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多方面解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学作品的多方面解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文学作品的多方面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作品解读正是如此。作家创作文学作品受到时代以及自己生活经历、思想性格等方面的影响,因而我们现代的学生学习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一方面了解那个时代及人们的思想状态,另一方面用现代的思想、眼光来审视、解读,从而认识人类社会。更何况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不同,形成的思想性格也各不相同,因而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千差万别。   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在感受中鉴赏,在鉴赏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激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用现代的思想观念来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倾向。这样,才能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心灵;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而有所得;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目标;才能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传统的观念来解读。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资产阶级的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唯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莫泊桑针对这样的社会背景创作了这篇小说。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爱慕虚荣,最终用十年的辛酸偿还了一夜的风光,小说意在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然而,今天我们阅读鉴赏这篇小说,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对学生思想的启迪和认识的提高就不会有大的作用,也就不能发掘伟大作品的深远意义。   我们应该更多地从现在的生活实际出发,用现代的思想、眼光去审视;这样,我们才能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在传统解读的基础上,我提出一些探究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感受、鉴赏、思考、发现、创新,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去解读这篇小说。   第一,我们怎样看待玛蒂尔德追求优越的生活?从人的本性而言,人人都希望过上优越的生活,有很好的生活条件,有舒适的生活环境。   从这个角度来看,玛蒂尔德的这种追求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玛蒂尔德只是一味地梦想,并未立足现实,静下心来思考:怎样才能得到这样的优越生活?那只能靠我们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我们不能靠天、靠地、靠别人施舍、靠幻想来获取。   第二,玛蒂尔德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吗?从人生角度而言,玛蒂尔德的人生由一种虚幻最终回归到现实的转变,她的不幸遭遇却是幸运的。每个人的人生大抵如此,在我们年少乃至年轻时,我们都有很多的人生梦想或者是幻想。然而经历了坎坷人生之后,我们才真正认识了人生,那就是我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却未必是我们当初的蓝图。也只有经历了坎坷的人生之后,我们才会由虚无缥缈到脚踏实地。也只有经历了坎坷的人生之后,我们才能看到,年轻时的梦想并未实现,我们的人生却在追求奋斗中充实饱满,我们成就了另一番人生风景。因此,当玛蒂尔德偿还了债务之后,“于是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是那样的充实自信、幸福快乐。   第三,当玛蒂尔德确定项链已经丢失,她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给出了几种办法:前去向朋友解释,或许能知道项链是假的;她们可以采取逃跑躲避的办法……然而玛蒂尔德却决定赔偿项链,你怎样看?从本性而言,玛蒂尔德是单纯善良的,她丝毫不会相信自己的朋友借给她的是一挂假项链。   从做人而言,玛蒂尔德和路瓦栽是勇于承担责任,诚实守信的人;当确认项链丢失后,她们首先想的是“应该想法赔偿这件首饰了”,并不惜用十年的辛酸付出,无怨无悔。在现代诚信缺失的生活中,玛蒂尔德夫妇的人格是崇高的,品德是高尚的,是那么的令人敬佩,她们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诚信如金,给现实生活中缺失诚信的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令人警醒。   第四,宴会上的玛蒂尔德是春风得意者吗?从价值观而言,追求享乐,金钱至上思想,腐蚀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切都发生了扭曲变形。   玛蒂尔德实质上也是这种意识形态下的牺牲品。她在宴会上感觉良好,自觉得意,吸引了男性的眼球,人们纷纷打听她、赞美她,她兴奋、沉迷、陶醉;实质上在这种恶劣的社会风气下,像玛蒂尔德这样美貌而虚荣的女性只能成为男性的玩物。因此,表面上春风得意,实质上是跳梁小丑,掌中玩物。   第五,我们怎样来评价玛蒂尔德夫妇的爱情婚姻?从爱情婚姻而言,玛蒂尔德却看重的是爱情的附着物,诸如权利、地位、金钱等。她抱怨“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   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但她忽视了爱情的实质,即爱情是以情感作为基础的。   从玛蒂尔德身上我们也更多地思考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爱情婚姻观念,人们也更多地注重爱情的附着物,对情感方面也看得很淡,人们的爱情婚姻是为生活而生活,这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现实心理。当然无可厚非;然而,从中引发我们思考的是:何为爱的真谛?舒婷的《致橡树》中写道“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从丢失项链后的他们的婚姻来看,玛蒂尔德夫妇共同唱响了一曲挚诚相爱的赞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们同甘共苦,节俭贫穷,努力付出,最终用十年的苦难偿还了债务,苦难焊接了她们原本极度危险的婚姻,在苦难中见证了他们的真挚爱情。   第六,假如没有丢失项链这件事发生,玛蒂尔德夫妇的婚姻会怎样?我鼓励学生给玛蒂尔德夫妇的婚姻生活做个结尾。有的学生认为如果没有这次丢失项链,她们的爱情婚姻最终会以分手而告终,理由是玛蒂尔德的虚荣性格使然。#p#分页标题#e#   有的学生认为如果没有这次丢失项链,她们的爱情婚姻未必会以分手而告终,理由是:从玛蒂尔德的虚荣性格来看,即便不丢失项链,也会发生其他的事件;从她单纯而善良的本性来看,玛蒂尔德夫妇最终会携手共同面对生活的灾难,共度难关的。   第七,玛蒂尔德是幸福的吗?从看待幸福而言,丢失项链前的玛蒂尔德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玛蒂尔德并未真正懂得什么是幸福。   她虽然没有嫁给有钱有权有地位的上流社会的人。   然而,她却嫁给了真爱她的路瓦栽,应该是一种幸福,但她并不珍惜,一味地觉着自己不幸福。   丢失项链之后的玛蒂尔德是在苦难中懂得了幸福,明白了什么是幸福:实质上,珍惜身边和眼前所拥有的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第八,玛蒂尔德的悲剧与她的生活习惯有没有关系?从生活习惯而言,玛蒂尔德缺乏那种女性应该具有的细腻。   她只为了快乐而忘乎所以,粗心酿成了她人生的悲剧或者是痛苦。在我们的生活、人生事业、学习工作中,往往因为粗心、疏忽大意而损失惨重,失去很多。这就启迪我们思考:养成严谨细心的习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第九,同学们设想一下,小说的结尾玛蒂尔德知道了那一挂项链是假的,她会怎样?有学生认为,当玛蒂尔德知道后会发疯的,她用十年的辛酸换来的却是假的,命运和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她经受不住这样沉重的打击。   有学生认为,当玛蒂尔德知道后,她只会淡然一笑,因为十年的苦难辛酸磨练了她,已使她世事洞察,心态坦然淡定,知道真相后,她也只能是淡然一笑,自我解嘲和欣慰。   经过这样的引导解读,学生对玛蒂尔德形象的认识更加深入,从作品中也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对文本的感受也更加深入,鉴赏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在感受中鉴赏,在鉴赏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创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入思考解读,学生思想上受到了洗涤与熏陶,引发他们对诸多问题的思考与认识,思维得到了开发与培养,对于同样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自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样,学生的感受、鉴赏、发现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都得到了培养与提高。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