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范进中举文中的讽刺文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中国文学史上,《儒林外史》以其卓绝的讽刺艺术而独树一帜,它以“感而能谐。婉而多讽”著称,鲁迅先生对它评价很高,认为只有它的问世,“说部中乃始有足成讽刺之书”“在中国历来做调整小说者,再没有比它更好的了”。《范进中举》的故事,见于小说的第三回,是《儒林外史》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断。 也是作者写人物、运笔法、反映社会最深刻的章回。而《儒林外史》最引人注目,最令后人惊叹的还是它的高超的讽刺艺术,笔者现在就对《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阐述一下看法。 1在故事情节中把握它的讽刺艺术 作者以黑色幽默的笔法写范进中秀才、中举和喜极而疯的经过,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科举制度的本质。 1.1通过周进引出范进,从而使考了几十年还是童生的范进中了秀才 “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写出了范进文笔水平之低下;“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周进心里的微妙变化反映了周进屡试不中时的感触而生恻隐之心;“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这就将周进的心理变化推到了高潮:这不就是我周进当年的翻版么? 可怜天生我才啊!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接着他又将文字也不清通的魏好古添了第二十名。这就进一步印证了科举考试的录取标准即主考官的好恶;完全以主考官的个人观点为标准,作者以黑色幽默式的讽刺笔法道出了范进高中的过程。 1.2范进中举,喜极而疯 如果说中秀才还不会让范进“变态”的话,那么中举就直接让他“疯”了,读到此,谁人能不为范进可怜可笑可悲的一生感到惋惜感到同情?谁人能不为封建社会荒唐残酷的无人性的用人机制而陷入深思? 作者写到:“(范进)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中举发疯”在当时的士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会有的实情”。作者正是运用这种夸张的手法,通过“一拍、一笑、一说、一跌”几个动作,就把范进狂喜而疯、昏厥倒地的情景突现出来。作者从范进几十年的辛酸悲苦来写这极度兴奋的一瞬,把看似荒唐的现象表现得如此合乎生活的逻辑,把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表达得淋漓尽致。 1.3胡屠户和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后的众生相 范进中举前后作者对众生相的描写非常精彩:中举前范进家里没有米做饭,“已是饿了两三天”的时候,谁也没有去送一升米一担柴;即便中了秀才胡屠户还要教训他不要在自己面前装大、范进为参加乡试向他借钱更是受到了百般辱骂。中举后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胡屠户更是“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更有那有钱有势的张乡绅,也主动来登门“攀谈”,送来银子和房子。形成这一片锦上添花、欣喜若狂的气氛。作者以神妙的笔触,描绘出封建社会的人世图景,有力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欺诈、庸俗、势利之风,讽刺了极其黑暗腐朽的封建末世政治,“雪中送炭天下无,锦上添花处处有,”范进中举”真是一出绝妙的人间喜剧。 2通过语言的描写来达到讽刺艺术 语言是文章的眼睛,精妙深刻的语言往往会使文章的表达效果更加有力度。作者通过把不同人物对照着描写,在丑态百出的众生相当中,在范进本人前后对比下,有力地彰显了高超的讽刺艺术。 2.1作者通过范进的寥寥数语,精辟淋漓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在邻居告诉他中举了。范进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将他几十年都没有考中的心态表达的淋漓尽致:逼真地传达出那种因长期失望而产生的羞愧和怕人奚落嘲笑的微妙的精神状态。在希望与失望中挣扎度日,当他面对着那张实实在在并非幻觉的捷报,证实了那梦寐以求却又以为不可能到来的东西真的到来时,就变成了一种巨大的冲击力量,他那颗因饱经辛酸折磨而变得老弱的心灵,便承受不住这强烈的刺激。于是,“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他就这样发了疯。联想到刚出场时他那副冻得乞乞缩缩的可怜相和卖鸡时那张凄惶悲戚的面孔,这从交织着痛苦与欢乐的灵魂深处迸发而出的“噫!好了!我中了!”六个字,真是具有一种令人颤栗的力量。作者从范进几十年的辛酸悲苦来写这极度兴奋的一瞬,把看似荒唐的现象表现得如此合乎生活的逻辑,把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表达得淋漓尽致。小说以极其夸张的笔法描写了范进中举发疯过程,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强烈对比,达到了艺术讽刺的效果。 2.2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和语气以及所说的话将胡屠户前倨后恭,嫌贫爱富的形象,讽刺得体无完肤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骂他为“尖嘴猴腮”、“现世宝,穷鬼”。中举后赞不绝口地恭维成是“天上星宿”,“才学又好,品貌又高,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他前倨后恭,嫌贫爱富的心态进行了强烈的讽刺。这种丑态又怎能不让人想起“前倨后恭”的苏秦的嫂子呢? 3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来展现讽刺艺术#p#分页标题#e# “对人物的细致和逼真地刻画,往往能够更好地突显人物的性格特征,而在描绘中适当地运用讽刺艺术,就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吴敬梓先生就是撷取了最能突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典型细节,进行讽刺性地描绘和刻画,从而达到了讥讽现实的良好效果。 3.1范进的形象:热衷功名,怯懦麻木,穷酸潦倒,迂腐无能。 范进穷尽一生的精力于科举考试,直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再去应考;及至中举,他竟然欢喜得发了疯,这是范进热衷功名的最具体的表现。胡屠户盛气凌人地辱骂他,他也只是唯唯诺诺,他向胡屠户借盘费,胡屠户用不堪入耳的说话骂他,甚至骂他母亲,他也毫不生气,充分表现出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性格。家里穷得无饭吃,范进手足无措,要等母亲吩咐,才慌忙出去卖鸡,可是他在集上一踱一步,东张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鸡卖出,证明他平日只埋首读书,缺乏谋生技能。如此描绘本身就是辛辣的讽刺。作者给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手无缚鸡之力,身无一技之长的古代读书人的形象,尖锐地讽刺和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知识分子的笼络和摧残。 3.2胡屠户的形象:趋炎附势、庸俗无耻。 作者在刻画胡屠户的丑恶嘴脸时,生动地运用了讽刺和夸张的手法,胡屠户为治范进的疯病打了范进一个嘴巴,但“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第二下”,后来,“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范进中举之前,胡屠户对他是那样凶神恶煞,百般践踏;范进中举之后,在胡屠户眼里他立即成了“老爷”、“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打了一下就李丹:解析《范进中举》中讽刺文学的艺术魅力连手也弯不过来了。通过这些讽刺和夸张的描写,把胡屠户的趋炎附势、庸俗无耻的势利相就跃然纸上;同时表明胡屠户这样的底层劳动者,也同样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进一步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4小结 讽刺有时候是冷幽默的,有时候是引人发笑的,可在笑得同时,却明明让人感到丝丝的怜悯和同情,也许,应该说,这是一种“含泪的微笑”。也许,我们看到的将不是一个范进,而是千百万个像范进那样受封建科举毒害的生灵,这种看不见的吃人的工具,不知磨灭了多少像范进这样的学子。所以,可以说,作者以现实主义的冷峻的目光,始终看到的不是一些孤立的个别的人,而是投向整个社会的。 因而我们从范进中举的故事里,不仅看到了独具性格、面貌的不同人物,而且看到了一个腐朽堕落的时代各种光怪陆离的社会世相。作者对那个热衷功名富贵至于中了邪魔、被社会挤压得灵魂都变了形的卑微可怜的范进,既作了无情的尖刻的嘲讽,又表现出关切的哀怜与同情。小说行文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而字里行间却时时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悲愤和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