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艺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方式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教育的竞争,学校肩负着教育的重任,而作为信息时代标志的网络,已不可避免地进入学校,并带来了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的一场革命。因此,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具有比较丰富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有许多学生更在期盼一种更有挑战性的计算机学习内容。为推动学校信息学教育深入开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科技活动内容,进一步培养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掌握现在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才能,从而促进教学活动,成为每一位计算机教师应考虑和研究的问题。从社会的需求和可预见的未来,现代艺术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应具备: 1.能力要求: (1)掌握一种作业系统的使用; (2)能用一种字表处理系统进行中英文字表处理,幻灯片制作; (3)能在互联网上浏览、检索资料,编制个人网页,下载收发E-mail和传真; (4)能利用常用的工具软体检查和清除常见的计算机病毒; (5)能组织计算机局部联网和小区域资源分享; (6)多媒体演示作品制作; (7)能对先进软体(包括系统软体、应用软体及其升级版本)进行安装、调试和使用; 2.知识要求: (1)了解计算机文化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2)掌握以多媒体微机为代表的软、硬件基础知识; (3)了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模式(含个人计算机模式和网路计算机模式); (4)了解资讯产业、资讯经费、资讯社会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如电子商务内容。 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教学模式,可将计算机基础教育分三个层次: (1)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础操作,也包括计算机文化的发展与计算机文化的特征;重点在于人才的素质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牢固的“计算机意识”,提高他们对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紧迫感。 (2)计算机技术基础:内容包括高级语言程式设计、软体设计基础和硬体技术基础;目的是为学生进行本专业的软、硬体应用开发奠定所需的技术知识、能力基础。 (3)计算机应用基础: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开设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本专业常用软、硬体系统的应用,并能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学生应具备的技能素质与计算机教学模式相结合起来,从以下方面探讨搞好艺术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个因素。 (a)重视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建设,创设浓郁的学习气氛。计算机技术是现代停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它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艺术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旨在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初中能力,所以学校应重视计算机硬软件建设,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和实践计算机知识及技能优良环境和培训基地。 (b)授之以渔,培养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走出校门更能适应职业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知识迁移指导法。所谓知识迁移指导法是指指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学应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发展自身能力。这种知识迁移指导法能够使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过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规律性。它又可分为:目标定向迁移指导法、规律迁移指导法、形象思维迁移指导法、数学思想迁移指导法。 (c)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行“精讲多练”。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D),积极研制和使用CAI课件,在部分课程中力争尽快实现以CAI为主的教学方式。努力创造条件,尽快改善以黑板加粉笔为主的教学方式,尽快将那些必要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转入多功能的计算机教育,特别是利用联机大荧幕投影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建立网路教学系统,将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活动逐步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充分利有Internet上的教学资源,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散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并逐步采用电子教材和无纸化为主的考试。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大力提供“精讲多练”。“精讲”要求教师讲出内容的精髓和基本知识点:“多练”要使生有时机、有目标、有实效。要突出基本知识的掌握,强调计算机操作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艺术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能举一反三,学习了某种典型软件之后,应该掌握类似软件的共同规律,不必要事事都需要听教师讲了才会用。对学生讲课不应只讲具体步骤,而应反指出其规律性的东西(例如,WINDOWS的视窗、滑鼠、功能表和对话方块:VB的物件、属性、事件和方法等)。多给出学生留出一些自学的时间,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些课程可以尝试以自学为主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将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精神,并且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总之,艺术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教师对于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对于书本知识更应该去拓展,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改善、创新,这些需要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去发现并加以实践,为推进职业化教育事业的进程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