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物医学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浅析动物医学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浅析动物医学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1动物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1.1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临床兽医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动物医学类人才的培养目标,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动物医学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目前,有大部分院校以“深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为人才培养目标,还有部分院校把“培养合格兽医师”定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体现了各院校对动物医学重要性在认识上的不同,必然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上的差别。

1.2人才质量

人才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高等院校具有生存的价值和生命力是建立在培养大批高质量合格人才的基础上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各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形势下,我国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①学习方式死板,不注重基础科学;②知识面窄,相关知识少,适应能力差;③分析、综合、判断、归纳、总结能力弱;④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特点了解少,不能立足于国情考虑问题,缺乏刻苦学习精神和钻研精神;⑤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关心少,对动物医学行业方面的政策了解得更少;⑥实践少,动手能力差;⑦学风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修养不足。

2动物医学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2.1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和临床实践时间少

在国外,学生一旦进入动物医学类院校,在校的所有学习时间基本上全部用于专业课及相关课程的学习上,然后进行为期1年左右的临床实践活动。但在我国,例如在一些5年制的动物医学本科院校中,课程学习的总学时为2600左右,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只有1420左右,仅占总学时的55%,并且最多仅有半年时间用于进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可以看出,我国5年制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仅拥有3年左右的时间来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及实践,这必然导致了相对于国外类似专业的学生,我国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

2.2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在校生人数大量增加,就业的竞争压力亦在不断加大。在校期间,由于学生对自身知识结构组成的掌握不足,对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还不是很清楚,导致了学生对自身能力的发挥存在迷茫的心态,造成学习动力下降。

2.3教师教学动力下降

教师责任心的轻重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教学质量好坏的直接因素。在我国某些动物医学专业院校中,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其中大部分已经退休,取而代之的是中、青年教师。这些中、青年教师大多数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培养起来的,其中大部分责任心重、上进心强。但目前我国许多院校把承担研究课题、当做评职、晋级的重要指标,甚至还把这些指标与教师的待遇直接挂钩。虽然通过这些措施调动了广大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重要作用。但动物医学作为以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从事临床教学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因此必须花费大量时间从事临床工作,从而积累经验。这样,教师在处理临床实践和科研的关系方面发生时间冲突,导致部分教师“重视科研、轻视教学,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同时又由于高校大量扩招,教师教学工作量成倍增加,也使得教师在进一步学习提高和应对眼前教学任务方面发生矛盾,无形中导致了部分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更新以及对国家行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方面落后于现实的要求,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3应对动物医学教育问题的措施

3.1确立人才市场化观念

动物医学教育不应拘泥于已有的传统观念,应在确立人才市场化观念的基础上,围绕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设计与制定人才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另外,为了有助于学生了解国情和自身专业的发展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行业政策、法规条例等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和生产实践状况。

3.2深化教学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学习量的积累,应不断地补充国内外的新信息;课程的设置要紧跟兽医工作和研究的步伐,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杂志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书写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通过专题的讨论或读书笔记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师资水平和质量,组织教师多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及各种讨论中不断引导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判别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把关成绩考核以及学位职称授予,并实行开业兽医师由国家颁发执照的制度;加强和重视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大力发展技术辅助人员的教育。

本文作者:刘光辉、赵雪丽 单位: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