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革新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朱华东 单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的现状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专业课程的教学上,很多大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是未来找个好工作的开门砖,他们认为汉语是母语,只要会说,会读,会写,就算是懂得汉语言文学,而不用浪费时间将精力放在汉语言的专门学习上。结果,作为大学课堂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很多专业都忽略了该课程的教学,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大多数老师愿意将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教学和研究上,以有价值的科研项目为主。很少能有老师静下心来对汉语言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和思考,也没有将汉语言教学的关键及目的搞清楚。另外,老师的授课方式比较守旧,依然是以课本内容为主,读课本,写作文,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要求了,在很大程度上,高校汉语言文学就是高中语文课堂的延续,没有太多新鲜的内容。除了老师的教学模式方面,目前,从各个高校的科研经费来看,学校往往把科研经费都投在本校重点学科和专业上,对大学语文课几乎没有科研经费的投入,使得汉语言教学质量堪优,课程地位下降,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很多老师没有兴趣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这种浪费精力,成果并不显著的课题项目是很难完成的。针对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课堂情况,我们应该重视起来,从各个方面拟补教学的缺陷和不足,努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发挥汉语言的文学魅力,通过让学生认真学习汉语言文学,来重新塑造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们深入体会到汉语言学科的重要性。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创新途径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环境的改善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高校汉语言学问教学工作的质量,做到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要改善该门课程的教学环境,努力创造出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们渐渐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们从被学习逐渐转变为要学习的状态。例如:在课堂上经常开展一些讨论及即兴发挥演讲等训练,锻炼学生们的胆量,培养学生们即兴发挥的能力,开拓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老师要起到以帮助及引导为主的作用,鼓励学生们的踊跃参与,帮助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放下包袱,大胆尝试。这种训练既可以增进师生感情,也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最主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大胆讲话,不怯场,不慌张的心理素质。为学生们在今后的求职道路上打下语言训练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型思维
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最主要的是要将创新的思路带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型思维,让学生们切合实际的学到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意义的知识。高校课堂,是一个学知识的课堂,更是一个积累本事的课堂,这种积累不仅仅来源于书本,更多的是来源于一种思维的形成。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学,塑造出了今天汉语言的独特魅力,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语文,无论是日常用语,还是网络时尚语言,都能从各个层面体现出汉语言的变幻莫测。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型思维,这种创新不单单针对简单的造句,组词之类的常规训练,而是应该从深层次的角度,让学生们体会到汉语言的无穷魅力,从认识世界,学习文学史学知识开始,领悟语言的神奇作用,让学生们了解到,语言的功能所在,它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更是体现个人素质与发挥人格魅力的工具。
(三)拓展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教学环节
对于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来说,课堂是最直接的交流环境,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注意到教学环节的改进,过去的教学环节大多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几乎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将实际训练,软件教学,多维教学,小组讨论等形式忽略了,使得学生们无法认真对待这样枯燥的教学课堂,甚至很多学生开始厌倦这种课堂,将精力转移到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上,久而久之,汉语言文学课堂将越来越不受大家的重视。因此,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努力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学有所得的价值,让学生们有拓展自己思维的空间。在课堂上,老师要将讲课与训练同步进行,以传授为辅,以沟通为主。用实际应用的办法来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反映能力,在课堂中,尽量多的给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时间,让他们从中获得学习的兴趣,获得展现自己的信心,获得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意识。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创新型教学素质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要想全面改善汉语言学问课堂的教学模式,就要从教师的教学素质的提高抓起。首先,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是教书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单纯的教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我们不能只是机械的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要有不拘一格的思维,将沉闷的课堂中融进自己的新思想和新发现。其次,教师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是经验毕竟只是年久保存下来的真理,这种真理只能引导我们把握基本的教学大纲,而不能作为一成不变的教学目的与重点。尤其是高校教师,要由以往的经验型转变为专家型和学者型,一名教师只有当自己对所教学科、领域里的知识达到了精、通、深、博四个字,才能对教学内容做到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风格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