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职业能力培育下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0引言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专业技能人才[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丰富和变化,反映在招聘过程中,他们更注重对求职者综合职业能力的考量。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就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成为当前职教改革的重大课题。职校计算机教学必须顺应这一趋势,立足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具备实施这一能力目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一,基础性条件。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也是某些计算机衍生学科的基础,如会计电算化等。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能给学生奠定一定的职业能力基础,为学生在其他学科中进一步发展职业能力提供保障。 第二,时间条件。当前,职校计算机基础主要讲授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教学任务量相对较小,有较于其他学科相对充裕的时间来安排职业能力训练的相关内容。 第三,空间条件。对于计算机教学,职业院校一般都配备有软硬件条件相对完善的上机环境,这为教师灵活安排职业能力实训提供了有利的空间上的条件。本文基于上述条件,结合市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涉及到的职业能力进行了界定,并对如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进行了相关探索与实践。 1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涉及到的职业能力界定 经过对劳动力市场的调研,本文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涉及到的职业能力界定如下:第一,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指的是从业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计算机学科的技术能力,是从业者承担计算机相关岗位工作的知识基础。第二,基础能力。基础能力指的是从业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沉淀下来的普遍意义上的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 (1)学习能力。指的是通常所说的“会学”,只有实现“会学”,才能真正的“学会”,学习能力是从业者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接受教育和谋求自身终身发展的重要条件; (2)语言表达能力。从业者可以精确简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便于与他人快速、高效沟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沟通协作能力。从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分工协作、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密切,这对从业者的沟通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问题接踵而来而且复杂程度不段升高时,能够系统地找出问题的原因,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2]。计算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征决定了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敏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和高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5)职业道德素质。从业者必须具备起码的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主动意识等等。上述能力界定完成了对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职业能力目标的整合,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之间相互联系,更符合社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 2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 2.1基于职业能力目标重构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理论和上机实践。传统教学模式下,这两部分的教学内容设计主要围绕学科专业知识展开,单纯突出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基于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必须对这两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 (1)理论知识的重构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部分,根据职业能力目标的要求,除了着重讲授专业基础理论、操作理论外,必须同时贯穿沟通理论、协作理论、职业道德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职业能力理论。教师通过综合考虑分析,重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有重点多角度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自身对职业能力的认知和理解。 (2)上机实践内容的重构相应地,对于上机实践部分,根据职业能力目标的要求,除了展开专业知识的实训外,还必须安排沟通协作训练、语言表达训练、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职业道德规范训练、职业礼仪训练等多个方面。教师针对每次课不同的专业实训内容,安排设置适当的非专业实训内容,既要安排学生按时按质完成专业知识实训,又要保障学生系统有效的进行基础能力训练。重要的是,上述理论和实践内容的重构不是理论和过程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以“多赢”为目标的对于相关多个方面的合理配置和优化整合。 2.2基于职业能力目标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1)解读就业形势,强化职业能力认识 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要重视内因对人的发展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学生自身形成对职业能力需求的认识。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它是直接是就业为导向的,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不能脱离学生的就业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开课之前的准备阶段,由教师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领域广泛的特点,使用多种手段向学生详细解读当前的就业形势,包括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分析,人才竞争形势等等,此外,针对如多种行业多种岗位的招聘公告,分析具体的招聘条件,使学生形成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视,以及对岗位要求职业能力的理性认识。当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的内容和以后就业息息相关时,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就会被激发出来,这无疑对后续教学活动的组织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 (2)重视讲练结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当前,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一般都仿照高等教育“理论教学放在教室,实践教学放在机房”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在课堂上进行长时间的理论课讲授或者操作演示;学生则常常是被动地听、被动的看,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到了上机课,很多学生还是一问三不知,教师不得不再一次对知识点进行讲授。这就造成了“知”与“行”的脱节,长时间下来,很多学生无法形成整体的课程认知体系,教师也往往疲惫不堪,教学效率低下。基于职业能力目标的要求,必须改变这一现状。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将“讲”和“练”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p#分页标题#e# 具体要求:1)要能有效整合课堂和上机环境,为讲练结合创造条件;2)要能灵活组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直观演示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等,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发挥其主体作用;3)不仅注重对课程中一个个独立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还必须通过讲练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来本课程的知识体系。 (3)创设职业化情境,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养成 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又本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创设职业化情境,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如我们在学习完Word2003的相关知识后,就在班级内组织了一场企业文员岗位的招聘会。首先将班级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同学参加应聘,招聘会严格按照投递简历、笔试、专业面试、人力面试的流程,面试人员由本课程教师担任,同时邀请了校内负责生产实训的老师。招聘会结束后由面试老师进行点评。 通过这次招聘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1)安排分组完成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2)模拟现实招聘,四选一的情况,引入了现实职业中的竞争机制,能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使之处于兴奋状态,这时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能达到最好锻炼;3)引入双轮面试,一方面考察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准备情况,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对学生的行为礼仪也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4)教师点评,能引起学生对职业素养的全面思考。创设职业化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有助于学生的基础能力养成,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2.3基于职业能力目标安排短期实训基于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本校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同当地科技市场的几家单位签订了为期两周的实训协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传统的生产实训相比,短期实训具有如下特点:(1)时间短。由于职校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学生的意志力等还不是很稳定。短时间的实训期间,学生能最大程度上保持新奇感和工作激情,从而能取得不错的效果;(2)是针对性强。传统的在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或是到企业实习的情况,往往不能反映专业特色。很多学生因为实习项目与专业所学无关,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本校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安排的短期实训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延续,学生能够在实训过程中,很好地验证或发展自己的学科知识,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学生通过生产实训,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并能全面审视劳动力市场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从而为自己后续其他学科的学习指明方向;而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训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内容,优化教学策略。 3结语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提高竞争力、体现职教特色的需要。本文就如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校计算机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的职业能力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就业情况也得到重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