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针对建筑施工课程实践性强、综合性大、发展速度快等特点,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优化建筑施工课堂教学,适应新形势下学科建设,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关键词:建筑施工;教学改革;学科建设

        建筑施工课程是建筑类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研究建筑工程施工中如何科学组织施工和解决施工技术问题的学科。该课程也是全国注册一级、二级建造师及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在工程施工中许多技术问题的解决和管理系统的建立均要涉及到该课程的运用。我校建筑类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基层、工程施工一线,所以本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建筑施工课程的特点:

        (1)实践性:建筑施工课程本身是工程施工实践的总结,其研究内容均来源于丰富的工程实践,又将其理论应用于工程实际,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创新。课程的主要内容大都是针对各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实际操作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建筑施工的学习必须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施工现场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综合性: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可分为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两大部分,施工技术所含理论知识涉及了建筑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及地基基础等多门课程 ,而施工组织则融技术与管理于一体,既需要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3)独立性:施工技术包含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砌体与脚手架工程、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和装饰工程等章节,各章节只介绍本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质量验收标准等内容,而各章节之间几乎没有联系或联系较少,相互独立;这些独立成章的内容逻辑性较差,无法通过推理、演算来掌握,这也导致了建筑施工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很多,难记、难懂,学习难度较大。而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则更是跨越了技术和管理两大学科,相互之间反差很大,甚至可以单独成书编写教材。

        (4)与规范、规程联系密切:建筑规范、规程作为全国建筑界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是最低和最基础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内容始终贯穿于建筑施工课程的每一章节中,凡新建、改建、扩建、恢复等工程,在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时,均应遵守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因此,建筑施工课程与规范、规程是紧密联系不可分隔的。

        (5)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建设事业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层出不穷;现代管理方面也硕果累累。国家或行业的现行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也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和调整,专业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时效性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些变化,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掌握建筑专业方面的新知识、前沿知识、尖端知识。[1]

        二、建筑施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本校的建筑施工教学实践及其他兄弟院校的建筑施工教学现状,现阶段的建筑施工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式的缺陷

        以前,建筑施工的课堂教学是采用“粉笔+黑板”的传统模式,现在,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大多数教师采取多媒体方式教学,这种多媒体教学能播放大量的图片和录像,同时可利用FLASH等专业软件将部分工程的施工过程和工艺做成动画在课堂上演示,通过它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虽然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很多,但基本上也是属于“填鸭式”教学,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布置,学生做”为主,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且多媒体教学还存在播放速度过快学生来不及接受等缺点。

        (2)学生人数多,现场实习流于形式

        建筑施工课程的现场实习,一直以来都是教学安排中的一个难题。而且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学班的人数从原来的每班四五十人增加到了现在的八九十人,甚至更多,导致大班上课的整体教学效果下降,尤其是课程要求的现场实习。由于学生人数太多,施工单位出于安全和其他方面的考虑一般都不愿意接收学生去实习,联系实习单位比较困难,即使联系到一些实习单位,也由于学生人数太多,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带队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保证面面俱到,绝大部分的学生听不清楚老师的讲解,有小部分同学甚至不去听,走马观花,与同学聊天,实习效果也不太理想。[2]

        (3)教师自身素质不足

        建筑施工作为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要求任课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施工实践经验。但建筑施工专业课教师,特别是近两年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大都缺乏实际工程经验,讲课缺乏生动性,对具体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讲不透彻,容易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4)考核方式单一

        一般课程的考试都是老师出题,临近期末时,教师一般会在最后一、二节课告诉学生重点和难点,学生突击死记硬背。这种考试模式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而且学生考完了也就忘了,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更不能体现建筑施工课程的特点,并严重地制约着建筑施工教学改革的发展。

        三、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思路:#p#分页标题#e#

        (1)改进教学方法,将启发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师生间的互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将启发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可以把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变成了生动活泼、人人参与的讨论课,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对建筑施工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采用多种“启发”方式,如交互式启发、类比启发、对比启发、提问启发等。下面以类比启发和对比启发为例作一下说明:如在讲到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先张法”和“后张法”时,可以与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钢筋工程”作类比与对比。首先提示学生这两节内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强调“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先后是以什么为标准之后,补充完善所讲内容。然后播放一段“先张法”和“后张法”的施工录像或FLASH演示,使学生生动直观的理解先张法与后张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对“钢筋工程”中的钢筋冷拉与“预应力混凝土”中的钢筋张拉做一对比,学生讨论思考以后,再告诉其区别与联系,这样通过类比、对比和看录像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既可以加深印象又可以迅速掌握有关知识。

        (2)制作典型工程案例,加大多媒体教学的力度

        目前,虽然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了多媒体方式教学,但播放的施工图片和录像都是些施工片段,没有对整个工程的全面的介绍,也就形成不了系统的、全面的知识体系。如果能选派有经验的教师带摄像机和照相机到省或市里一些标志工程或施工技术先进的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跟踪拍摄,从破土动工的第一铲土开始,到整个工程的装修完毕,跟踪记录其施工的每一过程,并了解其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难题及采取的解决方案或措施,然后再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制作成典型的工程案例,配上语音讲解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会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会给学生一个全局的施工概念,并能将所学的各章节联系起来,会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这些素材还可为下几届学生反复使用,这将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我们可以利用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供学生浏览,并与学生进行网上的讨论与交流。

        (3)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

        针对建筑施工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将《规范》的介绍贯穿于始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规范》的敏感和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规范》的意图,培养其自觉贯彻《规范》的工程意识。对教材中不能及时反映的新规范、新标准,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解决。在互联网上可获取国家或行业的现行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验收新规范、新标准。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查阅各种专业相关信息,还可以获得很多超前性的与建筑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等等,在教学时作适当的补充,扩展学生知识面。

        (4)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

        由于学生人数多,联系实习单位困难,不便于组织集中实习,可采用如下的做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参加实习的学生以技术人员(如施工员、质检员、管理员、监理员等)助手的身份,每3个~6个学生为一组跟随一个技术员进行实习,将整个年级学生分散到附近各施工现场实习。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实习时间安排在《建筑施工》这门课程开始,连续两个学期和暑假,约为一年时间。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双休日,每周(考试周除外)至少去施工现场两个工作日,具体时间由学生根据工程进度情况灵活确定,但以不干扰正常上课为前提,形成一种工程进度追踪实习模式。同时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要主动参与到施工的所有工作中去,并且要求自学“施工验收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等。学生每次实习都要填写“实习日志”,每半学期以主题班会形式座谈汇报工程情况和经验交流,每学期写出实习报告和施工方案。[3]

        (5)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根据我校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到施工现场进行至少1年的锻炼,参与实际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以此来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鼓励教师考取工程师资格认证,进行“双师型”教育。通过这种锻炼,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具针对性,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施工现场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另外,可聘请有现场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其内容大都是工程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有些问题很可能学生毕业之后就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可聘请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来讲课,主要使学生了解现代建筑施工中的最新知识。

        (6)改革考试方法,综合评定成绩

        针对《建筑施工》这门课的特点,我们改革了单一的闭卷考试方法,采取与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共两个大作业,一个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确定重点和难点,每人出一份试题并附上标准答案,根据出题质量打分计入最后总成绩;第二个是,在学期中间,我们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确定几个专题,让学生任选其一,写出一篇论文,而且论文的格式要和标准的学术论文格式相同,有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以及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这篇论文的成绩也计人最后总成绩。在最后的总成绩评定中,期末考试成绩占50%,大作业成绩占40%,考勤占10%。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查资料,特别是学会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参考文献。[4]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这需要学院、系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从基础做起,从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做起,相信随着教改和教研的不断深入,该课程的教学必将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李建峰. 建筑施工[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周兆银,张长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00-102

[3]王小梅.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0,36(4):219-220

[4]程旭东,俞然刚,于述强等.《建筑施工》与《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2,(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