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生态解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生态解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生态解读

 

引言   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长篇小说《少年pi奇幻漂流》荣获了2002年度英国布克奖。这部充满奇特海上经历的小说“是一个扣人心弦的历险故事,一个关于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的寓言,一部引人入胜的超小说……机智使它更有活力,恐怖为它添了趣味,它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天才的作品”[1]。自小说获奖以来,吸引了世界评论界的目光,引出了许多关于它的评论:张建宏从小说的多声部叙述方式出发,论述其复调性艺术特色;卓然从马特尔对小说中动物与人物别具匠心的命名角度出发,探寻名字的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旨;田俊武、朱茜从真实与想象、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两个方面探讨作品“让你相信上帝”的主题;张妍瑜从虚幻与真实,镜像与自我两个方面分析小说中的老虎角色。本文拟从生态批评角度出发,解读这部伟大的作品。   一、生态批评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深入,人类开发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类的触角延伸到了从前无法到达的偏远地带,这些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满足了人们新的生活需要的同时,又进一步刺激了他们的欲望,越来越多的森林被砍伐、生物被捕杀,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也日渐尖锐,空气、土壤以及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各种瘟疫不断产生,很多生物已经从地球上永久地消失了,许多珍稀动物也濒临灭绝,这种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如果任其恶化,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种族的生存,这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与忧虑。自十九世纪以来,试图解决这种矛盾的生态理论不断问世,这种思想浪潮在20世纪后期也反映到了文学批评中,并逐渐形成了生态批评理论。它试图挖掘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学意义,并从生态学的角度解读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前生态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自然生态危机,消除自然生态危机,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生态危机又绝不仅仅限于狭隘的自然生态危机,还有社会生态危机以及精神生态危机,要解决生态问题,既是要解决自然生态问题,也还要解决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方面的问题。因此,生态批评也不单单只是关注自然生态这一层面,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同样也是生态批评必须关注的对象。生态批评的前提是:人类文化与自然世界密切相关,人类文化影响自然世界同时也被自然世界影响。它研究的主题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目的是从生态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判和文化反思,探索人类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引发的生态危机,揭露和批判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人类中心主义,唤醒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重建和谐世界。   二、《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表现出来的生态意识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少年派在船只失事后与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450磅重的孟加拉虎共乘一只救生艇生活227天,并最终奇迹般地存活下来的经历。船只失事,人和动物被共同放逐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上,放逐在大自然中,人在失去了现代科技给他带来的相对于动物而言的优越性之后,他和动物该如何和平共处?这样一个故事,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评论家来说,其中的生态思想显而易见。读完小说可以发现,书中时刻都关注着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小说一开始,作者就通过派之口叙述了人类对于动物的暴行,“我们这一行通常说动物园里最危险的动物就是人。”(25)“给动物喂各种五金制品:圆珠笔、回形针、安全别针、橡皮筋、梳子……”(25)“一个宗教狂割下了一条蛇的头;一个疯子喜欢上了在驼鹿嘴里小便”(26)人们肆意地给动物喂各种各样的食物,“一只懒熊吃了一个人给它的腐烂的鱼以后因为肠子大出血而病的很严重”(P26),一只两吨重的庞大的珍贵野兽“在吃了一个人喂他的啤酒瓶之后死于内出血。”(32)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对于利益的追求使人类将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目标,一切活动都必须遵从这一目标。生产自动化,模式化的建立,层层高楼的竖起,使现代人迷失了自己,找不到自己对于他人及世界的价值与意义。在社会上,出于生存需要许多人又不得不带着面具压抑着自我生活,以适应这个世界的规则。然而,面对那些动物时,人内心最原始的攻击性又被刺激起来,对于掌控在自己手上的猎物,人类肆意的玩弄以给自己带来优越感以及变态的满足感,人类“痴迷于把自己置于一切的中心”(34)是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使人类日益沉迷于不断膨胀的欲望,从而丧失了对自然的尊重与关爱。在这过程中,人类自身善良的天性也受到了扭曲而变得冷酷无情。派虽然耳闻目染了人类对于动物园中动物的暴行,但是受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影响的他仍然认为生活在动物园中的动物要比生活在野生环境中的动物“自由“,“快乐”。因为在动物园中他们有人类的保护和喂养,比起在林中时刻充满危险并且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生活来说,肯定是“幸福”了多了的。派甚至说道:“如果动物能凭智慧做出判断,它一定会选择住在动物园里”。(20)动物丧失了话语权,成了自然界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的“他者”,人类的无知和狂妄打破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人的“主宰意识”造成这个世界的和谐格局的崩溃,越来越多的资源在消失,越来越多的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但是,没有了动物,人能幸免于难吗?当然不能,人不能孤立地生活在地球上。人类应该有正确的“序位”意识,摆正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人类应当自觉意识到,除了人类以外,还有更多的、必不可少的“非人类”的存在,人类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意决定非人类存在物得生死。   随后,派的父亲决定全家带着动物移民加拿大,他们所乘坐的日本货船漂荡在太平洋上时失事,派被两名水手当做诱饵扔到救生艇中去喂鬣狗,他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于是,他开始了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与他同时处在救生艇中的,除了那只鬣狗外,还有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理查德帕克咬死了鬣狗。接着就是派海上生存的故事,就是如何对付理查德帕克的故事。人类对于动物的滥杀虐待不仅给动物带来了生存危机,同时人类也将自己一步一步推向悲剧的深渊,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暴行最终会得到惩罚,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人类和动物都不能幸免,在惩罚之日到来时,他们必然要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在茫茫大海上,在救生艇那样狭小的空间里,在缺乏充足粮食的情况下,人类和动物该如何相处?对于已经习惯现代话生活,脱离大自然原始状态的人类来说,与大型食肉动物独处等同于在向死亡靠近,派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理查德对他来说是个死敌,最终不是他死就是它亡,不想坐以待毙的派于是设想出了六种对付理查德的计策,第一,把它推下救生艇;第二,用救生艇储藏室中的六针吗啡把它置于死地;第三,用所有能弄到手的武器来攻击它;第四,用东西把它噎死;第五,给它下毒,在它身上放火,电死它;第六,与它打消耗战。然而,仔细考虑后,这六点都没有用。长期脱离大自然残酷斗争的优越生活已经使人类丧失了在自然界争斗中存活下来的本领,在没有现代科技帮助的前提下,人类几乎无法与大型肉食动物抗衡,派知道,如果和老虎斗争,输的只是他自己。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理查德此时成了派存活下去的勇气,“是理查德帕克使我平静下来”(176)“恰恰是开始时把我吓得神经错乱的东西让我安静下来,给了我决心,我敢说甚至还让我变得健全”(176)“一部分的我很高兴有理查德帕克在;一部分的我根本不想让理查德帕克死,因为如果他死了,我就得肚子面对绝望,那是比老虎更加可怕的敌人”(179-180)“没有理查德帕克,我今天就不会在这儿给你讲故事了”(180)对于理查德,派有着特殊的情感,就像人类对于自然一样“爱恨交加、征服欲和敬畏心理并存的特殊感情”[2],一方面派要与理查德抗争,将充满危险与恐惧的未知空间改造成适宜他和理查德共同生活的“新世界”,一方面他要从理查德的纯洁无瑕和无限生机中获得精神上的依托。#p#分页标题#e#   漂流在海上,派完全处于大自然的掌控之中,“于是我随波逐流。风和潮决定了我往哪里去”(211)救生艇中的应急食物根本无法维持一个人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的生活,因此派必须向自然求助,利用大自然中的资源使自己存活下去,派将目光转向了他所处的海洋,他收集雨水,淡化海水,依靠捕杀海洋中的生物生活,所有这些,作者都在向读者传达了一个思想:伟大的大自然养育了人类,不管一个人是多么智慧、多么坚强、多么强大,他都不可能脱离大自然而孤立存在。于此同时派还必须努力与理查德和平相处,一直以来,派都将理查德假想成为随时会攻击自己的敌人,他划分自己的地盘,想方设法让理查德认清谁才是主人,“我要让理查德帕克明白,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玩弄和嗅闻他的粪便,这是我的权利,是我作为主人的权利”(250)然而事实却证明,在理查德帕克拥有所需的水喝食物的条件下,“只要我不破坏他的平静,也许他甚至都不会注意到我”(255)动物对于人类并无恶意,他们所想要的只是属于自己的空间以及宁静,而人类却肆意捕杀动物,将动物的自我保护当成是其对人类进行的野蛮攻击,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安宁,却反过来责怪大自然阴晴无常,将灾害带给人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需要人类自觉地遵守自然规则,尊重自然规律,我们需谨记,自然可以被践踏,但永远不会被征服。大自然孕育了人类,就必然有某种规律约束着他。   总结   派最终存活了下来,理查德帕克也是,在踏上陆地的那一刻,理查德帕克走向了属于它的丛林,始终没有看派一眼,“他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丛林。然后理查德帕克,我忍受折磨时的伴侣,激起我求生意志的可怕猛兽,向前走去,永远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309)“我祝你好运。当心人类,他们不是你的朋友”(310)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份子,与其它生物种族之间不是敌对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所有的生命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另一个生命……如果缺少了任何一个部分,所有其他部分必然因此而秩序紊乱”[3]即使人类社会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如果人们不给予自然“充分的畏敬”,而是不断对其挑衅,那么人类所招致的无疑将是毁灭。人类应当以一种更平和的态度善待环境和与之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其它生物,与之和谐相处,实现人类以及自然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