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文学精神坚定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社会转型期里,如何使大学生走上社会之后能够坚定自己的精神支柱,实现“三十而立”,是包括家长在内的许多人忧心所在。面对这种情形,作为文化精华的文学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以中国文学中蕴含的志士情怀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力量支持。 一、中国文学具有培养知识分子志士情怀的传统 中国主流文学历来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关心国家民族命运,体恤百姓疾苦忧患。这不但构成了中国文学中的爱国爱民情怀,而且在民族灵魂的塑造、志士仁人的滋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世界文学之林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一)中国文学里蕴含着培育志士情怀的自觉意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学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一般被表述为教化功能,并且特别强调“文以载道”、“诗言志”等。《左传》有“诗以言志”的说法,汉代学者郑玄对此的解释是:“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孔子曾让其学生“各言尔志”,也就是陈述关于政教的观点或抱负。而“诗教”则希望通过诗歌教育与熏陶,使人成为“化内之民”。之所以有这种意念,是因为人需要追求更高远的人生境界,而文学可以发挥这种作用。文学的教化功能,在社会变革时期显得越发突出。清末梁启超就认为“欲新一国之民必先新一国之小说”,并将文学作为影响和引导大众参与社会变革的重要方式。鲁迅毅然弃医从文,就是希图“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实现“改造国民性”目的。本源意义上的“诗言志”虽然强调了诗的社会功能,淡化了诗的艺术本性,但它肯定了诗的教育作用,因而始终被认为是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之一。 (二)培养志士情怀是中国文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中国文化很早就确立了文学的价值尺度,这就是要对人生成长和治国理政有所助益。孔子强调诗歌的“兴观群怨”功能,郑玄注“观”为“观风俗之得失”,孔安国注“怨”为“刺上政也”,也就是要起“美刺”作用。这些论述从强调文学的认识、批判等功能角度,表明了儒家先贤对文学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深受这种观念影响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社会职责的认识也是清醒的。屈原之所以受到世世代代人们的尊重,其原因之一就是以诗歌祖述了尧舜模式的政治思想,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怀。《离骚》正是将君国大事与个人遭遇融为一体,才使屈原的形象获得了升华,也使这部伟大的政治抒情诗对世人具有强烈的教育感化作用。 (三)中国文学收获着培养志士的巨大成效 在当代文化名人南怀瑾看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汉魂唐魄,每位中国作家都必须对中华文化传统有所认识,并受到应有的熏陶和感染。他说:“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他崇敬屈原的《离骚》,用充满诗意的话语将汨罗江称为“蓝墨水的上游”,说“那浅浅的一湾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他不仅充分肯定了屈原的道德、文章和节义对中国人民尤其是对中国作家的深远影响,而且立志“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在诸种文化传播方式中,由于文学具有广大的受众,所以往往成为知识分子介入社会生活的首选方式。 二、当代大学生“铁肩担道义”的内涵 在人类文明快速发展、教育迅速普及的过程中,中华民族正在发展为更加知书达理的民族,而大学生群体则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由此,大学生应当成为时代的先进分子和社会的中坚力量,要“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 (一)具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相结合的远大人生理想 在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宏伟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每个热血沸腾的中华儿女;而社会转型期观念的更迭、嬗变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又沉重地撞击和影响着每个公民。在这样的宏观社会背景下,以怎样的精神和姿态投身于改革开放之中,这是当代大学生不可回避也不能回避的严肃问题。知识分子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当代大学生的命运与国家的现代化事业紧密联系。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进取拼搏,才能圆满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许多知识分子的实践一再表明,不管观念如何更新,具有服务大众、奉献社会、建设祖国、昌盛文明的理想者始终是最可敬佩的强者。 (二)具有服务社会中坚力量的责任感 报效祖国与人民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不是空洞的言辞。把青春融入辉煌的历史瞬间,延续中华民族的自尊自强,铸造共和国的繁荣昌盛,大学生应当从前辈志士们那里获得启示与激励。始终牵挂和热爱着养育自己的土地,这是志士情怀的主要表现之一;尽心竭力地争取大众的精神解放与生活富足,则是志士仁人感动天下的根本原因。大学生不但要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更应当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切实对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追求负责。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人才作为一种资源进入市场配置的环境中,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生存的巨大压力,但他们应当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明白自己社会进步推动者的身份和义务,并能承担起社会中坚力量应尽的责任。 (三)具有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从古到今,奉献与牺牲精神都是一种公认的高尚利他品质。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明其道不计其功”、“知其不可而为之”等。就儒家而言,价值理想的追求应当有现实内容,如孔子的“仁”要求有现世业绩的表现,孟子更强调杀身取义的之崇高伟大。文天祥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在成仁取义原则指导下的行为。英雄主义除了气概豪迈,更深沉的内涵勇于牺牲,即为了崇高的具有社会价值的目的能够承担物质、经济等利益的付出甚至肉体的牺牲。人生价值是人的作为的指向和目标,也是对之效果进行衡量、评判的标准。人的行为结果是价值判断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且这种价值理想必须在现实中实现。尚处在人生、事业奠基和起步阶段的大学生,要从前辈志士仁人那里汲取精神力量,弘扬中华民族奋斗进取的光荣传统,在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事业上忘我拼搏,向世人昭示出自己生命存在的闪闪之光。#p#分页标题#e# 三、当代大学毕业生“三十而立”指标的解读 古人所称的“三十而立”,是将30岁作为一个青年人自立自强的标志。 (一)“三十而立”是国家、民族、社会与家庭的期望 要成功地走向“三十而立”,大学毕业生最要紧的是应当明白:做人做事做学问。首先是做人,优先要关注的是当前和未来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科学伟人钱学森在这方面为年轻知识分子树立了榜样,他年轻时候曾有两个梦想:一是献身祖国,二是献身科学。这两个梦想都极具社会意义,但在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这二者之间又有矛盾,最终他还是将祖国放在心底最深处。国家和人民給予大学生许多培养,目的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承担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应当回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第二位期待,是希望他们在走向“三十而立”时,能够承担对家庭的应尽责任。大学毕业生要切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应当理解“难为天下父母心”,必须深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这个方面,既精忠报国又孝敬母亲的民族英雄岳飞应当成为大学毕业生学习的典范。 (二)“三十而立”就是要努力“立德、立功、立言”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三不朽论”来诠释“三十而立”的意义,就是“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要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与德性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能与社会和文明一并永存不朽。即便在一个道德水准低下的时代,具有以天下为己任情怀的知识分子也可以成为高尚的人,并能够对社会道德、政治等秩序进行重整。最重仁义之“道”的儒家,认为通过修身炼心可达治国齐家平天下。对于知识分子而言,立德说做人,立功讲做事,立言则指做学问。 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觉地为民族的利益、人类的幸福而奋斗,通过做事做学问来实现做人的价值。同时,大学毕业生还要把做人做事做学问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并且有所作为。 (三)对大学毕业生的“三十而立”进行精神支持 对当代大学毕业生“三十而立”进行精神支持,概括起来就是要帮助他们努力实现具有现代化内涵的“三立”:一为立德,即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认真践行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并能够作为楷模辐射、影响他人,促进社会政治、法律、道德等秩序的改善。二为立言,即敢于和善于对社会生活进行独立思考,发现增进社会福祉的道理,并积极地以此宣传、影响世人。三为立功,即积极主动地为社会进步建功立业,尽心尽力地多办实事好事,努力改善社会现状,增进大多数人的福利。在当前社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要教育大学生“达则兼济天下”,尽力帮助社会建立和谐秩序,推动国家变革发展,增进人民幸福。唯有如此,才能使他们具有活力四射的精神景象、长盛不衰的人生事业。 四、大力加强大学生志士情怀的文学培养 一切优秀文学都充满着美,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发掘这些文学美的因素,并与鲜活的生活现实相联系,帮助大学生在激发审美情趣、增强审美能力时,积极构建高尚人格,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这是文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重视文学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 在中国文学里,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珍品俯拾皆是,而且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例如林觉民“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表白,凸显了为追求真理而义无返顾的英雄志士形象。这些凝聚着生命精华的文学作品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也是连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对中华民族儿女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文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对自己民族文学的热爱与学习就是一种爱国情怀的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烛照下的中国文学精华,可以点燃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火花。所以,文学教育必须与民族精神的培育紧密相连,通过领悟优秀文学作品丰富多彩的内涵,欣赏其灿烂绚丽的光辉,从而心境旷达、情志升华、性灵激扬,理喻做人的真谛,知晓世事的情理,高挂理想的风帆,发挥在智圆行方后利国益民的积极作用。 (二)以“剑胆琴心”要求来培养大学生的志士气质 在中国人文化心理中,具有理想人格者应是既刚毅果敢又儒雅智慧的,应当具有“剑胆琴心”。 汉字的“斌”是由“文”与“武”搭配而成,表达的就是文武双全之意。“剑胆琴心”是中华民族崇尚的性格特征,也是志士仁人的理想形象。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对“剑胆琴心”式的“能文能武”理想人格是充分肯定的,并极尽颂扬。《诗经》中乐舞《大武》最先歌唱“能文能武”,民间诗歌《风》中也有许多讴歌文武双全的诗句。比如《六月》中的“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就是说尹甫这个人能文能武,是万国人才之学习榜样。后世的李白、辛弃疾等也留下了大量的仗剑行侠诗句。这种能文能武的理想大丈夫一直是文学作品中正面人物主人公的必备素质,并且对中华民族性格、气质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们都注重在纷扰世界中坚持刚直不阿,在艰难困苦中强调英勇不屈。因此,可以借助文学作品里对正义战争等描写所呈现的武勇精神,帮助大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剑胆琴心”的精神和理念,使这些文化财富充分发挥其在强壮大学生精神品质方面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志士情怀的熏陶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埋头苦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这些英雄不但用铮铮铁骨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而且也用一腔热血书写了仁人志士的壮烈情怀,为中国文学留下了“剑胆琴心”品格的巨大辉煌。如屈原的“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是以鲜血凝聚成的一片丹心。中国文学以巍峨绚烂的作品,把他们的“剑胆琴心”凝聚成精粹灵动的篇章,令人回肠荡气。借助文学作品开展“剑胆琴心”的形象化教育,帮助大学生理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含义,坚定对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培养“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志士情怀,在接受心灵洗礼过程中增强报效祖国的英雄志士意念,激励他们丹心一片,顺利地走向“三十而立”,大学文学教育是可以大有作为的。#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