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审美视角下的一幅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长篇小说《一幅画》(Картина)发表于1980年,作者达尼伊尔•亚力山德罗维奇•格拉宁(Даниил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Гранин)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他以科技题材的创作登上俄罗斯文坛,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一系列引人深思的作品中,作家不断地对科学与道德这一中心议题进行探索,比较广泛而深刻地描写了“科技革命”条件下的社会矛盾冲突和人们道德面貌的变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人们还沉溺于对“科技革命”的赞美中时,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作家已经开始对技术文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了。他们出于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强烈忧虑,直面人生,毫不隐讳地揭露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和弊端,追求真理和社会的正义,思考一系列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格拉宁就是这样的作家之一。他在轰轰烈烈的社会建设中看到了沉湎于物质主义和技术至上的种种弊病;看到了随着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的精神价值和道德信念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看到了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且与此相关,提出了保护人的内心世界的问题[1]2。20世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施怀泽说:“我们的灾难在于:它的物质发展过分地超过了它的精神的发展”,“在不可缺少强有力的精神文化的地方,我们则荒废了它”[2]。《一幅画》从发表至今虽然已经过去了30余年,但它的生态审美取向在当今社会却显得愈发具有现实性。往者虽旧,余味仍新,从生态审美的角度来解读《一幅画》,我们可以发掘非常丰富的意义和内涵,领会心灵美、生活方式的审美追求与自然生态美、艺术美和精神家园保护之间有机统一的关系。 一、一幅画———自然生态美的艺术体现 长篇小说《一幅画》说,雷科夫市执委会主席洛谢夫从莫斯科带回已故作家阿斯塔霍夫的一幅题为《河畔》的风景画,他被这幅画吸引的原因首先是画中描绘的是洛谢夫熟悉的家乡雷科夫市的一处风景———古老的建筑基斯雷赫府邸及其周围景色宜人的日穆尔金纳河湾;再就是洛谢夫敏感地意识到这幅画对雷科夫市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于是洛谢夫设法说服画家的遗孀把这幅画赠送给雷科夫市。这幅画被带回雷科夫市后在市民和干部中引起了各种反响。 当洛谢夫从《河畔》这幅画旁边经过时,身体便像中魔般被牵动了一下,他是被这幅画的艺术魅力打动的第一人,他从未料到过,一件东西竟然能这样反复玩赏并从中取得快意。画中的景物对他来说是熟悉的,没有任何新鲜东西,而且也没有标注和说明。可是这温馨与某些回忆来自何处,又何以当他看着这幅画时,能够听到妈妈的声音呢?他很不理解。他赞叹画中的美,思考着“这美是从哪里来的呢?没有这幅画的时候,这块地方看上去很平常。可是,同这幅画两相对照就显出美来了。试问,这美是藏在哪里的呢?为什么我们自己发现不了它?”[3]44 最为这幅画打动的是美术教师图奇科娃。她早就知道这幅画,可当她看到原作时,还是高兴得欢呼雀跃,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她对洛谢夫说:“您看,这幅画里包含着多少心灵啊!怎能把这样的珍品藏起来不给人看呢?”[3]37 《河畔》是一位有才华的画家阿斯塔霍夫在爱情的驱动下,经过长期的考察、多角度的选择和深思熟虑后完成的。这幅画里寄托了画家深深的爱情和对恋人的无限思念。他画的是实物实景,又不单单是实物实景。为了选择合适的角度,他一连好多天早早来到河边。一天,当他跑到河对岸观察时,闪现出一个对他的创作意义重大的想象:“空气是由多种色彩推动的!空气的运动不是由看不见的风和温度产生的,而是由于色彩。”[3]267这与其说是自然现象,毋宁说是画家的一种美轮美奂的心境,是自然美在他心中的升华。基斯雷赫府邸铜屋顶的绿色在画家的眼里也是那么具有魅力,它使上百年遭受风吹雨打的金属有了灵魂。画家故意在一面墙上画出脱落了墙皮的一块,露出红砖 ,说这样“现出了房子的肉体,给人一种厚重而又脆弱的印象”。画家将自己的感受倾注于笔端,给这幅画注入了生命的活力,画中的自然超脱于真正的自然,是自然生态美的艺术体现。基斯雷赫府邸这座古老的建筑也是一件艺术品,它凝结着当时建筑设计者的心血,是当时先进建筑的代表。它修建于19世纪,与周围的景色、美丽的日穆尔金纳河湾早已融合为不可分割的、和谐的一体,也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和记忆中。有多少辈人小时候都在那个地方学会了游泳,学会了用简陋的方法钓鱼。年轻人在那里幽会,学会了接吻。那里也是“儿童们的自然保护区……他们捞到第一条鱼和初次下河洗澡都是在那儿”。 在日穆尔金纳河湾畔长大的人们与这片地方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它美丽的风景已经自行置入人们的记忆,成为记忆不自觉的一部分。而经过艺术加工创作出来的画作《河畔》唤醒了这种深藏的记忆,熟悉这片风景的人们从画中感受到了现实的美,又从现实的美景中领略了它所蕴含的艺术性,它的确如诗如画!于是,现实的图景和艺术创作的图景交相呼应,汇成了人们心目中一幅美好的画卷。那么,小说标题“一幅画”是否蕴含着这两方面的含义呢? 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倡“人诗意地安居”的审美理想,“诗是真正让我们安居的东西”[4],而“没有爱伴随的美就没有生命,没有诗”[5]。《河畔》这幅画富含诗意,以一种朴实又巧妙的手段展示着自然的生态美,散发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气息,唤起每位善良的人对这种氛围的向往和热爱,对本真生命存在的渴望和追求。它给每一位欣赏者以美的感悟的同时,唤起他们对自然美的再认识,对美好年华的回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遐想。这幅画的艺术魅力正由此而生。 二、一幅画———心灵审美的生态诉求 被这幅画作吸引和感动的人们获得了崇高的审美体验,身心开始涌动起爱自然、爱家乡的热潮,并进而转化为一种生态诉求。#p#分页标题#e# 洛谢夫作为雷科夫市执委会主席,既要为城市的经济建设操心,还要为市民的生活操心。为解决住房紧张问题,必须建造现代化的高层楼房;为发展经济,创造就业,他奔走呼吁,争取上级同意将新的计算机分厂建在自己的市里……然而,无论怎样,对于自己从小熟悉的河流、树林、房屋,洛谢夫有着强烈的难以割舍的情怀。它们让他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自己慈祥美丽的母亲,想起举止古怪却给他留下一本富含哲理、思想深邃的日记的父亲。日记的一些字里行间流露出令洛谢夫产生共鸣的美学思想:“……云雀由于幸福而歌唱。但更可能是为了幸福而歌唱。若是为了幸福,那么便又产生了问题———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还是为了周围世界的幸福呢?我认为是后者,也即是说,为了美。”[3]132一天清晨,他重新来到河岸边,美丽的两岸景色令他心旷神怡,可当看到人们对河流的不珍惜景象时,马上变得忧心忡忡。“城市在它身边长大,吃它、喝它、靠它致富,可从未想到过感谢它,没有人清理疏浚过这条河,没有人在河里养过鱼虾,河运人员关心自己的轮船,在河上设置航标,但却未考虑过河的关切,它是没有主人的。”[3]155洛谢夫由爱而产生对普里亚瓦斯河的关切,为它没受过人们的保护而痛心和忧虑。正是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洛谢夫苦苦思索的脑中突然幻化出一幅完美的方案:“可以将分厂移到下面帕特里阿尔丛林那边,那样一来,市中心便会有间隔地面对河流,日穆尔金纳河湾的斜坡,以及坡上由一群新式建筑映衬着的基斯雷赫府邸也会展现出来……”[3]155这样一来,要保住基斯雷赫府邸,留住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日穆尔金纳河湾和建新厂的矛盾就可以解决了!洛谢夫为自己的这一想法感到振奋,并为这个想法的实现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但却在所不惜。 美术教师图奇科娃为了充分展示《河畔》的艺术美,选定学校的生物实验室作为展览它的最佳地点,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到画中的实景。图奇科娃的美术课“跟以前不一样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图奇科娃抓住时机向学生灌输热爱自然、热爱乡土文化的思想。这个外表朴素、身材娇小的姑娘,内心蕴藏着对大自然、对人类和艺术巨大的爱。她的爱是俄罗斯民族优秀品质的表现,是母亲献身精神的再续。她心中永远铭刻着战争期间母亲割破血管,让幼小的弟弟吮吸的一幕。她热切地希望并积极行动起来,为的是让先辈留下的伟大的精神和传统在孩子们身上得到发扬光大。 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年代,在片面强调政治观念和斗争意识的岁月,老红军波利万诺夫领人焚毁教堂收藏的圣书、圣像等珍贵文物,对画家阿斯塔霍夫的创作横加干涉,要求它在画面上添加大红标语。他们的过激行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三五年之后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反而在市民中引起不安和恐慌,给革命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后来觉醒的波利万诺夫誓死捍卫历史文化遗迹,从他身上表现出的生态诉求是最彻底的。促使波利万诺夫觉醒的原因在于他本真的良知,在于他对过去饱含良知的记忆。记忆和良知恰恰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思想状态。“记忆———良知和道德的基础;记忆———文化,积淀文化的基础;记忆———诗歌的基础之一,对文化价值的美的理解”、“良知———这主要就是记忆,是对所做事情的道德评价”、“没有记忆就没有良知”[6]。 作为自然的一分子,人的天性中似乎就包含着对自然美的诉求。小说中有一个情节虽然不起眼,却很能说明这一点。19岁的青年科斯佳,外表穿戴给人不庄重的感觉,却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伸到河面上的一棵柳树,不让施工人员把它锯掉。围观人群中的一位小姑娘悲愤地喊出“我不愿意”,推打对此事漠然旁观的妈妈,认为她“坏”。孩子纯真的天性多么需要外界环境的保护! 《一幅画》的作者借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阿尔卡季•马特维耶维奇之口说,“一个城市的独特风貌是由那些遇见不到的,从历史上层叠起来的景物的结合和搭配构成的。……城市里应该有一些诗意盎然的隐秘的角落”[3]228。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与绝对的“人化自然”的理论牵制着人们的审美导向。以改造自然的名义灭绝性地掠夺自然资源,无限制地扩张人活动的地盘,导致全球自然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人在开发利用自然方面变得越来越有能耐时,对自然界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却越来越麻木无知,人们越来越容易满足于物质利益的领地,却全然不知在道德精神上的迷失。小说《一幅画》阐述的生态审美诉求也是对世人的呼吁。 三、珍藏一幅画———保护精神家园的生态斗争 精神上的生态审美诉求一定会促生实际的行动。洛谢夫表面上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参与群众的呼吁,却进行了最有实效的行动。他向上级提出改变厂址、保护古老建筑作为地方博物馆的建议,却遭到了顶头上司———州执委会主席乌瓦洛夫的强烈反对,洛谢夫的极力申辩也没起多大作用。并且,在这紧要时刻,乌瓦洛夫提出将提升洛谢夫做自己的副手。洛谢夫内心陷入复杂的矛盾之中,不得不权衡利害得失。然而阿斯塔霍夫的风景画在洛谢夫心中唤起的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和审美体验,以及群众的强烈反响开拓了他的眼界。他不愿看到“画本身不会丢失什么,有所丢失的倒是我们”的结局。在名胜古迹即将被毁于一旦的紧要关头,洛谢夫坚决站到了保护自然美和文化传统的广大群众的一边,采取措施,扭转局势,使古老建筑得以幸存,而他本人却由于冒犯上级而被迫辞职,离开了雷科夫市。为保护一个城市的精神家园而付出沉重代价的洛谢夫可谓“作者精神道德美的体现者”[7]。 小说中,州执委会主席乌瓦洛夫正是一位精神贫乏、一味追求技术至上的唯理论者。尽管他是一个精明的实干家,善于经营管理,并且官运亨通、神通广大,但他是一个见物不见人,鄙弃人的精神需要,像机器一样冷酷无情、麻木不仁的官僚主义者[1]5。同乌瓦洛夫一样,也有一些领导人物和市民不理解洛谢夫的良苦用心。他们不关心画作的艺术价值、现实意义和永恒魅力,而对这幅画的价钱兴趣盎然。从这一侧面也使我们看到,原苏联社会在所谓“科技革命”口号下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人的精神道德价值所造成的精神生态危机。#p#分页标题#e# 如果说图奇科娃为向市民和学生展示画作的艺术美与校长之间发生不愉快的冲突还不算斗争的话,老红军波利万诺夫的斗争可谓是最彻底的。他是睿智的,迷途知返、知错就改并竭力弥补。他收集各种文物,准备筹建一所地方博物馆,就以基斯雷赫府邸作馆址。最后,他牺牲在前往基斯雷赫府邸、阻止别人拆掉它的路上,临死前的话语充满遗憾,“我没来得及,没来得及”[3]404。波利万诺夫誓死保卫古建筑不被破坏的英勇行为受到全市群众的尊敬和怀念,也唤醒了更多的人为这件事奔走呼号,美的精神体验对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不管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都是其他物质享受所不能取代的,为了美好的记忆和理想,人可以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上述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对于新型生态人格生成的审视与召唤。而“这种生态人格,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的最终实现,是人的自由本质的最终实现,而且还是使这种和谐成为恒久存在的根本保证”[8]。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更是人的精神生态和谐、个性完善的必经之路。人类长河奔腾流淌,一代又一代的先人通过劳动创造,体验着生活的意义,探索着生命的价值,并为后世积累下巨大的精神财富,为人生的美好不断添加绚丽的色彩。人类的繁衍生息离不开这种精神生活的滋养,这一精神脉络只能延续,不可中断。美与善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保护文化古迹和自然生态的美,实质上是保护人的精神生态、个性完美发展的斗争———这是格拉宁在小说中体现的中心思想。 一幅画将一个城市的一方水土凝固进了画框,本来也许只能作为一幅令人回顾过去的画卷,却因为唤醒了许多人追求真善美的心而保住了这方水土,从而也保住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精神家园。所以说,这幅画是有生命的,这方水土也是有生命的,他们为人的精神生态提供给养,与之共生共存。由此展现了生态审美的“主体间性”特征。可见,“一幅画”不仅是自然生态美的艺术体现,它还转化为心灵审美的生态诉求和维护精神家园的生态斗争,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自然美、艺术美、心灵美共生共存的生态审美观,保护自然、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也是保护人类精神家园的历史生态观,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统筹兼顾的发展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