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英语教学融入文学内容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何晓嘉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1.前言
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多年来在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它长期被视为一门基础语言技能课,有时甚至背上了“应试教育”的恶名。事实上,大学英语不只关乎四六级考试,而是肩负着帮助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使命。顾明远(1998)认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当前,如何借助大学英语为人文教学服务值得每一个大学英语教师思索。文学内容的传授是解决途径之一,因为“文学涉猎广泛的题材在表达悟识、反思生活方面的价值是任何其他方面的学习所难以取代的”(虞建华,2002:8)。然而,基于各种考虑,目前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里尚未包括文学内容。因此,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文学时不能照搬英语专业的模式,而须找到一条将大学英语与英语文学、致用与致知相结合的道路。
2.大学英语与英语文学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之所以有必要在大学英语中融入英语文学内容(以下简称“融合”),首先是因为新的社会需求。随着英语的不断普及,不少大学生在入学时就已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其需要。目前许多高校都为高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包括英语文学在内的选修课。若在低年级教学中就未雨绸缪,必定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扫除潜在学习障碍。其次,目前多数高校都实现了教学技术手段的更新,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等硬件设施大大便利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学博客也使师生交流从教室延伸到了网络虚拟空间,这些都为“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有鉴于此,“融合”成为一种大学英语课改的新思路,以期使大学英语课兼具基础课的工具性和文化通识课的人文性,使更多的大学生受益。
毋庸置疑,英语文学能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文学不仅能扩展他们的词汇量,更因其语言的真实性而拥有不可替代的语料价值。W.R.Lee(1982)指出,文学中语言得到最富技巧的运用。学习者须不断调动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根据上下文得出对作品的理解,而作品则凭引人入胜的情节提供了运用阅读技巧的大好机会。例如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reserve意为“保留、预定”,而在《嘉莉妹妹》中关于嘉莉与推销员杜洛伊的相识有如下描述:Hermaidenlyreserve,andacertainsenseofwhatwasconventionalunderthecircumstances,calledhertoforestallanddenythisfamiliarity,butthedaringandmagnetismoftheindividual,bornofpastexperiencesandtriumphs,prevailed.学生阅读时便能根据上下文及生活经验悟到maidenlyreserve意为“少女的矜持”;还可体会出familiarity,bebornof,prevail等词汇在该段中的灵活运用。单词记忆对他们不再枯燥乏味。此外,学习者在对大量真实语料的学习中,会逐步认识各语言要素间的关系,实现语法知识结构内化。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通过文学扩展人文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养。例如,《大学英语精读》有一篇课文“ABrushWiththeLaw”,讲述了一个年轻人险遭法律不公的经历。为帮助学生更多了解美国法律,教师不妨向学生推荐《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小说和电影片段,使学生对美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种族问题和法庭辩论形式有更深切的感受。英语文学所折射的东西文化差异亦有助于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一方面他们可通过文学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另一方面,文学使他们跨越异质文化间的壁垒,去感知另一种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视角,进而培养对异质文化的包容。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对文化有较多涉及,教师若能为学生适当补充相关的文学材料,无疑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框架中,教师若能在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的前提下,见缝插针地发挥文学的润物之功,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的。为证实如上设想是否符合学生需求,笔者于2009年10月向一文一理两个教学班共计71名大一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从结果看,47.89%的学生曾接触少量英语文学作品,52.11%的学生则从未接触。比例高达97.18%的学生希望学习与课本有所关联的英语文学内容。至于学习目的,44.93%的学生是为了“增强语言技能”,17.39%的学生选择“了解异国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37.68%的学生则希望取得一石二鸟的双重效果。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就学习内容、难度和进度、学习方式等设计了衍生性问题。表1显示了选择不同选项的学生比例:以上结果说明四点:1)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虽然他们对英美文学了解不多,学习目的偏于实用,但教师仍应因势利导开展相关教学;2)学生希望补充内容与课本挂钩,但在经典或是通俗的选择上有较大分歧,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应“雅俗共赏”;3)补充内容应难度适中,循序渐进;4)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和英语文学的融合并非“1+1”式的简单组合,教师需在内容选择、难度和长度控制,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方面下足功夫。笔者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学习评价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3.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3.1 遵循主题教学模式的选材思路
上世纪末,应惠兰等(1998)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提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广主题教学模式,主张教学内容应围绕社会生活各主题展开、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笔者认为,该模式同样适用于将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首先,由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时有限,为不使他们对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望而生畏,有必要删繁就简,放弃以编年史为体例特征的教学模式。英语文学教学的目标应该“定位在经典文本的阅读和阐释上,而不必追求英美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也不追求文学批评的理论性,重点是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英美文学”(范谊、芮渝萍,2005:153)。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主题教学模式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其完成语言学习的自主建构。Williams和Burden(2000)认为:知识不是通过外部注入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由个人建构其意义而来。学习目的就是自主建构认知结构。学习者对事物的认识深入后,知识不再杂乱无章地存储于大脑,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并形成知识图式。在学习中,原有图式会通过同化与顺应不断调整,形成新的图式。主题教学模式为每个学习单元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设计教学,突出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完整性,使学生在一个主题的学习中实现多维目标,逐步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采用该模式将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融合,若选用内容与课本单元主题紧密贴合,那么它不但不会和课本冲突,其图式还会和课本图式叠加、强化,不断发展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笔者在实践中围绕大学英语教材中各单元主题,精选散文、小说、电影片段等,配合精读课文,将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笔者的选材以叙事体裁居多,纽约州立大学的英语学习与成就中心(CELA)的研究证实,叙述性体裁最易激起读者的个人体验,帮助其建立与周围世界的联系(Paola&Eija,1998)。另外,笔者还选用了一些华裔作家的英文作品。研究(Langer,1997)显示:对自己民族故事的深入聚焦往往更能置读者于阅读主体的位置,进而对所学语言有更好的把握。例如,笔者曾结合《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内文化差异这一主题,指导学生阅读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短篇“FishCheeks”。该篇描写一个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女孩喜欢一个白人男孩,圣诞夜女孩一家宴请男孩一家。聚餐中女孩为自家种种“奇怪”的食物和餐桌礼仪感到无地自容。多年后她才明白,自己有别于美国人之处才正是引以为豪之处。通过该故事,学生对文化差异这一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笔者在教学中倾向于选用短篇,对于中长篇则是先让学生了解作品梗概,再向他们推荐具有代表性的选段。所有内容的选择均以精简为原则。因为课时有限,针对每册教材所包含的八至十个单元,教师可选择四五个单元为学生推荐相应的材料;又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和系别,所以对这四五个单元的选择也不必强求一律。基础弱的学生能够阅读简短易懂的选段即可,而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则可适当增加阅读篇幅和难度。#p#分页标题#e#
3.2 以读者为中心的启发式课堂教学
在“融合”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是以文本还是以读者为中心的问题。笔者在此借鉴了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中的读者反应理论。该理论认为应以读者而非作品为中心进行文学解读,强调读者作为解读主体的地位(金元浦,1998:47)。根据该理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开放性和创造性的解读,让他们自由释放阅读体验,在不同解读的交流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为实现该目的,笔者采用启发式教学,即以课本单元主题为中心,为学生提供相同主题的英语文学内容,设计一系列开放性的有梯度的学习任务,一步步引导其扩展认知结构。在设计时,注意调动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让读者联系固有的生活经历,主动参与阅读。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爱情主题单元,课文讲述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素未谋面的男女主人公通过书信相恋后男孩向女孩索要相片,却遭到拒绝。女孩写道,“如果你对我的感情是真实的,那我的相貌并不重要;但如果你只是因为容貌与我贸然相爱,我将深感不安……”为引导学生讨论外貌与爱情的关系,笔者补充了《简•爱》中的两段对白。第一段发生在男女主人公相识后不久;第二段则是罗切斯特向简•爱表明心迹的一段。罗切斯特并不英俊,且貌似古怪、严厉,在第一段对白中他以主人的身份问简•爱,“爱小姐,你认为我英俊吗?”没想到简•爱脱口而出,“不,先生。”在第二段对白中,在情感中挣扎的简•爱吐露了心声:“你以为我贫穷、低微、相貌平平,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在学生阅读完毕后,笔者在几个层次上为其设计了学习任务:1)理解性任务:理解对白的语言内容。2)思考性任务:并非俊男倩女的罗切斯特和简•爱彼此吸引的特质是什么?从中可看出简•爱怎样的爱情观,你是否认同?3)比较性任务:结合课文,比较两位女主角对外貌与爱情之间关系的认识。4)拓展性任务:查阅资料,比较各文学作品体现的爱情观。在每一层次的任务设计中,笔者始终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为中心,保持问题的开放性和启发性。通过层层深入的学习,学生既获得了对经典的阅读体验,又巩固了课本知识。当然,读者反应理论要求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阅读空间,所以仅有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教师可在单元学习前把推荐材料和思考问题放在博客里供学生浏览,然后要求他们在课堂讨论中阐释自己的理解。对于语言问题,则视情况在课堂交流或在博客中解答。这样既不会打乱原有教学进度,又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促成其阅读意义的生成。
3.3 形成性的学习评价
如何检验“融合”的成效?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常规学习须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而对本文所讨论的内容,不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同时在终结性评价中有所体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概念是由Scriven(1967)在《评价方法论》中提出。终结性评价是发生在教育活动后的对教育效果的判断。而形成性评价则通过诊断教育方案和过程,为进行中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它的主要内容是教师通过观察、记录、交流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以正面激励为核心的评价,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Scriven,1967)。形成性评价是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的低焦虑性、可持续性评价,它既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又关注其课外学习,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进行肯定,同时还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修正教学计划。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形式的形成性评价:1)通过阅读档案评价学生的阅读进程,促进学生自评互评。该阅读档案主要包括阅读的量化记录和读书报告。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在特定主题上的阅读量,以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还要求他们写简短的阅读报告,在同学间交换阅读。报告分三部分:内容梗概、精彩摘抄和阅读心得。学生就此三项进行自评和互评后,把报告放回档案,以便日后温习。2)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演讲和小组讨论。这里指的是与文学内容相关的演讲和讨论,和读书报告一样,它们是学生的学习收获由内隐转为外显的结果。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观察者和记录者,不仅可以评估发言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通过观察判断其他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有充足的兴趣和准备,进而调整教学计划。但形成性评价也有不少局限,例如评价标准不够统一,评价过程带有主观性,评价视野不稳定等。因此,教师可以把形成性评价与教材学习完成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已实施了大学英语学期口试。笔者建议该口试在依托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增添对英语文学内容的考察,以利用口试的正向反拨作用强化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以“友谊”为主题的单元时,笔者补充了《夏洛的网》的小说和电影片段。期末口试时,很多学生都借这个善良的弱者互相扶助的故事来说明友谊的真谛。学生被文学作品的魅力所感染和启发,这本身已是一份令人欣慰的评价。
4.关于教学效果的访谈
在上述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年多后,笔者采用抽样访谈的方式,从两个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了解教学效果。访谈侧重于了解学生是否学有所获,有哪些方面的收获,还有哪些要求。从结果看,大部分受访学生非常欢迎“融合”。首先,他们通过英语文学提高了学习兴趣、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思辨力。受访学生反映,他们由《傲慢与偏见》了解十八世纪英国的社会风俗;由《杀死一只知更鸟》了解美国公民权运动;由谭恩美的小说了解美籍华裔的生活……有学生坦言,电影《死亡诗社》中的批判性思维给了他强烈的冲击,促使他用心思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则让他对人类坚韧不拔的意志充满了感动,“那种巨大的精神震撼是课本无法给予的”。另一个女生则因看了《死亡诗社》而对梭罗的《瓦尔登湖》发生了浓厚兴趣。除此之外,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融合”得到了提升。70%的受访生用英语阅读时隔膜感减少,词汇量在不知不觉中扩大,阅读速度有所提高;近5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根据上下文猜词和理解长句的能力。随着词汇量和表达方式的积累,个别学生认为自己的口语有进步,因为“用英语表达时能找着词儿的情况多了”。此外,受访者普遍希望教师多介绍一些时代性较强的作品,以使他们有足够的兴趣坚持下去。他们希望教师更多地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更充分地介绍作品的文化背景。总之,大部分受访生对“融合”持欢迎的态度,但这种欢迎的前提是教师能够准确把握他们的需求,而且“授人以渔”,以使他们从该模式的学习中获得最大收益。#p#分页标题#e#
5.结语
虞建华(2002)指出,对高等教育来说,“学以致用”固然没错,但“学以致知”才应是更高的目标,而文学正可以使我们离这个目标更近一些。通过以上讨论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英语文学内容兼具“致用”和“致知”的效果。英语文学语言生动地道,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更因为文学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浓缩,学习一定的英语文学有助于学生开拓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教师应根据常规教学单元的主题为学生精心遴选相关的英语文学材料,进行以读者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不断给学生反馈和激励,使学生在跨文化的情感共鸣中,提高自己的整体语言能力和跨文化理解与交际能力。当然,“融合”的努力仍会遭遇种种困难,如何将其落在实处,使学生学有所获,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研究和课堂实践。语言和人文素养的提高绝非一时之功,其显效和隐效均有待更大范围和更长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