颗针(Berberisamurensis,根皮入药)、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果实)、刺五加(根皮)、槲寄生(Viscumcoloratum,枝叶)、花曲柳(Fraxinusrhynchophylla,树皮为“秦皮”)、山杏(核仁),色木槭(Acermono,汁液)、东北刺人参(Echinopanaxelatus,根、根茎),稠李(花、果、皮、叶)、山葡萄(果、叶、根皮)等种;(3)生物质能源树种资源主要有柳树(Salixspp,全树)、暴马丁香(种子)、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木材、橡实)等种;(4)饲料树种资源主要有平榛(嫩叶)、榆树(Ulmusspp.,叶、果)、蒙古栎(叶可“养蚕喂鹿”、橡实)、极东锦鸡儿(Caraganafruticoza,嫩茎、叶);(5)工业原料树种资源主要有红松(松香、松针油、松多酚)、百里香(Thymusspp,芳香油)、笃斯越桔(花色苷)、蓝靛果(花色苷)、色木槭(木糖);(6)蜜源树种资源主要有紫椴(Tiliaamurensis)、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暴马丁香等种;(7)观赏树种资源主要有槭树(Acerspp,秋色叶)、蒙古栎(绿化、秋色叶)、水曲柳(F.mandshurica,绿化、片林)、花楸(Sorbuspohuashanensis,观花、观果)、红松(绿化、观果)、接骨木(Sambucuswilliamsii,观果),栒子(Cotoneasterspp,观花、观果),暴马丁香(观花、环境香化)等种。此外,黄榆和蒙古栎因其可用于生产原生态的榆黄蘑和木耳的饵木,故也可视为经济林树种;红松和樟子松人工林、蒙古栎天然林大储量的枯落叶可以用于生产苗圃播种育苗时苗床的覆盖物及用于生产容器育苗的栽培基质或生产有机肥的原料,故其也可作为经济林树种资源来看待。
2.东北林区重要经济林树种资源评价
1)红松:红松全身都是宝。除了众所周知的优质木材生产功能外,红松果仁含油率55%~73%(大豆仅13%),含蛋白14.8%,含丰富的维生素A和E,是高级滋补食品,可提取为食用油;种皮可提取松多酚,果鳞可提取芳香油;松针含维C(0.26%~0.30%),枝丫可提取松香、松节油等。红松在东北林区分布范围广,储量大,适应性强,可以果材兼顾培育,也可以建立专门的坚果经济林;可以集约经营,也可以粗放管理;栽培理论基础比较厚实,技术措施比较科学完备。因此,红松是东北温带林区——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最具有开发潜力的食用、药用和木本粮油经济林树种。天然林内的红松生长90年左右才开始结实,人工全光下栽培的红松生长20年后才开始结实,结实盛期长达100~200a,红松年均结实15kg/株,每公顷平均结实120~200kg,市场售价为20~40元/kg。很多林场职工靠红松籽生存和致富,如吉林省敦化市寒葱岭林场8~10月间工人放假,每人分一片红松林,种子收益可达2~3万元。
2)核桃楸:核桃楸是东北三大硬阔树种之一,是优质用材树种;同时核桃楸也是食用、药用和木本油料树种,还是植物源杀虫剂(绿色环保)的潜在原料树种。其种子含蛋白15%~20%、糖1%~1.5%、油脂40%~50%,还含有磷、铁、钙等元素及维生素B1、B2、C、E;果皮含胡桃醌、鞣质;其叶含有鞣质、槲皮素、槲皮苷;其皮含有生物碱、鞣质等物质[7-10]。核桃仁味甘、性温,具有润肌黑发、通脉、补气、化痰润肺的功能,是滋补强壮、健身益寿之佳品。和红松一样,核桃楸广布于东北温带林区,是温带林区过伐林和次生林中储量丰富、适应性强,可以果材兼顾培育、也可以建立专门的坚果经济林,是可以集约经营也可粗放管理的树种;栽培理论和技术有一定的积累。因此,核桃楸也是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木本粮油经济林树种。
3)蒙古栎:蒙古栎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是东北林区中主要的次生林树种,在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森林工业集团)所辖林区(包含小兴安岭全部、长白山脉黑龙江省地段)内其总面积(含矮林)为52.76万hm2、总蓄积3562.34万m3,分别占有林地总面积的6.36%、总蓄积量的5.49%;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其面积32.68万hm2、森林蓄积952.71万m3,分别占全区森林面积及森林蓄积总量的5.4%和1.8%。蒙古栎适应性强,通常生于向阳干燥的山坡,喜光、耐寒、能抗-50℃的低温,喜凉爽气候;耐干旱、耐瘠薄、喜中性至酸性土壤。蒙古栎橡实营养丰富,除内含高蛋白、高能量及高营养的氨基酸外,还含有糖、脂肪、纤维及钙、镁、铁、锌、铜等营养成分,橡仁含灰分2.6%、淀粉55.76%、单宁11.09%、蛋白质6.5%、油脂2.4%、粗纤维17%。蒙古栎具有饲用(嫩叶、橡实)、食用(橡实)、酒精生产用(生物质能源,100kg橡仁可酿制50°白酒35kg左右,相当于35kg高梁的酿酒量)、药用(树皮、叶、壳斗、橡实均可入药)和工业原料用(树皮、壳斗富含鞣质,能提取拷胶)多种用途,也是东北林区开发潜力巨大的木本粮油和生物质能源经济树种。
4)色木槭:色木槭是东北红松阔叶林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伴生树种之一,是东北地区分布的槭树属树种中应用价值最大、最有开发利用前景的树种。除了其木材生产功能外,色木槭的叶、果实和树汁均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其幼芽、嫩叶可用于制茶,具有退热明目、祛风化瘀的功用;果实能清热利喉;树木汁液可用来制作饮料;其叶含有多种花色苷(如白除虫菊苷、甜樱色苷等);色木槭的木糖含量较高,有筛选出木糖生产品系的潜力;茎皮可作为人造棉及造纸原料,也可用来提制栲胶;种子可榨油以作工业原料之用或食用;部分色木槭秋叶变色鲜艳,是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非常优良的乡土彩叶树种资源。色木槭广布于东北温带林区,资源量很大;在华北和南方也有一定的资源量。色木槭的繁殖育苗和群落特性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5)黄菠萝:黄菠萝是我国东北三大珍贵硬阔叶树种之一。除了作为珍贵用材树种之外,也是重要的药用树种。去栓皮的鲜黄树皮为中药黄柏,有清热解毒、利胆燥湿的功效。实际上,黄菠萝的木材及树皮、根皮、树叶、果实中均含有如小檗碱、黄檗碱、药根碱、黄檗内酯等种[8]药用成分,具有抑菌、降压多种功用。黄菠萝广布于东北温带林区,具有大规模栽培和开发利用的意义和潜力,且关于其繁殖育苗和栽培技术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积累[18]。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黄柏中药制剂的大规模开发,黄柏产区大量过度砍伐的现象屡禁不止,野生资源严重匮乏,黄柏这一珍贵物种进入濒危状态,因此,对其进行大规模繁殖和栽培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6)暴马丁香:暴马丁香俗称为暴马子,又名白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暴马丁香全身是宝,除了木材生产功能外,树皮含挥发油、甾醇、丁香甙、鞣质等物质,心材含挥发油,入药有镇咳平喘、抑菌消炎、利尿等功用[8,20-21],可用于治疗咳嗽、支气管炎、心脏性浮肿等疾病。暴马丁香的花蕾、嫩叶、嫩枝、花均可调制保健茶叶、花茶,其对呼吸系统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有生津止渴、健脑明目之功效;暴马丁香叶含单宁19.50%、植株含单宁5.72%,可作为烤胶原料;根可作为熏香原料;花可作为蜜源;种子含脂肪油28.6%,是生产香精、口服液、化妆品等产品的重要工业原料;暴马丁香花序大,花期长,香味浓,又是优美的绿化观赏树种。因此,暴马丁香是个综合利用价值非常高的树种[20]。暴马丁香广泛分布于东北林区小兴安岭以南地区,大兴安岭也有一定的分布,在华北、西北、华中等地区也有很广的分布。东北林区的暴马丁香目前主要是天然林,人工林很少,且主要为观赏资源。暴马丁香繁殖和栽培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积累。
7)蓝靛果忍冬:蓝靛果忍冬俗称蓝靛果,又名羊奶子、黑瞎子果,属于忍冬科忍冬属落叶灌木,广布于东北林区,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均有分布。蓝靛果最大的特点是其果实中含有大量的花色苷,具有清除自由基、抗异变、抗衰老、抗炎症、抗肿瘤、改善视力、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多种生理活性功能。蓝靛果果实中有含量较高的VB1、VB2、Vpp、Vc多种维生素,且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尤其是锌、硒、铁、钙含量较高,还含有总量高于普通水果的17种氨基酸,因此,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可鲜食,也可加工成饮料、果酱、果糕和果酒。蓝靛果茎叶和果实均可用来提取天然紫红色素,是天然食品添加剂的重要生产原料,并且均可入药。全株含桃叶珊瑚苷,也可入药[8]。蓝靛果各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均很大,是规模化开发潜力巨大的浆果经济林树种,故俄罗斯等国非常重视蓝靛果的培育,已开发出数十个栽培品种,对蓝靛果繁殖育苗技术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有一定的积累,但我国尚处于主要研究其野生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阶段。
8)其他树种:除了以上树种外,笃斯越桔、平榛、刺五加、龙牙楤木、软枣猕猴桃等树种也都具有分布广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意义,且有较多的研究积累和开发实践经验。而有一些树种,或因为分布范围窄、立地条件要求严格(如偃松、东北刺人参等种),或因为其功能尚未被充分认识(如稠李、花曲柳)及研究积累和开发实践经验严重不足等缘故,目前还不能作为广泛开发利用的对象,但应该加强研究,小范围地开发试验。
东北林区经济林树种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东北林区经济林树种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天然林资源的依赖度高,采收过度,资源破坏严重:存在严重资源问题的树种主要是其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收购价格高、经济效益好的经济林树种。例如红松,因其种实市场需求量大且价格高,已经成为林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是,目前能生产球果的人工林数量有限,大量的产品来源于天然林。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松果采摘后,地面红松种子主要分布在地被物下层且大多呈单粒状分布,其贮藏量为1582~2640粒/hm2,仅为20世纪70年代的0.3%~0.5%,废种子比率为67.8%~86.2%,单粒状占总簇数的46.8%~77.1%,对红松天然更新起重要作用的动物已减少或消失,松果采摘已经成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红松天然更新的最大障碍之一。在伊春林区,虽已完全禁止对红松天然林的采伐,但是球果采摘并没有停止,上述问题同样存在于该林区。再如作为重要道地中药材的黄柏,主要取自天然林,“杀鸡取卵”式采收,已使生产黄柏的黄檗罗天然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大、小兴安岭林区是笃斯越桔(野生蓝莓)的主要产地,但由于野蛮和无度的采摘,已使其野生种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其他如刺五加、龙牙楤木、东北刺人参等紧缺资源遭破坏的程度也很大。近山区目前已经很难看到核桃楸的簇状天然更新小群体(由一串果实落地分散后天然更新形成),而这也是过度采收的恶果之一。
2)众多类别的经济林树种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资源浪费严重:与上述问题形成对比的则是很多类别的经济林树种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例如,蒙古栎在东北林区分布很广,资源量很大,其橡实是良好的木本粮油材料,但是,每年采收利用率并不高,资源被大量浪费;色木槭具有多种用途,但在东北林区只把它作为杂木使用,仅以薪炭材视为其主要用途;平榛的分布很广,用途很多,可是仅在个别地区有产业化经营和采收,多数地方还处于零散采收、随机收购状态中;而像软枣猕猴桃、接骨木、山杏、稠李等种,基本上没有产业化开发利用;东北林区的暴马丁香被利用的也仅仅是其观赏性能,种子榨油只是近期才开始研究。上述种种现象与东北林区经济林树种资源丰富的状况很不对称。
3)人工林资源严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大规模产业化利用的基础薄弱:尤其突出的问题是东北经济林树种人工林资源严重不足。红松属于人工林资源最为丰富的经济林树种,原因是红松是东北林区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优质用材树种,其人工造林一直是林区的重点工作,而这些为生产木材而营造的人工林达到一定年龄以后稍加改造就可以作为坚果经济林使用。但是,其人工林资源也远远不能满足坚果生产的要求。胡桃楸、黄檗罗、紫椴虽然有一定量的人工林资源,但是十分有限,根本不能达到产业化利用的水平,不得不依靠天然林资源。蒙古栎和色木槭基本上没有人工栽培林,或者说没有生产意义上的人工栽培林,仅见有少量的试验性栽培树。在国际国内比较受重视的暴马丁香,在东北林区也仅见于少量的以观赏为目的的人工栽培林。越桔(蓝莓)和蓝靛果,看起来似乎有很多的人工栽培林,但实际上蓝莓基本上都是从北美或日本引进的栽培种,而蓝靛果主要是从俄罗斯引进的栽培种,乡土野生种的人工林十分有限,不成气候。其他如软枣猕猴桃、接骨木、山杏、稠李等经济林树种几乎见不到林分水平的栽培群体。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东北林区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林产品的开发与利用。
2.东北林区经济林树种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1)认识和观念问题:长期以来,东北林区把经济林产品作为副产品对待,人们习惯于野外直接获取,没有形成经济林树种也是资源的观念;作为经济林树种的栽培范围小、历史短,特色品种选育未形成气候甚至几乎没有栽培品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的重要性。以目前市场上比较红火的红松种子为例,虽然红松很受各地政府职能部门(林业局)的重视,是很多地方重点发展的对象,但整体上,人们还是把它作为林副产品来对待,仅有少数地方近年来才提出发展红松籽产业的理念。再如蒙古栎橡实、核桃楸种子、暴马丁香种子等,基本上都是作为副产品处于“小打小闹”的发展状态,还没有上升到产业化开发利用的层面。因此,人们对这些产品的利用,还只是习惯于从野外直接获取,没有把它们作为一种资源来生产利用。连主打产品都是这样,更不用说各树种多种资源产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了。东北林区包括红松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经济林树种,以生产经济林产品的人工林很少,甚至有些经济林树种还没有人工栽培林。
目前,红松籽生产林分都是过去以生产木材或以生产育苗造林用的种子林改造而成的,种子园之外以专门生产种子(商用)的坚果林才刚刚开始营造,利用的苗木、技术和繁殖材料也都是过去为生产木材而分别培育、开发和选育的,特色品种选育也是刚刚开始的。核桃楸(果实生产)、黄菠萝(药用林)、刺五加(药用、食用林)等有栽培的报道,而蒙古栎、色木槭、暴马丁香等树种则基本上没有关于人工栽培林的报道;特色品系选育几乎没有开始,更谈不上形成什么栽培品种了。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的重要性,加上育种的长期性与地方政府急于发展地方经济与人们急于致富的现实需求不匹配,因此,现有资源即天然林资源遭到过度开发和掠夺性开发的严重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生物学与技术问题:东北林区绝大多数树种繁殖生物学研究零散且不深刻,未知问题还有很多,繁殖技术不成体系,未实现精准化;栽培生物学和经济林产品培育研究更为缺乏,栽培技术多限于经验总结或套用用材林培育技术,而经过科学实验研发的适用于经济林资源培育的技术却很少。例如红松的研究资料相对是很丰富的,但过去的研究仅涉及用材林的种源选择、优树选择、种子园建设、苗木培育、人工林建立与经营、天然林抚育保护等问题,而对于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用林的相关方面的研究少且深度不够;整体上与种子生产有关的生殖生物学问题如雌球花比例及其调控、结实的顶端优势及其控制、树冠下部雌雄球果发育问题,以及坚果生产相关的种源选择、优树选择、种子园建设、苗木培育、树形控制、营养控制、密度调控结实调控、宽树冠培育、坚果园建设与经营等方面的研究还很零散或为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种子生产与木材生产的协调、产品生产与生态健康的协调的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也比较缺乏。核桃楸、蒙古栎、色木槭等树种的研究还远不如红松。对这些树种的产品效能的研究相对较为丰富,但对其繁殖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却相对较为缺乏。如对核桃楸药理药性、蒙古栎橡实成分的研究多,而对其早实丰产品种选育、天然胡桃楸木丰产技术、双向(材、果)培育技术的研究却少;对黄柏药用价值的研究多,而对黄菠萝药用林培育的研究少;对刺五加药理药性的研究很多,而对其繁殖生物学与栽培技术的研究虽有一定的规模,但对其栽培生物学的研究缺乏,现有技术缺乏科研数据的支撑,等等。丰富的色木槭、拧筋槭、白牛槭、茶条槭、蒙古栎等彩叶树观赏资源因为缺乏品种选育和定向繁殖技术,大多仍处于小规模原种利用的生产水平。由于认识和观念问题,加上品种及其繁殖和栽培技术的缺乏,人工营造经济林的水平和规模也就无法很快得到提高与发展。
3)产品加工和营销问题:由于产品品种少、产量低,因此,无法形成产业链(网),产品加工利用不成体系或商业运转体系不健全,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品种的选育进程、产品开发的力度、天然林资源培育的集约度和人工栽培规模的扩大,进而影响到东北林区经济林树种资源的培育和开发利用状况的改善。仅以坚果产品的核桃为例,除了利用工业化取种仁技术为市场提供种仁产品外,以浙江临安产地为代表的山核桃生产业界开发了破碎果皮技术,使得人们可以不利用特殊工具就可以开果、取仁、食用;河北农业大学开发选育了新型核桃品种,不仅营养价值高、口味好,而且徒手就可以很容易地开果、取仁、食用。实际上,人们在消费这类产品时,不仅利用其营养价值,很多时候是为了消遣、休憩、娱乐,徒手开果便具有这样的功能。因此,上述山核桃和核桃产品就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了。而核桃楸果实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即食技术,人们还需要借助特殊工具才能取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市场化进程和消费数量。
东北林区经济林树种资源发展对策与建议
根据东北林区经济林树种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建议在今后10~20年的时间里,要充分发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东北林区经济林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1.在林区普及森林科学教育,提高全民林业科学素质,使全民懂林爱林和科学护林用林在东北林区,从幼儿园教育开始,通过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习,普及森林知识和林业科学的科普教育;通过各种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社会活动,加强森林知识和林业科学的科普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各种媒体,广泛进行森林知识和林业科学的舆论宣传,使林区人民充分认识森林,了解森林除了具有生态功能、社会文化功能和木材生产功能之外,还是种质资源库、生活和生产资料库,懂得如何保护森林和利用森林的各种功能,自觉参与培育森林和科学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活动。这种教育的效果可能短期内看不出来,但是其影响将是深远的。芬兰林业行业产值占全国总量的70%,与其全民普及林业教育是有直接关系的。
2.产学研结合,组织有效科技实验活动,攻克共性科技难题,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在国家、省(国家林业局)、地区(市/林管局)和县(市/林业局)各层次上组织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有效科技实验活动,联合攻克共性科技难题,因地制宜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投入机制和科学研究平台,在各种层次上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活动;也可采用协同创新的机制,成立“东北森林培育协同创新中心”,按照全新的机制,组织有效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活动。组织科研活动要重点关注如何开展稳定长效生产、如何加强有关基础研究、如何进行精准生产经营技术开发、如何开发各项加工利用技术等问题,还要研究在追求产量和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如何有效地保持这些经济林产品的“绿色健康产品”的属性问题。由于林业科学技术研究的滞后性,森林科学和技术领域还有很多基本理论和技术问题没有得以解决,这些理论问题往往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类课题所排斥,因为其没有深度;而这些技术问题也常常被“863”等高新技术类课题所排斥,因为其不够重大。但是,这些理论和技术问题确实是林业生产中需要解决而恰恰还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专家和管理部门给与足够的重视和科研经费的大力支持。
3.保护和利用野生资源,选育优良新品系,营造和培育后备人工林资源:建立野生种质资源保护机制,切实保护好野生种质资源。重点保护好结实量有限和珍稀濒危种类的种质资源。例如,在东北林区,仅仅停止采伐天然红松是不够的,对天然红松的采种也应该停止,至少应该限制采种强度,自然保护区内应绝对禁止采种。近年来过度采种对红松天然更新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对笃斯越桔、蓝靛果忍冬、偃松、东北刺人参、软枣猕猴桃等生态脆弱、珍稀濒危树种,应该确定和划分其种质资源保护区域,严格加以保护。
在保护种质资源的同时,要发动林区各界人士参与到新品种的选育活动中来,在自然界发现和选择特色功能品系,报告给专门育种机构或自行育种,以培育新品种。因为,作为经济林树种,其种类与变异等都是非常丰富的,但这些丰富的变异分布广而分散,像培育用材林新品种那样,仅仅依靠专门的育种机构、少量的专业人员进行新品种培育是远远不够的。林区人民天天与这些经济林树种打交道,会经常见到各类变异品系,只要能唤醒他们的育种意识和激发其育种的积极性,全面开展育种活动,经济林树种新品系就会不断地被挖掘出来。在人工林资源缺少或不足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天然林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经济林树种的天然林资源。例如,东北林区拥有丰富的蒙古栎天然林资源(含浅山区严重退化的蒙古栎矮林/灌丛),在有大径材培育前途的地块,在抚育间伐,培育大径材的同时,生产橡实;在没有大径材培育前途的地块,在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同时,抚育保护,生产橡实;对于矮林和退化灌丛,通过抚育和封育、间伐,促其形成橡实生产能力,这样就可以在东北林区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橡实生产,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橡实原料。再如核桃楸、平榛、暴马丁香等树种,都可以通过这样的天然林资源的集约化经营,加以合理开发与利用。
在合理利用天然林资源的同时,更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大力营造和培育各类经济林树种的后备人工林资源,尤其是红松、黄菠萝、笃斯越桔、蓝靛果忍冬、刺五加等生态脆弱、珍稀濒危树种,更应要重点发展,并最终以人工林资源产品替代天然林产品。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对各种产品加工利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链(网)的构建,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顺利进入市场,获取应得效益,并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培育产业的发展。
本文作者:沈海龙 林存学 杨玲 张鹏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