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语言文化透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英语教学的语言文化透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英语教学的语言文化透露

 

教育部2007年7月以教高厅[2007]3号文件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界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同时明确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文化因素重视不够、文化因素导入不当、等问题影响了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质量,造成了大学英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创造性地将文化因素教学融入到语言教学之中是提高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在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层级性及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大学英语学习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大学英语文化因素教学策略,以期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文化因素教学质量,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预期目标。   一语言和文化的层级性   (一)语言的层级性   语言学和其他许多科学一样,实际上自觉或不自觉地选用模式法作为它的表述方法,而层级模式就是表述语言的一种典型方法[2],有些学者就是用层级模式来划分语言的。张公瑾(1998)将语言的普遍特征划分为三个层级:在第一层级中,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总体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语言在这一层级中体现了其本质特征;在第二层级中,语言包含语音、语法和词汇三大要素,语言在这一层级中体现了其结构特征;在第三层级中,语言本身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丰富而不断发展,语言在这一层级中体现了其变化特征[3]。此外,语言学家胡壮麟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观点,将语言层级划分为语义层、语法层和音系层,在这些层级都存在着各自的系统,这些系统又各自表示本层级的语义潜势[4]。各层级之间由“体现”关系而产生“体现”过程,“有自由变异,如一个意义在语法层可以体现为若干种形式,一个形式可以体现若干种语义,因此,语法层出现的分化反映了语义层存在着极其精密的区别”。胡壮麟进一步分析道:语言中的“自由变异”,其实是语言本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而不断发展丰富的结果,反之,从语义层所存在的“极其精密的区别”之中,也能够看出社会的发展变化[5]。   (二)文化的层级性   语言与文化有着“血肉相连”的紧密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体现文化,是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和传播工具,是一种文化的编码手段。因此,语言的层级性说明文化因素也具有层级性。   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构成的复杂体系,这三个层面彼此相关,构成了文化的有机体。因此,当两种异质文化相互接触时,“首先容易互相发现的是物的层面或外在的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层面即理论、制度的层面;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层面即心的层面”[6]。例如,当西方的钟、表、天文仪器等传入中国时,中国人最先理解和接受的也只是它们所体现的表层文化—物质文化,而对于其所体现的中层文化—历法与天文学说,只有通过深入学习西方的文化制度后方能理解,至于其所体现的深层文化—宗教精神却很难被中国人所领悟。   由此可知,处于表层的物质文化因素较为直观,容易被学习者所了解;而中层的制度文化规定着文化整体性质的理论,它是文化的权威因素,需要学习者深入全面的学习才能理解;至于深层的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最深奥难懂,需要学习者不断探索体验方能领悟。   二文化层级性与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关联   (一)大学英语学习的阶段性   教育部教高厅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文件将大学英语能力要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英语学习要求达到“一般要求”英语水平,第二层次要求达到“较高要求”英语水平,而第三层次要求达到“更高要求”英语水平。   据此,大学英语学习可相应地划分为三个阶段:一般水平学习阶段,较高水平学习阶段和更高水平学习阶段。   (二)文化层级性与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关联   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相似性”,如“语音与物质文化同样体现人的技术能力,语法与制度文化同样体现人的管理能力,语义与精神文化同样体现人的思维能力”[4]。将处于不同阶段的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置于不同层级的语言与文化的“相似性”之中,便可以看出,一般水平学习阶段的学习者与语音及物质文化层相互对应;语法与制度文化主要对应着较高水平学习阶段的学习者;语义与精神文化层所对应的则主要是更高水平学习阶段的学习者。   由此可见,文化的层级性与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水平的层级对应关系能使语言要素与文化因素的教学放在同一层面上进行处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敏感性,帮助学生克服因文化差异而发生的交际障碍。   三大学英语文化因素教学原则   (一)文化因素教学的阶段性原则   由于不同学习阶段的英语学习者在认知水平、语言水平、心理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这些因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理解并掌握文化的本质。比如,大学英语教师要注意阶段性地把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知识与学生本国的文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比较与对比,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进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中西文化对比与语言知识相结合原则   研究表明,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是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大学英语学习者都是已经熟练掌握汉语的成年人,汉语文化根深蒂固。因此,如果能将文化因素的导入与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相结合,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体现不同于中国文化的有关西方人社交的语篇时,教师先采用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分析“群体取向与个体取向”背后隐藏着的中西文化中的深层观念差异,再引导学生分析西方人社交场合中称呼、问候、拜访、告别等交际规约时,学生就较容易体会到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应坚持中西文化对比与语言知识相结合的原则。#p#分页标题#e#   (三)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文化教学原则   首先,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选择广泛,有很多的语篇都涉及到了英美国家典型的文化知识,为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对比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提供了生动的材料。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进行语篇教学的过程中,将文化因素教学融入到语言知识的教授之中,引导学生挖掘语篇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开拓自己的文化视野。   其次,由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都十分宽泛,教师在进行文化因素教学时,应该坚持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就事论事,避免节外生枝,造成学生对文化理解不当而导致不容易纠正的偏见产生。   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围绕教材,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重点传授教材中所涉及的西方文化的精髓,学生对其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文化层级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文化因素教学策略   文化因素与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等)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但文化因素与语言要素学习过程又有所不同,语言要素的学习侧重于运用,教学的重点是将语言知识的传授与交际技能的训练相结合,并在训练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因此,语言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强化训练获得。而文化因素则侧重于理解和领悟,理解和领悟很难通过强化获得。因此,文化因素需要教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逐渐理解并掌握文化的本质。本文根据大学英语不同阶段文化因素教学的不同特点,提出相应分阶段进行文化因素教学的策略。   (一)一般水平学习阶段:侧重“物质文化”层面文化因素教学   大学英语一般水平学习阶段的学习者所接触到的词语的基本意义通常是在“物质文化”这一层面的,而不同语言的词语之间的语义指向在“物质文化”这一层面,又多半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策略应该是重点讲清词语的本义,对其所涉及的文化因素,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明白,不同语言的词语在表达其最基本的意义时,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但若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不同语言的词语之间在“物质文化”这一层面也同样存在差异。   从上表中“酒”的五种下级种属词的英汉表达可看出,汉语都是由“种属词+类词(酒)”构成,而英语则都是独立构词。可见,英汉种属词在构词方式上就存在差异。英语种属词属于独立构词法而汉语种属词属于合成构词,教师若能在英汉语言差异对比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教学,将激发学习者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为更高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较高水平学习阶段:步步深入到“制度文化”层面的文化因素教学   在大学英语较高水平学习阶段,学习者对英语的认识逐渐进入由表及里的阶段,这时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扩展句型的用法,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两种语言之间差异的认识。这一阶段对文化因素的教学应采取循序渐进、兼收并蓄的方式。例如,在学习词语“aluckdog”(“幸运儿”),“asfaithasadog”(“像狗一样忠实”)时,教师就有必要因势利导,兼收并蓄地提示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与动物有关的词语的感情色彩往往不一样,在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善良忠实的宠物,甚至被视为家庭的成员,因此它是一个褒义词,常常用在表示褒义的语境中。而在汉语中“狗”除了表示“看家护院或宠物”的中性意思外,还有贬义意思,常常用在表示贬义的词语中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狗腿子”等。教师应能注意到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这些文化因素差异,依据实际情况加以引导,帮助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培养文化因素学习的敏感性,建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顺利完成从较高学习阶段向最高级学习阶段的过渡。   (三)最高水平学习阶段:侧重“精神文化”层面的文化因素教学   到了大学英语高级水平学习阶段,学习者已掌握了英语听、读、写、说的基本技能,语言学习内容主要涉及英语用法的熟练掌握和对英语国家民族文化更为准确的理解。因此,高级阶段的文化因素教学主要在精神文化的层面。例如,大学英语读写课、大学英语口语课和阅读课常会涉及有关社会与人生等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精神文化层面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在潜移默化引导的同时进行适当推动、引伸,帮助学生领悟语言中的文化核心—“精神文化”。比如:在讲解涉及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的话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其背后深层的中西文化理念的差异。英美人的自我理念是构成其文化深层结构的要素之一。在他们看来,人类社会的个体不仅是独立的生物存在,而且是独立的心理存在和社会秩序中的独立成员。虽然个人的喜好,观点以及选择等等都会受到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但自我在西方的社会体系中始终保持着主体地位。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就更偏向于群体。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儒家学说中,对“仁”的修养和表达是通过“礼”,这就是说,个体发展不是自我独立,而是与其他人联合。由“仁”和“礼”产生出的“人和”的价值观,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原则。在这种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和约束,不突出个人和个性的文化里,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这个词明显带有贬义的意味。而在英美国家,在一个推崇个人主义的社会体系中明显带有褒义。这样通过“精神文化”层面文化因素的深入学习,学习者便能准确理解英语民族文化核心精髓,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综合文化素养得到提高,成为沟通不同文化的使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五结语   外语教师应当不拘一格,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创造性地将文化因素教学融入到语言教学之中。而语言和文化的层级性为外语教师将文化因素教学融入到语言教学中提供了新的视角,使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处理成为可能,这无疑有助于语言要素教学与文化因素教学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促进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预期目的。#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