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现代小说的文学特征,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中国现代小说的起步和发展时期,外在语境中的小说文本无论是在思想观念、艺术形式还是表现手法,或是各种文学流派上都已经具有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并且也已经获得了艺术上的成熟,世界小说的艺术早已经是百花争艳。而那个时候,毋庸置疑的就是中国现代小说才处在襁褓时期,非常的稚嫩且急需营养的润泽。这时候,外在的小说就犹如“及时雨”一样滋养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的成长。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兴起和发展,绝对是在外在小说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样的话语阐述虽然带有沉重和无奈之感,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外在小说艺术的借鉴,就没有中国现代小说的迅猛发展,也不会在短短的“三十年间”取得举目共睹的文学成就,更不会在短期内就与世界文学接轨,成为世界文学的一支。
一、中国现代小说之发生与个体作家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的最早业内从事者,他们在转型进行现代文学书写的时候,外来的文学思想都积极地引荐着他们的文学书写。如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场域的大师级人物,鲁迅在日本求学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外来文学著作,并且和周作人一起翻译和介绍了外来文学,倡导文学革新运动。鲁迅早期接受的是外来文化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超人哲学等思潮的影响,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鲁迅提倡发展个性、主张人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其后,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中国的被有效传播,鲁迅的思想和创作也都有了深刻地变化。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以及思潮对鲁迅的影响最为明显而深刻,社会暴露的主题与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是鲁迅从俄罗斯文学中吸取的主要营养。果弋里的讽刺,托尔斯泰的博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灵魂解剖,无一不是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注,深深地影响着鲁迅在题材选择、主题倾向等方面的思考。在《英译本〈篇短小说选集〉自序》中鲁迅曾明确言说了外在文学对自己创作的影响:“后来我看到一些外国小说,尤其是俄国,波兰和巴尔干诸小国的,才明白了世界上也有这许多和我们的劳苦大众同一命运的人,而有些作家正在为此而呼号,而战斗。而历来所见的农村这类的景况,也更加分明地再现于我的眼前。偶然得到一个可写文章的机会,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
创造社的主要发起者之一郭沫若同样是在日本求学的过程中,开始热衷于文学书写;他受到当时日本国内正兴起的“泰戈尔热”的影响,也成为了泰戈尔的推崇者;同时,郭沫若也非常迷恋海涅、歌德等德国作家的文学文本,再加上接受当时日本“私小说”写作理念的影响,于是郭沫若在自己的文学写作过程中,也流露出了非常明显的“他者”痕迹。茅盾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写作“左翼”文学的主将之一。茅盾早年的文学活动较为活跃,但是主要表现在参加文学组织,从事翻译及文学评论方面。他不仅参与、发起了“文学研究会”、“中国民众戏剧社”等组织,还在改革《小说月报》、编辑新文学刊物方面做了较多工作。在参与新文学运动的前十年中,茅盾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文学翻译和文学批评方面。从到27年间,茅盾陆续发表了多篇文学论文,阐明“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要求建立写实主义的文学,对新文学的理论建设尤其是现实主义创作潮流的确立,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需要言说的就是茅盾的“建立现实主义文学”的此种思潮,同样也是引进外在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然后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实际情形结合在一起后出现的产物:借助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强调了文学的理想性;借助法国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突出了文学的真实性。王统照的文学书写深受爱尔兰著名象征主义诗人叶芝的影响,他认为叶芝的文学书写“能于平凡的事物内,藏着很深长的背影”,“能于静穆中显出他热烈的情感,深运的思想”,而这也是王统照文学书写追求的目标。
巴金是当时代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信仰者,这种思潮对巴金的思想和文学创作有着本质的影响。“巴金”这一笔名就是来自于无政府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家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其对无政府主义思想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是基于读了俄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和波兰廖抗夫的《夜未央》。这一事实在巴金的小说文本《家》的叙述情节之中也有体现;以后巴金的求学、留学都与这两位无政府主义者有直接的关系。无政府主义的思潮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历史语境之中,其思潮主要代表的是在资本主义竞争过程中破产了的小资产阶级和小私有制者的利益与愿望,它否定一切“专制”的国家形式,主张以最小限度的内乱,最小限度的受难者,与最小限度痛苦而达到最大最好的结果。巴金接受了无政府主义思潮中“对一切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否定,绝对地崇尚自由的精神”的理念,形成了自己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深远地影响了巴金的文学写作。此外,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文学创作也对巴金的文学写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市井文学”写作的大家老舍曾经在英国的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长达五年的时间,这五年的历程之中,也是老舍文学生涯的起点时期。因此,老舍的文学创作深受英国文学成就特别是悲剧理论的的启迪和影响,形成了自我文学写作鲜明的悲剧意识。从老舍小说的结局看,他的作品大多数以悲剧结局,即使前期那些“立意在幽默”的作品,也多以悲剧结尾。《老张的哲学》结尾是恶棍老张飞黄腾达,“荣升”某省教育厅长,而王德与李静,李应和龙凤两对青年人的爱情却遭到了扼杀。至于后期创作中,悲剧更是无处不在。《我这一辈子》、《月牙儿》、《骆驼祥子》、《柳家大院》、《微神》等皆为悲剧。并且老舍不仅写了悲剧,还揭示了悲剧的不可避免。如祥子无论如何坚韧执着终于无法逃脱社会的迫害而堕落,《月牙儿》的主人公无论如何也逃不掉被毁灭的命运。这些悲剧,通过老舍的艺术描绘让读者领悟到其根源在于现实,从而使小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力量。
二、中国现代小说之发生与现代文学社团的形成
中国现代文学场域内出现的众多文学社团能够被创建,并进而成为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阵地,同样外来小说思潮的影响是一个很关键的要素。这些文学社团成立之后,在具体的文学创作过程中也又鲜明地彰显了外在的某种文学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源于1917年发生的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之所以能够被掀起,就是基于当时的一批深受外在先进文学思潮影响、具有先进思想文化的中国现代作家以文学社团作为阵地因而才可以发生的。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1916年9月从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至北京)在上海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这是一份综合性的文化批判刊物,也是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挑战、进击的主要阵地。自此,文学革命才能够得以蓬勃的开展起来。文学革命后的第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是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等12人。他们以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发表《文学研究会宣言》,宣称:“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倡导“写实主义”文学精神,强调文学关切社会和人生的必要;在创作上,体现出关注人生和社会的文学立场。文学研究会结合当时中国本土自我的基本国情,在众多的他者的文学作品中他们更为关注的是俄国近代的文学以及东欧、北欧等弱小国家民族文学的介绍,他们之所以非常地重视对东欧、北欧等弱小国家民族文学的译介,就是源自于这些民族同样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我国当时的国情更为贴近相似,它们的文学也更符合五四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在文学研究会看来。俄国近代文学是社会的、人生的文学,定于人道主义精神,表示着对于黑暗专制统治的强烈反抗,因此把他们介绍进来,希望中国社会也能因为这种文学而变更陈腐思想。虽然这时外在的现实主义已退潮,现代主义正在兴起,但他们并没有追赶潮流,而是在中国现状上发展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
当时代和“文学研究会”并足而立的另外一个文学社团“创造社”于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早的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留日学生。“创造社”的文学书写则较多地接受了欧洲浪漫主义及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影响,尤以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立场区别于“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成员所接受的文学思潮十分芜杂,歌德、海涅、雨果、雪莱以及印度的泰弋尔文学写作的理念以及尼采、柏格森的现代思潮等都对创造社的成员们有过重大而又积极的影响,“尊重主观,否定现实,始终富于反抗和破坏情绪”是这些思潮理念共同的征候。因此,创造社成员们的小说文本就具有非常明显的浪漫主义艺术倾向,自叙色彩浓厚,富有着反抗和破坏的情绪。另外,当时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中影响较大的文学社团还有1925年由鲁迅发起和领导的“莽原社”和“未名社”以及“狂飚社”、“浅草社”、“沉钟社”等文学社团。这些文学社团都是文艺思想和志趣相同或相近的作家自愿组合的,于是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产生了众多文学流派。除此之外同样也是不一而足,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内的众多的文学社团及其文学书写都具有类似的表征。
三、中国现代小说之文学征候
从上述可以鲜明地得知,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由“个体作家创作”和“文学社团”这两个因素共同推动的。这两个因素充分地彰显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些共性的征候。
其一,接嫁性文学特性。五四前后,外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影响,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晚清以来,翻译外国文学作品逐渐进入繁荣阶段,从1896年至1916年的20年间,共翻译外国小说800种左右,特别是林纾等人的翻译大大提高了外国小说在中国知识界的地位。晚清翻译文学的繁荣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而且也对五四新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新文学的作家作品就是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出现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以后,更有大量外国文学被介绍进来。鲁迅、刘半农、沈雁冰、郑振铎、瞿秋白、耿济之、田汉、周作人等都是当时活跃的翻译者与介绍者。几乎所有的进步报刊都登载翻译作品,其规模和影响远远超过了近代的任何时期。俄国以及其他欧洲各国、日本、印度的一些文学名著,从这时起较有系统地陆续被介绍给中国读者,帮助中国新文学进一步摆脱旧文学的束缚,促进了它的改变和发展。五四新文学的这一特点是当时整个时代特征的一个具体体现,而这一点又使中国现代新文学表现出来了与几千年传统旧文学的根本不同。
其二,本土化文学风格。在外来文学的影响下,结合中国文学写作的本土性情境,中国现代小说的写作者们在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中国现代文学虽然仅有短短30年的创作历史,但大家涌现、名作四起,还有一批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创作流派。小说方面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双峰并峙的鲁迅与郭沫若,在长篇小说领域卓有建树的矛盾、巴金、老舍等诸位大家,为人生写实派的小说代表叶圣陶、许地山;乡土小说的代表沈从文、王鲁彦等;幽默讽刺的小说代表有沙汀、张天翼、钱钟书等;风采多姿的女作家冰心、丁玲、萧红、张爱玲、苏青等。3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如此众多的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深深痕迹乃至蜚声世界文坛的作家作品,这是时代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别赐予。中国现代文学在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的根本特质: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艺术境界的不懈追寻。
本文作者:王姬萍 单位: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