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网络文学发展的优势及不足,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从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文学已成长为中国当代文艺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 网络生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改变着人对生活的体验和表达。 网络文学是中国人生存状态真实影像的审美折射,是人与世界对话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态,他冲击着传统的文学样式。 网络文学回归为纸质媒介出现了高潮。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网络文学回归为这只媒介过程中所出现的优势与不足。 1.网络文学传播以及回归纸质媒介过程中对于网站以及出版社所存在的优势 1.1对网站等第一展示平台而言 1.1.1点击量增加,打响网站知名度 文学网站在人员组成、资金投入方面都有明确的分工,有自己专业的网络编辑及市场营销系统和收费系统。 近年来,起点中文网、幻剑书盟、红袖添香、晋江原创网等专业文学网站,以及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的原创频道越来越专业化、职业化,为读者、作者、出版单位提供了更专业的服务。 反之,已出版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也给专业的文学网站带来了超乎寻常的点击量。比如,当初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启了网络文学,更使得BBS访问量激增。《鬼吹灯》出版的红火也直接导致了发源地天涯社区的再次暴热。而正是这一本本网络文学的回归,使得一些原本并不太接触网络的人们开始上网,一些人们本不知道的网站贴吧里增加了大量访问。 这些访问量以及VIP客户的不断增加,无疑大大增加了网站的知名度。而知名度的不断增加,反过来又会不断吸引优秀的和作品的加盟。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使得文学网站不断蓬勃发展起来。 1.1.2与出版社合作,开创第二次收益 不仅是访问量,对于一些原创文学网站来说,大量的纸质回归也是第二次收益。知名网络文学在线上的持续火爆自然会吸引出版社来洽谈出版纸质媒介诶事宜。而此时作为第一平台的文学网站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成为除博得浏览量以及收费阅读的第二受益,这笔受益是可观的,甚至成为主要受益来源。 比如,著名的文学网站榕树下曾是各大出版社追逐的对象,与之签约的出版社达18家,出版图书52本。 仅从2000年8月到2001年3月,该网站书籍出版收入就超过300万元人民币。 1.2对于出版社而言 1.2.1拓宽稿源,降低成本 知名的品牌作家资源基本上被传统的国有出版社所垄断,而挖掘一个未经过市场检验的新作家要冒很大的风险,此时各类的文学网站、论坛适时地为民营策划提供了一块挖掘可出版资源的处女地。 一个知名作家对于作品是很为谨慎小心的,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是经历过重重构思润思,并不是说网络文学相对轻率,但知名作家毕竟资源有限,加上本身作品的“难产”,稿源就很有限。而不管新的书稿是不是好的,是不是市场需求,知名作家的稿费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再加上一部新书发行所需要的宣传造势,成本自然不会少。网上文学网站不少,万千,作品更是成千上万部。 对于出版社,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出版社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稿源地。据统计,起点中文网每天平均新增的作者就有1100人,而仅盛大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红袖添香网的驻站作者就有70万之多,每天收到上传的网上作品超过6000篇。 如果将中国作协的近9000名会员加上各省作协大到2000多人、小到100多人规模的“传统作家”合在一起,粗略估计最多也不过5~7万人的规模,这与盛大文学一家的网络相比,就有天渊之别。 只需注意文学网站文章的点击量,首页的宣传就可知道那些作品符合要求,不需要提前约稿,更不需要重金打造。现在一些出版社编辑部已经设置专人在网上搜寻符合要求的文稿,不仅省时省力也省了一大笔开销。 一部作品已经经过了文学网站的宣传造势,读者的鉴赏,市场需求已经摆在那了,自然省去了一大笔宣传费。而一些不知名的作品即使在网上大热,但稿费与知名作家相比还是不高。更有出版社与文学网站合作,策划宣传作品,使双方获益。 1.2.2降低风险,增加收益 在全民皆网的时代,一篇文字如果在网络上的炙手可热,就被默认会在大众出版市场激起同样程度的反响。 这样,网络文学体系内以点击率论英雄的淘汰海选机制本身就为民营出版挑选选题提供了便利,因为作品在出版前实际上已经过了市场粗略的检验。同时,网络上的“口耳相传”也是一种宣传方式,各大论坛的转载,读者在自己博客里的评论以及引发的种种讨论,均保证了图书能够未出先红。 这一制度使得出版社面临的风险大大降低。将网上已经红火的作品转为纸质媒介,不需要太多的成本却有稳定的市场需求,不需要大力宣传制作就已经有知名度,何乐不为。而不仅是一些没读过该作品的读者,或是为了收藏,或是因为阅读习惯,即便是已经在网站上阅读过小说的读者,也会为了种种原因去购买纸质媒介的小说。这也为出版社降低了风险,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2.网络文学回归纸质媒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 2.1市场尚不规范 网络文学市场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低俗。很多为了出名,为了博得一时的眼球,利用大量色情暴力等因素来制造话题创造小说。写出来的东西根本不入流,更别谈美感。#p#分页标题#e# 譬如木子美的《遗情书》。而有的出版社,尤其是小型的出版社只着眼于眼前短期利益,出版类似于这方面的书籍,使得这些出版城纸质媒介大量发行。 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网络文学作品中的低俗问题主要表现在4方面:部分网络文学作品明目张胆地宣扬淫秽色情内容;用挑逗性的标题,或带有侵犯个人隐私性质的内容吸引网民点击阅读;部分网站不顾社会公德,大肆宣扬一夜情、换妻、血腥暴力等内容;部分网站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屡教不改多次登载淫秽色情和低俗问题的网络文学作品,或为其提供下载链接服务。 现今,为了规范这一市场,整治网络文学低俗内容,新闻出版总署将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一起尽快出台《互联网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并会同国新办、广电总局、工信部等部门共同《手机媒体服务管理办法》。 总署还将加快制定网络文学、手机出版等相关管理办法,以便规范网络文学出版行为,形成分类管理、有效监督、依法行政的管理体制。但是,仅仅这一些法律法规是不够的,对于文学网站来说,尤其是已经具有知名度的文学网站,就应该对作品进行严格把关。从源头上禁止低俗作品流出。而相应的,对于出版社来说,不应该盲目地跟风于畅销书,不是所有只要在网上火爆的作品就不假思索地出版成为纸质媒介。各编辑应当严格执行自身把关人作用,严格筛选文学作品。同时,该行业应当有自己的行业联合会,制定自己的自律制度。 树立一套灵活的价值标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将传统文学价值与现代意识相结合,重视市场价值的同时也要注重作品的文学价值。 2.2盗版侵权猖獗,维权困难 出版社不经作者网站同意擅自出版小说,或利用某知名或知名网站的名义出版发行小说,这种侵权问题屡屡存在。网络文学盗版问题还不止这一些。 一边厢各文学网站绞尽脑汁打击盗版,另一边阅读者通过巧妙利用关键词检索,搜索引擎的任意抓取文字词汇功能,就能轻易地绕过付费机制而免费看到文章。更有甚者,令各大网站头痛的是“人肉打字机”,通过付费打开小说,然后雇几个人甚至几百人,每人负责不同的部分,把每天的更新逐字打出来。有时候,一部小说刚更新十几分钟,就能在别的网站上看到盗版的内容,而这些网站深知狡兔三窟或者金蝉脱壳,想找到这些源头简直是大海捞针。由于网络的特殊性,维权的取证、时间、甚至找到侵权方等问题都是很大的困扰。 如一些地方有侵权行为的小网站很难找到,很难查证侵权主体、所属公司和所在地。即使找到,也可能采用各种方式对侵权行为进行否认、抵赖、甚至威胁,在时间上也会进行恶意拖延,有时会拖至半年甚至更久。取证时也会遇到很多技术挑战。 维权成本高也是难点之一,中文在线“反盗版联盟”秘书长童之磊说,“联盟”对专业的维权人员、取证、诉讼等方面的投入很多,但最后获得的赔偿金额入不敷出,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维权成本。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惩罚奖励机制,对于维权的网站给予适当的帮助,对于盗版侵权的机构进行重量级惩罚,从而激励网站积极主动维权,也使得盗版网站机构不敢再犯。 2.3价值标准、功利性问题渐渐明显 目前,网络文学仍然面临着“文学性”与“功利性”的困扰。2002年,陈村失望地指出,网络文学已经过了它最好的时期。因为功利成分的介入,原本写现实写生活的自发自觉写作更多变成了有目的的虚构创作,不少自我情感的宣泄转为了迎合读者、投其所好。 对于“功利”一词,《榕树下》的朱威廉说,“如果文学和艺术本身就无法脱离功利,那凭什么非要让网络文学脱离功利更何况互联网的出现,提供的是一个有着平等功利的机会”。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为《榕树下》的功利性辩白之嫌,但至少让人感觉到一份诚实。 网络文学并没有因为它的开阔性和互动性而为传统文学带来多少创造出的变革,相反,“大多数都沿用了一个个我们熟悉甚至用烂了的套路。利益的诱惑加上担心被已有的读者抛弃,那些所谓的大神们也不敢创新”。一直以来,文学具有“载道”的功能,然而大多数的网络并不把追求文学的社会功能作为终极价值目的,他们有意无意地漠视中国传统文学的清规戒律,更多强调文学作品的情感宣泄效果,强调文学作品对接受者的娱乐功能。于是,《西游记》被改编成了《悟空传》、《沙僧日记》,《红楼梦》被改编成了《贾宝玉日记》,文学经典的崇高的艺术灵性,审美情怀被网络文学肢解成一笑了之的平面化、简易化文本。答非所问,漫无边际,胡言乱语,风马牛不相及的“无厘头”的搞笑,网虫们的文字游戏将网络文学推向了娱乐的高潮。 与此同时,追求点击率、求名求利,也催生了一群恶俗的“身体”写作,2010年国庆期间爆红的“小月月”更成为审丑时代的狂欢,网友恶趣味的终极体现。 戏谑、粗疏、随意是众多人对网络文学的整体印象,网络文学似乎与文学越来越遥远,而且使得以往人们对人文审美的关注变成随心所欲心境下的“平庸崇拜”。 网络上充斥着海量文字,然而往往屏幕一闪再也不会重启,似乎网络上“神马都是浮云”。也有部分学者表示不同的看法,余华认为,到目前为止,对网络文学我觉得还是有偏见的,比如指责网络文学的质量。网络文学也是当代文学的一部分—我曾和一位记者说过:如果你在网上读到的大部分作品都让你失望的话,那出版社的纸质作品大部分也会让你失望。 我做过一个计算,如果10年作为一个时代,这10年可以留下30部让人记住的长篇小说,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10年。#p#分页标题#e# 如果大家说网上的大多数作品让人失望,那么,传统出版作品也一样。这是当代文学的一个共同特点。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引起的争议并没有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壮大而减少。 也许是因为网络实在太忙了,一天至少两千字的硬性规定使他们没有时间抬头看一眼评论。所以,学者对于批评也慢慢没兴趣了。低俗的继续低俗,功利的继续功利。网民们对于这一些现象也见怪不怪。但,这些作品的存在也只是非主流的。 它所造成的影响也只是一时的短暂的,随着时间便慢慢被人们淡忘。相信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关于这一个市场的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这些问题终究会得以解决。 3.结论 当代的网络文学正处于发展之中,网络小说纸质媒介的回归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在网络文学成长过程中有成功但也有不少问题的存在和出现。我们应当借鉴成功经验,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促进网络文学以及回归纸质媒介的发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