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转型反思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国文学理论转型反思,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这是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文化生态环境做出的判断。①   全球化越来越频繁地被学术界“跨界”援引,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在文化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文学以及文学研究的边界大大地扩展了。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兴起,无疑对处于精英文化领域的文学理论形成了挑战。   一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理论转型的必要与可能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西方理论思潮伴随国外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经济发展成果拥入国门,给本来有着深厚学术底蕴、独立人文传统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变化。国内文学理论界感受到文学理论所面临的挑战,甚至有人悲观地认为中国文学理论从此将不复存在,或者最终被文化研究所取代。在如此严峻的文化生态下,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该当何如?“在我们已经融入全球化并成为世界大家庭一员的状况下,面对全球化强有力的影响,当代知识分子的学术研究所采取的有效策略,似乎更应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潮流,在接受与认同全球化现象的前提下,更多地进行有益价值甄别与价值选择工作。通过保持民族文化的身份特征,守持民族文化的价值根基,借鉴世界各民族进步的文化观念与思想,以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②这种观念与主张,不仅是我们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一种姿态,也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理论在价值取向方面应采取的一种基本的态度。   实事求是地说,由于阅读惯性和思维惰性,传统的以直觉印象为出发点的感悟式批评依然有很大的市场,这种文艺批评往往指向作者或者作品文本,基本上没有超越简单的作品评点或浅层次的价值判断,这种与当代文学创作若即若离,过分考虑文学创作者承受力和读者阅读感受的文学批评往往满足于为作品的注解而沦为创作的附庸,无法与世界范围内文学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对接,这是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面临的困境。如何摆脱在文学国际交流中“失语”的困顿?王宁先生曾经指出:“一批有着较好理论素质并受过高等院校的学院式理论训练的批评家则越来越具有独立的批评理论意识,他们的最终目的既在于借用包括西方理论在内的所有新的文学和文化理论来阐释中国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同时又旨在批评实践中对本土固有的或从西方挪用来的理论进行质疑、改造甚至重构。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复兴,使得中西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③这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理论转型、走向世界必不可少的步骤。当然,随着在中西比较文化的广阔背景下开展以理论阐释为特色的批评,这种文化批评并不回避对文学现象的价值判断,实际上是一种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和文化阐释。被批评家选定为批评阐释对象的作品及其生产者本身,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批评价值和研究价值,但这种价值判断并非一定要体现在批评家的褒贬之词中,而更应该体现在这些文本内在的阐释深度和广度。   二全球化的概念及其文化意蕴   “作为一个时空坐标、一种话语模式和生活形态的模写,‘全球化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哲学思考和极其复杂的审美感受,对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人文学科的知识生产、形态转换和价值取向等也提出了新的课题。”④   这是一篇评介《追求与选择: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的价值思考》的书评中对全球化时代及其影响的一种解读和判断。   关注和思考当下中国文学理论的走向,有必要对此做出一个时空和语境的界定。   全球化(Globalization),最初主要用于经济领域,是指由于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大幅度降低,从而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人才等经济因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使整个经济空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逐步迈向一体化的过程和现象。1985年,由Theodre•Levitt在《市场全球化》一文中首次提出。   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前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S•Ostry)第一次完整提出了“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从而实现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其实,全球化并非凭空臆造出的一个词汇,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市场要素的渗入在各国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充分发挥而出现的。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还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⑤。就已经勾勒出经济全球化的雏形,也初具全球化的涵义。   美国学者D.F.西蒙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产业全球化。推而广之,在文学和文化领域,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人们思维向度、接受态度、阐释空间、表述方式和“产品”样式,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动态的过程、跨文化的、交流互动的状态。   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全球化的意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全球化是一个时间概念。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状态和格局,它是一种时态、一个时间区间、一个历史进程。它始于这个概念最早被提出的上世纪80年代,目前正处在向更加广泛和纵深的领域拓展之中。作为时态,全球化是一个“正在进行时”;作为时间区间,全球化是从1980年代到未来的某一个时刻的矢量;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全球化是人类生产方式、文化传承和生活习惯发展变迁的过程和结果,这种变化仍在进行中。#p#分页标题#e#   全球化是一种语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日常生活国际化、文化认同多元化的环境下,人们的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传统的话语体系和程式被打破,外国文学作品及研究成果不断被翻译、介绍到国内,研究文学问题自然要把它们放到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去讨论。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认为:“对于我们许多人而言(特别是在文学和文化领域工作的人),这是界定全球化的核心:世界文化的标准化;美国的电视,美国的音乐,好莱坞电影正在取代世界上其他一些东西。现在,这种恐惧却是弥漫在我们后面两个范围之中:一方面,这明显是支配和本地文化工业被美国文化工业取代的后果;同时,这种恐惧更深层的方面在于社会,而文化现在被视为唯一的症候。换言之,这种恐惧是,特定种族-民族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标准化的过程中将遭到破坏。”⑥其实,在这个层面,全球化就是一种文化语境,实际上它是人们观察、思考、研究问题、表述见解和交流观点的非语言性语境。即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在全球化语境下研究和交流,这些文化行为伴随我们融入全球化的意识之中。   全球化是一种文化生态。人类的生存环境浓缩成一个“地球村”,英语文化的霸权地位难以撼动,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产品和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在曾经封闭的中国,当年牛仔裤、摇滚乐和嬉皮士开始被一些前卫的年轻人接受时,一时间被讥讽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时至今日,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快餐”被年轻人热捧,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国际化;与此同时,美国人的日用品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中国制造”,从早晨起床被叫醒的闹钟,到牙刷、纸巾等等,离开中国产品,美国人的生活难以为继,或者成本会大幅度提高。甚至出访美国归来的中国人为亲友买的纪念品,许多都标注着“madeinchina”,可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西方经典艺术、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NBA、欧洲五大联赛,等等,这些西方文化的基因逐渐渗入中国人的细胞。有一句话“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移植到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具有同样的意蕴。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同样,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都有生根发芽的土壤。人类意识、国际视野、普世价值正成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最大通约数”,全球化日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样式和文化生态。   三全球化与跨文化之比较   全球化和跨文化常常被学术界在相近的语境下运用,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全球化应该是一种跨文化的态势。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须臾离不开与跨文化“搭界”。说白了,全球化文学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跨文化文学研究。   首先,跨文化是全球化时代的一种价值观和包容态度。   正如《决定》所要求的,“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不必担心外国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研究成果进入国人的视野,我们就会被列强文化颠覆,正如前些年讨论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时,有专家认为,信息化是一艘大船,最大的不安全就是被它甩下。同样的,接受外来文学和文化产品,也存在着文化安全隐患。但是,在这个日渐开放的全球化时代,对外来的先进东西视而不见,才是最大的文化陷阱。知己知彼,开放包容,双向交流,文学和文化才有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   其次,跨文化是全球化语境下一种研究方法。正如全球化、国际化不是西化一样,跨文化也是一个双向的交流,既要引进和吸收外来的现念、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和先进的研究成果,也要善于把中国传统的优秀方法、中国文学及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态度和旨趣传播出去。近年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战略,国家形象的推广和被认知、“中国制造”的文化产品被推介到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力度前所未有地加大。因而,在全球化语境下研究中国文学,借鉴、吸收国外文学研究的观念、方式和成果,也传播和展示中国文学作品和研究的成果,因此跨文化交流既是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观,也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论。   最后,跨文化是面对挑战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中国文学理论有其悠久的传统和学术积淀,面对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冲击,既不能对传统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自甘失落而盲目崇洋媚外,也不能妄自尊大,拒西方先进的文化理念、方法和成果于国门之外。对一切文化“舶来品”保持清醒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样的,相信中国特色鲜明、民族风格浓郁和文化价值独特的中国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研究也具有走向世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正如《决定》所指出的,善于借鉴、吸收世界上别的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中一切有利于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因素,洋为中用,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路径。   四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理论的转型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全球化浪潮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冲击和影响已愈来愈频繁而强烈了……全球化已经成为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又使我们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这一现象也正在不断加剧着对当代中国的文化进程和文学研究的影响。”⑦置身于全球化时代,我们不能对发生了巨大变化的研究环境视若不见,对西方及世界范围内新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置若罔闻,当然,也不必谈全球化就色变,我们的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至少可以从如下两方面着眼:其一是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力求在与国际学术界对话时发出中国文学理论界的声音;其二则是立足本土,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新的理论来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或文学史上的老问题,力求对之做出新的解释。#p#分页标题#e#   在这种大趋势下,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研究何去何从?保持原有的价值追求与世界潮流疏离,还是在全球普适的价值体系中保持中国文学的独特个性、寻求中国文化的价值?实现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理论的转型,无疑是我们所期待的选择。中国文学理论只能在现实的文化场域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实现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转向何方?童庆炳先生提出了五个维度,即文学观念的转变,文体观念的转变,批判意识的勃兴,文论话语转型和文学价值观的转型。⑧   有研究进一步指出,当代中国文论的转型与重建的方向是在与国际接轨中重塑现代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当代文论中张扬中国精神特质、凸现文化品格,在阐释中国文学作品的贴切精到、传达中国文学美感时的“不隔”,令人心领神会的惬意,观赏西方文学作品时“他者”的眼光带来的新奇以及对审美经验的提升和对心灵的丰富。⑨   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理论现代转型的价值选择,可以从如下三个维度入手。   第一,推进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学研究融入世界潮流。   孙文曾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种社会发展观在文学领域同样具有说服力。要真正融入世界文学及文学理论研究的潮流,首先要知己知彼。要进一步加大在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的范围和力度,降低文化产品进入国门、与公众直接接触的门槛,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研究成果尽可能与原产地同期上市,进一步加强对外国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成果的翻译和推介,让更多的中国读者能多读、读懂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了解外国文学研究的动态和进展;同时,要关注、了解国外尤其是欧美文学界创作、研究和交流动态,审度国际文学界、学术界对中国文学的阅读取向和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输出我们的文学产品,让中国文学作品、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的观念、方法和成果“走出去”,在融入世界文学潮流的同时光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文学艺术生产与消费、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大趋势是什么?这是文学界特别是文学理论界要密切关注并准确把握的。世界文学发展的跨文化、多样性、交互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特征越来越显著,文化差异、话语霸权、种族歧视、语言壁垒以及阅读惯性带来的文学消费与评价方面的沟壑日渐弥合,人类意识、地球村、普世价值、重视人本、尊重个性、回归人性的文学价值观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文学发展的新潮流,中国文学及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理应自觉顺应这样的趋势,在注重把代表当代国际文学发展趋势和最高水平的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研究成果及时“引进来”、“洋为中用”的同时,切实把中国文学“走出去”纳入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传播战略之中,让世界认识中国,为在国际范围内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影响力作出文学界应有的贡献,真正朝着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的向度迈进。   第二,保持中国文学的文化品格与个性。关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中国文学研究的价值追求及学术走向,在这样的文化使命和学术生态下,文学理论工作者该当何为?有学者提出:“新的治学精神要求文学理论家的高度自觉。首先,自觉地对历史、现在和未来负责。其次,自觉地对文学负责。最后,自觉地对自身的价值负责。新的治学精神要求文学理论家的学术生存能够进入一种从容状态。新的治学精神要求文学理论家具有学术交往的品性和技能。没有交往就没有人的进步和发展,学术上的交往、对话,是学人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和学术视野得以扩大的重要途径。⑩   要对中国文学及理论研究的价值做出理性判断,既不能偏 离中心自说自话,也不能为了融入潮流而鹦鹉学舌,要与国际学术界前沿理论课题接轨,借鉴和改造多种理论并运用于分析中国文学问题,在双向交流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学理论体系,保持中国文化的品格与个性。   中国文学的文化品格和个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无论全球化给这个世界带来多么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学的生存、文学产品消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研究,依然是植根于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国文化,比如我们民族的历史积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特有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和文学传统,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品格和个性的载体。当然,坚守中国文学的文化坐标和价值追求,一方面,既不能不加选择地盲目认为老祖宗留下的都是“国粹”,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泥潭,另一方面,摒弃我们的优秀传统、贬抑中国文学的文化价值更不可取。对于中国文学的历史传统,还是要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态度“古为今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除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民族文学宝库有丰富的文化遗存以外,各少数民族也有灿若星群的文学艺术品,这些不仅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文学文化品格和个性的重要体现形式,在繁荣中国文学创作、扩大文学艺术品消费、加强中国文学理论研究方面,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倾斜。   第三,用文学的价值尺度研究中国文学。全球化时代研究中国文学理论,需要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方法、文学的价值尺度,但是,归根结底文学作品有其自身的产出、消费、鉴赏和评价的特点和规律,应回归文学本质、把文学当文学、用文学的价值尺度研究中国文学。文学创作和研究本身就是不断揭示文学本质的过程,全球化时代的文学活动也要力求挖掘、审度和再现变化中人的生活的美、价值和意义。文学创作要直面人生和社会,文学理论研究也要面向生活、观照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问题,注意全球化语境对理论的内在规约,用多元知识结构和跨文化视角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属性、人文价值和文化意义进行深入剖析,为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路径选择做出前瞻性的探索。   五文学的本质与中国文学理论的转型   用文学的价值尺度审视中国文学,就要重新认识文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文学作品生产与消费、文学理论研究与转型,都离不开文学的本质这个逻辑起点,特别是回归文学自身、从文学本质和功能的视角入手思考和回答何为文学与文化何为的“元问题”,显得尤为迫切。#p#分页标题#e#   关于文学的本质,历来是文学理论界老生常谈的基础问题,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热门话题。关于文学本质的描述和研究,也有不同的表述方式。据称普遍认同的有此四种学说,即,认为文学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和再现的模仿说,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作品是作家感情自然流露的表现说,认为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作家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文学是用语言文字符号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的形式主义说,其则倾向于把文学看做一个独立的客体,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以及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把文学当做将读者与作者联系起来的中介,不仅单方面地表达作者的思想,还提供了读者参与的平台,达成作者与读者情感、信息和文化上的互动。不管哪种观点,都不能抛开文学的社会意识性,即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本质属性,片面强调文学在某一方面的特殊性。归根到底,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精神文化现象得以存在和发展,都基于它独特的文化功能和价值。   文学作为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表现对象、消费主体和阅读语境的特殊性,文学的本质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即使对文学本质的探索还在进行之中,特别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转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要从不同的向度考察和阐释文学的本质,但目前,至少可以从自然主义、历史主义、人本主义、审美主义、文化主义和文本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对文学的系统本质进行剖析和解读。   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转型,要重新定位文学理论的功能和价值,在多样性作品、多元化理论和文学艺术价值体系框架中,选准坐标点,选取文学系统本质的某一层面或某些层面,深入掘进,争取在文学的自然属性和本质、社会历史属性和本质、人学属性和人文本质、审美属性和本质、文化属性和本质,或者文学规律等层面有新的思考和发现。文学理论研究只有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贴近文学本质和文学生产、消费的实际,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转型才有可能有所创新,为文学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素养的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