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80后作家群文学创作理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80后”是最近新出现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现在正成为一代青年,有成为主力军的趋势。他们在各方面都开始引人瞩目。而最惹眼的是,一大批从他们之中涌现,成为一种文学现象。 一、“80后”作家群的出现原因 1.《萌芽》和“新概念作文”是培育园地 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萌芽》杂志很受“80后”的欢迎。1999年1月,由它发出的别出心裁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由原来的无心插柳变成了柳成荫。在一些著名作家和高校学者的评选下,从最开始简单的作文比赛和被名校录取到现在捧红一批又一批的“80后”,它所带来的效应是出乎意料的。大家发现原来作文可以走出课堂模式,随意发挥和创造,有自己的独特思维和语言风格就可以。于是大批的“80后”涌进了这个“新概念”。“新概念”成为“作家生产线”。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都是这个队伍中走出的闪耀星星。还有太多的人或许没有他们那么惹眼,但是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并通过各种出版渠道跻身于“作家”行列。 2.网络文学的发展 网络文学的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势头。自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网络一炮走红后,人们开始将视线转移到网络。网络给原创文学提供了一个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尝试写作。新浪等网站举行的文学大赛都显示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我们可以从很多畅销书的封面看见“本年度网络人气小说”“年度新浪网点击率最高文学”的字样。 据《扬子晚报》2006年4月5日报道,19岁的男孩林千羽凭借处女作《逍遥,圣战传说》一举拿下了2006年新浪原创文学大赛前半段文学状元的桂冠。北京朝华出版社宣布,将用100万元打造林千羽,让他成为“80后”中新一代领军人物。在这个自由的土壤上,“80后”们从中涌现了出来,蓬勃发展,不断壮大了“80后”作家群的队伍。 3.文化消费能力的增强 在11月25日举行的2005北京文艺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指出,年轻一代的文学消费能量不可忽视。 他认为,“80后”一代的特点就是文化消费能力特别强,“他们是独生子女,赶上了我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时期;他们要买书,于是郭敬明变成了文化英雄;他们要玩游戏,于是陈天桥变成了网游大亨;他们要看电影,于是《头文字D》卖座他们的文化消费力量越来越强大。”张颐武说,随着这代年轻人的崛起,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和阅读市场也逐渐形成。“青春化写作”崛起并占据了文学市场的重要位置,引发了文学领域的许多变化:首先是作家“换代”,原来走红的王朔等人渐趋沉寂,而韩寒、郭敬明、春树等人开始崛起。2004年2月,《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就曾采用少女作家春树的形象,并将春树、韩寒等人作为80年代出生的中国新一代文学代表人物。 4.媒体的炒作 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开始用各种方式吸引受众。 明星化、偶像化、文学圈的娱乐化,都是“80后”走红市场的另一个外在因素。他们接受采访,举办签售,各种公众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林千羽被媒体冠以“韩寒第二”的头衔(他本人对此不予认可),可见媒体的炒作的声势之大,影响之广,非同小可。 韩寒,郭敬明等一而再地出现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他们的名声一方面是自己成就的,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媒体的关注和炒作。 二、“80后”作家群特点 1.自身特点 在他们成为“作家”之前,他们是属于“80后”。他们有“80后”的普遍特征:缺乏斗志,希冀安逸;有“拜金”意识;个性张扬,相对逆反;富有一定的创造力;重视感情,心理素质较差。同时他们相对更加自恋和张狂。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得复杂。写作源于生活,他们在作品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表现自己的生活,可能他们比一般的同龄人更有生活体悟和经历,他们内心比较敏感,思维比较活跃。郭敬明曾在上海电视台的一档采访节目中说自己和很多“80后”的孩子一样,有美好的童年、亲情、友情,并承认他的作品很多都有自己的生活影子。但当问及他的抄袭案时,他立即表示不愿回答,并要求在播出时掐了这段录像。他的任性和脆弱也体现了“80后”典型的性格特点。 2.作品特点 (1)在创作内容上,除了郭敬明的《幻城》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既有漫画感,又有童话感,让所有的同龄人都勾引起那种久违的感觉外,80年代后大部分都呈现着类似的面貌:校园的快乐和压力、家庭的破碎、纯真的友情、朦胧复杂的爱情、边缘生活、伤感、低靡的情绪诸如此类。由于读者都是同年龄层的,因而比较能引起情感的共鸣。 (2)在语言上有自己的风格。郭敬明的语言风格比较明朗,但同时又很华丽。张悦然的则比较阴郁、细腻。以他们俩为代表,导致后来出现了太多的模仿形式文字。现今许多“80后”将校园生活的草样爱情写得犹如韩剧般的泡沫,幼稚而轻佻、浮华,网络文学的粗糙也在其间起了影响作用。 (3)在塑造人物特点上,他们都很局限地将自己,或身边人的喜好特点赋予其中。这是比较缺乏创造力的。在自己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主人公喜欢穿白色帆布鞋,喜欢棉质体恤,等等;同时由于他们的成名带来的富裕生活或本就有的富裕条件,他们在作品中也时常透露出一些小资情节。对各种品牌东西的轻描淡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出来他们的物质欲和金钱欲。人物性格特点比较简单,没有前辈作家所具有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深度。#p#分页标题#e# (4)在文体形式上,大都以小说形式和散文形式出现。 在结构安排上也出现比较特别的,如蒋峰的《惟以不永伤》。 (5)在思想上,“80后”很少能表现出主题思想的深度。这和他们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涉足社会生活有关。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故事情节如何曲折动人,而在于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人物形象所内含的社会意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能以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去吸引人、感染人和感化人,这是作品取得艺术成就的首要之点。 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作者)长期生活的积累、历史积累、知识积累和审美积累的结晶。“80后”的作品大都是校园青涩的爱情和对人生的迷茫,没有大的典型意义。 三、“80后”的真正天空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这是生命的规律,不可逆转的人生大势。“80后”作家群现象是一个趋势。 所谓“存在即为合理”。当然不是说对这个现象无须争议。张颐武说:“在这一代影响下的文学市场中,青春化写作的一朝成名动摇了原有的文学秩序,文学的概念和价值判断的标准面临冲击。很难想象,当今文学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居然是一些少年人。这些几乎毫无写作经验的少年人的试笔之作,往往会被成年人视为肤浅的自我表达,却受到了和作者同样年轻的读者的追捧。”著名文学评论家陈辽先生在他的《倾斜的中国文学界》(见《江苏作家》2003年第3期)中指出:“当前我国文学界出现了‘大人文学’和‘小鬼文学’之间的倾斜”。所谓“大人文学”指的是由成年作家创造的文学;所谓“小鬼文学”,指的是由少年作家写出来的文学。 当前一些成人作家的作品出版难上难;然而,一些少年作者写的作品却“火”得不得了。韩寒的《三重门》、《零下一度》流传一时;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幻城》等作品成为各大书店销售量第一,他们的知名度竟远远高出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已成名的作家。其他少年写出的作品也全都成了“卖点”。在中国文学史上,个别少年曾在年幼时写出过一两首较好的诗作,但少年写出高质量的小说的却从来不曾有过。因为这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思想积累和文学积累,还得益于创造性的艺术才能,这都不是一个少年所能做到的。 陈辽先生语重心长地说:“‘小鬼文学’当家,这是我国文坛的悲哀,也是我国文坛的讽刺。这一倾斜,更反映了中国文学界当前生态环境的不正常。”我认为,他们有些人的确是“走上了市场,没走上文坛”。文坛的概念不一定是曲高和寡和阳春白雪,但市场不能盲目地没了区分文学和非文学的标准了。“80后”作者的生存状态并不好。出版了那么多书却很少有非常扎实的作品,很少有值得称道的作品,更少有得到传统的作者和评论者比较全面肯定的作品。这些情况并不是文学圈对“80后”的歧视,而是“80后”作者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能量来让别人认可。仅以韩寒而言,一个仅仅钟情于写作的中学生,在出了几本书之后又少有音讯。我认为,真正的作家是视写作为生命的。我们社会更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处于中学阶段的“韩寒们”可能就是社会的一类“偏才”。“韩寒”只能是极少数的,假如每个学生都成了“韩寒”,那将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又如郭敬明抄袭案接二连三,但他一直否认抄袭,不肯低头道歉,书依旧是热卖,那么这又将怎样影响文坛,影响“80后”的写作态度呢?一个,两个单独的作者要成功并不难,但一整个年龄层的作者,一个被做了标记的作者群要获得一致认可就没有那么简单。“80后”作家群需要的是更多的更全面的努力。 在批评声和赞扬声中,这个族群将走向何方,成为震铄文坛的明星,还是匆匆走过场的“流民”?这个问题谁能回答?我们应该坚持相信历史的沙漏会留下精华。《扬子晚报》2006年4月11日报道: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不赞成中学生的“另类文学”。当前很多中学生的文章都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怎么叛逆怎么来。在竞争激烈、压力大的状态下,有的的确反映了部分学生的心声。但这种方向对吗?林非指出,应该说不指望中学生能写出惊天动地的文学作品,这也不大可能。但对中学生文学有两点要求,一是文字要好,这对今后很有好处;二是要能抒发自己的善良情怀。 文学不仅是私人化的情感抒发,真正好的文学家必须具有社会的良知,应该肩负社会的责任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整个青春文学市场,整个“80后”作家群也应该洗牌了。经过这轮洗牌,或许很多人的名字将不再看见,或者不会那么频繁地被看见,但无疑,整个“80后”作家群会变得更加健康。虽然不知道是谁,但一定会有人继续留下来,以“80后”作家的名义去承载这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