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学改进方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进方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进方式

 

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高等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适应社会发展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21世纪是信息时代,熟练地操作和使用而计算机是信息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新世纪的大学生应当是具有现代化知识、同时具有较好的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技能的新型人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的能力,并用以解决自己的专业和工作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著名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说过:搞好计算机基础教育“它能启发学生对先进科技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推动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的本领。因而它是全面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   长期以来,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只是一种“扫盲”式的教育模式,特别是在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教学要求大多是“初步了解”、“基本掌握”等等,由于种种原因,某些高校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甚至没有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作为受教育对象的学生,由于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已经经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训练,再加上现代社会网络地普及,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扫盲”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无论是从当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还是教育对象的变化都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作为高等学校的教育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深刻变化了的形势,必须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重构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知已知彼,百战百胜”,要想在素质教育上取得好的成果,我们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应有所分析,做到心中有数。由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受到教学条件和师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进入高校的学生在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上必然会承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因而我们必须做到“因才施教”。作为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首先应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并具有利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去解决自己专业上、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几年前,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提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要上“三层次”,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这实际上已为21世纪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培养的目标体系,根据这一要求,计算机基础教育应使学生在这三个层次上得到培养和发展。从第一层次上来说,就是要使学生增强“计算机文化意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对计算机从陌生到有一定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并已应用到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计算机知识有利于启发学生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向往,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层次的教学应根据计算机的普及情况,其起点不应当再统统是从零开始。这一层次是基础教育的关键,必须认真把关,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教学应当着重于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为下一阶段的学生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技术知识,为学生进行本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或软件开发打下必要基础。在这一层次,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原理、结构、接口等硬件知识,了解软件的重要概念和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这一时期的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及能力。   第三层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多媒体应用基础”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内容。这一时期的教学目标应当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常用的软、硬件的应用,进行二次开发,能够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这三个层次的教育可分为三个学期进行,第三层次可安排在靠近毕业的学期,应把学生的毕业设计与计算机应用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核,这样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素质应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的具体环节中,教学手段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既是搞好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必要手段,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措施。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是高科技的产物,但如果我们在对这门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却仍然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不仅极不理想而且具有讽刺意味。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与通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计算机课程教学应率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既是计算机课程特点的要求,也是计算机教学的优势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及学生的专业特点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媒体(例如幻灯机、投影仪、程序教学机及其相应的软件等声像媒体),结合演示式、交互式、游戏式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功能,使之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并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以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设计相应的CAI课件,促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由于计算机课程实践性较强,多媒体教学对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自学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p#分页标题#e#   三、调整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首先,我们应当根据“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教学课程加以调整。对明显过时的、不符合教育方向和教育目标的课程应当取消或压缩;对一些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动态的课程或内容则应当补充设置。对这个问题,我们应防止两个倾向:一是不管实际需要一味追求所谓的“新”,二是不管计算机技术发展现状,采用多年一贯制的课程教学。例如讲计算机基础时,有些教师总是乐于向学生讲解最新的操作系统,其实,软件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新”“旧”都是相对而言主,今天是新的,明天就可能过时了,如何处理这个矛盾?应根据实际情况,讲解那些既能代表现代科技发展而且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课程。例如:如果学生学好了Windows98,那么掌握WindowsXP应该不是难事。根据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可考虑补充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Internet实用技术》及《管理信息系统》等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课程;而对于那些过时的如DOS操作系统和字处理软件等,应当压缩或干脆减掉。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举办一些学术讲座,介绍计算机学科发展的动态和前沿知识,使学生开阔视野,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其次,在教学内容应上,应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地调整和更新,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最能体现出教学内容的要求,因此,及时地更新教学大纲和教材,就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大事。“教材建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建设”(谭浩强语),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教材总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于明显的跟不上时展需要的教材,必须坚决淘汰。试想,如果我们还拿十年前的教材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满足时代需要,又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从目前情况看,用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材最好是二、三年内出版的,一般不要超过三年。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教学内容必须跟上时展步伐。   四、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设施,提高计算机素质教育水平   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关键,要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水平上档次,保证“三层次”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一支计算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质及教学水平都比较高的师资队伍。目前高校中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中,许多年纪较大的是转行或自学而来,有的只参加过短期的培训学习。   其中相当部分计算机基础理论并不扎实,知识面较窄,知识老化,教学方法传统保守;一些年纪较轻的,往往教学经验不足,有的缺乏实践。这些情况会导致教学水平偏低,在一定程度上给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质量带来影响。因此,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根据当前的现实状况,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高一级学校进行学习进修,以跟上时展步伐;考虑到当前计算机教师一般都担负着较重的教学任务,不可能抽出较多的人和时间进行脱产学习,因而学校就应制定相应政策,一方面鼓励教师业余自学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两个假期,聘请专家教授进行短期培训,使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的知识得以充实和更新。   教学设施是进行教学的物质基础,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改善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是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基础之一。当前,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方方面面的资金投入,因而我们应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以充分体现“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作为现代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理应站有时代前列,首先掌握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此学校应加大教学投入,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以及一些先进的教学辅助设施,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开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更加灵活方便的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迅速迈上新台阶。   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出发点,从而带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为此应恰当安排课堂教学、课内上机及课外上机,设置好这三者的比例,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计算机课程教学应重在精讲多练,课堂所讲内容应做到“三精”即精简、精练、精彩,多给学生留一些练习(包括课堂练习和上机练习)的时间。根据教学实践,学生的很多问题往往是在练习及讨论中得到解决的。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上,要想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学校为增强学生计算机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增加课外上机时间。计算机实验室课余向学生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及需要参加课外上机练习,这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还可补充学习课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提高了操作技能。   开设操作技能课。适当开设一些计算机操作技能课,主要是由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网络技术、程序设计方法及技巧等组成的课程群,以学生自己操作为主,老师指导为辅,每门课程提出具体的要求及目标,并进行考核。让学生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自主学习,以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设置小型课题。可根据专业的不同设置一些小型课题或大型作业,定出5到6周的时间,给学生创造必要的实验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最后进行检查和评比并作为计算机课程的部分成绩。从而使学生在理论与结合实际过程中得到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   把计算机应用纳入毕业设计的一个环节。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中,适当加入计算机处理环节,使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本专业结合起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会从收集资料、学习新知识、分析问题、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实际操作、反复调试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得到综合能力的训练。#p#分页标题#e#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校作为培养现代科技人才的基地,必须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基础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我们应站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高度,改革和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推进计算机基础教育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