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学欣赏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文学欣赏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学文学欣赏研究

 

文学作品赏析,是指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语言媒介和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逐步获得的对文学形象的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具有再创造的特点,是主动的积极的艺术思维活动,也是一种审美活动。   一首诗,通过意象创造诗歌的意境;一篇散文,或抒情、或叙事、或说理,终要表达一个明确的题旨;一部小说,通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要展现特定的画面及其社会意义。一般来说,它们的文学价值决定于留给读者心理体验的深刻程度。而读者心理体验的深刻程度又取决于读者自身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品德修养、个性气质等,所以,读者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对作品鉴赏的效果。袁行霈说了:“鉴赏就是去品尝那字句之中、字句之外的无限的滋味。”字句之中的意味,仅止于对语言表层的信息的获得,它较为直观,一般的读者都能达到这个层面,但“字句之外的无限滋味”是读者在熟读、精思、解析作品之后,还要积累一定的生活阅历,读者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更深地把握作品内在意蕴,从而获得“无限的滋味”。这正如王安石游褒禅山时所说的“其进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一样,任何文章品嚼到它的深处才意味无穷。如南唐李煜的《虞美人》一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有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乍一看,是写词作者自己小情小绪的,实则不然。透过字面,绝无仅有那一段家国尽失的历史事实,再来品鉴这首词时,我们吟诵着就会心生疼痛,和词作者一样,我们赏析时的心情也是被他的悲伤所淹没。那是家国之痛,是痛到极致的痛定思痛。作者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少伤痛、多少悔恨,一切尽在不言中。所以,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是我们广大中学生自觉地不自觉地日日都进行着的一件事。只是鉴赏的深与浅、高与低、好与坏是千差万别的。因而,鉴赏它又不是每个人都可达到最好的一件简单易求的事。这又如人们游褒禅山一样,游览褒禅山的人从古至今多得无法计数,但游完之后能悟出“困难艰险与绝妙离奇”二者并存这种千古哲理的人,是少之又少的。除了王安石,还有谁?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赏析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精神活动,既有感性的认知与感悟,又有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因此,制约赏析程度的不仅仅是一两天之内能掌握的鉴赏方法,而且还得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所以对中学语文中“作品赏析”的章节,教学时教师对学生要求不能过于苛刻,绝不可过分强求,更不可拘囿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心态下无所顾忌地进行作品的鉴赏,因为作品欣赏它不像数学题那么客观地有明确的固定答案,而是它主观能动性强、张力大,有延伸性,一部作品,可以有千种万种的不同看法。真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读者的这种千差万别的心理体验在作品赏析过程中是怎样形成的呢?   1.年龄的不同,导致个体心理对作品的体验不同。如李白的《秋浦歌》里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对这首诗的赏析,即使中学语文学得最好的同学也只能评价说:“李白用了夸张的手法,写了白发,写了愁思以及作者对镜自看时的无耐的心情。”而让一个具有一定文学修养的饱经人世沧桑的老人去品读这首诗,他就会有太多的共鸣之处———老是因为愁,抑或愁是因为老;老而伤悲,伤悲才老;“老”因“愁”起,“愁”随“老”生。这样,“愁”与“老”,“老”与“愁”交错于这20个字内,既对立又统一,人生的诸多沧桑与感悟尽在其中,这不禁让我们发出这样的质问:人,为什么要老?人,为什么要愁?但处在尘世中的我们,哪里能回答这样的哲学问题呢?作者倾注在这20个字里的意韵是何其真切,又是何其模糊?那“字句之外的无限的滋味”也就在质疑与不解之中自然而然地体味到了,也就完成了对作品的初步赏析。   2.知识层次的不同,导致个体心理对作品的体验不同。   比如一位初中生与一位本科生同读一部作品,一般来说,初中生留心于作品表层的字词、情节,华丽的语言、离奇的情节,这是他们最为看好的。而本科生则往往会进入一种比较理性的思考活动:他们注重作品的构思、人物形象、主题、情节的完整与否等等的,更多地是带着一种审视、挑剔的心情去品读的,这也就不自觉地完成了对作品的赏析。因此,有句话说得好,“英雄所见略同”,即处在同一知识层面上的人对作品的体验大致是相同的。相反,知识水平的差距越大,所读作品产生的心理体验的差别也就越大。正如“对牛弹琴”一样,“人”与“牛”怎么能产生共鸣呢?这就强调了赏析过程中,知识积累的程度,知识层次的高低,一定会影响到读者心理体验的程度。   3.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个体心理对作品的体验不同。   八十年代兴起的“知青文学”对曾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人来说,那是他们人生遭际的真实写照,那是他们心路历程的坦诚流露,所以这类作品,对他们而言,作品与个体心理之间没有距离,真实如同身受,欣赏时很容易入情入景,而对我们这一代没有知青生活经历的人来说,他们的那种生活不啻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或是一个现代的童话,读这类作品我们觉得新奇,不可思议,甚至还有一种神秘色彩,鉴赏时心理与作品总有一段距离,这其实就是生活经历的问题。这里“经历”就像一道屏障挡在了作者与读者之间,使得二者的互认互识难以达到“深刻”境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是脍炙人口的唐代诗歌名篇,文中一个是被贬之后的江州司马,一个是年老色衰的琵琶女,他们的人生有太多的相同之处,真可谓是“同病相怜”了,正因为这样才让一代诗歌宗师白居易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千古绝唱。而这一诗性化了的句子,则道出了中学生文学作品赏析这个问题的实质,它强调“人生经历”的重要性。实际上,赏析的过程也是读者间接地丰富自身经历的过程。#p#分页标题#e#   除此之外,读者的个性、气质、爱好、生活环境制约着作品赏析的效果。一个温柔婉约的女子与一个粗旷豪放的男子对同一作品的鉴赏也会产生差异;一个热心功名的势力之徒与一个淡泊名利的逍遥之人对同一作品的鉴赏也会产生差异。正如鲁迅所说一样,“一部《红楼梦》中,……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赏析过程中会存在认识与看法上的差别,这其实是必然的。   由此可知,在中学生文学作品赏析中,导致读者心理体验不同的原因是很多的。明白了这些个原因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合理的尺度———作品赏析要因人而宜,因文而论。积极帮助学生消除作品鉴赏时的心理障碍,疏通鉴赏渠道。这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五点。   一是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作品,然后又转身走出作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在好多时候,都是因为没有距离,所以才难以分辨真假。如果我们让学生与作品拉开距离,静心思考,也许会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艺术效果;二是从历史定位把握作家作品,因为文史从来都是一家,不能分离。文学与历史是相随相伴的,为了赏析达到目标,就要让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先有大体的认识与了解,这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会更成功;三是学生要熟读作品,才能深得其要。古人讲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它就是强调了赏析过程中,学生一定要熟悉作品,在熟读的基础上,学生才会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传达给我们的重要的潜在的信息;四是要培养学生读书积累的学习习惯,我国古代就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这是带有封建功利色彩的读书论,我们不提倡。有人曾说过:“学理论使人深刻,学哲学使人善辩,学历史使人明智,学文艺使人丰富”,真是这样,我们要培养学生选读各方面各领域的书籍,读书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的时候,学生自己自然就丰富起来了,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学生就会得心应手,达到“精思、准确、深刻”的程度;五是从语文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学校课程中的综合活动课,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最便捷的载体,学生可以进社区、可以进村进户,掌握老百姓的疾苦,体察民情民意,接触实际问题,进而使学生眼界大开,视野广阔,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学生的经验就会随之增强。也就促进了学生心智的快速成长。这为学生文学作品的赏析拓宽了渠道,搭建了更有益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