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再生建筑传播生态理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建筑作为现代城市的基础,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庇护场所,并为各种生产活动开辟了高效的空间。然而,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现代城市建筑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关系疏离、文化传统流失等。对此,欧美世界最先刮起了一股“再生建筑”之风,试图以环境友好型、促进公共交往、保存历史文化的新型建筑来弥补现代城市建筑的非生态性。在中国,北京798艺术中心就是一种典型的再生建筑形态。再生建筑作为一种城市景观,通过独特的景观传播方式向人们传达了多维的生态理念,由此为现代城市建筑的生态化提供示范。 1 现代城市建筑的非生态性 城市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一大产物,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筑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居住需求。因此,拆除旧建筑并在此基础上建造高能耗、功能化的高楼大厦成为现代城市建筑的主流趋势。然而,这一趋势恰恰破坏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生态性。 现代城市建筑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环境。根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每天大约有十八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即城市人口正以2人/秒的速度增长。〔1〕城市人口的激增与有限的城市空间之间势必产生矛盾。出于效率至上的原则,现代城市的规划者和决策者试图以高层建筑来化解这一矛盾。 截止至2012年2月,全球范围内楼层超过10层或高度超过28米的建筑物已达到63,762幢;其中,高度居于前三位的摩天大楼分别是迪拜的哈里发塔(Burj Khalifa,828米)、台北的台北101(Taipei101,508米)和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ShanghaiWorld Financial Center,492米)。〔2〕高层建筑也许为城市增添了不少摩登色彩,但实际上却因为高能耗和高污染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相比于一幢十层以内的建筑物,高层建筑不仅大大增加了所需的建筑耗材、维护成本,其外观及内部结构还会对环境产生多重负面效应。 首先,高层建筑会影响周围建筑物的采光,并改变空气流动路径;其次,华丽的外墙装修会导致严重的光污染;另外,由于地表被热容量低的水泥所覆盖,空气流动不畅以及建筑物表面对阳光的强烈反射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3〕尽管高层建筑看似解决了城市空间紧缺的问题,但实际上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以牺牲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来换取短暂的功效,现代城市的高层建筑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现代城市建筑的功能化分区割裂了社会公共空间。在许多大都市中,城市规划都以功能主义为指导。一座完整的城市被分割为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块,在每个功能区域中,建筑的功能通常是限定的。比如,商业区的建筑就只能成为商场、娱乐场所;产业区的建筑只能作为公司的办公场所或生产基地;景区的建筑仅供游人欣赏等。当这些建筑被赋予专门的功能并相互分离后,传统的公共交往空间已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在批判资本主义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时指出:空间的生产是带有目的的,它被视为一个产品,剩余价值正是产生于这空间的生产;空间也是资本流通与运转的媒介,是各种权力的竞争场所。〔4〕IX现代城市以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为目标,各种建筑物通过功能的细分而创造了不同的生产空间以积累物质财富,这在商业建筑中尤为明显。此外,高档住宅区、奢侈品消费区、摩天大楼等具有“优越性”象征的建筑物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上层与普通民众的差距。建筑本是为人们提供一个适宜居住的私人空间并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会交往的公共场所,但现代城市建筑的功能主义倾向却违背了这一初衷。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离以及公共空间的萎缩表明了现代城市建筑在社会层面的非生态性。 “破旧立新”的现代城市建筑消解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老建筑被拆毁,房地厂商在此基础上开发建造各种楼盘以谋取巨大的商业利润。今年春节期间,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毁,一些专业人士就此批判“破旧立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场灾难。〔5〕老建筑融合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并见证了历史风雨。一座以现代景观取代所有老建筑的城市也许会给人一些新鲜感,但缺乏历史底蕴的“无根”建筑只会导致当地文化的消解。城市是一个个性化的地方,它能够提供社会建构、文化记忆和价值认同。〔6〕97-98城市的老建筑不仅记录了城市的历史样貌,更沉淀着城市的文化传统。一味拆除老建筑并以全新的建筑取而代之,不仅会导致城市文化遗产的流失,还会由于缺少历史的沉淀而阻碍城市的社会建构过程,最终削弱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因此,以拆毁老建筑为代价的现代城市建筑切断了人与历史的联系。 2 再生建筑:一种具有生态价值的城市景观 生态(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οi~κοζ”,原意为“家”。后来,“家”的含义逐渐扩展延伸至整个有机界,意指一切有机体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态性在于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人类社会的生态性表现为三个层次:人与自然的和谐,即人类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与自然环境友好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融洽的人际关系、公众积极参与公共活动;人与历史的和谐,表现为尊重当地城市的历史文化并竭力保留其中的精髓,由此延续城市的记忆。基于如此的生态理念,现代都市的许多摩登建筑不仅破坏了周围的自然生态,还割裂了人与社会、人与历史的联系。 著名的生态建筑师保罗•索莱里(Paolo Soleri)强烈反对现代城市的发展模式,因为无限的空间扩张势必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区瓦解、文化流失等问题。对此,索莱里提出“生态建筑”(arcology)的理念:通过节俭、高效和智能的设计来探索一种简约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中,不同的物体与有机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氛围,并保存当地的历史传统。〔7〕该理念旨在通过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历史的关系,以弥补现代城市的非生态性。起源于欧美世界的再生建筑则是“生态建筑”的一种体现。再生建筑指在保持原有建筑基本架构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局部结构和装修以大幅改变原建筑的使用功能。〔8〕在欧美世界,再生建筑的前身有三种类型:战争中遗留下来的军事建筑、市郊工业区的旧厂房和老城区较为简陋的居民楼。其中,大量旧厂房被改造成文化类建筑(如博物馆、艺术中心、展览馆等)和商业类建筑(如商场、影院、购物中心等)。这样的改造不仅大大降低了建筑能耗和污染,由此形成的公共场所还能促进人际交往,并且通过保留老建筑的基本构架维系了当地的历史记忆。#p#分页标题#e# 城市景观指在城市范围内各种视觉要素的总体,是城市实体环境所反映的城市形象,是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结合体;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人文要素。〔9〕建筑作为一种典型的城市景观,基于特定的地理空间(自然要素),借助混凝土、钢筋和水泥等材料以及大型机器(人工要素)而起;它不仅是一个物质实体,更象征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与历史(人文要素)。由此可见,再生建筑是一种蕴含生态理念的城市景观。 再生建筑的低能耗和低污染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物质景观。比如,在20世纪末期,英国的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积极地改造城区内闲置的老建筑,而非将某块区域首先夷为平地,然后再重新建造。〔10〕这样的做法不仅节省了物力、财力和人力,还尽可能地降低了建筑污染。据我国住建部的统计,中国每年在建造新建筑方面的能源消耗惊人:每年建造17亿平方米的新建筑,其中消耗的实心粘土砖占地面积达12万亩,每立方米混凝土要用80公斤水泥,建筑耗能占国家能源消耗总量的27%。〔11〕因此,再生建筑对于中国城市的意义首先在于通过节省能源消耗以保护自然环境。 再生建筑常常被改造为博物馆和艺术展览中心,由此形成一种促进市民交往的公共景观。多伦多被称为一座“富有创造性的城市”,一些街边或地铁站附近的旧建筑成为了艺术者的表演天地。〔12〕在这样的公共空间内,无论精英还是草根,都会驻足观看街头艺术家们的表演。按照大卫•哈维的观点,新的空间会产生新的社会关系。〔4〕XI相比功能化分区的建筑而言,容纳街头艺术表演的旧建筑,创造了一个包容社会各阶层的新空间,由此产生一种较为平等的社会关系。并且,在开放的观摩表演的环境中,人们还会就演出进行相互交谈。 再生建筑因保留原有建筑的基本构架而延续了当地的文化传统,从而成为一种维系地方记忆的历史景观。20世纪50年代,印度政府决定改造德里的阿肖克宾馆(The Ashok Hotel)和维吉延巴万会议中心(The Vigyan Bhavan),而非拆毁重建,因为这些旧建筑曾存在于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在任期间,尼赫鲁对保护日益衰微的佛教文化和莫卧儿帝国文化所做的努力促进了印度民族身份的认同,所以这些建筑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3〕再生建筑蕴含了特殊时期的文化传统,通过保留并修缮旧有的建筑,当地的历史记忆得以延续。 马克(Mark.J.Clayton)提出过再生建筑的五条原则:科学的、可持续的、全面的、整体的和创新的。〔14〕作为物质景观,再生建筑的低能耗和低污染特性是“科学的”、“可持续的”。作为公共景观,再生建筑创造的公共空间能促进人际交往,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全面的”、“整体的”。作为历史景观,再生建筑延续地区的历史记忆并体现了一种基于传统而创新的特点。因此,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历史三个维度上,再生建筑都是一种传播生态理念的城市景观。 3 再生建筑的景观传播方式:以北京798艺术中心为例 不同于普通的大众传播(如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再生建筑因其景观属性而拥有一套独特的景观传播方式。通过强制性、体验式和持久性的景观传播,再生建筑的生态理念能够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以鲜活生动的形式存留在人们的经验中。北京798艺术中心是国内典型的再生建筑,其强制性的景观传播强化了人们的环境友好意识、体验式的景观传播拓展了社会公共空间、持久性的景观传播延续了当地的历史记忆。 1)强制性的景观传播 一般的大众传播是选择性的,受众可以自由选择所需的内容。相形之下,再生建筑的景观传播却是强制性的。置身于一幢再生建筑前,只要它落入人们的视线,就实现了景观传播。对于受传者而言,两种传播方式的信息达到率不同。在同样具有获取途径的前提下,景观传播的信息到达率是100%,而大众媒体的信息到达率却大打折扣。一个简单的事例就可以说明景观传播的强制性:当一个人同时面对眼前的一幢再生建筑和一份报纸时,对于前者,有关再生建筑的所有信息会通过各种感官渠道到达观看者;而对于后者,读者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当然最终是否阅读了与生态议题相关的报道就不得而知了。 北京798艺术中心的建筑设计理念是5R,即“Reduce”、“Renew”、“Recycle”、“Revalue”、“Re-use”。〔15〕通过更新、循环和再使用各种建筑原材料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污,并定期评估多项能耗指标以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建筑性能。798艺术中心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风格。包豪斯风格的建筑物与传统的建筑相比,墙身通常没有壁柱、雕刻、花饰,但通过对窗格、雨罩、露台栏杆、幕墙与实墙的精心搭配和处理创造出简洁、清新、并富有动感的建筑形态,并且以造价低廉、实用简约和建造工期短而著称。因此,置身于798艺术中心,人们立即能通过无处不在的建筑设计细节接收低能耗、低污染的生态理念。 社会景观的作用在于,将主动的表演者转变成被动的旁观者。〔4〕221再生建筑作为一种传播生态理念的城市社会景观,通过强制性的传播将原本主动的传播活动参与者转变成被动的旁观者。景观绝非一种默默置放于场所中的景象,它是对世界的叙述,并且总是与其他叙述方式相竞争,有时甚至还会遭到顽固的社会实践的抵抗。〔4〕232再生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主流的建筑形态,以静默的姿态伫立于城市的某个地方,并坚定地向人们叙述着一种生态理念。尽管这样的生态理念相悖于主流经济发展模式,又或许大多数房地产开放商会排斥这种建筑形态,但有力的强制性景观传播会让更多人意识到它。 2)体验式的景观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与其符号和内容呈现分离状态,即媒介只是充当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因此,人们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机械的、扁平化的。不同于大众传播媒介,再生建筑的景观特性使传播过程变得立体多维化。人们参与再生建筑的景观传播,其实是一个审美融合的过程。审美,从基本语义的角度来说,指各种感官的感知。〔16〕21-26审美融合就是对环境的感知过程,它体现了一种生态理念。再生建筑的公共空间特性使其成为一个多维的环境。如同阿诺德•伯林特所指,环境不是环绕某物的背景(surroundings),而是流动的介质(medi-um)。〔16〕21-26再生建筑有机整合了多种社会功能,人们必须动用全部的感官功能来亲身参与其中的公共交往。#p#分页标题#e# 798艺术中心内进驻了228家艺术机构、4家商业机构、8座办公写字楼、20个休闲场所、10家服饰店、16家传媒公司、1所科研机构,同时还建有2座公寓。①其中,艺术机构是核心,来访者不仅在视觉上欣赏了现代画作,还能在一些音乐坊聆听独特的奏乐,从而体验了听觉盛宴。在几家服饰店内,访客能通过真切的触摸感受衣物和饰品的独特材质。特色餐厅和咖啡馆之类的休闲场所则满足了人们的味觉和嗅觉需求。除了充分调动人们的感官体验之外,798艺术中心还借助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为其中的职员提供一种合作协商、互相借鉴的工作体验。比如,艺术机构可以和相关的商业与传媒机构(如广告设计公司、网络公司)展开合作,促进双方的发展;服饰店、咖啡馆以及书吧之类的休闲场所可从画廊、美术馆的艺术作品中汲取灵感,从而完善店里的装饰;科研机构能够促进传媒科技,尤其是影视技术的发展。 正如著名博物馆学家肯尼斯•赫德森所言:“当展览陈列室和休息、吃喝方面的便利条件互相交融并形成惬意的统一体后,谈话就像观看绘画、雕塑和照片,是一种受到尊重的活动”。〔17〕在798艺术中心里,人们不仅在多个感官维度体验了丰富的公共交往,不同社会功能的有机整合还拓展了公共空间。如此的体验式景观传播十分有助于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3)持久性的景观传播 就保存信息的持久性方面,再生建筑远胜于大众传播媒介。报刊等纸质媒介一旦受潮后就会导致字迹模糊,最终丢失相关信息。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的传播内容虽然可借助磁带、光盘、U盘等设备得以储存,然而当这些储存介质坏了以后,所有信息都将丢失。并且,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正快速淘汰着旧介质,以致新介质无法读取旧介质中的信息。比如,今天的电脑早已淘汰了3.5英寸软盘的插口,所以那些储存于3.5英寸软盘中的信息就变成了无用的比特。对比之下,再生建筑的持久性大大增强。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设计标准》(GB50068-2001)规定,我国普通房屋和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为50年,而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是100年。较长的使用年限和牢固的物质属性使再生建筑能够长久地保存当地的文化底蕴,并让置身于其中的人持续感受悠久的历史沉淀感。 798艺术中心的前身是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保留原有建筑的基本构架即保存了当时的一段历史:工人们曾在这里辛劳地工作,社会主义大生产的烙印都内化于这幢建筑中。墙壁上随处可见的“思想红专放红星”、“车间到处红旗飘,质量逐日高”的标语则见证了民众在那一段岁月里的心情,保留红色记忆能促使当代人正确客观地审视历史。而无线电联合器材厂的包豪斯风格则丰富了中国的建筑史。无疑,798艺术中心的持久性景观传播对延续北京的城市记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再生建筑的实体性使其可以摆脱政治机构和商业集团的限制。因为生态问题经常会牵涉政府和市场的利益,所以大众传媒出于自身的生存考虑,只能选择性报道生态议题或不报道,由此造成生态议题在公共事务中的间断或缺位。不同于大众传媒的受限性,再生建筑的设计师或相关决策者可以自由地将生态理念融入其中,并且一旦当再生建筑落成后,任何人都无法干扰或阻止它的景观传播过程。798艺术中心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意识形态的限制,反而赢得社会的广泛好评。其中,褒奖之声来自各国的政府部门、商业组织和专业的艺术机构。积极肯定的社会氛围进一步促进了798艺术中心进行持续不断的生态传播。 北京798艺术中心通过绿色的节能构造、多元的社会机构和悠久的历史底蕴向人们传递了多维的生态理念。它的建筑取材与整体规划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历史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作为一种传播生态理念的城市景观,再生建筑对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