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重述的市场效应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财务重述的市场效应,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财务重述的市场效应

 

一、引言   资本市场是一个信息流通的市场,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各种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充分的信息披露是保证资本市场有效运作的关键。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向证券市场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工具,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点,但是会计差错更正公告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年报的质量,也影响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依赖。尽管会计差错更正公告的存在各种不同的原因,但就实质而言,都是对公司已的年度报告事项的重新表述,因此在本文中称其为财务重述公告。财务重述的原因有多种,美国APB对需要进行财务重述处理的差错归纳为:计算错误、会计原则应用错误、财务报告公布日已经存在事实的忽视或误用。观察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的2003年财务重述公告,可以发现,近半数的重述公告原因是对2003年的相关规定的误解,说明新制度和新准则的出台是重述公告的主要原因。而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行,在实施的最初几年内,难免会出现理解不当以及可能存在的操纵行为,而且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在重述公告的及时性和规范性方面都欠佳。基于上述原因,重述公告市场效应的研究不仅对上市公司具有警示作用,而且为证券监管部门完善我国现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供数据支持,对迎接下一轮重述高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重述公告的市场效应主要体现在其经济效应上,主要表现在对投资者和股价的负面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下降。GAO(2002)研究表明不正当的会计行为对投资者乐观指数的负面影响位居首位股价下跌。GAO(2002)发现宣布重述的3个交易日内股票价格下降了约10%;市场负面效应。Palmrose等(2004)发现重述后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反应降低了约9.2%。其中市场效应的研究受到更多的关注;Karen(2006)发现重述前后90天内非正常累计收益率不论是均值还是中位数都发生了明显的下降,特别是存在故意重述的上市公司降低趋势更为明显,此研究对支持故意与非故意重述对市场效应具有一定程度的解释力。Palmrose等(2004)发现在重述发生2天内CAR指标均值-9.5%,产生了负的市场效应。国外学者进一步的研究还体现在重述公告的市场效应应受到重述内容的影响上,第一,从重述对象看,Wu(2002)、Anderson和Yohn(2002)的研究表明,如果重述针对的是已归档的年报或季报,市场反应会更激烈。第二,市场对收入重述的反应更为激烈,Wu(2002)发现股市反应的激烈程度与更正数额的绝对值呈正向关系,如果重述承认了欺诈性会计行为,或是更正原因涉及收入确认问题,则将导致更加激烈的市场反应。Akhighe、Kudla和Madura(2005)也证实了收入相关性重述与成本相关性重述对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第三,市场对会计科目的反应较为强烈,Palmeose、Richardson和Schol(z2004)证实了收益率的下降趋势与涉及到的会计科目数量的多少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第四,虽然强制下的重述比自愿下的重述引发的市场反应更为缓和,市场对重述公告主体能够进行识别,但Wu(2002)发现在更正报告前的一段时间,强制下的重述将会引发更为强烈的负面反应。   (二)国内文献   我国学者对重述公告市场效应的研究有限,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少数学者。岳龙?(2004)理论上认为重述公告损害了定期报告的权威性、可信度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潘琰、辛清泉(2004)通过问卷调查得出重述公告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会造成负面影响;陈璐(2007)对会计差错更正报告的股票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表明短期内公司股价的整体表明会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股票市场不能对其更正调整程度进行识别,只能够识别部分更正原因。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重述公告的从其本质而言通告了投资者以下信息,即公司以往的财务报表存在错误。会计差错更正报告的预示着投资者作出以往判断的依据有误。假如投资者足够明智,将会对其以前的决策进行修正。因此,可以据此假定,财务报表重述公告的将会带来公司股价表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基本假设:假设1:财务报表重述公告的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重述公告作为证券市场信息传递的手段之一,表明已公布的年报存在差错或信息披露不完整,通常被视为比较重大的事件,所以重述公告后这种不利隐含信息证券市场可以识别出来,并进一步通过股价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外学者如Wu(2002)的研究证明财务重述所涉及的都是对以往收益的高估,对投资者而言都将是坏消息。在我国目前的监管体系下,重述公告的可能会向市场传递两种信息:投资者按照原财务报表数据做出的投资决策是有偏差的;管理层在信息披露上不够尽责。不管出于何种考虑,   总体来说,财务重述公告的对投资者而言都是不利信息。由此假设:假设2:财务重述公告的会导致市场的负面效应,非正常累计收益在重述后均值下降随着证券市场的日趋成熟,市场对不同信息的甄别程度也逐步提高,因此,可以预测证券市场会对不同特征的重述公告做出不同的反应。国外相关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Wu(2002)的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反应的激烈程度与更正数额的绝对值正相关;Wu(2002)、Akhighe等(2005)发现如果报表重述更正原因涉及了收入确认或与成本相关的问题,将会导致更为激烈的市场反应。Palmrose等(2004)研究得出收益率的下降趋势与涉及的会计科目数量大小之间正相关。考察我国证券市场特征发现,证券市场对企业盈利能力较为关注,因此,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项目的重述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更大,如与利润相关的重述、重述事项数量等。为此提出假设:假设3:CAR与是否涉及会计科目重述负相关假设4:CAR与是否涉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重述负相关作为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募集配股资金使用情况是其必然关注的要点问题,因此,提出假设:假设5:CAR与是否涉及募集配股资金使用项目重述负相关Wu(2002)研究得出虽然强制报表重述比自愿情况所引起的市场反应更为平缓,但在更正报告之前的一段时间内,被迫重述将会引发市场更为激烈的负面反应,即被迫重述现象对市场产生负面效应,并且该效应产生在重述公告前。国内学者研究也表明证券市场能够对推动重述公告的主体进行识别(陈璐,2007)。但国内外研究都认为该识别效应出现在重述前期或当期,由于我国市场对信息的反映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因此本文认为重述公告后较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做出明确的识别,因此假设:假设6:重述公告一段时间后,CAR与推动重述公告的主体显著相关信息具有时效性,财务报表重述的市场效应也不会无限期持续下去,尽管国外学者在研究重述公告市场效应时采用了不同的窗口期,但其研究结论都指出重述公告后的短期内存在市场效应。Karen等(2007)的研究采用了比较长的窗口期,即重述前90天到重述后90天,研究结果指出,重述负市场效应存在于观察期内。但与国外的财务重述相比,我国上市公司重述公告涉及利润指标的相对较少,重述的内容和范围与国外相比也比较广,因此,重述市场效应可能较短。另外,其他与上市公司相关的信息出现,也可能会影响到财务重述市场效应的持续性。基于此,建立如下两项假设:假设7:短期内重述公告的产生市场负效应假设8:长期重述公告的市场负效应减弱#p#分页标题#e#   (二)样本选取   本文搜集了92份2009年年报重述公告,扣除二次重述样本后,共87家上市公司。按照证监会的行业分类,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占到了多数,如表(1)所示。由于数据缺失等原因,对上述样本进行筛选,最后样本容量为83家上市公司。   (三)变量定义   本文选择非正常累计收益(CumulativeAbnormalReturn,简称CAR)作为研究重述事件效应的指标。个股的超额收益等于个股收益减去正常收益后的差额,衡量正常收益的方法有市场调整法、市场模型法和均值调整法。理论上,市场模型法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考虑了股票的β系数,是衡量正常收益最为基础的方法。在实际计算时,由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在一系列严格假设条件下才成立的,β系数的计算过程中可能会有较大的偏差,所以市场模型法在实际中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沈艺峰、吴世农(1999)的分析认为,市场调整超常收益方法比较适合中国市场的情况。因此在本文中采用市场调整方法计算股票的超常收益,即假设所有股票的β=1.,t1至t2期间第i种股票的非正常累计收益为:CAR(t1,t2)=t2T=t1ΣARiT;ARiT=riiT-rmiT。其中:CARi(t1,t2)为第i种股票t1到t2时刻非正常累计收益;ARiT为第i种股票T时刻非正常收益;riiT为第i种股票T时刻收益;rmiT为第i种股票T时刻正常收益。采用市场调整超常收益的优点在于一方面有利于排除市场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较低的情况下市场调整法不仅简单,更有助于说明问题,能够反映个股收益率相对于证券市场整体的波动情况。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重述公告市场总体反应在重述事件后的5-6天左右开始出现,因此据此选择不同的时间跨度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16,-6)窗口期多元回归   在进行多元回归过程中将涉及到重述公告的内容变量、推动主体变量、原因变量、重述类型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逐步回归结果见表(2)。以上两个变量系数都没有通过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重述公告前的股票市场表现力与重述公告的可能内容无关。   (二)(-5,5)窗口期多元回归分析   重述公告前后市场反应情况与重述公告前期表现类似,没有发现具有解释力的变量,采用向后回归后只有是否涉及关联方交易和投资参股情况两个变量通过了系数5%的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整体的AdjustedR只有7.7%,说明回归方程的已解释变差占总变差的7.7%,较低。   (三)(6,16)窗口期多元回归分析   重述事件后的6到16天的非正常累计收益率为因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后得到的方程,调整后的R为16.4%,解释力提高。多重共线性不存在,结果见表(3)。上述四项内容在重述后的市场表现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分别通过了5%和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证券市场对涉及上述内容的重述公告比较敏感。CAR与是否涉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募集配股资金使用情况显著负相关,验证了假设4和假设5。   (四)(17,27)窗口期多元回归分析   重述事件后的17到27天的非正常累计收益率为因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后得到的方程,调整后的R为6.5%。多重共线性不存在,结果见表(4)。随着研究窗口期的推移,涉及会计科目事项的重述公告的影响力仍然存在,同时推动公告的主体也受到了市场关注,验证了假设6,明市场对重述主体作出了反应。CAR与会计科目重述负相关,验证了假设3。   (五)(30,60)窗口期多元回归分析   通过多元回归没有发现具有显著解释力的变量,说明长期来看重述公告的内容与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逐渐减弱了,验证了假设7和假设8,说明存在短期市场效应,长期市场效应消失。   五、结论   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年报重述公告的市场效应,结论如下:   第一,重述公告当期市场对重述公告没有做出相应反应。重述公告,不论是从内容还是重述事项的重要程度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公告短期市场可能还无法完全掌握公告信息的内容,在公告是否有利的判断上也存在处于学习阶段,对关联方交易和投资情况作出了反应,但不显著。   第二,重述公告短期内市场负效应逐渐显现。从回归分析的统计结论得出是否涉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是否涉及子公司相关信息、是否涉及募集、配股资金使用情况、是否涉及会计科目重述得到了识别。是否涉及会计科目重述的影响力仍旧很显著,并与假设一致呈现负相关,说明经过市场对信息的识别将会计科目重述最终视为负面消息,另外该阶段市场对推动重述的主体作出反应,尤其对外部主体推动下的重述反应更激烈。   第三,重述公告后长期市场效应降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没有发现CAR与重述公告相关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存在其他重要因素影响CAR,而不是重述公告相关的信息,由此判断,长期内重述公告的市场负效应在长期内逐渐消失。   第四,财务报表重述公告的市场识别效应。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重述公告的负效应阶段,即重述后的6到27个工作日之间,第一阶段是否涉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是否涉及子公司相关信息、是否涉及募集、配股资金使用情况、是否涉及会计科目重述得到了市场识别;第二阶段是否涉及会计科目重述的影响力仍旧很显著,另外市场对推动重述的主体得到了市场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