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群体性事件发现与处理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互联网上群体性事件发现与处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互联网上群体性事件发现与处理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性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言语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的方式,或者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发泄不满、造成影响的各种事件。   一、互联网所带来的舆论   传播的新方式和新平台的出现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具有传播信息丰富、传播速度快捷、传播方式打破时空界限,并且使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距离缩短,而且是两者的身份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每个人都是受传者,同时每个人又都是传播者,这样传播的信息在互动循环的传播中得到无限延伸等新特点。   与传统的传播平台相比,网络的舆论平台具有多样性、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当互联网络作为新的大众媒介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后,网络舆论就成为当下最流行的一种舆论传播形态,对社会中的大小事件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事态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舆论平台。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论传播特征   (一)舆论传播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变化   “把关人”角色的淡化、“草根意见领袖”作用日渐增大和谣言的滋生在互联网络与传统媒介所不同的传播模式中,由于多向循环的传播,使传统的“把关人”角色几乎消失了,传统媒介把关功能弱化乃至消失。数字化传播的平等性打破了传统的话语垄断。数字化传播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作家、新闻发言人”。   借助数字化传播手段,人们突破了传统文化固有的等级观念和时空观念,改变了精英阶层与草根阶层的天然强弱势地位,也打破了非数字传播时代的话语垄断。   渴望自由表达意见的公众利用互联网成为新的“草根舆论领袖”。在媒介生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网络及网络草根记者、草根媒体们必将在越来越多地的事件中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发挥自己引导甚至是主导舆论的作用。但同时,网络也成为了很多谣言滋生和发展的温床。   (二)舆论的传播方式发生变化   在网络虚拟生活空间中,人们运用各种方式的交流和互动,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人际交往中虚拟化的街谈巷议的一种。随着信息渠道的拓宽及思维能力的提升,当下的公众自主意识增强,逐渐表现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扩大个人言论影响力的趋势。网络具有传统传播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既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丰富了信息传播形态,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消费理念,因此逐渐担负起跨媒体、跨区域、跨层次舆论传播媒介的角色,日趋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和舆论监督的新阵地。   在同一空间里人际舆论的不断扩大为“舆论场”的形成制造了环境。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网络传播者可以是一个机构也可以是个人,他们绝大多数未像传统媒体从业人员那样经过专门训练,信息的采集、加工、取舍、甄别都没有较为严格、科学的流程与制度,这使得网络舆论更具有不确定性、混乱性、盲目性、偏狭性和情绪性。   (三)论传播的特征发生变化   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对社会不满群体有扩大化的趋势。   在公众自主意识增强和意见表达欲望日益强烈的随着网络的广泛分布,即使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也已不是“敢怒不敢言”的旧式民众,他们在已有小范围舆论环境的情况下,自身舆论的指向性更加明确,即表现为直接的反权力、反即成社会制度及政府。   舆论指向的这一新特征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表现得非常直接。在很多事件中,网民们表现出了对富人群体与官员群体的一些做法的不满,而这种不满使得一些事件在牵扯到了相关群体后,就呈现出了明显的舆论指向。在舆论的指向的作用下,群体心理的特征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一些缺乏理性的牢骚话的传播范围广,容易引发社会群体的愤慨或恐慌,起到聚众行动的作用。此时,原本孤立的个体在群体心理与群体意识的激化之下,会表现得身不由己,情绪化倾向非常明显。   三、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舆论疏导   面对近几年层出不穷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在研究其舆论传播的新特征的同时,也必须去深深思考导致这些新特征产生的根源及应对策略。很多学者均指出,面对群体性事件舆论传播新特征,要加强主流媒体的正面引导,变“堵”为“疏”,加强公众与政府互动,同时从媒介素养角度强化公民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等。   然而无论是怎样的引导或强化,都必须涉及政府、媒体及公众三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舆论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政府、媒介、公众的信息互动。   从政府的角度,要深化体制改革,实现政务公开,提供权威信源,同时要以新闻法治为保障,以利于维护传播秩序;从媒介的角度,要以媒介融合为条件,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而在公众层面,要以传播伦理为基础,减少流言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