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的唐代景观诗歌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视角下的唐代景观诗歌,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态视角下的唐代景观诗歌

 

鄱阳湖景观诗歌发端于东晋,目前尚未发现东晋以前有此类作品。在整个东晋南北朝时期,存世作品也非常少,据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载,涉及鄱阳湖景观的诗篇不过十余首,代表作如东晋湛方生的《帆入南湖》、《还都帆诗》;南朝宋谢灵运的《入彭蠡湖口诗》;南朝梁释惠标《咏孤石》;南朝梁朱超的《咏孤石诗》;南朝陈刘删的《泛宫亭湖》;南朝陈高丽定法师的《咏孤石》等。东晋陶渊明虽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鄱阳湖周边盘桓,但志在“田园”,没有直接抒写鄱阳湖景观的诗作。有研究者认为,《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是一首写鄱阳湖的诗,①然“规林”之处至今尚不明确,此诗所指仍存疑。   唐代是鄱阳湖旅游景观诗歌初兴的时期,《全唐诗》及《全唐诗补编》收录的涉及鄱阳湖景观诗篇有百余首,明显相关的有四十余首,其无论作品、作者、景观的数量都远超前代。   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的繁荣,与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形式和鄱阳湖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状况等都有密切关系。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有着与其他朝代同类诗歌不同的时代特色。   一、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的地理背景   鄱阳湖最早称作彭蠡,所谓“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就是说鄱阳湖如大瓢一样。但彭蠡又有新古之分。古彭蠡是指长江在九江河段受江水潴汇而成的大湖泊。古时长江出武穴后,呈分汊水系,《禹贡》概谓之“九江”。传说中的禹疏九江,也就是对这些分汊河道进行疏导整治,使汇注于彭蠡泽。《尚书•禹贡》有“彭蠡既潴,阳鸟攸居”之说。《史记•封禅书》中记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南巡路线:“浮江,自寻阳出枞阳,过彭蠡”。汉时寻阳在今湖北黄梅西南,枞阳即今安徽枞阳,均在长江北岸,其范围约当今长江北岸鄂东的源湖,皖西的龙感湖、大官湖等滨江诸湖区。西汉后期,所有分汊水系已“皆东合为大江”。由于泥沙堆积成堤,古彭蠡逐渐与长江分开,形成了长江北岸的湖泊群,结束了古彭蠡的使命。   西汉至东汉间,由于地层下陷的原因,在长江南岸开始形成了湖口水道。东汉时班固为了附会《禹贡》彭蠡之说,把江南的湖口断陷水域误指为《禹贡》的彭蠡泽。古彭蠡泽的名称就这样被沿用下来。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推断,汉代的彭蠡泽不过是今湖口县的湖口至星子县南面的婴子口,其最大宽度不过10公里。南北长30公里左右一条水道。②鄱阳湖的主体(即今天的南湖)当时还是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区,即鄡阳平原(鄡阳,古县名。公元前201年汉高帝六年置,治所在今江西都昌东南鄱阳湖中)。赣江在鄡阳平原上汇合诸水由婴子口注入彭蠡泽。   魏时,彭蠡水已越过婴子口,在星子县东南与都昌县西北一带,形成一片开阔的水域,《水经•赣水注》:“其水总纳十川,同臻一渎,俱注于彭蠡也。……东西四十里,清潭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因湖水浸润到星子县附近的宫亭庙,因庙得名,彭蠡湖亦称宫亭湖。南朝陈人刘删《泛宫亭湖》:“回乘一派水,举帆逐分风。孤石苍波裹,岸山苦雾中。”随着彭蠡湖水不断南扩,原来人烟稠密、阡陌交错、河道纵横的鄡阳平原逐渐被水淹没,终于在公元421年南朝宋永初二年废县。   “鄱阳湖”的称谓是从隋代开始的。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自隋以前,概谓之彭蠡。炀帝时,以鄱阳山所接,兼有鄱阳之称。”唐代时,大多数人通称之为“彭蠡湖”,偶尔有称之为“鄱阳湖”的。在《全唐诗》中以“鄱阳湖”为标题的诗有两首:韦庄的《泛鄱阳湖》、释贯休的《春过鄱阳湖》;诗句中有“鄱阳湖”的有一首:徐铉的《移饶州别周使君》中“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虽然当时此类诗篇数量不多,但即反映了鄱阳湖替代“彭蠡湖”的先声,说明唐代时这个大湖的主体已经南移,虽然难以确定唐代时鄱阳湖南岸的边界是否已到现在的康郎山,但当时水域之辽阔,气势之恢弘,是前代所不可比拟的。这可以从东晋南北朝和唐代两个时代的同类诗歌对鄱阳湖水面的描写中得到印证。   东晋湛方生《还都帆诗》云:“高岳万丈峻,长湖千里清。”这两句诗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点明了湖的位置是在庐山之下。也就是今天的北湖的位置;二是水面比汉代时的“水道”要宽阔,否则不会称“湖”,但形状是条带形的。唐代时鄱阳湖的水面则是非常宽阔了。倘若春夏丰水之际,身处湖中,就如韦庄《泛鄱阳湖》云:“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即使是秋冬枯水季节,立高山之上,俯瞰大湖,亦是“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吴筠《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鄱阳湖广阔浩渺的水面,表现了一种“大湖”生态的宏大之美,给予了诗人以创作的灵感,激发其浪漫主义情怀,譬如英格兰北部湖区之对于华兹华斯,瓦尔登湖之对于梭罗一样。纵观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大都具有一种壮丽恢弘的气度。如一向风格温和的刘长卿,写鄱阳湖景观诗时也气魄宏伟:“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刘长卿《晚次湖口有怀》)   二、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的作者构成   唐代鄱阳湖景观诗的作者基本上是旅居江西的客籍人士,其构成可分三种类型:贬谪官员、漫游迁客、慕仙学道之士。   唐代时,江西远离中原的政治中心,属于偏远地区,因此被视为贬谪之地。当时因贬官蛰居江西的著名诗人有张九龄、白居易、刘禹锡、刘长卿等人。一般来说,贬谪之人多有不平之气,往往通过鄱阳湖景观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愁怨之气。   唐代名相张九龄,景隆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开元十五年(727),张九龄因张说罢相之事受牵连,贬为洪州都督。①初经鄱阳湖,写下了唐代第一首著名的鄱阳湖景观诗篇《彭蠡湖上》:#p#分页标题#e#   沿涉经大湖,湖流多行泆。决晨趋北渚,逗浦已西日。所适虽淹旷,中流且闲逸。瑰诡良复多,感见乃非一。庐山直阳浒,孤石当阴术。一水云际飞,数峰湖心出。象类何交纠,形言岂深悉。且知皆自然,高下无相恤。   诗的前八句叙述行程与感受,第九句至第十二句写景,后四句议论。首先,诗人不得不认可鄱阳湖水光山色之美,但壮美之中,似乎含有不可捉摸的东西,“瑰诡良复多”。作者从庐山、大孤山的阴阳之诡,乘水飞驰与山峰突兀之险体验中提出“象类何交纠”疑问,最后得出“高下无相恤”结论,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朝廷的愤懑之气。   大历诗人刘长卿,天宝年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然命运多舛,曾两次蒙冤被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跟贬谪有关,因此也写下了大量的贬谪诗。②③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刘长卿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离开苏州到洪州待命。在赴洪州途中,逗留余干多时,写下了多篇有关鄱阳湖景观的诗歌,如《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征君》:   南风日夜起,万里孤帆漾。元气连洞庭,夕阳落波上。故人烟水隔,复此遥相望。江信久寂寥,楚云独惆怅。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棹唱。白首无子孙,一生自疏旷。诗人集“孤帆漾、夕阳落、久寂寥、独惆怅”于一诗,写景抒情,把鄱阳湖描绘成苍凉之水,诗人孤单寂寞之心显露无遗。   唐代士人,在入仕之前,多有漫游的经历。这种漫游,类似于现在的旅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旅游。漫游的去处,主要有二:一是名山大川,纵情山水;二是繁华都市,交游求宦。鄱阳湖西傍匡庐,南接闽粤,既有高山大湖之壮丽景观,又是南北往来的重要通途,因而自然成为唐代士子漫游的好去处。著名的布衣一生的山水诗人孟浩然(689-740),于开元21年(732),从浔阳经彭蠡湖绕道入湘凭吊屈原,不久作《广陵别薛八》: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   诗的前两句是字面上是为友人抱不平,实际上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惆怅;三四句交代别后的行状;六七句写鄱阳湖桅杆如林,波涛如海的胜景;七八句表现了人到中年的作者对未来缺乏信心的迷茫。   寻仙学道也是唐代士人的一种风尚,而仙道之境多在名山秀水,因此,山水景观自然成为修道诗的重要内容。盛唐时期著名的道士诗人吴筠,天宝末年避乱,隐居庐山,徜徉于山水之间,被庐山鄱阳湖的美景所吸引,流连忘返,逗留时间长达五年以上,写下了多首歌咏庐山和鄱阳湖的诗作。   李白的生平经历比较复杂,基本上可以说是以上三者的混合体。开始是漫游学道,接着是“奉召入宫”供奉翰林,不久则“赐金放还”,重新漫游。   安史之乱后,李白隐居庐山,后入永王李璘幕府。公元757年,李白因永王兵败受牵连流放夜郎,公元759年遇大赦,公元760年再登庐山,游鄱阳湖,李白的几篇咏鄱阳湖诗歌就作于此时。这时的李白,已无当年匡计苍生的凌去壮志,而更显得多愁善感、壮士迟暮。《送王孝廉觐省》云:   彭蠡将天合,姑苏在日边。宁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窈窕晴江转,参差远岫连。相思无昼夜,东泣似长川。   在这首诗里,面对窈窕岫连的鄱湖丽景,诗人却感伤不已,泪流不止:“相思无昼夜,东泣似长川。”虽说诗人昔日《赠汪伦》中那种赠别时的欢乐之情早已荡然无存,但其夸张的比喻、绮丽的语言,都充分展示了作者雄奇山水的独特风格。   自江西第一个诗歌高潮———陶渊明田园诗之后,江西诗坛将近沉寂了三百年。①唐代时,虽然江西籍的诗人起步较晚,但也有一些影响较大的诗家。如盛唐的刘眘虚、綦毋潜;中唐的来鹏、吴武陵;晚唐的郑谷、李中等。然而,他们描写鄱阳湖景观的诗歌却不多。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生经历不同。外地诗人来到鄱阳湖地区,多半是人生低谷时期,他们为鄱阳湖秀丽风光的所感动,他们在这里找寻“心灵的家园”。而江西本地成长的文人,一般都是“走出去”追求人生理想,鄱阳湖只是他们“出去”经过的一条水道;二是审美的心理距离问题。瑞士心理学家布洛认为:创造和欣赏美的基本原则是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是不同于实际空间距离的内省的发现。距离太近容易引起实用功利目的,失去美感;距离太远则看不清楚,也不美。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进行审美欣赏和创造。客体只有摆脱实用性,功利性,才有可能产生美感。②本土诗人视鄱阳湖为过道,行色匆匆,难以产生诗意;而迁客游子们以欣赏的目光来观照,则容易感受到鄱阳湖的美感。   可以说,由于张九龄、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加入,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成为了江西地区第二次诗歌高潮,这类诗歌的质量和数量,都远超同时期江西地区其他类型的诗歌。   三、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的主要内容   自然生态之美是唐代诗人歌咏鄱阳湖景观的主要内容,诗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抓拍鄱阳湖的画面,从不同的心境去诠释鄱阳湖的内涵,使得鄱阳湖景观呈现了形态各异的动态之美。   (一)鄱阳湖与庐山相映组成的壮阔雄浑   在辽远宽阔的鄱阳湖上仰望高大险峻的庐山会造成雄奇壮阔的对比之美,唐人诗歌中很注意构造这种高大雄浑之美。如孟浩然的《彭蠡湖中望庐山》中云:“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容霁色,峥嵘当晓空……”清晨,行船在雾气弥漫,渺远无际大湖上,一片茫然。突兀见庐山,眼前的景色为之一变,令人惊骇。“势压九江雄”的“势压”,写出了庐山有雄镇长江之滨,“压”住滔滔江流的雄伟气势;“峥嵘当晓空”更加突显庐山的巍峨高峻。吴筠久居庐山,①对于在鄱阳湖上看庐山,更有独特感受。《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诗云:“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在这里,近景是一叶扁舟与幽深山隈相望,远景是鄱阳湖碧波万顷与庐山千峰林立相映,诗人集长期观察的体验,勾勒出一幅鄱阳湖上看庐山的壮美秀丽的全景图,难怪诗人希望“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p#分页标题#e#   (二)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形成的壮美秀丽   湖口因地处鄱阳湖入长江之口而得名,是“江西水上北大门”,素有“江湖锁钥,三省通衢”之称。唐代杜佑《通典》卷第一百八十二:“宋武帝大破卢循于左里,即彭蠡湖口也。”北宋苏东坡作《石钟山记》后,湖口因石钟山而声名大噪。然在唐时,尚未有咏石钟山之诗。唐人的湖口诗,主要有两类:河水汇聚与湖水入江。写河水汇聚如刘长卿从湖口向南极目远眺:“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晚次湖口有怀》)吴筠则从庐山俯瞰,气势磅礴。“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九派混东流,朝宗合天沼。”(《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写湖水入江的如钱起的《江行杂诗六首之三》:“湖口分江水,东流独有情。当时好风物,谁伴谢宣城”;唐彦谦的《过湖口》中云:“江湖分两路,此地是通津。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   (三)鄱阳湖与鞋山组成的和谐秀美   鞋山又名大孤山、大姑山,位于湖口石钟山南侧九公里的鄱阳湖中。其前低后高,形状似鞋,长约500米,宽约200米,最高处海拔90余米,是湖口自北向南百余里湖面的唯一大岛、来往舟楫必经之地。唐人诗中常将其与彭泽长江对岸的小孤山并咏。如顾况的《小孤山》中云:“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白居易的《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中云:“林对东西寺,山分大小姑。庐峰莲刻削,湓浦带萦纡。”   (四)鄱阳湖落星湾与落星石组成的天然奇观   落星石又名落星墩,位于星子县城南三里的鄱阳湖上水边,是一座小石岛,高十六七米,总面积不过1800平方米,形如星斗浮在水面,传为坠星所化。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载:“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此以名焉”,实则为第四冰川的遗存。白居易的《韦七自太子宾客再除秘书监,以长句贺而饯之》云:“落星石上苍苔古,画鹤厅前白露寒”即指此石也。唐人亦称落星墩临湖鄱阳湖水域为落星湾,孟浩然的《下赣石》中云:“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五)鄱阳湖与松门山组成的林海石景   松门即松门山岛,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将鄱阳湖分成南北两湖,南宽北窄,形似一只巨大的葫芦。《太平御览》卷四十八《豫章图经》曰:“松门山者,以其山多松,遂以为名。北临大江及彭蠡湖,山上有石镜,光明照人。”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云“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是也。今天的松门山岛是连片的沙山,海拔最高处90.9米,最低点16.5米,平均海30米,昔日的松涛林海,险崖石镜的景观早已不复存在。唐时松门山的风貌如何,我们可以从李白的两首诗中略窥一二。第一首《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诗云:“朱绂白银章,上官佐鄱阳。松门拂中道,石镜回清光。”这里是说从浔阳至鄱阳要经过松门山,从湖中看去,“松门拂中道”,说明松涛依旧,但是否登岸攀崖看石镜则未可得知。第二首《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云:“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看来石镜还在。看看今天日趋沙漠化的岛,想起往昔林海石镜的景象,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六)鄱阳湖与白鸟、红日、粉桃组成的艳丽美景   鄱阳湖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冬候鸟保护区,观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冬春之际的11月底到3月。唐代时当然没有“保护区”的概念,也没有以观鸟为目的的专项旅游活动,但透过唐代诗人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候鸟也是数量众多,蔚为壮观的。白居易的《彭蠡湖晚归》中云:“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诗中点明时令是“桃花开”,而三月恰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晚归的船只惊飞了湖洲上的鸟群。像如此以“千”之数同时飞落的鸟,无疑是候鸟群。项斯的《彭蠡湖春望》写得更明白:“湖亭东极望,远棹不须回。遍草新湖落,连天众雁来。”   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最主要的特点是亲水性。凡景必与水相关,而且是浩渺的“大湖之水”。如渺漫平湖望庐山;湖口看江水汇聚;乘舟过鞋山,窥落星石,攀松门岛;湖中观水禽等。今天,赣鄱后代只有保护好一湖清水,才能重现唐代先哲诗人所描绘的壮丽恢弘的湖区景观,才能更好地发挥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前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