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市林业构建难题及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陈涛 袁美丽 王宁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 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给城市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危机。截至2008年底,中国拥有6.07亿城镇人口,城镇化率为45.7%,预计到2050年,城镇人口数量将达到10亿,城镇化率达到70%。目前,随着中原城市群规划的提出及实施,河南城镇人口数量必然大幅度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将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自从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Jorgensen教授首次使用“城市林业”一词后,经过40多a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城市林业已成为现代林业的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城市林业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林业的认识、研究和实践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城市林业的产生与发展、内涵与外延、范围与体系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阐述,并在不同城市林业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
1城市林业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1.1城市林业的内涵
自从“城市林业”一词的提出,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城市林业的内涵。然而,作为共识,即城市林业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必然途径。各种解释均力求从不同侧面表现出城市林业是为城市服务,不可否认其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及城市可持续发展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将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的系统中去。由于其涉及到包括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的各方面因素,城市林业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发展要素,必然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城市林业多功能的充分发挥和资源利用,体现城市林业的典型性、示范性、生态性和功能性等特点[1]。
1.2城市林业的发展趋势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生动地展示了城市林业发展的美好前景,阐明了城市林业发展的前进方向。
1.2.1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城市林业建设的主题城市林业建设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改善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产生活空间。城市林业建设注重提高生态功能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满足城市居民的游憩、娱乐等需求。在城区片林、郊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建设中,从宏观布局、树种选择、植物配置等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1.2.2多功能综合利用是城市林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城市区域生态环境的核心,在改善城市小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能力。同时,它还具有野生生物栖息、城市动植物基因库、城市森林游憩等多种功能。因此,城市林业的发展必然要以发挥城市林业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综合功能为最终目标。
1.2.3个性化发展是城市林业建设的必然趋势我国自然条件各异,城市类型多样,许多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发展个性化城市林业的优越条件。随着城市林业的发展,城市森林作为各个城市的“名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地在城市林业建设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建设具有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森林,注重并与城市的历史文化、森林文化、民风民俗特色相结合,与城市居民审美观和自然观相协调,建设个性化的城市林业。
1.2.4现代科技将成为城市林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科技的应用将为城市林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运用“3S”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城市林业规划设计,对城市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火灾、火险及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另外,生物技术工程也逐渐用于城市适宜绿化材料的定向选育等工作的开展。
2河南城市林业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2.1河南城市林业建设存在问题
我国城市林业研究起步虽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受关注程度的提高,城市林业建设及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既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故此,2007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了建设林业生态省的重大决策。而城市林业作为现代林业的重要分支,更是林业生态省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河南省已有郑州、洛阳等12个城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部分城市正在积极创建森林生态城市。截止到2008年底,河南是全国惟一具有2个(许昌市与新乡市)国家森林城市的省份。不可否认,近年来河南省城市林业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然而同时也应看到,城市林业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2.1.1城市林业发展规划滞后城市林业发展规划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河南省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生态规划缺乏或滞后,特别是城市林业建设规划的缺乏。过去由于片面追求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规划往往忽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大量的工业集中于城市或其近郊地带,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滞后与城市绿地不足的状况,城市林业建设一直处于被动的防守局面。如凭借装备制造业入选“2008中国制造业名城”的洛阳市,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铝及铝深加工、石化及化纤后加工等产业基地。勿庸置疑,上述产业为洛阳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城市林业规划的滞后等原因,其对城市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1.2可绿化用地规模有限,城市森林总量不足目前,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107个县(市、区)城市建成区总面积3070.2km2,其中已绿化面积为758•8km2,城市绿化覆盖率仅为24.7%。然而,除去建筑等基础设施用地外,城市建成区可绿化用地规模已十分有限。但作为城市林业的另一重要部分,河南省部分城市森林总量也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
2.1.3城市森林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和认识上的滞后,河南省城市林业总体质量不高,生态、社会及经济综合效益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对环境压力的承受力十分有限。直到如今,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依然被作为衡量城市绿化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城市林业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绿地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后果。现如今,为了增加绿地面积而大量应用纯林的现象依然随处可见。城市森林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的过于单一,造成了生物多样性差,导致其难以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应对环境压力差的后果。#p#分页标题#e#
2.1.4经营管理粗放城市林业由于受特殊地理位置的限制,经营管理受到一定的制约,再加上由于技术设备落后,机械化程度相对偏低,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造成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粗放,使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持续稳定性及再生能力等方面表现不良,对日益加重的环境压力其承受力变得越来越脆弱。另外,由于城市林业涉及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土地等多个部门,在关系及职能协调上尚存在许多问题,如产权、经营管理权属的划分等,给城市林业稳定、持续的发展带来了重重障碍。
2.2河南城市林业发展的对策
在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中,确定了到2012年完成717.4km2城市林业建设的宏伟目标。在看到任务艰巨的同时,也应看到该任务既是河南省城市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的契机,也是城市林业建设趋于完善的良好机遇。如何更好地建设城市林业,逐渐成为相关部门日益关注的问题。
2.2.1完善相关机制,把城市林业建设纳入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去。在城市规划制定的同时,注意生态学的观念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协调好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市政、国土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城市林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2.2扩大绿地面积、完善城市森林结构,注重生物多样性问题。针对河南省城市可绿化用地规模有限的问题,如何高标准的进行街头公园、滨河公园、住宅小区等城中绿岛建设成为城市林业建设的重点。另外,如何进行环城林带、城郊森林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森林生态防护体系建设,是河南省城市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过渡性特点、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孕育了河南省南北兼容、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资源。据相关调查,河南省分布有高等植物198科、3979种及变种,约占全国植物总数的12.2%。丰富的植物资源及良好的气候特点,为城市林业生物多样的构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3科学的经营管理,实施城市林业的分类经营,制定统一的城市林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政策,注重高新技术的应用,开展城市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技术的研究,提高城市林业产业发展的水平和城市森林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发展花卉产业和城市森林旅游业。
2.2.4因地制宜,建设具有特色的城市林业。中国的八大古都中,河南就占有4个(安阳、洛阳、开封、郑州),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与优越的地理条件成为创建特色城市林业的先决条件。如2009年5月,《洛阳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相关机构及专家的评审,确立了“牡丹山水林城、宜居生态洛阳”的基本理念,突出了具有洛阳地域特色的森林城市文化内涵和建设方向。
3小结
总之,城市林业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空间、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现代城市林业建设需要建立投入保障和长效管理机制,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基本模式,促进城市林业的可持续经营。河南应借鉴国内外城市林业建设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开展城市林业的研究、规划和建设,充分发挥城市林业的生态服务功能。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河南城镇居民真正感受到正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一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