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比较文学视角下外国文学教学的德育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理清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德育问题的实质,首先要清楚在教学过程中以什么作为主导
高校设置外国文学课程主要目的除了掌握基础知识的要求之外,还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对文学有一个全球化的认识,以适应世界文化日益交融的时代需要。在这个目标中,进行道德教育无疑是如何提高学生素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中国的经典名著,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无论是古希腊的戏剧,还是批判现实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的作品,都无不深刻地展示了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诗言志”、“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式的文学道德教化传统是自古以来就被强调的;即使在西方的文学理论传统中,从柏拉图开始的对文学的社会功用和道德影响的讨论至今也没有结束。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研读外国文学作品时,既要结合中外文学传统适时引导,还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精神内涵和道德内涵的解读,这也是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科学学习方法。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道德教育在教学中虽然重要,并不能代表道德教育就是外国文学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主体仍然是对文学的分析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国家、不同年代和流派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的时候,可以运用不同的理论进行解读,例如:可以用结构主义分析阿拉伯的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情节,可以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中找寻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而艾略特的《荒原》则是包含了西方历史文化的“原型图景”;而对于同一部作品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解读,正如古今中外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研究几乎包含了各种理论分析方法。而从道德伦理方面进行解读分析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并不能完全取代其它的批评和分析方法。
总的来说,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是一个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的跨学科问题:首先,其跨学科的“可比性”是成立的:“从文学与道德的基本关系来看,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存在样态,道德是文学难以绕越的根本存在。文学既然是对人类生活的回应,就难免会有对道德的承担问题。道德不仅构成文学的基本叙事内容,同时,文学还担当着时代的道德创新任务。”其次,在跨学科的“可比性”成立的基础上,需要教师结合文学和道德伦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尊重文学和道德伦理学科的自身特点,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以文学为本,在文学分析和欣赏的过程中渗透道德观念的引导。避免道德观念的先入为主,在讲解分析文学作品之前就已经对其进行是“对……阶级的批判,对……的揭露”的类似定位;而是要从文学文本出发,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节进行贴近其历史语境的分析,对文学进行伦理和道德的客观考察并给以历史的辩证的阐释,并在这种基础上自然地引出文本表达的社会内涵和情感倾向,进而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由文学批评中出于研究文学的目的来对文本中历史性的社会内涵和情感倾向的分析,自然地过渡到道德伦理学研究中基于文本背景和细节的对人类社会现象的现实性的评价。
2.正确看待和把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德育问题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德育问题是一个跨文化的交流问题,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从宏观的文化角度来分析,本身就是把代表外国文化精华之一的文学作品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之一的伦理道德在现今社会条件下相结合的一种尝试。这种结合和交流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构成了两种文化的对话,从对话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渗透中国道德观念的尝试并不是一个单向的、一次性的解释过程,在这里,外国文学中所蕴含的道德文化因素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他者”,而是成为了现今在中国高校进行道德观念建设的“对话者”。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当代社会价值体系多样化的现实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挑战。作为“对话者”的外国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各国各民族的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风格包容其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这些差异性的文本进而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引导,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认同感,为他们提供更深刻的价值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搞“一言堂”,正如美国学者拉洛兹所说:“真正的创造性并不导致一致性。人们对过时的信念提出质疑,而科学、艺术和宗教则提供更深刻、更确当的价值观念,这并不意味着全世界的观念、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必须是相同的。”过分强调建立起完全相同的道德观念的做法无疑是“削足适履”式的。其次,在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前提下,还要努力建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引领的平等的对话关系。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个问题是,应当避免简单的将外国文学文本当作批判对象,视为反面教材,从而将外国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化简为单一的概念性存在,从而过度强调外国文学表现出的负面的道德效应。第二个问题是,在教学中同样不应该夸大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优越性,以所谓民族主义的立场来取代现代化交融的趋势。从宏观方面来看,一个民族道德观念的现代化,不可能永远在一个封闭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系统中进行,一个民族的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在信息社会里已经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即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没有直接与外来文化发生联系的因素,也可以在跨文化的背景中以现代的眼光加以重新认识。因此,平等的对话关系的建立也是大势所趋。
3.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实践中运用的方法
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中衡量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实践,除了从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方面加以分析以外,我们还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比较文学理论,来进一步找出改进教学的方法。比如说,我们在评论查尔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时,往往是就他的代表作品《艰难时世》或是《双城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来进行引申:“在作品《艰难时世》中,作者揭露了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抨击庞德贝、葛雷梗之流的功利主义。抗议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同情工人们的苦难。但他只是宣扬以“仁爱”对抗资产阶级的贪欲和冷酷。《双城记》中狄更斯宣扬了用仁爱宽恕、利他主义、自我牺牲的精神来消除仇恨。进而拯救社会的改良主义思想。”这样的评价是十分中肯的,但是如果直接作为德育的材料用在教学过程中无疑会显得生硬和说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用整体的、历史的眼光把握查尔斯?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有着随着对现实生活认识的不断加深,逐步丢掉对“仁爱”的资产阶级的乐观幻想转而对其进行批判揭露的一个变化的过程。还要从西方人本思想发展的历程对人道主义思想进行评说: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人为本,歌颂爱情、友谊和自由的人文主义思想,到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提倡人的尊严,重视人的现世幸福和追求人类的完善,到后来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公开抛弃人道主义的理论。这样才能正确地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进行评价,进而才能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行有效的比较和衔接,以达到德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处于中西交流“前沿阵地”的外国文学课,要适应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和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挥其在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关怀、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的积极作用,需要引进和运用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从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视角来整体认识和衡量,采用平等对话的态度去寻求外国文学中道德因素与中国道德传统的交流和汇通,用整体的、历史的眼光把握其中的德育因素,有效地联系社会主义德育要求的实际,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进而更加有效地推进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作者:蔡乾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