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证券市场国际板发行难点及化解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我国希望能把上海建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而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志之一就是交易市场向国际开放,所以在上海开设“国际板”是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非常重要的一步。国际板的推出将会成为继创业板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创新的又一个大市场。 一、国际板推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争论 国际板是指境外企业在中国A股发行上市的板块。这些境外企业在A股上市后,因其“境外”性质将被划分为“国际板”。2012年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工作会议于2月22日召开,会议通报了2011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会议称,作为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境外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人民币股票、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工作得到了持续推进。另外,国家发改委2012年1月13日正式印发《“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推进上海证券市场的国际板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但国际板推出尚无时间表。国际板的推出被认为是悬在A股市场之上的一把“双刃剑”,关于国际板的各种消息时刻影响着我国股票市场。每闻国际板消息,股市马上会产生过度的负面反应,2011年继4月28日暴跌4%、5月23日暴跌2.92%、6月9日暴跌1.8%、7月21日暴跌1.01%之后,11月16日再次暴跌3%,一天损失逾6000亿元市值。而于此相对应的是国际板概念股全线崛起。从数据来看,目前国内的外资参股或控股的上市公司接近30家,都有上佳的表现。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市场推出国际板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经济学家们对短期内推出国际板却持谨慎的态度,他们在国际板到底能否实现其预定的目标和功能存在不少争议。关于开设国际板主要有以下几种争议。 (一)发行之争 国际板发行是美元还是人民币?CDR(中国存托凭证)还是IPO?红筹还是外企?募集资金境内投资还是境外使用?发行方式如果是直接发行A股(即IPO)。在推出初期,国际板在A股募集的人民币将用于该企业在中国境内的投资,这样就不会涉及货币兑换的问题,且境外公司在境内的业务拓展也能得以规避外汇风险。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是指在境外上市公司将部分已发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当地保管银行,由中国境内的存托银行发行、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以人民币交易结算、供境内投资者买卖的投资凭证。 (二)利弊之争 如果未来的国际板实行人民币交易规则,即在国际版上市的境外企业将获得人民币融资,那么就必须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或欧元。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减轻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压力,另一方面国际板也可以解决我国国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另外,通过资本投资手段,所有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机构包括外资机构,也必须以人民币交易并清算、结算,还能够推动我国贸易逆差国持有人民币储备。在人民币尚不能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仍然严格管制的条件下,国际板的推出,是变相的资本管制放松,也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变相的“可兑换”。这样无疑加快了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步伐,是人民币最终实现自由兑换的关键一步。弊端在于国际板可能会造成国内资金的单方面流出,分流主板市场资金。 (三)时机之辩 从现实性角度看,我国资本市场自身的制度性缺陷还未解决而在创业板的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三高超募、业绩变脸等一系列问题。这种种问题一方面使得我国资本市场本身的稳固性受到挑战,另一方面也大大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如果这一系列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我国的资本市场将难以承载国际板之重。另外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性尚需提高。国际板的开通,将会牵涉到金融监管的方方面面,需要国内各个金融监管机构的通力合作。但严格来讲,我国现行的一行三会体制依然没有完全理顺。国际板的推出时间节点非常重要。市场制度的建设、监管与海外市场趋同或达到相近水平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包括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与监督、完善与建全上市及退市制度等,推出时间要参照国内资本市场情况。但是现在市场上货币政策如此的紧缩,如果这边还在大量地增加供给,推出国际板可能就会破坏市场的供求关系。现在市场的资金增量几乎没有,要增加供给,必须要有资金需求进入即需要政策的配套。如果市场保持弱势状态,推出国际板无异于雪上加霜。 二、国际板设立存在的主要障碍 (一)均衡各方利益方面的障碍 我国设立国际板主要有以下的期待:第一,规范股市发展以提升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推出国际板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对我国资本市场起到重要的补充和推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效率;第二,为国内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资产品和开辟新的投资渠道。解决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以本土投资者为主,受制于外汇管制,不能在全球范围内分散投资的问题。第三,有利于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和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国际公司来我国上市的目标有:1.融资动机,即为企业上市筹集发展所需资金。2.商业动机,即扩大上市企业在中国的知名度。3.圈钱动机,即也不能排除个别企业来我国上市是以圈钱为目的的。4.提高股票的流动性和分散股权结构。在中外双方目标中可以达成共识的利益是提供融资平台,以加大我国引进外资的竞争力和提供给我国投资者更多的投资机会。但是,国际公司的纯粹融资动机很难让我国市场接受。我国股市高溢价、高市盈率发行和居民的大量储蓄都对境外企业充满了诱惑。另外,中国市场普遍存在上市公司漠视投资者利益保护,只是将投资者作为企业的圈钱对象,这也让外国企业看到了中国市场的融资机会。但是,我国大型企业仍然有相当部分等待上市,大量中小企业急需股票市场的资金支持。外国的优秀企业来我国上市,可能会导致国内投资者对外企盲目崇拜而大肆购买,这对A股市场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二)避免拉低我国股票市场的估值方面的障碍 #p#分页标题#e# 中国上市企业的平均市盈率比海外高得多。国际板的推出容易加大外国企业来我国圈钱的风险。2006年6月-2009年7月,按新股首日上市的收盘价计算,中小板收盘价市盈率平均约为70倍,主板收盘价市盈率平均约为57倍;2009年7月后不再对价格进行窗口指导至今,中小板新上市公司同样口径计算的市盈率约为71倍,主板约为51倍。国际板的开创可能会拉低整个A股估值,高估值的中小板,创业板泡沫有破灭的危险。现在我国A股市场已是连创新低,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为2245点,2011年12月22日,上证指数仅为2186点!我国的股市一夜之间跌回了十年前。这时如果外国公司来我国上市,再拉低我国股票市场的估值,全国一亿多股民将难以承受。另外,成熟型的外国公司在成长型的中国市场上上市会造成估值混乱和外国公司定价过高的问题。这样国际板将成为“国际提款机”。 (三)使国际板在我国良好运行方面的障碍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无论是市场制度与规范,还是上市公司治理等,与国际发达资本市场差距仍较远,即使引入海外企业上市也很难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化存在三大顽疾,即发行机制不合理,退市制度形同虚设,内幕交易和市场操作横行。表面上看来,A股市场新股发行与国际惯例接轨,采用累计询价机制。实际上,问题的本质是,累计询价制度成为新股做市商者的内部游戏。累计询价制度是隐性的做市商机制,264家询价机构集体把发行价抬到高位,而不必对自己的报价负责,这无异于纵容机构的人情报价。发行者、询价者、中介机构成为一级市场的既得利益者,利益团体密不透风,通过瓜分一级市场的红利,把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套在高岗上。同时,机构投资者队伍十分薄弱。如果机构投资者薄弱,市场的主要交易行为不以持有股票作为目标,必然出现较强的短期化行为。一旦出现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国际板上市公司就基本丧失实际意义上的可投资价值。 三、国际板设立障碍的解决对策 (一)分步推行国际板 国际板的推出需要把握好时机和节奏,其开放的范围、程度、步骤要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和国内企业的融资需求,要注意保护中国投资者的根本利益,控制好国际化的市场风险。所以在国际板的发行方式可采用CDR的形式。中国存托凭证(ChineseDepositoryReceipt,CDR)是指海外、境外(包括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将部分已发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当地保管银行,由中国境内的相关存托银行发行,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以人民币交易结算、供国内投资者买卖的投资凭证,从而实现股票的异地买卖交易。采用CDR的方式既能适应企业实力、规模等,又能满足不同企业对信息披露、上市效率、融资规模的需求。分成不同的等级,从只上市不融资到即融资又上市。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相关机制的设计防止出现国际板的股价远大于国外价格的局面,因此,可以避免外国公司股票拉低我国股票市场的估值。 (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 我国资本市场大而不强,仍然是一个新型加转轨的市场。要想开阔更多的投资渠道,提升中国证券市场的竞争力,必须有强大的资本市场发展的配套支持。完善的证券市场基础制度既是证券市场有效定价的基础,又是市场交易主体公平公正交易的保证。我国股票发行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缓慢,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健全,证券市场监管行政色彩较浓。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A股市场的三高现象: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也在积极地寻找解决对策,在2012年4月1日证监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拟推出完善规则,明确责任,强化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充分性、和完整性等六大措施,以推动各市场主体进一步归位尽责,促使新股价格真实反映公司价值,实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均衡协调健康,切实保护和发展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一个成熟的现代资本市场必须高度依赖自我约束、竞争约束、行业自律、司法约束和监管约束机制,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发展和能力建设的基本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