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王林 单位:唐山学院

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般为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首要的任务是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突破口和路径。突破口是指培养何种层次、类型应用型人才的问题,学生经过四年专业学习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拥有何种能力;路径是指通过何种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使其掌握这些知识、具备这些能力。找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能够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向应用型的方向迈进;找到合适的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才能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从以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多数成了各级、各类组织的“笔杆子”。调查情况显示,用人单位在选聘该专业毕业生的时候,最关注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因此,该专业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突破口。对于这一点,大多数院校已经取得共识。目前的重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路径问题。据了解,在如何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培养该专业学生写作能力这一问题上,许多院校该专业的负责人及任课教师还处于比较盲目的状态,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没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根据系统论的原理,构建写作能力的构成系统和培养写作能力的构成系统,综合各种因素,使两个系统要素的对接,制订适合写作能力培养的方案,选择有利于写作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立体化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1]

一、写作能力培养两个系统的构建与对接

目前造成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担主要由写作课程承担,而其他课程的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基本脱节。如文学史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艺理论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修养。这些课程的教学大都忽略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这些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其教学大纲中对于写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使得这些课程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明显。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和普遍存在性。按照系统论的原理,系统的各个要素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各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标行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便可以视为一个系统,通过系统论的观点分析这个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和功能,使各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共同完成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这一目标。

首先,对构成写作能力的知识、能力进行分解,构建写作能力构成系统,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写作是一种对知识的转化和创新的过程,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可视为能力。写作需要必要的知识支撑,写作所需的知识和各项子能力又可以相互促进、转化。根据在写作中的作用的大小不同,其子能力构成又可分为两级,上一级子能力直接关系到写作能否顺利进行,下一级子能力影响作品的质量。

其次,明确培养方案中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确定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支撑哪些知识、能力的培养,把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知识、子能力培养对接,构建写作能力培养系统,如表1所示。表1中课程和实践环节与知识、能力的对接,明确了课程、实践环节的指向和教学要求。写作所需的知识与子能力具有无序获得的特点,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必考虑让学生先拥有哪种知识、能力,教师只需根据课程、实践环节的知识、能力对应关系,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即可。

最后,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方面需发挥专业课程体系中多数课程、教学环节的功能,使写作能力系统中的要素与培养写作能力系统中的要素对接;另一方面是教学方法、内容对接,即各课程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选择哪些教学内容来实现对写作能力的辅助培养。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文学史发生、发展的土壤、脉络,掌握重要的作家、作品,还要找到课程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对应点,如对于文章结构的把握、语言表达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适当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讲授欧阳修的《朋党论》时,教师要侧重讲授文章的结构,让学生知晓文章的严谨的行文逻辑和严密的语言表达,有意识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制订有利于写作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马正平在《现作思维教程》中说:“能力是个空无,操作来自模型。”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保障。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全盘借鉴老牌院校的模式,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应用型就要突出写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培养方案中予以明确,依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依据系统论的整体性、相关性原则,构建写作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为能力培养服务,涉及到本专业就是为写作能力培养服务。在课程体系设置时,要考虑以下问题:一是设置的课程能够在写作知识、子能力中找到对接,否则就要考虑该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二是课程的学时能满足写作能力培养的需要。要对各门课程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进行分析,课程的学时、环节要保证写作能力培养的需要;三是实践教学安排的选取点要合理。实践教学包括理论课中设置的实践教学和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通过对各环节进行研究,确定实践教学的学时,以及实践环节的选取点、方式。各课程在必要的节点上设置综合性的课内训练环节,一般设在一个相对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如实训的选取点在基础知识传授、子能力培养到一定的程度后,其内容应注重综合训练,保证训练的指向性和效果。综合实训要安排写作类内容。如方案的撰写、重要文种的制作等;四是把各课程对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大纲的方式在各课程中予以确定。其他各课程除完成既定的的教学目标外,还要承担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2]

其次,依据系统论的动态性原则,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突破。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不同,不同的学生学习情况也有差别。因此,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跟进培养。一是在入学初对本专业学生开展一次调查,了解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情况,如学生写作能力子系统中较为欠缺的知识、能力要素,在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二是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及时跟进、改进。这一环节的调研主要由各课程的任课教师利用课余或课间时间,采用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对于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跟进,对于个别学生的差异性欠缺,教师可以进行个别针对性指导、辅导;三是在学生三年级时进行一次师生交流会,查找学生写作能力的不足及问题,探求写作能力培养的路径。[3]#p#分页标题#e#

最后,制订合理的方案是写作能力培养的保障。一是方案制订步骤方面,在制订培养方案前要系统研究学生写作所需的知识、子能力,依据知识传授和子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课程、学时和实践环节;二是课程安排顺序方面,考虑基础知识传授、子能力培养和综合训练课程的关系。学生在拥有写作的基础知识、子能力上具有无序的特点,但是,综合训练是建立在基础知识、子能力一定程度拥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安排课程时,要把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子能力的课程安排在综合训练课之前;三是在专业培养方案之外制订写作能力培养方案。写作能力培养方案是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突出写作能力培养的细化,内容包括写作知识、子能力的构建与课程的对接,以及采取的针对性教学方法。

三、破除传统教学思维,改革教学方法

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时引入系统论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如何组织课程的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个传统专业,新建本科院校的该专业或由专科专业升格而来或属新申报专业,经验式的培养方式、手段、教学方法保留较多,专业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比较浓重。传统的培养方式、手段、教学方法给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带来弊端,影响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与专业、课程特点结合,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首先,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目标对接。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环节,不同的教学方法功效各异。具体到该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就要做到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与写作所需的能力要素对接,针对不同的写作能力要素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练习、教师点评,使学生语言表达逐步具有逻辑性、准确性;对学生文章结构把握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对典型文章结构的分析来实现。

其次,改变“重知轻行”的教学观念,使学生从“坐着学”转变到“做中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不能让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法大量占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师要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的观念,根据能力培养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开发,设置、选择适应专业能力培养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有效思维。综合性的教学环节设计中注意“专业-职业-能力”系统链,统筹专业特点、职业需求、能力培养、教师指导四个方面的因素,使综合性的教学环节目标明确,能力培养符合职业需求,操作性强。

再次,课堂教学与实习教学的对接。一是注意课堂教学与实习教学内容对接,实习内容的选择必须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符,课堂教学的能力培养与实习教学的能力培养相符,避免两个教学环节脱节;二是课堂教学与实习教学时间对接,即实习教学的时间选择须在课堂教学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后进行,针对阶段性的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实习。[4]写作能力尤其是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本篇论文的探讨,引起相关专业负责人、专业授课老师等对该问题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