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的特征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汉语言文学的特征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汉语言文学的特征探讨

作者:赵中华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在我国具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已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教育队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指导下,正迈入向高水平民办高校发展的阶段。作为独立学院,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在“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强化特色、注重创新”,以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高水平发展。作为基础性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在学科特色建设和“适应社会需要”方面,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培育出专业特色,才能提升专业竞争力,赢得发展先机。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模式及独立学院专业改革

(一)国内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模式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基础文科专业,在当前就业市场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个传统人文学科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需求性”应该围绕哪些因素建设起来?如何建设?在就业市场上,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优势和特色在哪里?思考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对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有明确认识。以专业培养计划为参照,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各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四类:一是重点院校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重点发展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特色。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主,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二是师范类院校以教育职业和知识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培养模式。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面为主,增加教育类专业课程,实现面向教育职业岗位的目标,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围绕职业走向排列,比较分散。三是高职类院校以窄知识、宽技能为指导的技能特色培养模式。

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设置更多层面的学科应用型课程,比如文秘方向的课程,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围绕一些行业设置技能课程,比较单一。四是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以本科层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既有本科层次办学的理论基础课,又突出应用型和有较强市场适应性的复合型课程设置,复合型人才体现在知识面的杂多而非能力的全面发展。前三类培养计划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虽然各有侧重,但都不适合作为独立学院社会需求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摹本来借鉴,原因有三:

一是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要服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性质上来说,独立学院是公办民营性质,其经费不是来自国家拨款而是由学院的举办方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得到,在经费、学费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管理上也都是按照民办大学的方式进行管理。这样的院校,不具有品牌优势、层级优势、国家配套资金投入优势等,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看它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的特色,从而站稳脚跟、发展壮大。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和其他类型的高校一样,实现传统意义上的综合素质教学思想,甚至不能完全照搬国有院校的培养思路,必须有更加鲜明的市场定位和专业特色,否则将会在就业市场中失去话语权。

二是学生群体素质落差大,知识面和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独立学院是介于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之间作为三本院校录取的,生源素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生源的基础知识面和自主学习、综合创新能力处于中等,但单方面却具有较强的个性和活跃的社会实践意愿,在动手实践方面有着相对优越的潜能。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不拘一格,有相对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支持。这些学生在具体的引导下,很容易在“知”向“能”转化方面快速提升。

三是专业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业率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独立学院培养面向市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发展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充分发掘文科基础专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不断改革思路,自主调整培养计划中各板块的比重,灵活主动地在人才管理上建设学科,大力发展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才能维持其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机会。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可能延续其他高校中此学科发展的模式和培养思路,必须找到面向市场的专业生长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发展。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近5届毕业生做了追踪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在教育、出版、传媒和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和文字写作工作的学生占85%以上。学生普遍反映写作能力仍然是这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中文专业的市场需求,仍然是以熟练的技术性人才为主。市场需要熟练工,但许多学生却只能是合格工,不能在用人单位的具体工作中快速融入。汉语言专业教育中适应市场的实践能力培养还比较薄弱,这对我们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说是个软肋。

(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目标指向

与此同时,近五年来的学生就业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功实例,为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了目标指向。

其一,课外实践向专长能力发展,有效提升就业层次。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能力,这不是靠理论学习而是要大量集中的专长化训练才能提高。实践证明,专长集训这种做法效果良好。曾经有一位计算机专业选修《应用写作》课程的学生,选择了“人物采访”和“深度报导”两个写作方向,坚持两年课外写作训练,最终依靠过硬的写作基本功成功就职上海一家外企。一个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尚且能够从实践能力训练中获得良好的就业竞争力,顺利实现高层次就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何不可呢?如果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将这个学生的成功经验大面积推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一类能力中获得长期的专门训练,这将会产生良好的集体效益,对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市场应对力大有裨益。

其二,应用性能力面向职业进行训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实践自觉性。比如,以前的课外实践环节,学生大都是自主实习,专业实践和实习活动有没有实效,效果如何,都比较模糊。如果我们能将课外实践规划起来,面向一定职业岗位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形成指导教师与学生单独结对的方式去管理,那会大大提升实践能力训练的实效性。我们有一位汉语言专业学生,在与很多重点大学学生同台竞技一家媒体记者职位时,以熟练的新闻编写技能脱颖而出,顺利签约。其之所以能有过硬的写作能力,得益于在老师引导下朝记者这个职业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写作训练。两年多时间,她从零学起到最终能独立完成记者的相关工作,得益于课外实践训练过程从未间断。这个实例说明,独立学院的三本学生,基础知识差并不是制约人才质量的原因,关键是学生的潜能有没有被明确的学习目标所激发,能不能持之以恒完成预定职业目标所必需的实践训练。能力训练需要有目标才会有持久的实践动力,有动力才能促使学生主动的实践练习,这样,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才能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就业市场上,拥有非常熟练的职业能力,适应市场对人才的专、精、尖的要求。所以,汉语言专业的特色建设一定要依靠点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环节中突出“目标性”和“职业性”这两个关键点,才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专,以能立身。#p#分页标题#e#

二、专业特色建设的理念和思路

(一)专业特色建设的理念

教育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明确意见:“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建设思路,也应该从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角度出发,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1.树立专才教育的理念,强化专业的应用性能力。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无法和综合类研究型院校的同类专业发展背景相比,学生知识面和综合素质相对比较弱,不可能在这样的生源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全面纵深发展,但却有足够的能力和基础实现学生在“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个别发展点上做到集中提高。质变源自于量变,比如学生可以在文学创作、文秘应用文写作、新闻文体写作、宣传编辑写作等具体的技能性写作领域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一个类别,集中精力将某些类别的写作知识和实践能力强化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写作专长。专长教育,是短时期里集中学生自身的优势资源所可能达到的最有操作性的应用性能力培养途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独立学院高水平建设阶段能体现出专业特色的一个亮点。

2.突出以写作能力为主的核心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可以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1]。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市场经济中要依靠实力和特色生存,人才培养理念就必须转到以质量提升求发展的思路上来,而质量的提升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专业基础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外,还要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专业发展的方向,以第一个基本核心能力为龙头,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上,以写作技能训练为抓手,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贯彻技能意识。教改项目也应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指向实践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通过引导,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唤起,由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点的研究中。通过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将汉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培养社会需要的写作“熟练技能工”,主动适应市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操作性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以实践环节为突破口,实现人才的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创新能力提升。基础学科专业要真的适应“需求导向”的发展趋势,必须克服同质化倾向,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就业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以综合性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根本,探索具体的能力培养载体,使学生能立足本专业,熟悉其他相关学科和行业的基础知识,打破知识边界,吸收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实现知识和能力框架上的综合化培养。比如,目前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程大多是孤立讲授的,知识能力培养体系是相对分散的,我们可以通过强化实践教育环节,以写作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为纽带,将相关课程联系起来,把文学理论和文史类课程知识,融合在对当代文艺现象的评论写作中,把文秘类知识和管理、新闻、法律等类似的课程基础知识联系起来,融合在新闻文体、法律文书和管理类应用文体的写作中,使课堂学习和课外能力提升紧密联系,每一个课程群落就能形成一类写作能力集训地,使原来独立的课程体系在主题明确的实践环节,得到融合和协同作用,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使能力培养过程有规划有目标的开展。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课外实践是自主实践,缺乏长久的动力和计划,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随意和短期的,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坚持下去,由于缺乏教师指导和制度规定,实践没有系统性,这样的个体自主实践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收效甚微。为了切实提高实践训练的效果,我们力求实践能力综合提升与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与某些行业关联,形成实践环节管理制度,包括写作实践能力训练的内容、考核目标、写作方向、教师指导制度等等,引导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课外实践有系统的认识。比如,我们根据就业需求和汉语言专业相对适合的一些行业,将写作实践的内容设置了文学创作、新闻传媒、文秘管理、编辑与宣传四个能力训练方向,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版块,确定自己课外实践的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引导学生在某个写作能力板块中,完成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校外实践的一系列锻炼,最后成为某个行业的技术熟练工。实践过程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活动组织和实施计划、实践能力训练的考核指标等。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结束了以往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自主性、盲目性和短期性,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系统实践训练中集体提升。

(二)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

在对以上专业发展理念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特色建设具体思路,那就是以写作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分流、专任教师负责带队为有效手段,以阶段性能力目标和长远职业目标考核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长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中,加大了写作技能训练的内容,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做到前后连贯,保证每个学生在至少一个领域的写作技能上,成为这个领域的能手、快手、老手,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当写作技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一技之长,他们就可以在就业市场上凭借过硬的动手能力立足发展。

1.实践能力提升要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重点发展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之一是“适应社会需要”,单纯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近年来在就业市场上已面临萎缩,如果不能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实现质的突破,快速凝聚自己的专业特色,势必会影响其生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定要在人才培养结构上有大的调整,只有整合资源,集中时间和所有教育资源在能力培养的几个关键点上,实现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发展,才可能不被市场淘汰。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的本质不是通才教育,而是专长教育,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和兴趣,然后帮助学生把这个兴趣无限放大,最终成就特长和专才。鉴于此,我们把写作实践训练的内容实行版块化设置,使能力“专长”面向“文学创作”、“新闻传播”、“文秘写作”、“编辑出版”四大就业领域,有的放矢的实施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的天分和兴趣不尽相同,我们通过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在最有可能成为专长的方向上多下点功夫,以点带面提高综合能力。比如“文学创作”这个版块,可引导学生进行各类文学体裁的创作,对于有相当文学创作经验和基础的学生来说,引导他们在6个学期中,写作出或者发表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在国内文学刊物和其他媒体公开发表,并结集出版,既可积累实践教学的经验,又能在客观上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通过鼓励一部分人先走出校门,依靠文学创作活动获取一定的社会收益,以点带面,从而激励一大批学生将课外时间用于专业能力的提高上,全面带动学风、教风和教学研究活动。因此,通过实践内容版块化设置,巩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四个基本就业面,且整合了有限资源,优化了人才培养结构,有效地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创新性和技能性以及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p#分页标题#e#

2.实践教学重点在于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指导,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独立学院作为三本招生,其生源相对其他本科院校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太扎实,且专业知识面相对较狭隘,如果没有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导,课外学习的目标就会比较迷惘,以至于实践训练很难有长久的动力,所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形成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写作能力和某些行业、职业知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质量真正提高的关键。我们根据大学生课外实践的特点,采用导师负责制的指导方式,让学生摹拟就业领域为自己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面向社会行业的具体问题,踏踏实实进行一些锻炼,最终实现学校的实践指导与解决社会行业的实际问题联合起来的协同教育,在实践环节完成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赋予学生走向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选择“新闻传播”版块的学生,可以在基本新闻从业能力训练成熟后,用一年或更长时间,通过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在一些新闻或传媒机构挂职,实现其从基础能力到就业能力甚至是行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教学的职业化能力提升计划,让校内和校外协同教育,共同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的高水平发展,反过来也促使专业教学内容面向市场的改革和扩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实践教学效果更注重学习过程考察和能力综合评价。评价既是一种压力和激励,又是一种反馈环节,尤其是阶段式的水平评价目标,可以使学生及时获得效果评价信息,自觉调整实践学习的方式方法,从而获得自信心和长久的实践动力,这是巩固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对实践能力训练的综合考察中,我们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考察和能力综合评价,根据写作实践核心能力培养指标,制定了写作基本能力测评方案,对每个写作实践版块的能力设置了三个阶段的考核目标。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在阶段化的考核目标中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思路,从长远上保证了写作实践能力训练的整体效果。比如对“新闻文体”写作,要求学生在采访、写稿、编辑环节中,对同样难度的工作,可以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以体现其新闻编写的能力水平;对文秘写作实训,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常用公文和实务文书,根据写作公文的时耗和质量,给学生一个明确的阶段训练建议。这样不仅使写作实践过程的效果可以评价,也刺激了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在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的转折点上,谁抓住了机遇,谁将赢得发展的先机。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维护自身的生存和良性发展,只能是创新和特色建设,在应用性和技能性上快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特色建构自己的竞争力。写作实践能力是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落实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行性措施之一。通过研究如何提升学生写作实践水平,我们引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写作实践形式中,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2],落实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走出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