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模因论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模因论 顾名思义,模因论首先是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就是模因。模因在英文中又称为“meme”,在现代汉语里最为通俗的一种解释就是认为“meme”是一种文化的基本单位,其主要功能和作用就是传播。但是这种传播并不是通过直接的遗传模式来实现,必须是通过一种外在的间接模仿来完成。西方学者对模因论的研究非常重视,他们将其广泛地与各种专业知识相结合,试图寻求模因论更为深层次的特质与优势。例如,将其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相联系。 对于模因论在文学领域的研究,西方学者Dawkins认为,在文化领域中,模因作用的发挥是通过模仿和复制在人脑之间相互传热而进行传播。说到模因,很容易想到基因,将英文的“meme”翻译成模因,很大一个原因也就是为了让它与“基因”这个已经被广泛认知和认可的词语之间形成一种差异。[1] 二者虽然都是一种传播模式,但是基因主要是通过固有的先天性遗传模式而进行传承,而模因则是通过对文化单位的模仿而进行传播。模因的传播一般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分别是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这四个阶段正是一个模因需要完成传播必须经历的全过程。 二、模因的特征与文学翻译 在本文中,我们将模因与文学翻译结合起来,并试图通过对二者的解析来探寻如何更好地选择文学翻译的策略。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对模因自身的发展特征有更为清楚的了解,并且对模因如何影响文学翻译进行分析。 (一)模因的特征 模因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的携带代为,它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在大脑中的复制与模仿来吸纳。一个成功的模因,它必须具备三项最基本的特征。首先是模因的复制可信度,这个指的就是在模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与被模仿事物之间的差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一种失真。一个好的模因,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也就是当复制对原版的忠实度越强,那么我们在传播过程中才能尽可能地还原原版的风貌和真相。其次,多产性。多产性指的就是模因的复制速度,速度越快,其传播范围也就越广。再次,复制的周期。所谓复制周期,指的就是一个词语被模因复制的存在时间。在上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模因的复制需要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从同化、记忆、表达到传播。同化指的是模因能够被注意和接受,这是我们进行传播最基础的一个前提,如果模因本身不具备这种吸引和关注的实力,那么就谈不上后续的传播。在被认可和接受以后,模因需要被记忆,也就是它必须停留在个体的脑海中形成某一种印象。模因在脑海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它能够用来传播的机会也就越大,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只有很少的模因能够存活下来被用于传播。模因要从一个个体传播到另一个个体,必须经历一个表达的阶段,也就是在与其他个体的交流过程中,模因不再局限于一种记忆的状态,而是能够被表达,被他人所感知,这就是传播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完成了这一个表达阶段后,模因才真正地进入了传播阶段,传播有着一定的属性要求,它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必须与被传播的模因本身没有太大的出入,没有严重的失真。[2] 这是模因传播最基本的四个阶段,并不是每一个模因都能够顺利地完成这四个阶段的发展,一些模因在其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过程中就已经被淘汰,无法完成最终的传播。 (二)模因与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从其外在表现形式看,虽然是一种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另外一种文字进行传播,但是从其本质上,这也是一个模因的传播过程。从模因的角度来解析文学翻译,实质上就是模因通过文化鸿沟的跨越,来实现模因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传播。从模因的角度来解析文学翻译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文学翻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 文学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转化,它往往涉及一些更为深层次的内容,从民族文化到种族文化、从社会模式到意识形态、从本土特色到全球化、从文化矛盾到社会矛盾等,文学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需要调和处理这些矛盾,进而为作者呈现出一种能够被理解、被关注的历程。特别是在中西文学翻译中,这种文化价值观的矛盾冲突一直是影响作品翻译效果的重要因素,这种冲突不仅仅是指翻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价值、思想意识上会存在差距,更是指两种文化载体背后的读者在社会价值观念上有着巨大的悬殊。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在这些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和价值差异的背景下,文学翻译应该就是一种异国文化模因通过语言这种具体形式被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原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因的综合载体,当一个翻译者对这个作品投射出关注,开始试图进行翻译时,那么这个翻译者就成为这个模因的宿主。[3] 对于文学翻译,理论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就在于两种翻译模式的选择,归化和异化一直是学者在文学翻译中争执不休的问题。究竟是采用归化翻译还是采用异化翻译,每一个学者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许多支持和捍卫自己观点的内容。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一个文学作品的翻译效果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从模因论的角度来分析,究竟该如何在具体的文学翻译工作中选择合适和最有利于作品翻译的模式。 三、模因论对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提到文学翻译,我们就必须说到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作为相对应并行存在的一对术语,最早由劳伦斯•韦努蒂1995年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提出。[4] 具体而言,归化翻译指的就是译者在作品翻译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以读者为核心,用读者所熟悉的语言模式和表达方式来对作品进行处理。 而异化翻译,指的就是翻译者应该更多地从原作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尽量采用与原作者表达模式和方式相吻合的原语表达,尽量保留原作者的行文风格和特色。因此,从模因的角度来看,当原语的模因在数量上明显多于目的语模因时,我们便认为这是一种异化的翻译模式,当目的语模因明显多于原语模因时,则就是归化翻译的模式。那么,如何从模因的角度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我们从以下几个因素来考虑。#p#分页标题#e# 第一,时代背景。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不同,译者就应该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从中西文学作品的翻译来看,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西方的时代特征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混乱时期,而西方国家已经建立了现代文明。此时中西方文化的差距之大,使得如果采用原语模因的方式来翻译文学作品,中国读者根本就无法感受到外国文学作品的魅力。对于当时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来说,民主仅仅是一种觉醒,而不是一种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如果一定要采用超乎这一类民众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模式来进行文学翻译,其取得的效果定然是有限的。所以,在这一时期翻译这类文学作品时,必须重视归化翻译策略的使用。 反之,如果我们从当前的环境下翻译20世纪西方20、30年代的文学作品,这种归化目的语模因就应该适当减少,因为在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对于20世纪西方的文化不再是那么的难理解与无法认同,翻译者可以从更客观的角度来翻译文学作品。也就是即使同一个文学作品,在不同的时期对它进行翻译,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上都会有较大的差异。 第二,读者群体的不同。每一部作品,虽然作者在写作时并不是非常确定自己作品所指向的读者范围,但是对于翻译者来说,已经在心中对读者有了预设,也就是通过对这类作品风格和内容的判断,能够大致了解到哪些群体是本书的读者对象。读者群体不同,意味着读者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当读者群体不同时,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就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例如,付东华于30年代末翻译美国小说GoneWithTheWind时,将书名翻译成《飘》。他还把众多的人名、地名“中国化”,又对一些描写性的文字随意增删。[5] 这种目的语模因的使用,就是为了更好地拉近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特别是《飘》这种需要通过对白与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魅力的小说,如果过多地采用原语模因,很难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不能有情感共鸣,那么这类以人物故事为主的小说就很难得到流传。 第三,从独立中介的角度来处理强势的模因。 模因的传播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复制再复制的过程,每一个模因在与接受体接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这是由接受体自身的情感需求和综合素质所影响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模式并不是绝对的。到底要用归化还是异化,必须考虑到历史时期、目的语读者、翻译者以及翻译内容本身的因素。以模因为中介来看翻译,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归化和异化在何种情况下使用最为恰当,翻译者除了考虑原作者和读者的文化差异的原因外,其本身还应当处于一个独立中介的翻译者角色,这个角色应该归属于对作品的认识。一个翻译者在翻译作品时,必然是对这个作品有了深入的了解,有自己内心的感受与触动。在翻译这个作品的时候,从尊重作品的角度来选择最有利于作品表达的翻译模式,也就是异化和归化的动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