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研究综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沃尔夫研究综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沃尔夫研究综述

 

一、引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现代文学迅猛发展,崛起了几位优秀的小说家。他们用凄婉的笔调抒发了战后“迷惘的一代”对于“美国梦”的幻灭感到的悲哀,其中有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就是被誉为“短命的奇才”的托马斯•沃尔夫。托马斯•沃尔夫是一位生命短暂而又以优秀作品在文坛上赢得一定地位的小说家,他的一生是现代美国文学史上最富幻想色彩的传说之一。关于沃尔夫,我国过去似乎介绍得不多,但他的重要性却是不容低估的。帕梅拉•H•约翰逊便认为他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与海明威、福克纳、斯坦贝克等人不相上下。[1]1930年12月22日,辛克莱•刘易斯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仪式上说《天使,望故乡》“可以同我们的最杰出的文学媲美”。这段出自举世闻名的作家之口的评语,可以说是对沃尔夫的颂扬已达顶峰。[2]影响颇大的《纽约时报》说:“沃尔夫才华横溢,能在看似普通的事情和平凡的人物中发掘出人类生存的价值和诗意。”[3]   沃尔夫虽是一位“年轻的作家”,却同时是一位十分严肃的作家,他始终把写作看做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同时视文学艺术为关系着世道人心、社会进步的大事,仅此一端便无疑将使他长期受到后人的尊重。[4](191)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很多评论家都把沃尔夫看作是少有的天才。沃尔夫在他那个时代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很好地理解他的作品对理解两次世界大战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他的小说也的确打动了美国中产阶级书评家,有人甚至把他与惠特曼相提并论。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时,沃尔夫成了批评界所关注的主要对象之一。到五十年代初期,就沃尔夫本人及其作品涌现出了数量相当可观的评论与书评。除集中在小说的自传性特色上之外,还有讨论小说形式、技巧和主题特色等方面的。[5]   迄今为止,在美国专门研究沃尔夫的作品有上百部之多,还成立了TheThomasWolfeSociety,甚至有研究沃尔夫的会刊TheThomasWolfeReview,发表世界各地研究沃尔夫的文章。托马斯•沃尔夫在中国学界一度遭遇尴尬境遇:一方面他以独异繁复的小说创作驰名世界文坛,深得中国读者欢迎。另一方面大陆研究者对其反应冷漠,至今没有系统深入的论著问世。在我国最早介绍的沃尔夫的作品是1987年乔志高翻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天使,望故乡》,而最早发表沃尔夫评论文章的是羲苏,始于1983年。近年来一些从事美国文学史编撰的学者,也开始在其作品中逐渐加入关于沃尔夫的章节。国内学者们对沃尔夫的关注程度也日趋上升,不断有研究沃尔夫小说的新作问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位不以宗教神秘,亦或低俗色情内容取悦读者的严肃小说家,沃尔夫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探究。   二、沃尔夫的长篇小说   托马斯•沃尔夫短短的一生中留下了四部长篇小说:《天使,望故乡》(LookHomeward,Angel,1929)、《时间和河流》(OfTimeAndtheRiver,1935)、《蛛网和岩石》(TheWebAndtheRock,1939)和《你不能再回家》(YouCan’tGoHomeAgain,1940),均以个人经历为蓝本,后两部是作者死后由出版商根据遗稿整理出版的。还有数十部中、短篇小说。他仅以这些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获得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刘易斯、福克纳和海明威差不多同等的地位。沃尔夫的生前生后,他的长篇小说没有一部不引起评论家们截然相反的评价,对他的中、短篇小说,评论家们的看法虽然比较一致,认为其中有一部分是令人难忘的精品,又往往惋惜那些不是鸿篇巨著。[6](1)沃尔夫的四部长篇小说,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它们的共同点,那么最恰当的说法就是它们的自传性。[6](8)   我们看到有人曾指责沃尔夫的作品自传气味过于浓厚,对这一点他的回答是,在他看来“一切严肃的作品必然都是自传性质的”,不仅如此,他还特别指出,“很少有一本书比《格里弗游记》具有更多的自传性质”了。从反对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凭空虚构的角度来讲,他的话显然是对的。[4](190)沃尔夫的这四篇堪称经典的长篇小说,历来被研究沃尔夫这位文学奇才的学者们视为圭臬。如傅景川认为沃尔夫的文名主要建立于这四部使其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而沃尔夫本人之所以别具一格,是因其虽生于南方,创作盛期又短,却可以以“百科全书式”的人生探索和掺合着迷惘与追求、痛苦与激奋的复杂情感世界,显示出超越南方地域文化特征的思想和精神内涵,成为“美国式成熟的真实象征”。[7](143)羲苏认为沃尔夫小说的基调是迷惘,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之所以因探索而困绕是因为他们想要使自己的生活有意义些。沃尔夫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探索过程的描写,注入了自己对人、人世的看法。再次,文章认为四部长篇小说主要记叙了尤金和乔治对爱情和名誉的追求,而这个追求,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是沃尔夫本人的亲身经历,它也是为数众多的,处于迷惘中的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作品通过乔治和尤金,沃尔夫用细腻的笔法塑造了一个经历简单而性格极为复杂的形象。[8]   这些学者们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走进沃尔夫铺开了道路。当沃尔夫写出这厚厚一部《天使,望故乡》时,才29岁。光这一部书,在当时美国图书排行榜上便停留许久,连出版商也没想到会如此大卖。1935年,他的第二部书《时间与河流》出版,反响平平,但托马斯•沃尔夫的文学地位已然确立。他的其余两部著作《蛛网与岩石》和《你不能再回家》,均为死后整理出版。这四部书融为一体,人物、场景、脉络互有关联,因此被誉为“美国版的《追忆逝水年华》”。[9]1987年,北京三联书店在国内第一次出版《天使,望故乡》,译者为乔志高,上下两册900多页。1996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范东生、许俊东的译本。近年来,这两个译本逐渐绝版。今天,由乔志高翻译的旧版《天使,望故乡》已经被标出高价,在文学爱好者中流传。有趣的是,2009年,继敦煌文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三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沃尔夫的经典小说《天使,望故乡》之后,江西教育出版社也推出了网格本《天使,望故乡》。如此,《天使,望故乡》一下子有了四个译本扎堆书市。四个出版社分别出了新版的《天使,望故乡》,四个不同译者的《天使,望故乡》再度带来了托马斯•沃尔夫的传奇。[10]上海译文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选择的都是全新译本,江西教育出版社选择的是1996年安徽文艺出版社的译本。最被业界看好的乔志高译本,因为乔志高去世,版权问题未解决故未能再版。有行家比较后认为,译文版翻译略微拗口,江苏人民版和敦煌文艺版译文缺乏锤炼,江西教育版偏重文学性,有一些意译成分。[11]无论从传统的评判还是现代的眼光,《天使,望故乡》都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天使,望故乡》讲述了主人公尤金•甘特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人生轨迹。尤金的父亲因为贪酒,把赚来的钱统统喝掉后变成了一个流浪汉,靠在谷仓边与当地人斗鸡勉强度日。尤金从小在困厄中成长、读书,直至克服各种生理或心理上的困难读完哈佛。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通过主人公尤金的逃离、寻找和归位历程展示,不仅对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心理、复杂情结做了具体的刻画,而且透过主人公与家庭、社会的冲突调和,阐发了作者对人生、生命和命运等问题的思考。作者将日常小事娓娓道来,把小城沉闷的生活写得生动且耐人寻味。#p#分页标题#e#   《天使,望故乡》能成为一部名著,不仅仅是因为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还因为它所创造的多方面成就。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这篇小说倾注了很高的关注,多角度地对其展开剖析,如杨艳兰《<天使,望故乡>中的孤独》及《<天使,望故乡>中无家可归的孤独》,从探究作品主人公尤金个人的孤独感出发,继而扩大到其全家孤独的生存状态,深入人的灵魂,上升到人性层面,思考整个人类孤独的生存困境,从而发掘作品背后所蕴藏着的深度追问与思考,对小说作者沃尔夫本人的思想进行了叩问、追寻[12];陈海峰同样对小说的主旨进行探讨,分别从“形同陌路的一对夫妇———甘特和伊莉莎”、“精神被扭曲的孩子们”两个视角来分析,使得小说所着力表达的孤独与异化主题更为突出,使人感受到从主人公尤金的父母到主人公本人,再到其家中的所有成员,每一个人无不被这阴郁的感觉所笼罩;[13]王晓光则着眼于小说作者沃尔夫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当时的思想主潮。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风靡欧洲的存在主义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哲学运动。它以关注生命体脸,复归人性为核心,倡导积极自为、勇于超越的自由意志,反对人性异化和理性束缚。[14](28)沃尔夫通过《天史,望故乡》,在艺术家自我追寻的心路历程中,展示了生命个体对时间、命运、死亡和空虚等具有本体意义的焦虑,倡导了探索生存、超越生存的积极自为的存在主义人生价值观。此外,学者们对小说艺术成就的探索也很多。如杨艳兰《论<天使,望故乡>的抒情风格》从小说语言强烈的抒情性和惊人的直观表现力入手,对小说的独特的抒情方式展开探讨,比如分析小说“和盘托出”式的描写,极具感官色彩的直观表现力的语言,以及体现在作者沃尔夫对生命感悟流露中的抒情风格等等,都是对小说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不遗余力的解读。[15]出版当年,许多报刊杂志便发表特稿,向读者郑重推荐。沃尔夫也因此意气大振,决心做美国“最伟大的作家”,在创作激情的推拥下,发表了第二部小说《时间与河流》。   《时间与河流》是《天使,望故乡》的续篇,主人公仍然是尤金•甘特。他离开阿尔塔芒特到哈佛大学,接下来到纽约,在实用文化学校(指纽约大学)教书,后来去欧洲,在那里开始写小说,同一个叫安的姑娘闹了一场令人丧气的恋爱,在回美国的船上遇见埃斯特,故事到此结束。《时间与河流》完成了尤金•甘特走向社会的第二个历程,可惜由于作者早逝,尤金的后半生的道路无法展现在读者面前。《时间与河流》的发表,使沃尔夫被称为“意在使他的创作范围涵盖整个国家和它的国际性的一流作家中的第一个美国南方作家。”[7](146)沃尔夫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蛛网与岩石》发表于他去世后的第二年。小说自然以自传为基础,但主人公已由尤金•甘特改为乔治•韦伯。小说主要描写年轻主人公乔治•韦伯的成长过程,从美国南方小镇只身来到纽约,后又出走欧洲,在大都会的各个角落不倦地探索和追寻,经历了迷茫与欲望、放纵与拼搏,体悟到人生的真谛。韦伯的外貌与家庭生活都有别于尤金,精神气质却十分相似。《蛛网与磐石》是沃尔夫的小说中从心灵性向现实性靠近的一部。新的主人公乔治继续着尤金人生探索的历程,竭力在遁入梦幻与立足实际,浪漫精神与现实观念的相互冲撞、破裂中,再造自我的完整人格。作品结尾描述他的灵魂与肉体的一场对话,象征性地提示了小说的寓意:灵魂不能再飘荡在虚无缥渺的幻觉和冥想的蛛网里,世间坚如磐石的力量存在于现实之中。在这样的现实之中,人类的孤独、寂寞与苦难仿佛成了命运的恒常,宛如“磐石”。《蛛网与磐石》同样弥漫着沃尔夫前两部小说的悲伤与迷惘情绪。[7](146)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译者冯冬、张锡麟。   《你不能再回家》是从托马斯•沃尔夫遗稿中整理出来的一部长篇小说,敦煌文艺出版社于2008年12月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译者是刘积源、祁天秀。2009年8月江苏人民出版社也出了该书的中译本,题名《无处还乡》,译者是雨凡、严文珍。书的标题取自于《蛛网与岩石》书中的最后一句话。对沃尔夫来说,这书名有很多含义,他就乔治•韦伯这个人物写道:“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个短语概括了他所学到的一切东西。”而乔治•韦伯这个形象正如在它前一本书中的一样,正是这本书里的托马斯•沃尔夫。就其最终分析说来,当然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在生活中向前行进,他不可能重返过去的事,不管这些事对我们会有多么重要。这个结论在这本书中,在个人之外,对沃尔夫很适用;它对这世上人类作为整体来说也同样适用。我们已经到了某样东西的尽头,已经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事物的尽头,但是我们却不能再回家,我们必须向前进。“我认为美国在这里迷失了自己,但我相信我们将会找到出路的。”小说延续了《天使,望故乡》的自传体风格和“寻找”的主题,在这本书中,作家对故乡的复杂情感逐渐澄明,“家”的意义和内涵也在不断提升,显示了作家思想上的成熟与飞跃。作品以主人公乔治•韦伯的一段生活经历为线索,融入了广阔的社会内容,作品的重点仍是对家、理想、爱的思索和寻找。“你不能再回家”一语在书中有着多重含义,小说着重描写了三个层面的“家乡”的失落。故乡利比亚希尔是乔治内心深处时时返顾的隐秘角落,然而由于乔治在小说中真实地再现了自己的家庭以及故乡人们的生活情景,他受到了乡人的辱骂和责难,乔治不能再回到现实中的、物质意义上的故乡,他只能漂泊异地,寻找精神上的家园;乔治曾将纽约当作自己的家乡,但美国的经济危机使他看到了普通人遭遇的困境与苦难,心目中的“第二故乡”的美好形象也跟着被摧毁了;德国是乔治向往的另一故乡,具有吸引他的神秘和魔力,可是在最后一次旅居德国时,乔治感受到的却是纳粹政权打压下德国精神的崩溃,当在火车上亲眼看到一名善良的犹太人被纳粹逮捕时,德国这一精神故乡在乔治心目中也轰然倒塌了。[16]   在小说结尾,托马斯•沃尔夫借人物之口写道:“离开你熟悉的大地,寻求更伟大的知识;离开你拥有的生活,寻找更伟大的生命;离开你深爱的朋友,寻找更伟大的关爱;寻找比家更亲切、比大地更广袤的家园吧……”;“那里撑起大地的支柱,那里拥有世界的良知……”至此,托马斯•沃尔夫要寻找的“家园”,已不仅仅是个体心灵的栖息之所,更是汇聚人类正义、良知、自由的永恒之地。海明威因此高度评价该书:“小说书名是一声有力的呐喊,‘你不能再回家’鼓励人们追寻精神家园,寻找心中的故乡。”沃尔夫的长篇小说具有以伏尔泰的《老实人》、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为典范的欧洲“成长小说”的一切母题和特征:孤身漂泊的逆旅,坎坷多舛的命运,人生磨难与爱情悲剧感受的合而为一。我们从中读到的是一个初涉世事的青年人怎样经过痛苦的蝉蜕过程,走向对人生的真正领悟。从哲学的高度来说,它昭示了人类只有经过“丧失”的启蒙,才能走向成熟的必经之旅。尤金或乔治成了美国文学一个永远的哲理化的启迪和象征。[7](147)#p#分页标题#e#   三、《一位美国小说家的自传》和短篇小说   1991年三联书店出版了TheAutobiographyofanAmericanNovelis(t1936)的中译本,题名为《一部小说的故事》,译者黄雨石。2008年黄雨石在上海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该书,题名《一位美国小说家的自传》。本书由《一部小说的故事》、《写作和生活》两篇演讲稿构成,其内容为作者的写作经验和与其作品有关的一些生活经历。《一个美国小说家的自传》薄薄不到200页,说是自传,这更像“一个文学苦力的自传”,沃尔夫坚信“:一位作家首先、主要的是个工人。”他还有一个非常顽固的观点“:一切严肃的作品都是自传性质。”这部书代表了沃尔夫关于他自己的生活和艺术的主要论述。在《一部小说的故事》中,作者热衷于讨论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他认为十分重要的浪漫主义的主题:常与变的议论,人对精神的追求;同时他还介绍了他的小说《时间和河流》的问世过程。在《写作和生活》中,作者讲述了他的成长过程,从年轻时候的浪漫主义的自我中心主义慢慢进入对自身以外的世界获得新的认识以及进入一个新的社会意识的过程。这部书代表了作者关于他自己的生活和艺术的主要论述,强调了作为一位作家所应有的职责,他认为一位作家实际上就是一个工人,而且必须被如此看待。他还在书中坚持表明世上绝没有什么简单的写作公式,同时也表明自传对他的小说如何重要,以及他自己如何正当地使用了他的生活素材。[17]评论家瓦尔萨认为此书是“所有文学中最坦率的自白文。”[18]   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研究沃尔夫的必读书,而且也是研究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创作的一份宝贵资料。[19]这两篇文章完全抓住了一位作家的生活实质,并表明了它又是如何被塑造进小说中去的。?综合起来看,这两篇文章构成了《一位美国小说家的自传》,它是一位重要的美国作家的重要宣言,也是他对他自己的艺术的热忱的评论。有学者专门撰文对其进行研究:如董文胜《自白•信条•技艺———从<一部小说的故事>看托马斯•沃尔夫》从四方面展开论述:托马斯•沃尔夫:是与非;自白:“我自己曾经渴求过这种自我暴露”;信条:“一切严肃的作品说到底必须都是自传性质的”;技艺:“丰富就是一切”,认为自白、信条、技艺是沃尔夫及其作品最终赢得大家青睐的重要原因。托马斯•沃尔夫一生共写了五十八部短篇小说,1987年由FrancisE.Skipp编辑在CharlesScribner’sSons出版了TheCompleteShortStoriesofThomasWolfe(《托马斯•沃尔夫短篇小说全集》)。这本集子是迄今为止包罗得最齐全的沃尔夫短篇小说集。两年后(1989)吴岩、鹿金等从全书中选译了二十篇,题名《托马斯•沃尔夫短篇小说选》,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这二十篇小说,不仅吸引了广大读者,而且逐渐进入了学者们的关注视野,几乎每一篇小说都有相应的研究论文出现。不得不说,沃尔夫的价值正在被人们重新发现与弘扬。沃尔夫的短篇小说一方面用丰富的物象写尽美国与欧洲的历史,并在所写的素材中,吸收最先进的哲学、科学研究成果,用敏锐的眼光抒发作者对生与死、灵与肉的思考,另一方面沃尔夫的小说热衷于对时间的理解,在奔腾而去的时间中,作者引发对生命本体的感悟,如《森林里的阴暗,像时间一样奇怪》,笔者曾在《生与死的告白———评托马斯•沃尔夫<森林里的阴暗,像时间一样奇怪>》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此篇小说正是作者融现实描写与哲理思考为一炉的优秀作品;①《火车与城市》风格清新隽永、浪漫而忧伤,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其意义不可穷尽,所以笔者作文《流动的一切———托马斯•沃尔夫短篇小说<火车与城市>的艺术魅力》对小说中所闪现出的时间、空间、速度、力量等因素逐一作了阐释;《他父亲的土地》,是一部具有无限含义,充满无限解读可能的小说。既可以看成是部意识流小说,也可以看成是部成长小说,小说的这种双重解读,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再阅读、再创作的可能,李峥嵘《回归精神家园———托马斯•沃尔夫<他父亲的土地>解读》从马戏班子与父亲的土地、时空转换器:火车、作者与男孩三个方面解读出小说的丰富内涵,带领读者在迷惘与追求、痛苦与激奋的情感体验中找寻心的归宿,最终指向精神家园;[20]《四月,四月杪》是一篇世界文坛上鲜见的爱情小说,笔者在《永不消失的饥渴》———托马斯•沃尔夫的<四月,四月杪>》分析道: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充满爱的激情,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纷呈,一心一意在家里谈情说爱。男主人公永无休止地赞美他的爱人,以食欲、菜肴、瓜果表达和宣泄强烈的情感,女主人公热情参与,共同完成这一别出心裁的爱情游戏。   把爱人当作菜肴和瓜果来享受,在古今中外的爱情小说中可谓独特而鲜明;在沃尔夫的短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也随处可见,《我们严冬的宿怨》就是这样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现实主义小说。在小说中作者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矛盾对立的构思展现了戏剧演员独特的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生活状态,体现着作家的独特思考;《失去了的孩子》一直被认为是小说叙事技巧上的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笔者论文《多重视角下的艺术功能———托马斯•沃尔夫<失去了的孩子>》解读道:作者采用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多角度叙事手法,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展现了罗伯特这个失去了的孩子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自己亲人的缅怀;《美国序幕》中,托马斯•沃尔夫以极富诗意的语言陈述了战后美国青年一代所独具的思想状态和情感历程,深刻地揭示了“一战”之后美国在经济空前繁盛背后所隐伏着的巨大危机———青年一代道德信仰的沦丧与精神世界的坍塌,表达了作者试图在广袤无垠的精神荒原上进行魂灵重铸、文化重建的强烈而美好的愿望;《远与近》通过远和近矛盾状态下的情境设计,展现了迷惘而浪漫风格中的哲学况味与美学追求,展现了作家多方面的艺术风格。赵晓莉《梦想与现实的距离———用内部比较法赏析伍尔夫的<远与近>》把小说所要表达的意蕴分为四层:距离产生美、梦想遭遇现实、人生本就寂寥,每个人都在孤独地行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冷漠与隔阂,认为小说蕴涵了生命的冲动、激荡、困顿、觉醒,以及一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具有无穷阐释性。[21]#p#分页标题#e#   吴桂荣《浪漫与迷惘情态下的小说情境设计———浅析托马斯•沃尔夫小说<远与近>的美学思想》则从浪漫与迷惘情态下的小说情境设计、迷惘而浪漫的风格中展现的哲学况味两方面进行探究,从中抽象出小说所要展示的人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以及小说因此而具有的审美内涵。[22]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这篇小说被选入苏教版《语文读本》第一册。沃尔夫的短篇小说主观色彩浓郁,情感旋律强烈,风格繁复多样。但囿于研究资料的缺乏或研究视域的狭仄,目前国内学界对沃尔夫的短篇小说尚无系统深入的研究。笔者曾主持完成了一项题为“托马斯•沃尔夫短篇小说风格研究”的科研项目,发表了一些系列文章,其中如《托马斯•沃尔夫短篇小说创作风格》等,从小说抒情诗式的语言风格、象征的意象、哲理式的生命感悟三个方面分析、探讨托马斯•沃尔夫这位美国文学史上的短命天才的艺术风格,但这也仅限于对部分短篇的文本进行研究,不足以让读者全面了解沃尔夫的精神世界。因此,很有必要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各方面欣赏沃尔夫各个时期的短篇小说,从而更深刻地探索沃尔夫作品的主题及时代意义。   四、沃尔夫的小说特点   托马斯•沃尔夫的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上文已论及的主旨思想外,小说的艺术特色也是非常鲜明的。国内学者对沃尔夫小说的创作风格多有论述。王晓光《美国经验的诗意写真———评托马斯•沃尔夫抒情小说创作风格》认为沃尔夫以情感旋律作为小说的内在结构,继承了以惠特曼、爱默生和马克•吐温为代表的一代美国文化名流所创立的以边疆生活为核心的,切近生活,即兴博发、朴实奔放的文学传统,文风豪放,抒情色彩浓郁。尽管长期以来评论界对他的小说创作形式褒贬参半。但沃尔夫个性化的抒情性表现风格以及他融入小说语言中感官色彩浓郁的直观表现方式使他的作品独具特色,风格迥异。他的小说因此染上了浓重的史诗性色彩,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14](28)《抒情与象征:开启生命之门的双重力量———沃尔夫小说意象评析》则从沃尔夫作品的意象运用入手,从感官直觉中的生命感悟、浪漫抒怀的生存追问两方面进行赏析,得出了其情理兼容、意境高妙的创作风格。[23]   罗祖根《托马斯•沃尔夫的批判现实主义》以沃尔夫的长篇小说《你不能再回家》为例,从三个方面:小说通过描写阿雪维尔的变迁揭露了20年代美国虚假的繁荣和城市化、小说对美国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尖锐批评、运用比喻手法,预示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四伏、一步步走向灭亡的事实细致分析了沃尔夫的批判现实主义,诚如沃尔夫自己所声称的“艺术家”一样,他是以一个艺术家的视角来观察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的现实社会的,反映出了30年代美国社会的真实状况,但同时也要看到沃尔夫看待社会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不是一位社会小说家。[24]孙英杰《谈托马斯•沃尔夫作品的语言风格》认为沃尔夫善于运用语言,尤其是准确而生动的对白。沃尔夫关心语言,用惠特曼说《草叶集》的话,他的全部作品“不过是一个语言试验”。沃尔夫之注意语言,是他一个主题的自然发展,一切人生经验归心深处的寂寞。他认为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住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在人群中孤立,无法和周围的人互通心意。所以沃尔夫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孤独寂寞感便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当然,沃尔夫也有缺陷。他喜欢用散文诗的手法来写小说,结果因此而常常失于啰嗦。但瑕不掩瑜,沃尔夫终究是不可否认的语言大师。[25]   五、结语   对于沃尔夫的研究,总括起来说,沃尔夫和海明威是同时代的作家,同属“迷惘的一代”,虽然他没有参军作战,但“迷惘的一代”这一流派的作家们的活力和挫折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的迷惘有其自身的特点,他的小说反映出一种孤立感和世纪末的病态和愤怒。20世纪初,由于美国社会日益腐败,政府以及各大财团营私舞弊事件不断发生,政治丑闻、经济丑闻和生活丑闻成了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一批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正直、进步的新闻记者和作家就担起了揭露这些丑闻的责任。   沃尔夫没有沿袭20世纪20年代由詹姆斯、康拉德等人创立的精致、细腻的写作传统,在最大限度地书写人类生存经验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不倦的心灵探寻,他一直在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他的创作“确切地反映了他对艺术的性质有一种矛盾的看法———或者说是双重的看法。他一方面致力于详细、精确地描绘现实世界———忠实到对任何事情若非亲身经历就难以表达的地步。另一方面,他对艺术的性质与作用的看法,与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并无不同”。所以沃尔夫作品的艺术特点,概括地说,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浪漫主义的感情。他一生被这两种观点纠缠着,无法摆脱。[6](10)这就决定了他的小说基本艺术特色是以抒情意境、诗化语言和散文结构,反映他的生活经历和现实的关系,传达他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态度。他的小说被认为有很强的自传性质,他的家庭和他个人都成为他的小说人物的原型,因此有人说他的作品是他小说化的编年史。   沃尔夫还善于通过对比的手法,设置矛盾点来润色作品。因为矛盾存在于万物之间,世界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不仅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联系,而且提示事物的发展机制。矛盾显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他曾经说,“我所感觉到的生命和艺术元素似乎是一堆的矛盾,在没有找到一个事物的反面之前,我是无法明白它的。”他这种善于捕捉事物两方面的特点在他的作品中得到深刻的贯彻。   美国评论界强调,“沃尔夫在处理材料的方式上是位现实主义者,在表达上则是一位象征主义的大师”。这常常给他的作品带来深刻、广袤的寓意,成为他艺术世界极富生命力的一部分。他的四部长篇小说和部分短篇小说,贯穿性地运用了“家”这个意象,象征人生探索的起始、扩展与归宿,组成了以“家”为核心的主题曲和变奏曲,演示出社会与人生、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深刻。同“家”相连的还有“父亲”的意象,他不仅象征一种指点迷津,并不断扩展的力量,而且以其为核心组成神话式结构,作为人类命运中一个永恒的精神历程的艺术造型。其他如“门”“、石头”、“叶”、“网”、“岩石”等意象,所蕴含的寓意纵横交错,罗织成一张艺术之网,全面显示了沃尔夫小说社会性与心灵性交织并容的特点。#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