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局开建开心农场现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税局开建开心农场现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地税局开建开心农场现状

 

南岸区地税局机关干部在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中,通过租赁结对“穷亲”的闲置土地,建立起帮扶实践基地———开心农场,同时反聘“穷亲”进行耕作管理,实现了“穷亲”、镇村、机关及机关干部的多方共赢,此举不失为一种帮助“穷亲”持续增收的有益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开心农场”   基本情况南岸区地税局机关干部与南岸区迎龙镇清油洞村18户农民结为“穷亲”,集中租用其闲置的土地32.64亩,签订5年的租赁合同,用于科学种植绿色蔬菜。在向“穷亲”支付土地租金的同时,返聘“穷亲”管理基地并支付每月每人800元的劳务费,切实帮助“穷亲”脱贫致富,实现了帮扶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目前,帮扶实践基地已收获蔬菜31种,约6.847万余斤,实现产值16万余元。   二、运作模式   (一)健全管理队伍,确保日常运行   为了加强帮扶基地的管理,相继出台了《南岸区地税局帮扶工作方案》和《南岸区地税局帮扶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健全了工作机制,由机关党委和工会共同负责对基地的组织管理。成立了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2名,各支部书记和工会小组长为成员。日常工作在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南岸区迎龙镇税务所具体负责。   (二)集中租赁土地,开展科学种植   迎龙镇清油洞村日常种植的大多是传统农作物,农民朋友一年劳作下来收益不高。区地税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发挥集体智慧,大胆探索创新,改变单纯送钱送物的帮扶方式,尝试建立“造血”机制。通过以地税局干部职工个人名义集体租赁农民闲置土地的方式,开展科学种植实验。在此基础上,该局10个党支部分别在帮扶基地各“承包”一片菜地,每月利用节假日组织一次支部党员干部(结合工会活动),到“帮扶实践基地”,按照管理人员的指导进行浇肥、翻地、种植、锄草、采摘等劳动实践,并明确规定,每位局领导和科所长每季度参与基地劳动不少于2次。在基地蔬菜的种植过程中,该局聘请了7名村民(帮扶对象)从事菜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利用税务部门信息渠道灵活的优势,积极联系规模型农业公司的技术专家,引进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稀有品种,进行实验推广,传授新技术,以科技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共种植黄瓜、南瓜、辣椒、茄子、番茄、四季豆等31个品种,共99630株。其中,传统品种17个,国外引进品种14个。种植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生态标准,使用有机肥,禁用农药、化肥、污水。同时,还修建鱼塘养殖鲫鱼、草鱼等。   (三)明确经费来源,独立收支核算   基地经费来源以全体党员捐赠的帮扶资金为主,工会经费及行政经费补助为辅。党员每年拿出一个月的标准工资作为帮扶基金,用于基地建设和结对帮扶。第一期共140名党员,一年的基金总额达18万余元。截至目前,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费用10万元,修建了粪池、水渠等农用基础设施;土地租赁费、农民工资、种子等费用支出约10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目标。   三、价值解析   (一)盘活了资源,凸显帮扶特色   局党委5名领导和35名科所长以支部为单位,共同向村委会租赁15户结对“穷亲”的32亩闲置土地并交纳一定的租金,作为局机关帮扶实践基地。聘请农技专家,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对基地进行科学规划,划分为“蔬菜精品园”、“名优水果园”和“花卉盆景园”3个特色农业园。反聘“穷亲”参与土地耕作管理,在收取租金的基础上获得劳务补偿,在对口帮扶中盘活了闲置资源,在盘活闲置资源的过程中实现了“穷亲”的持续增收。   (二)实现了多赢,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一是对镇村而言,拓展了发展思路。通过建立帮扶实践基地,探索出了农村土地集约化流转租赁和帮助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的新途径,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活动中,迎龙镇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解决了修路、引水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二是对农民而言,实现了双重增收。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把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通过种菜地的方式,体现为固定的劳动报酬;通过流转土地这一平台,实现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转让,使农民有了稳定的租金来源;通过种植技术的培训,提高了整体“造血”功能。目前,聘用的7名农民每人每月劳务收入800元,加上每亩每年1000元的土地租赁费,实现了万元增收。   三是对区地税局而言,收到了“体验+实惠”的效果。通过让党员干部走进群众家中,跟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拉近与农民朋友的距离;通过下田务农锻炼,体验了农村生活,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培养了机关干部艰苦奋斗的作风。基地收获的农作物,按需分配到局机关和税务所食堂,不仅提高了就餐品质,还节约伙食支出,据测算,该局全年减少伙食支出近20万元。   (三)拓宽了载体,形成了帮扶长效机制   局机关以支部为单位,各负责一块菜地,全体干部职工每季度分批到基地劳动2-3次。定期组织农技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对“穷亲”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形成了机关干部体察民情、密切联系群众、促进农户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四、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不大,示范效应不明显   该基地涉及农户15户,土地面积仅30余亩,规模偏小,在重庆主城区有较大的借鉴价值,但在全市这种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格局下,其示范效应尚不明显。#p#分页标题#e#   (二)有关政策存在着一定的障碍首先是基地的性质问题,从农户的角度看,其闲置土地向外转租不存在政策障碍,但公务员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承包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尚需进一步研究。其次是收益分配问题,若纯粹以个人名义投资,小规模经营,收益分配的矛盾可由“改善机关伙食”的方式解决,但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产出不断增加,其收益分配的矛盾将随之突出,需进一步探讨。   (三)资金筹措和管理体制方面还需健全   一方面,基地建设之初,所需启动资金数额较大,对于单个单位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单位而言困难较大,需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加以解决。另一方面,该局对基地“独立核算”的经费管理模式还比较简单粗放,随着规模的扩大,经费运作的“盘子”也随之加大,需要在财务管理方面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基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五、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一)多方受益,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基础。一是农民增收的市场需求;二是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需求;三是机关及机关干部职工的需求。   (二)特色显著,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建立帮扶实践基地,对承包人而言,参与基地建设和锻炼的路途适中,农产品的运输等成本适中,利于推广;对于转租人而言,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实现持续增收,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农户乐于接受;对于地方村镇而言,为搞活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地方愿意支持。   (三)拓展渠道,可解决基地发展的若干难点问题。一是启动资金需要量大的问题,可通过多方筹措、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方式解决。二是蔬菜“消化”问题,可引入市场机制,畅通出口渠道。三是基地性质、体制问题,可利用重庆作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利好政策,寻求突破。四是基地管理问题,可借鉴企业管理模式,以所有者、管理者、经营者相分离的思路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