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逻辑谬误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三国的逻辑谬误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三国的逻辑谬误分析

 

电视剧《三国》在各大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强势推出,其豪华的阵容、精湛的演技、大气的制作和巧妙的处理,给观众带来一道视觉的盛宴,让人们在文争武斗、玄机四伏、群雄逐鹿、战火连绵的历史画卷中感慨唏嘘。电视剧《三国》在尊重原著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的基础上,对人物语言做了很多艺术的处理。在电视剧的第48集里,鲁肃来到荆州刘备营中向刘备索要荆襄等地,与刘备、诸葛亮、张飞的一段论辩颇为精彩。电视剧中的那段论辩是这样的:刘备:“这么说子敬还是要强索荆襄啰?”鲁肃:“不,不是索取,是恭请皇叔归还荆襄。”张飞:“哈哈哈,鲁大人,你可真会讲笑话,我哥哥又没有借你的,凭什么还?”鲁肃:“翼德这话说得好,真是好呀,张将军这话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他等于说:‘如果借了,就应当还。’对吗?”张飞:“对呀。”诸葛亮:(用咳嗽声示意张飞)“喀……喀……”张飞:“我没说错呀……”……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的第五十二回中写道:“讲礼毕,分宾主而坐。茶罢,肃曰:‘吾主吴侯,与都督公瑾,教某再三申意皇叔:前者,操引百万之众,名下江南,实欲来图皇叔;幸得东吴杀退曹兵,救了皇叔。所有荆州九郡,合当归于东吴。今皇叔用诡计,夺占荆襄,使江东空费钱粮军马,而皇叔安受其利,恐于理未顺。’”[1]由此可见,原著《三国演义》中有鲁肃向刘备索要荆襄的这一段故事,但是没有电视剧中的这一段论辩,电视剧中这一段论辩是编剧的创作发挥。   一、剧中逻辑谬误的真值分析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这段论辩中有一个谬误。张飞说:“没有借你的,凭什么还?”而鲁肃用了“等于说”这个语词从张飞的话语里等值地推出了一个结论:“如果借了,就应当还。”很显然,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电视剧中张飞的那句话“没有借你的,凭什么还”是一个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就是“没有借你的,就不还你的”。大多数逻辑学教科书认为,现代汉语中“没有……就没有……”和“不……就不……”句式的复句在逻辑学中可以表达“如果并非p,那么并非q”形式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也可以表达“只有p,才q”形式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并且这两种形式的命题是等值的。因此,语句“没有借你的,就不还你的”可以表达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没有借你的,就不还你的”,也可以表达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借你的,才还你的”,并且我们将会看到这两个命题是等值的。鲁肃的话语“如果借了,就应当还”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但是我们将会看到这个命题显然和张飞的那句话所表达的命题不是等值的。   我们用p表示“借你的”,用q表示“还你的”,则命题“如果没有借你的,就不还你的”的逻辑形式是¬p→¬q。命题“只有借你的,才还你的”的逻辑形式是p←q。命题“如果借了,就应当还”的逻辑形式是p→q。对命题变元p和q进行赋值,那么,这三个命题形式的真值情况如下:(1)令Vp=1且Vq=1,则V(¬p→¬q)=1,V(p←q)=1,V(p→q)=1;(2)令Vp=1且Vq=0,则V(¬p→¬q)=1,V(p←q)=1,V(p→q)=0;(3)令Vp=0且Vq=1,则V(¬p→¬q)=0,V(p←q)=0,V(p→q)=1;(4)令Vp=0且Vq=0,则V(¬p→¬q)=1,V(p←q)=1,V(p→q)=1。   由于在命题变元p和q的每一种赋值下,命题形式¬p→¬q和p←q都取相同的真值,所以,这两个命题形式是等值的,可知命题“如果没有借你的,就不还你的”与命题“只有借你的,才还你的”是等值的。在第(1)和第(3)三种赋值下,命题形式p→q的取值与前两个命题形式的取值不同,所以,它与前两个命题形式是不等值的,可知命题“如果没有借你的,就不还你的”和“只有借你的,才还你的”都不等值于命题“如果借了,就应当还”。不仅如此,在第(2)种赋值下,命题形式¬p→¬q和p←q的值都为真,而p→q的值为假,所以,前两个命题形式都不蕴涵第三个命题形式,可知命题“如果没有借你的,就不还你的”和“只有借你的,才还你的”都不蕴含命题“如果借了,就应当还”。既然如此,从张飞的话语“没有借你的,凭什么还”就推不出鲁肃的话语“如果借了,就应当还”。谬误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过程之中。“谬误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谬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一切认识和言论,主要是哲学问题而不单纯是逻辑问题……狭义的谬误,指自觉或不自觉违反思维规律、规则而发生的逻辑错误。”[2]而逻辑谬误一般“分为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两类。形式谬误是由于思维形式的非有效(即推理形式不正确)而产生的,非形式谬误则主要是由于语言歧义或理解虚假等而产生的。”[3]   剧中鲁肃所犯的错误就属于形式谬误,因为他违反了假言推理的形式规则。我们先假设鲁肃是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没有借你的,就不还你的”为前提来进行推理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特征之一是:没有前件,未必没有后件。因此,以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前提,通过否定前件从而否定后件的方法进行推理是错误的。但是,鲁肃从“如果没有借你的,就不还你的”推出“如果借了,就应当还”正是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再假设鲁肃是以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借你的,才还你的”为前提来进行推理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特征之一是:有前件,未必有后件。因此,以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为前提,通过肯定前件从而肯定后件的方法进行推理是错误的。但是,鲁肃从“只有借你的,才还你的”推出“如果借了,就应当还”正是运用了这种方法。电视剧中因违反了假言命题等值替换的相关规则而犯形式谬误的不止鲁肃一个人,张飞也犯了同样的逻辑错误,因为当鲁肃认为张飞说那句话“没有借你的,凭什么还”等于说“如果借了,就应当还”并且询问张飞时,张飞作了肯定回答,甚至诸葛亮以咳嗽声示意他时,他还闷闷地说自己没有说错。#p#分页标题#e#   二、剧中的逻辑谬误与鲁肃   谬误的产生有时是出于无意,有时是出于有意。从人物的学识智力方面来分析,张飞在剧中犯逻辑错误应该是出于无意,而鲁肃应该是出于有意。   其一,鲁肃是东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是孙权主要的谋士,凭他的才学,是不会轻易犯这样低层次的逻辑错误的。   其二,鲁肃并不是以肯定的语气从张飞的话语“没有借你的,凭什么还”里得出“如果借了,就应当还”这个结论的,而是反问张飞。这是鲁肃的精明之举,他明明知道张飞脑筋不好使,就耍了一个花招,反问张飞,目的是让张飞来肯定“如果借了,就应当还”这个结论,这样鲁肃就把这个逻辑谬误抛给了张飞。如果鲁肃是因为无意而犯了这个逻辑谬误,那么,他应该是以肯定的语气说出那句话,而没有必要去反问张飞。   其三,鲁肃此来荆州的目的就是要索回荆襄等地,因此,鲁肃论辩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刘备一方明白并承认“如果借了,就应当还”这个道理。从鲁肃接下来的言辞来看,他想极力论证的是东吴帮助刘备杀退了曹兵,因此,之前被曹军所把持的荆襄等地应当归东吴所有,而刘备使用诡计,夺取荆襄,安受其利,使江东空费钱粮军马,有悖于理。   鲁肃的这些言辞无非就是想让刘备承认荆襄确实是他从东吴借来的,这是鲁肃论辩的第二步。有了这两个前提,鲁肃就可以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p→q,p,∴q”进行推理,必然地得出结论———刘备应当归还荆襄。由此看来,说出“如果借了,就应当还”这句话是早就被鲁肃计划好的,只要抓住时机,他就会抛出这句话。编剧在这段论辩中让鲁肃有意违反逻辑规则,不仅没有损害鲁肃作为政治家、外交家和著名谋士的形象,而且更加突出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论辩才能。   首先,“在论辩过程中,论辩者为了达到辩胜的目的,不择手段地为某些谬误作论证,人们称之为‘诡辩’。对于那些诡辩论者来说,他们是有意利用逻辑错误来蒙骗对方。凡诡辩都是谬误,但并非所有谬误都是诡辩。”[4]按照学术界对诡辩的界定,鲁肃在把握逻辑谬误的界限上是很机智的,他确实故意违反了逻辑推理的形式规则,但是他推理的结论不是谬误,而是尽人皆知的常理,因此我们无法以“诡辩”去批判他。即使鲁肃故意违反逻辑规则所做的论辩是诡辩,但是“诡辩虽然是为谬误所做的似是而非的论证,虽然其目的是为谬误辩护,但并不代表在庄严公正的辩论赛场上,它就是坏的,不足取的,应该摈弃。相反,……诡辩也可称为辩论语言艺术的内容之一。”[5]鲁肃不失时机、几乎不露痕迹地由“没有借你的,凭什么还”推出“如果借了,就应当还”的“诡辩”艺术颇值得欣赏。   其次,鲁肃有意运用逻辑谬误进行论辩是针对张飞的,而不是针对刘备或者诸葛亮的,因为他知道张飞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他们三人中是最容易对付的。这种知己知彼灵活应变的论辩策略,以小见大地表现了鲁肃的军事与外交才能。   再次,虽然鲁肃是这个逻辑谬误的实际制造者,但是他并没有以肯定的语气表达这个逻辑谬误,而是诱使张飞承认“没有借你的,凭什么还”的意思是“如果借了,就应当还”,从而把这个逻辑谬误转嫁给张飞,这种巧设陷阱诱敌落网以及嫁祸于人的论辩技巧不得不让人敬佩。   最后,这个逻辑谬误显示了鲁肃对论辩形势的驾驭能力。鲁肃的论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为了赢得论辩,他利用这个逻辑谬误得出一个命题“如果借了,就应当还”,接着把论辩引向论证“刘备向东吴借了荊襄”这一环节,这两个命题构成充分条件假言混合推理的前提,必然地推出“刘备应当归还荆襄于东吴”的结论,从而把论辩引向他的目的。   三、剧中的逻辑谬误与诸葛亮   剧中论战的现场还有另外一位高人———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军事家。罗贯中的原著《三国演义》的第五十二回荆州之辩的主题是“诸葛亮智辞鲁肃”,表现的是诸葛亮的处事能力和外交智慧。电视剧《三国》中的这段论辩用一个逻辑谬误突出了鲁肃的才能,不仅没喧宾夺主,而且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论辩能力。   其一,当张飞承认“没有借你的,凭什么还”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借了,就应当还”的时候,诸葛亮用咳嗽声来示意张飞,说明他知道这个地方存在一个逻辑谬误,从而表现了诸葛亮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二,诸葛亮用咳嗽声来示意并阻止张飞,说明鲁肃请君入瓮的伎俩和张飞反被鲁肃忽悠的可笑错误被诸葛亮看得一清二楚,意识到论辩的形势变得对己方不利,从而表现了诸葛亮对论辩形势的分析预见能力。   其三,诸葛亮并没有就这个逻辑谬误同鲁肃展开论辩,因为鲁肃并不是以肯定的语气说出“没有借你的,凭什么还”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借了,就应当还”的,而是诱使张飞来承认,这样诸葛亮要反驳也只能反驳张飞,而不能反驳鲁肃。即使诸葛亮指责鲁肃,也只能指责他推理的形式谬误,而不能指责他推理的结论,因为毕竟“如果借了,就应当还”是天经地义的常理。假设诸葛亮就是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才能非要去揭穿鲁肃推理的形式谬误不可,那么鲁肃很可能反过来问诸葛亮:“孔明先生认为如果借了,该不该还呢?”诸葛亮就会陷入二难的境地,岂不自讨苦吃?因此,诸葛亮就这个逻辑谬误不进行反驳,是明智的。电视剧的编排表现了诸葛亮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其四,把这一段论辩同接下来的论辩连续起来看,诸葛亮就鲁肃推理的形式谬误不进行反驳并不是在消极退让,而是在积极地寻找应对的办法。既然鲁肃抖出了“如果借了,就应当还”这个人之常理,诸葛亮推测他接下来就会论证“刘备向东吴借了荆襄”,有了这两个前提,很自然就会得出结论“刘备应该归还荆襄于东吴”。既然诸葛亮无法否认第一个前提,那么他要想推翻这个结论,就得在第二个前提上下功夫。论辩按照诸葛亮的推断发展下去,他用来反驳鲁肃的方法是请出了病中的刘琦,以否认荆襄是东吴的地盘,诸葛亮的这一招是鲁肃始料未及的,从而表现了诸葛亮的论辩和应变能力。虽然最后诸葛亮答应刘琦死后就归还荆襄于东吴,但这是他的缓兵之计,不仅不表示他论辩的失败,反而表现了他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分析能力以及外交能力。#p#分页标题#e#   四、剧中的逻辑谬误与艺术效果   剧中的这段论辩只有三言两语,但是,编剧不动声色地运用了一个的逻辑谬误,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和才能,增添了幽默和喜剧效果。而且这段论辩的设计一点雕琢的痕迹都没有,显示了编剧高超的艺术处理能力和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   首先,电视剧中的这段论辩对原著的改编很巧妙。原著中的荆州之辩并没有张飞的声音,而电视剧特意安排张飞说话。在鲁肃的诱惑之下,直接犯这个逻辑错误的是张飞,而不是刘备或者诸葛亮,这样的角色安排是得体的。因为以张飞的逻辑能力,犯这样的逻辑谬误在情理之中,而若是刘备或者诸葛亮犯这样的逻辑谬误,就大煞风景了。   其次,电视剧运用这个逻辑谬误增添了幽默和喜剧效果。张飞一腔热血地站出来跟鲁肃叫板,却被鲁肃绕昏了头,以至于连自己在说什么都不知道,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不仅符合人物形象,而且让人觉得他憨得可爱。其次,电视剧运用这个逻辑谬误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和才能。原著《三国演义》中的荆州之辩实际上是鲁肃与诸葛亮之间的较量,这两人同是当时有名的外交家和谋士。“是否善于‘见微知著’、灵机应变……是一个人有无智慧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如此,一些作家为了表现笔下那些人物的聪明才智,常常借用推理的工具。”[6]电视剧运用这个逻辑谬误更加突出了鲁肃和诸葛亮的外交与论辩能力。   最后,电视剧运用这个逻辑谬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鲁肃机智地得到了“如果借了,就应当还”这个命题,这有了这个命题做前提,接下来自然就是对借还是没有借的问题展开论辩,故事情节的进展顺理成章。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两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文艺作品固然需要运用形象思维来刻画人物形象,但同时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来安排故事情节和揭示人物的心路发展历程。“处理文艺作品时,人们往往容易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孤立为两个思维过程,一大部分创作者甚至会忽略文艺作品中所连带的逻辑思维部分,认为文艺作品是形象的具体的明确的就足够了,实际上这种想法大大影响了文艺作品的表现效果。”[7]“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务必注意逻辑思维对形象思维的渗透,在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注意自觉地将逻辑思维融入到创作中去,以使文艺作品对各种人物的内心剖析,更加符合事件和人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唯有如此,才能创造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来。”[8]   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并且往往运用逻辑手段使其扣人心弦,电视剧《三国》中的这段论辩就是一个典范;优秀的文艺创作者善于感性思维,同时又善于逻辑思维,电视剧《三国》的编剧便是一个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