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教育模式改革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外国文学教育模式改革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外国文学教育模式改革实践

 

外国文学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东西方古代至现当代的文学发展史和名家名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门初开时期,外国文学由于系统地介绍国外文艺思潮和经典名作,曾是中文专业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但时至今日,它却已经“沦为”众多学生头疼的课程,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课程内容本身的难度、学生对外国历史文化的隔膜、受考级考证等实用主义校园文化的影响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教学模式及方式方法的陈旧死板,因而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一、地方高校外国文学课程应以“传授知识—提升能力”为教学目标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以教学为主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院校,它在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的类型与要求等方面都与老牌综合性大学有很大的不同。   如在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方面,由于后者重在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人才,故教学中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及理论水平的提高等等。因而主要采用以史为纲,伴以代表作家作品评析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于这些综合性大学有较充足的课时设置,学生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授课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而反观目前的大多数地方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也仍然沿袭这一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介绍各个时期各个国度的文学成就、思潮,要介绍作家生平、作品背景与情节,再分析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等。介绍的内容可能因教师个人的兴趣以及当下学术发展而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学生只是听众(偶尔参与),只需照单全收即可。在这种模式下,外国文学被当作是一门专门的知识来传授,忽视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另外,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地方高校从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思想出发,往往不再在第八学期(有的甚至是整个第四学年)安排课时,而用于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和自主择业。加上中文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往往为保证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传统专业重要课程以及专业必修课的课时充足,而压缩了一些被认为不那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如外国文学、文艺学等。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中文文秘专业的外国文学课时只有48节,一个学期就可上完。捉襟见肘的课时导致教师不得不“满堂灌”,每节课都塞进大量内容,疲惫不堪;学生则苦于当“填鸭”,在死记硬背中滋生着厌学情绪。教师们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学生们则只知道苦练“背功”,感觉学无所用,更没有能力学以致用,由此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学习外国文学的热情。   而在当前大学连年扩招、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形势下,应用型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教学的特色上。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毕业生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走上工作岗位就能派上用场[1]。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外,更应以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主。作为文科基础课程的外国文学同样应该贯彻这一指导思想,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结合当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根本,是要致力于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模式,而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转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里,教师的地位和角色也相应地转变,教师应成为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答疑解惑者、参与者,课堂也就会成为一个师生交流、互相学习讨论的场所,由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在不断地思考、探索,最终结合课程特点、专业要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点,确定了以“传授知识—提升能力”为教学目标来打开教学的思路。   外国文学课程要让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文学史常识以及理论知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长期以来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的重点。但另一方面,如果只会死记硬背这些知识,而缺乏运用知识去鉴赏、分析作家作品的能力,那么这种知识的传授必将失去活力,教学的内容也势必空洞、枯燥无味。地方高校的中文专业多是应用型的文秘、新闻、播音主持等专业,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外国文学课程虽属于基础课,但仍然要为学生更好地夯实文化基础、掌握专业服务。因此,外国文学应与专业结合,以知识传授和提升能力并重,使学生在积累、领会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考、分析、鉴赏和表达的能力,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文学专业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尝试构建“自学—交流”教学模式   从“传授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目标出发,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摒弃“满堂灌”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了“自学—交流”的教学模式。   1.“自学—交流”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自学—交流”模式包含自学、交流、精讲、应用、评价五个环节。   在自学环节,面对厚重的教材、大量的文学史知识和有限的课时,教师通过指导性地布置预习作业,使学生可以在课前先行了解很多一般性的文学常识,从而为课堂教学节省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如在学习各章节概述部分的时候,就要求学生通过研读教材和查找资料的方式,来了解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作家作品,并做好相关笔记,以此代替教师在课堂上逐一梳理讲解这些内容。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课堂的交流(也延伸到课后的交流),教师对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了解、引导,解惑答疑,使学生对自学内容形成更清晰的认知,提高自学效果。   精讲环节针对的是在交流中表现出的理解的模糊、分歧,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力图讲深、讲透。如某些文学思潮产生的复杂原因、某些较难理解的文学理论的阐释、代表性作品的深入分析等等。如文艺复兴阶段,我们就对《哈姆雷特》的主题、主人公形象、艺术手法等进行了精讲,并介绍了在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化研究等视角下的一些研究成果,使学生对这部经典作品的复杂内涵具有了较全面、多元的认识。#p#分页标题#e#   应用环节主要是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如对名篇的鉴赏、专题的讨论、阅读经验的分享等等,可以由教师依据章节要点组织布置,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关注点提出。如在学习浪漫主义文学时,我们就组织了班级诗歌朗诵会。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众多诗歌名篇的朗诵练习,学生对作品的内涵、情感以及艺术性有了更为深刻、感性的认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经典作品真正进入了情感和心灵世界。   又如一些经典戏剧片段的排演、重要作品的讨论会等等,皆能收到加深认识、丰富感受、拓展视野的效果。评价和应用是紧密结合的,主要评价的是学生在应用时的表现,如表达是否清晰流畅(语言)、是否有独特见解(思维)、感受是否深刻(审美)等等。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在这里,教师只是一个教学的参与者,而不是权威的或最终的裁决者,要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看法。   2.“自学—交流”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   “自学—交流”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是教师引导、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着眼于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它打破了外国文学课程长期以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纯的传递—接受式模式,把多个教学环节融为一体。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已经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自然就提高了听课的效果。而精讲是针对学生自学中的问题、疑难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展开,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交流和应用则把部分教学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创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展现自我,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并提升了从语言到思维、从分析到鉴赏的综合能力。总体看来,“自学—交流”这一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自学—交流”教学模式的采用,也带动了教学方法的变革,从以往以讲授为主,转向了讲授、讨论、多媒体演示、情境模拟以及通过网络课堂向课外延伸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多元的教学方式。使课堂信息传递由单向变多向,把单一的教师的“讲堂”变成师生共同研讨、学生主动发展的生动活泼的“论坛”。这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机制,会使学生感到课堂上永远有生气,有吸引力,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从而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培养。如通过让学生自定学习计划,或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学有关章节,以及应用环节后的自我评价,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文学作品、叙述作品的故事情节、经常性的课堂发言,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分析、对流派的阐释对比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撰写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的发言提纲或发言稿、小论文等,能进一步培养其写作能力、学术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经典戏剧排演、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表演能力,而经常的交流、互相评价等,则在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其交往能力。尤其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从而逐步锻炼思维方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的水平。经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在逐步提升,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其以后从事文秘、新闻、编辑等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构建“自学—交流”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当然,“自学—交流”教学模式实质上是需要师生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因此它的有效开展,除了教师的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外,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积极配合。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能否做到充分阅读名著。时下大学生的心态普遍比较浮躁,难以静下心来读长篇巨著,再加上外国文学作品的异域风格导致的阅读难度,能认真读完必读书目的学生确实极少。   为此,教师就必须采取各种手段积极督促学生。   如我们在课程开始之初,就下发了必读书目表,规定学生至少应该精读3-5部经典中长篇小说,并且必须是读原著,而不是故事梗概、节选或简写本,或者只是看过其电影、电视版本。除在课堂内外反复向学生强调阅读经典作品的重要性外,我们还通过课堂提问、作品人物关系图和读书报告等,来督促学生大致掌握这些作家作品的概貌、文学地位和影响力等基本情况;并通过专题讨论来进一步促进学生不得不读有关原著。在考试中也引进相关题目,通过考查必读作品的某些细节,来敦促学生阅读原著。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认识,必须通过自身阅读、感受、想象、体味,没有对作品的亲身感悟,教师讲得再精彩,学生也只能一知半解,更无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就难以展开,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也就难以提升,其他的各项能力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因此,“自学—交流”模式意味着督促和了解学生阅读名著情况将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常态和重点。当然,最能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方法,莫过于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课堂的吸引力,使教学与阅读这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由于“自学—交流”模式以“传授知识—提升能力”为教学目标,这实际上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更深入、全面的把握,有丰富的阅读量,对众多的作家作品有自己独特、深刻的认识,要熟练、准确地把握外国文学理论,要及时关注了解当下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要有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心得,要具备组织开展学生应用环节各项活动的多种能力。这些,对教师来说,这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却也带来了更多的教学乐趣,把枯燥的“一言堂”变成了教师掌控下的思维碰撞、观点交锋的论坛,在互动交流中常常能受到学生的启发,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p#分页标题#e# 地方高校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而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其中的关键。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第二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讲话中就明确强调要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2]。外国文学的教学实践也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尽管面临生源素质下降、课时紧凑等困难,我们仍应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从地方高校的具体实际和现代社会的需求出发,不断探索,努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实践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外国文学教学才有可能走出困境,顺应当代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多层次方向发展的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