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的实践指导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学教育的实践指导,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文学教育的实践指导

 

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位于城市的南端,这里是有名的城乡结合部,学生中有许多是来自附近乡村的农民和各地来扬州打工的小商小贩家庭,这些孩子的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也没有太多的期望,相应的这些孩子们也大多对自己没有什么更高的要求,读完初中,继续干自己家长所经营的那些工作。这样的生活状况,这样的家庭环境,似乎决定了这些孩子的未来只能走一条平庸的人生之路。   然而,当他们走进扬州教院附中,这些孩子们发现了一块可以放飞希望的乐土,发现了一条可以追寻梦想的方舟,发现了一汪可以洗去平庸的清潭,这就是扬州教院附中的南鹰文学社。有人说“教育可以使人富有,文学可以使人高贵”,教院附中南鹰文学社的存在,便是要让那些从世俗甚至平庸的环境里走出来的孩子也一样拥有一颗高贵的心,让他们懂得既要用学习去创造精彩的人生,更要用文学去培养高贵的灵魂。   贫瘠的土地更需要丰饶的滋养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是2002年由两所薄弱学校撤并重组的现代化初级中学,学校创立的当年,南鹰文学社就挂牌成立了。作为一所划片招生的普通初中,为什么还要设立文学社团,扬州教育学校附属中学校长乐文进这样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塑造学生美好人格的最好教材,同时文学社团活动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好方式,在全国许多优秀学校里都有文学社团,我们要让普通百姓的子女在教院附中受到最好的教育,就必须创立我们自己的文学社团。”   在教院附中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南鹰文学社的筹备与创立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2002年10月17日南鹰文学社正式成立。南鹰文学社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明确的社团宗旨,这就是“以读带写,从文学名著中吸收营养;以做带学,从社团活动中提高各种能力;以点带面,由社团活动辐射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为了落实文学社活动的各项工作,委派了扬州市知名语文教师邵党生老师专职负责文学社工作。邵党生老师原先是一位活跃于扬州市语文教育界的有思想敢创新的语文教师,曾经以《死海不死》的公开教学确立了以语言为根本的语文教学观念,以《春》的公开教学确立了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观的语文教育理念,2000年10月更在全国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上以一篇《现行教参的敝端》的论文而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正当邵党生老师语文教育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转而从事此前从未涉猎过的文学社团工作。学生的需要就是教育工作的需要,邵党生老师丝毫不考虑个人的得失,立即全力投入到文学社团的创建和组织工作中去。   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普通初中的普通学生,基本没有什么文学的积累,甚至连文学的常识也都不具备,写作上更是很难见到出彩的文章,然而,邵党生老师对此并不气馁,反面更激发了他做好工作的热情,他觉得,越是学生的基础差,就越是需要给他们帮助,教育要做得更多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于是社团活动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从制定文学社宗旨、章程到开设一系列讲座,从倡导名著阅读到尝试进行文学创作,从聘请作家来校讲座到走出校门赴外地采风,南鹰文学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一下子踏进文学的门槛,伴名著前行,跟大师对话,一批又一批好作文呈现在面前,经过精心修改和点评,南鹰文学社的第一本社刊《古运河》横空出世了。   当同学们拿到最新的文学社刊时,一个个如饥似渴地阅读,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是的,社刊上的每一篇作文都是写的他们自己的生活;而那些有作品在社刊上发表的同学,更是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他们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了铅字,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一种成功的喜悦在心底不断向上升起,变成了一种难以抑制的花一样的笑容。谁说贫瘠的土地上开不出幸福的花儿,看看孩子们的笑脸,就知道他们的内心是多么快乐。   用自己的手编自己的梦   扬州教育学院附中南鹰文学社从成立开始,就一直坚持一条宗旨,就是南鹰文学社是学生自己的社团,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自主管理来提高各种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良好平台,这就是让文学社的同学们学会“用自己的手,编自己的梦”。   南鹰文学社组织建设完备,由文学社成员民主选举出来的社长、主编及各职能部门的部长,都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担当一定的责任,如社长要在每学期之初拿出本学期社团活动的整体方案,主编要对校刊所用的作文进行精选、修改,并参与刊物编辑的整体设计,各职能部门的部长更是要组织好本部门的具体工作。   而在日常开展的文学社活动中,社团中的骨干分子也都扮演着挑大梁的角色,他们精心策划每一次活动,从选取主题到寻找材料,从安排人员到设计活动流程和规则,都做得井然有序,无论是文学知识竞赛,还是主题演讲会,无论是作家专题研讨,还是文学作品读书交流,都搞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几次大型课本剧演出活动,更是凝聚了文学社干部的心血和智慧,从组织同学写作剧本到物色演员,从平时排练到设计服装准备道具,从彩排到上台演出,各个环节都做得井井有条,由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终于在全体同学满堂的喝彩声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创造编织出最美丽的校园风景。   每到外出采风活动同学们总是非常兴奋,因为这是由社团组织的活动,可以脱离父母的怀抱独立外出,自由地享受与同学的友情,在大自然的广阔天地之间感悟世界的美好,在山明水秀之间放飞美好的心情,在异乡异地感受全新的体验。千岛湖和瑶琳仙境、青岛、天柱山、镇江北固山和南山、淮安故居,高邮龙虬庄遗址和文游台、扬州朱自清故居和八怪纪念馆,南鹰文学社的采风活动让孩子们编织出的是书生的意气,编织出的是青春的印记。   文学社团活动既引导学生走近文学大师,通过世界名著的阅读,他们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文学社活动又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良好平台,给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各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因此,南鹰文学社成员在校园里总是各方面的佼佼者,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毕业时都能跨入重点高中的校门,南鹰文学社让孩子编织的是人生辉煌,编织出的是成功的喜悦。#p#分页标题#e#   文学社其实决不是文学那么简单,因为文学是真善美的结晶,文学可以让孩子们从别人的人生中获得许多启迪,并指导自己的生活,通过文学,孩子们建构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并自觉地去为之奋斗,他们会是人生的成功者;更重要的是文学又是一种引导孩子们走向高雅的途径,在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文学让许多孩子改变了自己,脱离了原本家庭的平庸,变得越来越优雅,越来越高贵,这才是孩子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我要飞得更高”   扬州教院附中南鹰文学社从无到有,从一穷二白的盐碱地上开始艰难的起飞,没有固定场所,没有相关的设备,一切因陋就简,仅凭一台486电脑就开始了社刊的编辑工作,南鹰文学社从语文教研组转到学生工作处,又转到图书馆,居无定所,但这一切都没有影响文学社工作和文学社活动的正常开展,一场场精彩的活动有序开展,一本本精美的社刊不断出版,南鹰文学社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扎根在教院附中。   不久,学校调整办公室布局,专门为南鹰文学社开辟了一间四十平米的工作室,增加了几台优质电脑和打印机,增添了社团干部开会所用的会议桌椅,并专为文学社成员征订了大量文学和写作刊物,南鹰文学社逐步走上正轨。同时学校还将文学社活动纳入到学校课程之中,通过课程的形式确保文学社活动的正常开展,有效提高了社团活动的效率。   也就是从这时起,南鹰文学社渐渐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南鹰文学社刊《古运河》杂志的不断对外交流,知道南鹰文学社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在国内很有影响的报刊也不断向文学社约稿,并纷纷为南鹰文学社制作社团展台,2003年南京的《同学》杂志发表文学社成员的一组作品,2004年上海《作文世界》发表一组社团成员作品,并配一版彩页图片,2005年重庆《创新作文》连续发表南鹰文学社同学作品,2007年西安《美文》杂志制作专版介绍南鹰文学社,并发表一组社团成员作品,2008年《扬州晚报》发表一整版南鹰文学社成员作品,2009年《扬州时报》连续制作整版发表南鹰文学社同学的作品。南鹰文学社在国内中学生文学社团界开始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南鹰文学社无论社团、社刊还是指导老师,频频在国家级和省级评比中获奖,南鹰文学社2004年获得“全国中学生文学社活动优秀文学社”荣誉称号,2005年获得“全国优秀中学生文学社百家”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首届金葵花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优秀文学社团奖,2008年获得“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团”荣誉称号,2008年还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同时,南鹰文学社社刊《古运河》也频频获奖,2003年被评为“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报)”,2006年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最佳社团刊一等奖,2008年获得“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最佳社团刊特等奖。南鹰文学社指导教师邵党生也获得多种指导奖,2003年获得“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报)”优秀指导老师光荣称号,2004年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和“《美文》核心文学社优秀指导教师”,2005年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活动优秀指导老师百家”,2006年获得“首届金葵花中国校园文学社团作品评选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2008年被评为“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团”优秀指导老师。邵党生老师在组织繁重的社团工作同时还笔耕不辍,出版了散文随笔集《缤纷的宁静》一书,努力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摸索更多的写作经验,教给自己的文学社成员。   南鹰文学社不仅仅只是做好文学社团本身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文学社团的活动来带动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南鹰文学社成立之日起,社团就一直肩负着以点带面,带动学校文化建设之重任。南鹰文学社成员分布在全校各个班级里,这是每一届新成员选拔时有意安排的,其目的就是要让文学社成员成为各个班的火种,带动各个班级的文化建设。事实证明,这样的考虑是具有前瞻性的,南鹰文学社的成员一方面是各个班级的组织骨干,另一方面他们还是各个班级的精神领袖,成为各个班文化建设的领头羊。   南鹰文学社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文学,其实是如何去做人做事。文学社的成员总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也是学生们最尊敬的同学。他们读书多,知识丰富,写作能力强,所以往往成为班级各种文化活动的主角,黑板报是他们的主阵地,校园风铃广播电台里听到最多的是他们的作品,校园艺术节的各种活动夺魁的大多是文学社成员,参加校外演讲竞赛、写作比赛的更是以文学社成员为绝对主力。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最为活跃的是文学社成员,而由此形成各班的班级文化也无不打上文学的烙印。   可以说,扬州教院附中以文学为抓手打造校园文化,逐步形成了爱读书、讲文明、懂感恩、高素养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南鹰文学社的星星之火,形成全校学生良好素养的燎原之势,已经成为教院附中的一种文化传统,也成为教院附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特色。因此,扬州教院附中被评为“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家创新学校”,可谓实至名归。   南鹰文学社一直以来以文学教育为出发点,充分利用人类遗存的优秀文化来陶冶学生情操,形成学生良好的素质,并以此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南鹰文学社正带领着一群雏鹰翱翔在文学的天空,他们曾经飞得很高,如今他们“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