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归属感设计析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关于城市归属感设计析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关于城市归属感设计析论

一、 城市设计与城市归属感

城市设计有着长远的历史,但是现代意义的城市设计,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并在20世纪末传入我国的。1960年代的西方国家,工业社会城市的弊病充分暴露,对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新的城市设计应运而生。同时,工业化时期形成的现代城市规划制度,跟随着城市面貌的更新已无法满足微观方向上的城市发展,城市设计作为具有创造性,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工作,受到了公众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因而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作为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之一,城市设计必须对对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游憩以及随之受到大家关心和维护的场所——即空间进行全面的阐述,在社会、经济、技术或政治条件变化时又必须对城市环境的形式和特征进行策划、改变和控制,城市设计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有力桥梁,更是把建筑和规划与城市的社会、政治、行政、经济和物质结构相联系的一个平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城市设计的概念逐步清晰,透过清晰的城市设计理念,城市的发展在其指导下更具活力,反过来,在指导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设计的思想也在不断完善和进步,为进一步指导城市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1.归属感

归属感,亦称隶属感,是指个人自觉的被他人和团体认可与接受时的感受,心理上达到安全感和落实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归属感不仅仅是个体身份的机械归属,而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这是一种外部环境作用于人而产生的一种内部主观意识,这种作用又进一步影响着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只有当个人归属于某个群体后,参与群体活动,才会产生社交欲望和对爱的需要。

2.提高城市归属感的重要性

人类之所以互相称之为人,是因为许许多多的人生活在一起,产生了各种复杂的组织及关系,最终,这一切构成了社会这个大集体。人在社会中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形成了不同的归属感,这其中,就包含了极为重要的城市归属感。研究表明,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缺乏城市归属感,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以前,我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城市设计这一工具,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城市归属感问题进行合理、全面、得体的解答。

二、新环境下城市设计的对策

城市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设计城市”,具体的说,就是设计城市的空间,设计那些城市中建筑外部的空间。自从西方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兴起至今,也有数十个年头。在这期间,环境在改变,新的变量在出现,新的联系方式则完全改变了我们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城市空间作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交流场所,显然已经发生了改变。

如今,城市空间不能再妄图保持千篇一律的特色,即只适合老年人,因为人们的观念已经转变。时代、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不仅与过去完全不同,而且还在继续不断地变化着。另外,我们生活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如此地不可预测,城市的建筑风格不能再忽视这一点了。新型城市空间应当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时刻准备着根据新的、临时不同的要求而变化。

1.城市规划的应对策略

19世纪末开始萌发和逐渐形成的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与理念,建立起保障规划实施的法则和管理制度,探索城市开发建设和维护的机制,在实践中使城市规划从学科意义上得到很大发展(包括吸收多种学科知识结合到规划中来)。但是城市规划并没有能够解决全部的城市问题,特别是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恢复重建以后,城市遇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包括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许多新的问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对城市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自然和它的资源需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也要保护和合理利用,城市的环境质量要提高,要更好的面貌和形象,要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在意义的城市设计在国外得到重视,并逐步发展与完善。

由城市规划演变成城市设计,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必要工具。从规划的角度来看待引起城市归属感危机的根源,我们首先可以从宏观方向看城市的结构。我国中小城市发展滞后,沿海大城市优先发展势必导致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这些大城市的容纳力、承载力趋近于极限,破解这一难题的方法各路专家已经喊了不知多少年,仍然挡不住汹涌的人流涌向大城市。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利益链条无法断开,社会资源没法均匀分配外,还与实际情况有关。

以美国为例,社会资源的分配是比较均匀的。著名大学,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等,无一在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等这样的超级大城市;著名的政府机构,联邦调查局(FBI)和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位于首都华盛顿特区,中央情报局(CIA)位于华盛顿特区与弗吉尼亚州交界处的波托马克河边的兰利,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位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

显而易见,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资源分配的巨大问题,与发达国家现有建设成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学,清华、北大、复旦,在北京、上海;我们常听到的重要国家政府机构,都在北京;方便我们生活的交通设施,最先在北上广开通;除此以外,多如牛毛的大城市隐形福利政策,不断刺激着我们的听觉神经,由此而导致的城市结构发展失衡,就远在预料之中了。其次,我们可以从微观方向看城市的功能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聚集,从而形成各种功能区,其功能分区早在政府规划部门进行规划之前就形成了,城市历史背景复杂,历史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作用十分明显,或者说政府部门早期的规划设计没有达到要求或者考虑欠周密,形成了现有的城市外貌。城市中往往是工厂、住宅、商场、仓库等混杂相处,生活、生产都不方便。以美国的“汽车之都”底特律为例,由于其功能规划单一,仅以汽车产业为支柱,导致城市区划内的所有产业在汽车经济疲软的情况下如多米诺骨牌般逐一崩塌,城市人口更是由1950年代的近200万人直降到如今的70多万,城市财政入不敷出,导致城市破产在即。在我国,城市的功能分区问题开始引起重视后,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提供的指导和框架下梳理了城市功能,使其功能分布趋于合理,让城市变得更适宜居住,比如首钢集团大搬迁,宝钢集团迁出上海市区等。

据此,要解决城市发展瓶颈之一的城市归属感问题,城市设计必须行动起来,为城市创造空间,美化城市形象。城市设计应成为城市规划的继续和具体化措施,它包括以下几点。

(1)打通开放空间系统:长时期无序的改建加建,导致城市主经脉的拥堵及闭塞,片区萎缩,活力流失,所以,应该建立连续贯通的开放空间系统,理顺区内各种流线,形成城市客厅。

(2)激活市民生活:改造、更新、新建最终以完善市区基础设施为目标,利用城市客厅,通过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使各区的商业和文化活动达到活跃状态,吸引人们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

(3)控制开发强度与居住密度:开发商主导的城市建设,只可能是导致城市肌理被破坏殆尽,封闭内向的住宅小区将社区生活分割得支离破碎,所以城市应控制开发强度,使住宅密度达到适宜水平。要从整体上把握城市各区域的开发建设,不能以利益为首,牺牲城市本有的色彩。

(4)融入本土特色文化:善待本土原有特色建筑,保留本土建筑文化,政府多个部门通力合作,进一步加强本土文化元素在以本土建筑为基础上的生根发芽,通过富有特色的城市本土文化,打造城市名片,吸引更多人气。

(5)延续城市文脉:以本土特色文化为依托,展现地区城市文脉,避免千篇一律的国际式、单调枯燥的城市生活,使八方来客深深体味到该地区的城市脉络,带动城市生活,使其多姿多彩。

2.建筑的应对策略

建筑应以人为本,为人服务,这是永不变的建筑目标。建筑应以人为本,这不是空谈,我们应该先知晓建筑的本质:从最早穴居的出现,建筑就担负着为人类遮风避雨的功能。历史演变,建筑所承载的内容更加丰富,从物理到精神,从技术到艺术。建筑不再是简单的遮蔽机体,但其中,人始终是建筑物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所有的内容曾经、正在并且还将以人类为中心展开。在

城市的物质形体环境中,建筑是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建筑从功能上提供城市居民几乎所有户内的活动需要。这些活动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社会中,越来越复杂而多样。建筑在城市中又总是以较为集约的形式而分布,而且按其使用功能集聚成组、成群。不同功能的建筑之间,有需要分隔相离的,也有可以相容相邻的。这种可兼容与不可兼容的特性往往决定着城市土地利用中关于地块单一使用性质与混合使用性质的区分。今天城市中的建筑,类型之多样、形体之丰富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却往往被忽略,空间被扭曲,场所被遗忘,形势已到了十分危急的边缘。

人总会看不到所拥有的,直到失去才知道珍惜,才懂得拥有的可贵。当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如迪耶•萨迪奇所宣称的那样,已处于“混乱的边缘”,并将随时激起我们内心深处“隐藏的焦躁”,那么身为建筑师,应为此担当直接的责任,并为之付出更大的努力,使我们的家园恢复平静与安宁。如此,城市设计呼之欲出。城市设计与建筑的密切关系,概括为:城市设计为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建筑设计实现、完善和丰富城市设计。建筑师通过体现城市设计意图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建筑物确定位置,使建筑物与周围已有的建筑和今后可能建设的建筑之间,建筑物与周围开敞空间之间有一个合理而协调的关系。城市空间的协调,离不开容积率的确定。城市设计通盘考虑,由控规确定地块容积率,使其符合业主、开发商、政府部门以及建筑师的利益。城市空间的协调,也有赖于对建筑物的定形和定调,是该突出还是淡化,取决于城市空间秩序的需要。

在这一点上,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的狮城——新加坡做得尤为到位。大家都说,新加坡是个花园般的城市,清新、自然、充满活力,这与新加坡的建筑离不开关系。在新加坡,你看不到如钢筋混凝土森林般的国际式城市景观,这座城市的建筑所拥有的,体现在:(1)丰富的建筑空间。大多采用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结合当地的热带雨林气候特点,预设空间引入绿色植被,以调节空间气流,减少日常建筑能耗;(2)活泼的建筑色彩,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混凝土、钢、玻璃,而是多种材料引入,丰富了建筑外立面,活跃了建筑空间,温暖了城市环境;(3)多样的建筑型体。打破旧有的方盒状国际式体态,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前提下,多型体的建筑孕育而生,使城市富有特色,当人们走入狮城,绝无似曾相见的城市记忆。走进新加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仍在生机勃勃地发展中的城市,它多样化的发展策略,已成为众多城市甚至国家发展的范本之一。

在后工业时期,社会发展迅猛的情况下,我国新一代的建筑师必须登高望远,放宽眼界,自觉的运用城市物质形体环境的整体观和建筑、空间相互联系的环境观所形成的城市设计理念,使建筑与城市结构相融合,使空间打开人们幽闭的心灵,使场所迸发出璀璨的活力。

三、结语——对未来中国人城市生活的展望

伴随着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文明进程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人类自己对城市的研究将是永无止境的状态。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曾说:“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文明承载体,各种各样科技成果的应用,提高着城市中人们生活的质量,各种各样理论方法的实践,完善着城市的组织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时期。城市的结构在不断调整,人口在不断增加,住房和城市基础设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趋势在沿海大城市和特区城市表现出来,并且越发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归属感问题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危机已经出现,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受到阻挠。可是,城市不应当是让生活更美好的吗?我们的城市很繁荣,但不应以市民精神世界的贫瘠为代价。这是通向文明社会的副产品,不是文明社会的目标。我们应当思考,未来除了我们自己,还能由谁来创造?

明日的城市,应让人们喜欢居住在其中。城市的空气、水质、绿化,能吸引人们走出室内,使城市充满活力;城市的公共配套设施,能让人们体会到更便捷和更有乐趣的城市生活,使城市光辉熠熠。明日的城市生活,应倡导低碳、节能、便利;倡导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使每位市民、每位来访者都充分享有现代文明带来的丰硕成果。终有一天,我们将生活在家一般温暖的城市中。

本文作者:夏新旭 单位: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