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浅议桥下空间重构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也是体验城市风情、彰显城市特色的有力载体,其发展可以反映出当前城市建设的水平。当前市场粗放的建设模式带来了许多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如人的活动空间受到挤压、漠视人基本尺度的大轴线、大广场和大草坪、“三不管”的废弃空间等。城市中出现大量失落空间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究其原因主要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客观因素包括汽车入侵、旧城更新带来的空间演替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主观因素则要广泛得多,如过于追求效率与缺乏人文情怀的现代主义和功能主义、盲目攀比与崇洋媚外的英雄主义和形式主义、追求片面效益与公众利益相背离的功利主义等。
问题的提出从城市公共空间失落的主观原因分析,无论是现代主义、形式主义还是功利主义,其根源在于缺少人文关怀、漠视了人的基本需求,没有从人体尺度与人的活动规律来进行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而一个好的城市空间除满足人对空间的基本功能需求以外,应具备易达性、可识别性、适应性等特征,能激发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良好的互动,并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寻找失落空间的实质在于通过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追寻人性价值的回归,从而彰显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城市价值。而环境行为学以人的感知与需求为基础,注重研究人的外显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作用,其研究与应用正是重构城市失落空间的有效途径。
1.研究背景对环境行为的研究兴盛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欧美地区,凯文•林奇、C•亚历山大、舒尔茨建构了对人与城市、建筑之间感知联系的初步认知,并将空间行为研究引入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环境行为学作为心理学的组成部分,将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动)与其相应的环境(包图1 研究框架图2 区位分析图3 场地分析123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图略)两者之间的关系与作用作为研究对象;它力图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与建筑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并反馈到规划设计中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4]。城市公共空间基本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行为需求,因此对行为的深入研究就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基础。因此,本研究以环境行为学理论为基础,选择一个中等尺度的城市空间——杨公桥(立交桥)桥下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场地状况与空间行为现象分析,找出空间失落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进而提出空间优化与改造策略。
2.研究框架(1)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选择杨公桥(立交桥)桥下空间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作为空间活动主体的人、由使用者行为构成的活动事件和作为行为发生地的活动场所。本研究关注点包括人与场所本身,也包括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为环境作用下的人的行为。空间活动主体部分的研究内容包括使用者的类型、需求、身心满足程度、对环境的反应等;活动事件的研究内容包括人群活动类型、活动时间分布与空间分布、活动频率;活动场所的研究内容包括外界条件、空间质量、设施水平等。(2)调研过程与手段针对研究对象的多重性与复杂性,本案例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具体调研过程与手段包括查阅资料文献、场地测绘、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与记录、采访询问。①查阅资料文献:通过区位资料、上层规划了解区域交通、经济发展背景,掌握杨公桥节点在城市空间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②场地测绘:对场地本身进行观察、测绘,记录周边环境条件对场地的影响、场地空间形态质量、空间设施水平等;③问卷调查:时间为2011年11月27日,8:00~18:00。每一个半小时内发放20份问卷,总计发放1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10份,有效率为91.7%。问卷调查包含三部分内容:样本的个人情况、样本的活动特征、样本的空间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作为空间活动主体的人群状况与需求、反应等资料;④实地观察与记录:工作日和周末不同时间段到场地和周边进行拍照,客观记录场地行为活动,进而分析人群活动类型、活动时间分布与空间分布、活动频率等;⑤采访询问:随机选择样本,对不同人群进行采访,询问有关场地和场地内人群相关问题,掌握身心满足程度与空间满意度等信息。(3)研究框架(图1,图略)本研究属于实证研究类型,通过对杨公桥桥下空间环境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获取客观数据,强调调查分析到结论(空间失落原因)推演的逻辑过程;并以基于空间失落的原因提出优化重构策略与方案提升空间质量,进而反证环境行为研究对于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与价值的重要作用。
3.调查分析(1)区域研究杨公桥立交桥是重庆沙坪坝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节点,承担内环高速与区内交通的连接与转换,同时也联系212国道、城市主干道、地铁等多种交通,形成区域发展的共同纽带。杨公桥立交桥周边存在大量居住区、教学区和商业区(图2,图略),人口比较密集 主要从客观场地条件与使用者主观评价两方面结合进行分析。场地属于立交桥下的三角形空间,周边为7~11m的堡坎,有较强的围合感,空间形态不明确,行人有压抑感;场地与周边绿地缺乏紧密联系,场地内绿化条件一般,没有体现二次空间限定作用。由于场地周边存在较大高差,内外空间视线联系不强,由于场地构成简单,场地内视线通透,64%的人认为场地“安全”。由于场地地处偏僻、外向性差,且缺乏夜间照明设施,安全状况调查中36%的人认为场地“不安全”。此外,场地基础设施缺乏、卫生条件较差、周边车行交通流量巨大带来噪声与粉尘污染也成为场地失去活力的原因。(3)行为研究本场地行为研究主要包括人群活动类型、活动分布与频率、人行流线分析、业态分析等(图4,图略)。场地内活动人群主要包含周边居民、学生与菜农、小商业者,活动类型包括穿越、等候、散步、休闲、棋牌、摆地摊、购物等,其中必要性活动比例达54%;场地活动时间主要集中于白天,晚上较少有活动发生。场地周边有3个出入口,流线以点到点的穿越性路线为主,景观活动流线缺失;场地内及周边业态以无证小商业为主,缺乏管理,露天经营、经营条件很差,卫生状况一般,大多数经营业主希望改善条件、设置固定的摊位。
4.整理总结综合以上对杨公桥桥下空间的背景条件、场地现状、人群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分析,可以总结出导致该空间失落的原因在于场地现状条件的制约和社会层面问题。其中,场地现状条件是构成空间失落的直接原因,具体如下:①该空间为立交桥桥下附属空间,这个根本属性决定了其必然受巨大流量交通的影响,噪声与粉尘污染对场地使用造成很大干扰;②与周边区域联系不畅:车行交通割裂联系、出入口较少,周边高差大、视线联系弱;③空间界定模糊、功能定位不清晰也是造成使用状况不佳的原因之一;④绿化条件一般、基础设施缺乏;地处偏僻,夜间存在安全隐患。此外,社会层面问题是构成场地失落的根本原因,具体如下:①场地地处中心区边缘,且为立交桥下附属空间,建设投入力度与中心区域相比明显不足;②场地处于数个街道片区交接部位,长期处于政府相关部门监查管理盲区,卫生状况不佳且存在安全隐患;③场地毗连中心区边缘的城中村及旧危房组团,人员构成相对复杂,亟待引导与规范其公共行为;同时该片区低收入人群较多,社会矛盾突出,如何解决其就业与生活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方面。#p#分页标题#e#
5.提出策略根据上述提出的两类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空间策略与政策策略(表1,表略),空间策略主要包括场地条件的改善,政策策略主要从政府和管理部门的角度提出制定利民政策并建立公共空间管理制度及运行规程,具体如表所示。
6.优化重构概念方案根据优化重构策略提出空间整治概念方案(图5,图略),基于功能重组与优化、人群流线组织、商业业态组织、基础设施增补、景观小品配置、中心空间优化等方面综合进行改造,以期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结语通过对杨公桥桥下空间案例分析可知,场地现状条件的制约和社会层面问题是导致该空间“失落”的主要原因,基于上述原因提出针对性的空间策略与政策策略,改善场地环境与社会关系条件,进而达到重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目的。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应把目光聚焦到人的需求上来,真正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建设人居环境的实践中来,才能使失落的城市空间恢复生机,进而为和谐社会创造打下物质基础。环境行为学的兴起体现了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关注,对环境行为的研究反映了人对城市空间的全方位诉求,其研究成果的应用则是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与价值的重要途径。
本文作者:许芗斌 杜春兰 郑圣峰 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