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史通文史关系析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史通》中的文史关系矛盾,文学研究者和史学研究者都会注意到它。从先秦的文史不分到汉魏六朝的文史独立,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演进过程,对于历史中怀着不同禀赋的个体来说,亦会在其身上留下烙印。史学时代而具文才,文学时代而具史才,若才馁即喑哑其声,若才盛即发为抗辞。作为文学时代的史学家,刘知几以骈偶之文掎摭新史旧史,在《史通》中以文衡史,表现出文学的历史观;又以史律文,表现出历史的文学观。
一、从“文之将史,其流一焉”到“文之与史,较然异辙”
刘知几认识到了个体禀赋与学术演进的关系,他在《核才》篇描述了文史之间从合到分这一历史过程:昔尼父有言:“文胜质则史。”盖史者当时之文也,然朴散淳销,时移世异,文之与史,较然异辙。故以张衡之文,而不闲于史;以陈寿之史,而不习于文。其有赋述《两都》,诗裁《八咏》,而能编次汉册,勒成宋典。若斯人者,其流几何?[1](P250)孔子所言之“史”本为文辞繁多之义,而刘知几径以其为历史撰述,并藉此谈论上古时代文史密不可分的关系。又如:“昔夫子有云:‘文胜质则史’,故知史之为务,必藉于文。”[1](P180)“‘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史云史云,文饰云乎哉?”[1](P528)这一时代的“文”具有和“史”一样的功能,可以劝善惩恶,所以刘知几说: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国风,以察兴亡。是知文之为用,远矣大矣。若乃宣、僖善政,其美载于周诗;怀、襄不道,其恶存乎楚赋。读者不以吉甫、奚斯为谄,屈平、宋玉为谤者,何也?盖不虚美,不隐恶故也。是则文之将史,其流一焉,固可以方驾南、董,俱称良直者矣。[1](P123)刘氏强调当时“文之与史,其流一焉”,是由于“周诗”、“楚赋”皆如《春秋》一样可进行道德批评。屈平、宋玉“可以方驾南、董”,不是因为其藻采,而是因为他们“不虚美”、“不隐恶”。汉魏以降,文史殊途,各自从经学中独立而出,在六朝都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但这一时代“文”愈来愈趋于骈俪雕饰,悖离了文史合一时代“文”的本义。若仍令文人修史,必然会“虚加练饰,轻事雕彩”、“体兼赋颂,词类俳优”,造成“文非文、史非史”的弊端。[1](P180)《核才》篇所言“赋述《两都》”者为班固,“诗裁《八咏》”者为沈约,像二人那样能文能史者,在文史异辙的时代,毕竟难觅其才。人之才能各有所偏,长于文者为文,长于史者修史,陈力就列,方可成事。若陈寿,虽有良史之才,却乏篇什之美,便应令其修史。反之,有文才而“不闲于史”者则不当修史。如《核才》篇论徐陵:“以徐公文体,而施诸史传,亦犹灞上儿戏,异乎真将军”。[1](P250)刘知几致慨于“沮诵失路、灵均当轴”,[1](P250反复言文人不可修史,乃激于初唐史局皆文咏之士。“三史”以上,文史一揆;骈体肇兴,文笔难行史笔之任,文史不能不分途而立。依知几之见,才堪撰述者当学综文史,但此“文”非六朝、初唐之文,而是孔子、左丘明之文,是司马迁、班固之文。文史合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怎能仍以文章之士兼修史传?刘知几一面迥立于风尚之外,赞许“五经”、“三史”之文;一面又难免时代文风之濡染,以骈文论史。《史通》中的文史关系问题具有其特有的历史基础,必须在初唐文风演进的过程中加以揭示。
二、从贞观到开元:史家在文学时代
刘知几(661—721)身历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五朝,太宗贞观治世对他而言已是文籍中的历史记忆。但作为一个评骘诸史的史家,他对贞观修史并不陌生。刘知几时代的文风与贞观文风虽然有异,然追溯其制度根源,还应从武德四年(621)李世民开文馆谈起。当时在选中的十八学士,贞观修史时,又多以文臣兼为史臣。武德九年九月(626),李世民即位,又置弘文馆,精选天下贤良文学之士。秦王文馆及弘文馆的设立,预示了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亦开启了初唐文史之学交互影响的局面。贞观三年(629),太宗命令狐德棻、李百药、姚思廉、魏征、房玄龄等重修五代史。太宗以为史籍载文当刊浮华而取切直,是年三月,“玄龄监修国史,上语之曰:‘比见《汉书》载《子虚》《上林赋》,浮华无用。其上书论事,词理切直者,朕从与不从,皆当载之。’”[2](P6063-6064)后来,刘知几的见解与之遥相呼应:至如史氏所书,固当以正为主。……若马卿之《子虚》、《上林》,扬雄之《甘泉》、《羽猎》,班固《两都》,马融《广成》,喻过其体,词没其义,繁华而失实,流宕而忘返,无裨劝奖,有长奸诈,而前后《史》、《汉》皆书诸列传,不其谬乎![1](P124)若司马相如之“文”,于“史”无用,当摒弃于外。至于何者可载入史册,太宗以为是“词理切直”之上书,刘氏则以为是“足以惩恶劝善、观风察俗”之文,如《尚书》中的“元首、禽荒之歌”、《春秋》中的“大隧、狐裘之什”,[1](P124)因为它们正具有其赞许的文史合一之时“文”的特征。太宗对浮华文风的态度,在史臣中得到了更为有的放矢的回声。贞观十年(636),五代史修成,撰者在序、论中把矛头纷纷指向梁陈宫体,如魏征《隋书》序及《梁书》、《陈书》、《北齐书》总论,令狐德棻《周书•王褒庾信传论》,李百药《北齐书•文苑传序》等。由此,贞观修史对“文”的态度似乎当赢得刘知几之称许了。遗憾的是,此态度并未一以贯之,贞观二十二年(648),房玄龄等修《晋书》成,“然史官多是文咏之士,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又所评论,竞为绮艳,不求笃实,由是颇为学者所讥。”[3](P2463)所以,刘知几明确指出其以文为史之弊:大唐修《晋书》,作者皆当代词人,远弃史、班,近宗徐、庾。
夫以饰彼轻薄之句,而编为史籍之文,无异加粉黛于壮夫,服绮纨于高士者矣。[1](P82)从初始对质直雅正的追求,到重蹈淫靡绮艳之旧辙,都有太宗的影响存在。他是贞观宫廷文臣的核心,“文胜质”抑或“质胜文”,帝王的趋避带来的是上行下效。太宗虽曾反对骈俪文风,但在《晋书》中还是挥翰濡墨,自撰宣、武二帝及陆机、王羲之四论,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体现出史学处于文学笼罩之下的境遇。太宗虽躬为骈俪绮艳之辞,在主张上还是肯定文质相谐的文风。但到了武则天为政时期,则彻底主张缘情绮靡、体物浏亮之文,使太宗朝向雅化的努力前功尽弃。这一文风变革从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开始,①而刘知几正是在此年降生于世。杨炯论当时文风迁移曰:“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4](P69)文学发展中的这段历史,被描述为初唐四杰及陈子昂反抗的对象,他们以复古求新变,希望挣脱南朝之习,回到汉魏去。这一变革被反复渲染,甚至夸大了陈子昂的实际影响。而比陈子昂年轻两岁的刘知几,更为激烈地批评南朝文风,希望回到更远的孔子、左丘明时代,则很少与前者相提并论。这只是因为文史异辙罢了。其实,史家对文的批评,在文风过度沦溺的初唐时期,具有特别的警醒意义。高宗永隆元年(680),刘知几以弱冠之年射策登朝。次年,②高宗颁诏云:“如闻明经射策,不读正经,抄撮义条,才有数卷。进士不寻史传,惟诵旧策,共相模拟,本无实才。”[5](P161)可见其时经史之学的沦落,即令嗜史若知几者,犹言“专心诸史,我则未暇”。[1](P289)但比起时流而言,刘知几决无“进士不寻史传”之病,他能在指责六朝文风时,以孔子、左丘明之文作为批评的准则。而同样是不满六朝文风,陈子昂只是追慕文学自觉的汉魏时代。这便是史家与文人的不同。武则天称帝后,淫丽之文更盛。陈子昂明确提倡汉魏风骨,抨击“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他赞叹东方虬之诗,曰“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6](P896)可见其对建安、正始文风的推崇。比较起来,刘知几对建安、正始文学便不那么尊重了。#p#分页标题#e#
如其以史家眼光苛责曹植《洛神赋》:“自战国已下,词人属文,皆伪立客主,假相酬答。……曹植至洛,宓妃睹于岩畔。撰汉、魏史者,亦宜编为实录矣。”[1](P521)此为假设之辞,言史籍不宜载非实录之文。又如其论阮籍,曰“嗣宗沈湎麴蘖,酒徒之狂者也”。[1](P326)刘知几以史学家论曹植之赋、以道学家论阮籍之人固然可议,但他从文史不分的先秦时代(而非文史异辙的建安、正始)追寻文质彬彬的传统,则是陈子昂所不及的。陈子昂之论止于诗赋,刘知几则推溯至古文。刘知几作为三入馆阁的史臣,不仅是武后、中宗时期文风的旁观者,更是直接的参与者。他曾先后为武后朝珠英学士和中宗朝景龙学士,入馆阁诗赋唱和之列。武后圣历二年(699),“以昌宗丑声闻于外,欲以美事掩其迹,乃诏昌宗撰《三教珠英》于内。乃引文学之士李峤、阎朝隐、徐彦伯、张说、宋之问、崔湜、富嘉谟等二十六人,分门撰集,成一千三百卷,上之。”[3](P2707)知几是年至京都任右补阙及定王府仓曹,旋即参与其列。长安元年(701)十一月书成,编修其间多游宴赋诗唱和,“崔融编集其所赋诗,各题爵里,以官班为次”,[7](P1059)为《珠英学士集》五卷。今敦煌遗书P.3771、S.2717即为《珠英学士集》残卷,其中S.2717有署作“右补阙彭城刘知几”诗三首:《次河神庙虞参军船先发余阻风不进寒夜旅泊》、《读〈汉书〉作》、《咏史》,融史意于文心,风格与李峤、宋之问等长于咏物应制者皆异。中宗景龙二年(708),刘知几致萧至忠书,求罢史职。去职后五日,复为修文馆学士,“凡天子飨会游豫,唯宰相及学士得从。……帝有所感即赋诗,学士皆属和。”[8](P5748)刘氏怅恨于史官尸位素餐,愤而离职,辗转却又从行于文人狎客之间,生计艰辛,文场史林皆非净土,而又不得不寄身其中。玄宗开元九年(721),《史通》成书11年后,刘知几卒。武后、中宗朝文士,如崔融、李峤、宋之问、沈佺期、富嘉谟、徐彦伯、杜审言等,至此也已凋零向尽。史家刘知几的一生见证了这段宫廷文学的发展历程。正是游身于文馆史馆的经历,才使刘知几游刃于文史之间,以文衡史,以史律文,在《史通》中显示出深刻的批判力量。
三、以文衡史与以史律文
(一)以文衡史
刘知几自叙云:“余幼喜诗赋,而壮都不为,耻以文士得名,期以述者自命。”[1](P292)他虽然像扬雄一样悔其少作,但其少年时期的文学修养还是渗透在其史学批评中。他发展了《文心雕龙》以骈文说理论事的传统,以恣肆快意之气驱遣凝重板滞之文,踔厉骏发,通脱畅达,语言朗朗可诵。更重要的是,刘知几特别强调历史中的叙事因素,时时以文衡史,他最推许的史籍《左传》正是文史相谐的典范。“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三复忘疲,百遍无斁,自非作者曰圣,其孰能与于此乎?”[1](P165)刘知几在强调实录即史之真以外,还强调史之美与史之善。历史惩恶劝善功用的发挥,离不开言辞之美。《叙事》篇集中了刘知几对言辞之美的理解,认为历史叙事当尚简、用晦、去妄饰。三者言可分论而义实相关,如“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此皆用晦之道也。昔古文义,务却浮词”[1](P173)一句中即涵三义,它们完美地体现在《春秋》、《左传》(尤其是后者)之中。既而丘明受经,师范尼父。夫《经》以数字包义,而《传》以一句成言,虽繁约有殊,而隐晦无异。……斯皆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晦之时义,不亦大哉![1](P174)刘知几对“晦”的解释是“晦也者,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1](P173)纪昀以为“即彦和《隐秀》之旨”,[1](P644)陈汉章则以为“然《史通》‘晦’字自本《春秋》‘志而晦’为义,未必祖述彦和”。[1](P644)其实,刘知几提倡“用晦”在语源上虽本于《春秋》,但与刘勰“隐秀”之说未尝不可相通。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与刘知几所言“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不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之义?文史在“隐”、“晦”之义上浑然相通。史蕴文心,历史叙事而可以“美句入咏歌”,[1](P451)③“则是史是诗,迷离难别。”[9](P164)刘知几虽强调历史叙事,但与近现代西方史家柯林武德、海登•怀特等夸大历史叙述本身的虚构性并不相同,他是确信历史之真存在的。但是,既然强调历史叙事的文学特性,便不免对历史之真有所牺牲。这一矛盾刘知几隐约地意识到了。《叙事》篇曰:“《周书》称‘前徒倒戈’,‘血流漂杵’,《虞书》云‘四罪而天下咸服。’此皆文如阔略,而语实周赡。”[1](P174)《暗惑》篇曰:“昔《武成》云:‘前徒倒戈’,‘血流漂杵’。孔安国曰:盖言之甚也。”[1](P578)“血流漂杵”诸语乃史家夸饰,孟子已言其非,刘知几称其“语实周赡”,为叙事之美者,但亦指出其“文如阔略”,“盖言之甚也”。刘知几肯定文辞对史传的意义,但对史传中的夸饰与想象,则保持了足够的警惕,认为这些是以文害史,应该排除在史籍之外。其实,史传若重文辞,夸饰与想象是少不了的,《史记》之伟大即在此处。刘知几以文衡史,亦常常以史律文,在史之美与真中难以权衡。
(二)以史律文
吕思勉曰:“刘氏论事,每失之刻核。……将寻常述情达意之语,一一作叙事文看。”[10](P296)又曰:“《渔父》之辞,《高唐》之赋,自非事实;昔贤采此,或亦以人人知为辞赋之流,使人作辞赋观,非使人作叙事文观也”。[10](P297)但在这里,刘知几并未否定辞赋文的价值,只是以为文史异辙,史籍不当载之。他说:“嵇康撰《高士传》,取《庄子》、《楚辞》二渔父事,合成一篇。夫以园吏之寓言,骚人之假说,而定为实录,斯已谬矣。”[1](P522)这是以实录为准则,把寓言、假说沟之于史籍之外。有时,刘知几会把史的实录之义无限夸大,以史之真律文之美,煮鹤焚琴,表现出历史主义的文学观。《杂说上》篇曰:《左传》称仲尼曰:“鲍庄子之智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夫有生而无识,有质而无性者,其唯草木乎?然自古设比兴,而以草木方人者,皆取其善恶薰莸,荣枯贞脆而已。必言其含灵畜智,隐身违祸,则无其义也。寻葵之向日倾心,本不卫足,由人睹其形似,强为立名。亦由今俗文士,谓鸟鸣为啼,花发为笑。花之与鸟,安有啼笑之情哉?必以人无喜怒,不知哀乐,便云其智不如花,花犹善笑,其智不如鸟,鸟犹善啼,可谓之谠言者哉?[1](P452)人智不如葵,以人拟物;葵能卫其足,以物拟人。此乃文之宛转见情致者,刘知几反坐实其义。一方面,他并不反对《诗经》比兴之旨,但又认为比兴当取“善恶薰莸、荣枯贞脆”而非“含灵蓄智”之义,其所谓“实录”蕴涵着道德批评,对史之真的追求与对史之善的强调纠缠在一起;另一方面,他又以为“今俗文士”(即受南朝文风影响者)言花鸟有“啼笑之情”,不合古人雅正之意。针对刘氏以史律文之病,钱钟书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讥之曰:“刘氏未悟‘俗文’滥觞于《三百篇》,非‘今’斯‘今’。④唐太宗《月晦》云:‘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又《咏桃》云:‘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刘遽斥‘今俗文士’,无乃如汲黯之戆乎!”[9](P71)即便有左史、右史珥笔备录,史家在整理史料、撰述史籍时亦需要设身处地,代作喉舌,其中难免文学虚构。刘知几悟不及此,常以虚为实,穿凿解之。《史通•暗惑》篇以文史异辙为主题,集中地体现了刘知几对以文为史的吹毛求疵的态度。如“《东观汉记》曰:郭伋为并州牧,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于道次迎拜”,[1](P578)不过是黎庶感戴方伯之意,刘知几三难其事,其三曰“晋阳无竹,古今共知,……群戏而乘,如何克办”,[1](P579)读来甚煞风景,然后世学者反斤斤于有竹无竹之辩———“《困学记闻》:‘《史通》云晋阳无竹,事不可信。’阎若璩案:‘唐晋阳童子寺有竹,日报平安,而美稷乃在今汾州府也。’”[1](P580)又如,“魏世诸小书,皆云文鸯侍讲,殿瓦皆飞”,刘知几引《汉书》“项王叱咤,慑伏千人”为说,以为“文鸳武勇,远惭项籍”,“安能檐瓦皆飞,有踰武安鸣鼓!且瓦既飘陨,则人必震惊,而魏帝与其群臣焉得岿然无害也?”[1](P582)诚如张振珮所言:“文士以此夸张之辞,加诸文鸯之身,虽理所必无,亦文所或有也。”[11](P696)刘知几严于文史之别,以致有此不情之论。#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