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苏轼诗文中的关山与春风岭,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北宋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苏轼被贬为“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史,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①[1]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日,苏轼即从京师(今开封)出发,踏上赴黄州之路。其进入麻城前后的大体时间和路线,可从他所作诗文中考出者为: 正月十八日,经蔡州,过新息(今河南息县),渡淮河,至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游光山净居寺。正月二十日,过麻城春风岭。在春风岭上,苏轼吟成了他那脍炙人口的《梅花二首》: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风雪度关山。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2](卷20) 春风岭上盛开的梅花,给苏轼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但早春料峭的寒风中,那些鲜艳怒放的梅花,是否让诗人联想到自己坎坷的人生和仕途的遭际呢?一年后的这一天,他在从黄州动身再访麻城歧亭的路上,又回忆起春风岭上的梅花: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2]② “正断魂”的真的是“细雨梅花”吗?不是,这里暗用了杜牧的清明诗,“正断魂”的其实是“路上行人”,也就是诗人自己!进入歧亭境内后,道旁又见梅花,苏轼又吟道:惠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稭灰。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2](卷21) 十四年后的绍圣元年(1094),苏轼又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当他来到归善县的松风亭下,看到“梅花盛开”时,思绪却又一次飞到了麻城的春风岭: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蜒雨愁黄昏。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2] 诗人唯恐读者不知这“春风岭”在何处,特地注释道“:予昔赴黄州,春风岭上见梅花,有两绝句。明年正月往岐亭道中,賦诗云:‘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春风岭上的梅花,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一个形象,永远伴随着诗人人生的旅程。无论是遭谗遇讥,还是贬谪流离,她都会成为诗人无悔无畏、乐天知命的精神支柱。而“春风岭”这个地名,也由于这位著名诗人的反复吟咏而名满天下了!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过麻城,有《将至岭下作》,句曰“:竟陵南风稻新绿,梦泽悠悠伤远目。春风岭上望齐安,太昊城边揽秋菊。”[3](卷11)又有《下春风岭》一首:“东归已过春风岭,度尽千山路渐平。人事水泡能几日,流光驹隙却堪惊。居人落落多新屋,行店依依认旧程。世事饱谙身已老,区区来往笑浮生。”[3](卷18) 进入南宋,春风岭仍然让诗人们念念不忘。洪刍过春风岭时,已到晚春,无缘得见梅花,但他却看到了杜鹃花“:春风岭上春风颠,杜鹃花下啼杜鹃。花开花落春事晚,归欤当及秋风前。”[4]①稍晚于洪刍的周紫芝,病中还嘱咐来看望他的朋友王邦宪说:“山城归路应残腊,早寄春风岭上梅。”[5]② 然而,时光已逝去了近千年,这个名闻遐迩的春风岭到底在麻城的哪个地方,却始终无人知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十分无奈的遗憾。本文不揣冒昧,力图从历史的重重迷雾中,找到这个令人神往的“春风岭”! 一、苏轼所过的“关山”到底是什么关 要找到春风岭,必须先找到苏轼所过的“关山”。麻城西北,自古就有五关之险,是光(州)黄(州)古道上的必由之路。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将其列为“古迹五关”。清修《湖广通志》卷13《关隘志》引宋李埴《乞复五关之险疏》云:虎头关形势最险,两山千仞,一涧激冲;黄土关形势耸峭;白沙关与黄土相去密迩;木陵关山路峭壁,委折而上;大城关山势不甚高峻,而横斜盘绕;修善关亦在其旁。使诸关之兵据险效死,岂能遽入乎?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麻城五关分别为虎头关、黄土关、白沙关、木陵关、大城关。而修善关应不在“五关”之内。康熙《麻城县志》卷一《封域志?关隘》对五关均有记载:虎头关,在县北七十里商城县界,今立巡检司。元定宗元年冬,权万户耀兵淮南,攻此关寨,进围黄州。张柔从世祖攻鄂,亦乘此关。世祖乘大胜关,与宋兵遇于沙窝。柔子弘彦击破之,进与守关兵战,大克之。黄土关,在县北九十里光山县界。金兴定五年,仆散安贞,本名阿海,出息州军于七里镇。宋兵据净居山,遣兵击破之。守兵保山寺,纵火焚寺,乘势追至洪门山。宋兵方浚濠立栅,安贞军亟战,夺其栅。宋黄统制团兵五千保此关,关绝险,素有备,坚壁不出。安贞分左右军登巅矙之,守关者气夺,不能战。攻之,溃,遂夺此关,入梅林关。拔麻城县,抵大江,至黄州,克之。进攻蕲州,杀掠无算,获宋宗室男女七十余口献之。白沙关,在县北九十里光山县界,与黄土关相近。敌人往来俱由此关。山路峭壁,委折而上。梁武帝置沙洲,治白沙城,后魏因之。又置建宁县。大城关,在县北九十里罗山县界。元世祖己未二月入此关,宋戍军皆遁。寻遣廉希宪招诸军破之,遂纵淮民之被掠者。今属黄安地。木陵关,在县北一百里齐、陈分界处。齐置,北齐废。唐元和十二年,李道古代柳公绰镇鄂,讨吴元济。道古自将出木陵关,士卒骄不能制,战不力,敌易之。[6](卷1)上引“黄土关”中,又有“梅林关”。康熙《麻城县志》同卷亦有记载:梅林关,金仆散阿海南侵,军次梅林关。用毕资伦计,出宋军不意,取之。阿海将南行,留兵守关。不数日,宋兵夺关守之。阿海复用资伦,再夺梅林关。遂破蕲黄,按军而还。[6](卷1)那么,苏轼过关山时,到底是过的哪座关呢?本文的开头,我们谈到了苏轼进入麻城的路线,即:经蔡州,过新息(今河南息县),渡淮河,至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游光山净居寺。然后过麻城关山,至春风岭。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这条路线对应的是哪个“关山”,将对于我们寻找这个神秘的春风岭,提供极其重要的线索。#p#分页标题#e# 巧合的是,就在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和十四年(1221),金兵两次进攻麻城,都是走的这条路线,而这条路线所对应的,就是“黄土关”!据《宋史》卷40《宁宗本纪》记载,嘉定十二年的这次战争发生在其年的闰三月,但内容只有一句话,“金人遂分兵自光州犯黄州之麻城”。[7](卷40)查《金史》卷112《完颜哈达传》就记载得略为详细:三年正月,诏伐宋。以哈达为元帅右都监。三月,破宋兵于梅林关,擒统领张时。又败宋兵于马岭堡,获马百匹。又拔麻城县,获其令张倜、干办官郭守纪。[8](卷112)金兴定三年,即南宋嘉定十二年。完颜哈达的进攻路线,正是从光州出发,但攻克的是“梅林关”,而不是“黄土关”。不过,我们应注意到“梅林关”这个名字,或正因有梅林而得名。再看嘉定十四年的战争,除前引康熙《麻城县志》外,清光绪《麻城县志》卷3“7大事记”也有记载:嘉定十四年二月己巳,金兴定五年,其将仆散安贞出息州。夺洪门山栅。统制黄某团兵五千保黄土关,坚壁不出。安贞遣轻兵分为左右军潜登,别以兵三千直逼关门。翼日,左右军会于山巅,俯瞰关内。守关者望之,骇愕不能立。中军急攻,夺黄土关,遂入梅林关。拔麻城。[9](卷37)此次进攻,《金史》卷102《布萨安贞传》记载亦较详细:(金兴定)五年复伐宋。二月,安贞出息州,军于七里镇。宋兵据净居山,遣兵击败之。宋兵保山寺,纵火焚寺,乘胜追至洪门山。宋兵方浚濠立栅,安贞军亟战,夺其栅。宋黄统制团兵五千保黄土关,关绝险,素有备,坚壁不出。安贞遣轻兵,分为左右军潜登。别以兵三千,直逼关门。翼日,左右军会于山颠,俯瞰关内。宋人守关者望之,骇愕不能立。中军急攻,宋兵溃,遂夺黄土关。遂入梅林关,拔麻城县。抵大江,至黄州,克之。进克蕲州。[8](卷102)布萨安贞,一作仆散安贞,为金左副元帅、权参知政事。金兵的进攻路线为:出息州,战于净居山,夺黄土关,遂入梅林关。正与苏轼进入麻城的路线相同。且須先夺取黄土关以后,才能“遂入梅林关”。苏轼过息县时,有《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诗。新息县,春秋时楚国置息县,在今河南息县西南。西汉时移治今息县,改为新息县,在淮河北岸。渡淮河后,又有《过淮》诗。至光山净居寺,作《游净居寺》诗,净居寺在光山西南净居山上。民国《光山县志约稿》卷一《形胜关寨志》:黄土关,在县南一百二十里。董范店保、黄武、羚羊诸山复沓而北,当擂鼓尖、石头咀二岭中,有黄土岭,扼岭为关,势极巉崄。距关北十数里为新店汎,出关二十里交湖北麻城县界。[10](卷1) 《光山县志约稿》编成于民国二十五年,此时新县已经设置,黄土岭一带已划归新县版图,故称“出关二十里交湖北麻城县界”。文中的“新店”,又名“新集”,即今新县县治所在地。最为重要的是,文中提到的“黄土岭”这个地名至今仍存,就是今河南新县田铺乡的黄土岭村!2008年10月,笔者专程到鄂豫交界处考察,寻找“黄土关”。沿106国道往北,从福田河镇分道,向西北方进入曲折盘旋的山间公路。在当地干部和村民的指点下,经枫树庙村抵达与新县田铺乡黄土岭村交界的一个分水岭上。岭上视野开阔,北望冈峦起伏,远山如暮霭。身后却是崇山峻岭,绿树葱茏。古道右侧有一处古庙遗址,村民说这里曾有一座“南关庙”。庙前有一条小径,顺着山谷向东延伸,村民说下边有一个废弃了的林场。从岭头往北下山,道路越发蜿蜒屈曲,两边山壁峭立。行约五公里,向左一个急转弯,视野陡然开阔,原来已经出了山口。山口外是一片低丘岗地,岗上就是新县田铺乡的黄土岭村。回头向来路望去,两山之间,深涧傍路,真个一座天然关隘,地势极为险要。跟村民们攀谈,他们都知道这里是1932年设立河南新县(当时叫经扶县)时,从麻城划出去的。黄土关设在黄土岭上,正好守住南边的山口。毫无疑问,这里就是苏轼所过的“关山”———黄土关。 二、苏轼《梅花二首》中提供的线索,可判断春风岭至黄土关的距离 我们知道,《梅花二首》作于元丰三年正月二十日,首句点出时令和梅花后,紧接着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风雪度关山。”让人感受到诗人是刚过关山,就来到了春风岭上。料峭的春寒,不仅让人想到“一夜东风”,仿佛将关下的雪花都吹到了岭上。从诗句的口气看,如果说苏轼19日晚上是在关外或关上住宿的话,其在春风岭吟成此诗的时间,最迟也当在第二天的早上或上午,而不会是在下午或更晚。孔凡礼先生在此句后有校勘记曰:一夜:西楼帖、《法书赞》作“昨夜”。周必大《平原续稿》卷十《跋汪逵所藏东坡字》:“右苏文忠公手写诗词一卷。《梅花二绝》,元丰三年正月贬黄州道中所作。‘昨夜东风吹石裂’,集本改为‘一夜’”按,见于西楼帖之诗,当即《法书赞》及汪逵所藏之诗。①[2]很清楚,此句本来就作“昨夜”,是王文诰在编辑《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时,改成了“一夜”的。这足以证明,苏轼入关后来到春风岭上的时间,应该是在正月二十日的上午。现在我们可以想象,以当时的道路交通条件,进入关口以后,没有三到四个钟头恐怕是难以到达与麻城交界的那个分水岭的。那么,黄土岭村与枫树庙村之间的这个分水岭,是否就是那个“春风岭”呢?前面我们说到过,梅林关在黄土关以南。金兵只有进入黄土关以后,才能到达梅林关。而春风岭上多梅花,宋人在这里设立关隘后,是否又将其称作“梅林关”呢? 三、地方志中记载的“春风岭” 我们先来看看《麻城县志》中介绍的“春风岭”:春风岭,一曰东界岭,一曰大安山岭。按《一统志》:“在麻城县,岭上多梅花,苏轼自新息渡淮由此岭。”则二处皆自黄走新息道也。[6](卷1)———康熙《麻城县志》卷一“山川”春风岭,在县东九十里,一名东界岭。《舆地纪胜》:“县有春风岭,多梅花。苏轼自新息渡淮,道经七(此)岭。”[11](卷4)———乾隆《麻城县志》卷四“山川考”光绪《麻城县志》和民国《麻城县志》均照抄乾隆《县志》,但这些说法一开始就是一笔糊涂账。#p#分页标题#e# 首先,东界岭在麻城东部。苏轼既已进入黄土关,就已身处麻城的西北边境,怎么会又绕到东部才进入麻城呢?这是说不通的。 其次,大安山岭也绝非春风岭。上引康熙《麻城县志》接着介绍“大安山”时,说大安山“西距县二十五里”,而且还说大安山“俗称梅花脑”。修志者极可能就是因为大安山上也有梅花,进而猜测大安山就是春风岭。但大安山既然离县城只有25里,而黄土关却在县北九十里,那么,它离黄土关的距离就在60里以上。这个距离,苏轼恐怕用一天的时间都难以到达,又怎么能在大安山上吟诵那“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风雪度关山”的诗句呢? 根据史料记载,麻城境内的黄土关,在明嘉靖42年(1563)设立黄安县(今红安县)时,从麻城划出。到1932年设立经扶县(今河南新县)时,又从黄安划出。那么,我们就再来查查《黄安县志》。据康熙《黄安县志》卷二《疆域》记载,嘉靖42年设置黄安县时,负责处理此事的官员“草率应塞,止计里析之,不按疆域。里甲纷错,官民胥称不便。隆庆三年,黄州府同知王可大,率黄冈知县贾应璧、麻城知县穆炜、黄陂知县熊炜,眼同画疆,临境会勘议定。”正式确定了黄安县的县境四至,其中北部为:一由老君山自北而西,逾黄陂站、仙居山、乳山冲口、老山、官仓河、蜂子山、桥流河、两河口,循响坛庙、柏林港、巴林石、周登山、马吼山、冏路口、槐皮坳、夏十一山、红麻山、顶家坳、道明山以西,迤南界于黄陂界内,析滠源乡之里八,属黄安。一由羚羊山、道士山、清风岭、黄石岩逾西界河,至天台山北以西,界于光山内,析麻城太平乡、仙居乡之里二十,属黄安。[12](卷2)这里出现了一个“清风岭”,这个清风岭会不会就是春风岭的另一种称谓或误书呢?我们接着来查民国《光山县志约稿》卷一《地理?山川志》:光山自西南而东,绵亘近二百里,环顾皆层峦叠嶂。……西境矗起高峰为老君山,东二十余里为关山坳……又东四十余里为春风岭,又东入商城境。[10](卷1)又1990年修《新县志》第二编第四章《地理•名山关寨》:黄土关:位于泗店乡。黄武、羚羊等山峰复沓而北。擂鼓尖、石头咀二岭中,扼黄土岭为关,势极高竣。北距县城十数里,南交麻城县界20余里。[13] 上述资料可以为我们勾勒出明嘉靖以前麻城与光山交界处自西至东的主要山脉:老君山———天台山———春风岭(清风岭)———羚羊山。东部的羚羊山正在今麻城福田河镇的西北境,光绪《麻城县志》卷二“山川”介绍说“:羚羊山,在县西北九十里。西南有分水岭,倒水分流之处。南流为艾阳寺河,北流入河南光山县界。此山离城百里,以产羚羊得名。”无论从方位还是距离来看,这个羚羊山西南的分水岭都只能在黄土岭与枫树庙两村的交界处。至此,我们可以断定,这里所说的“西南有分水岭”的地方,就是苏轼诗里的“春风岭”。 如果你站在春风岭上向南极目望去,真所谓层峦叠嶂,山路逶迤。清风吹来,令人神清气爽,仿佛将人带到了近千年前苏老先生所处的时空之中,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象着遍岭的梅花盛开,并随着踯躅而前的诗人,吟起那著名的诗句:“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