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岛崎藤村与茅盾对浪漫主义解读的差别,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岛崎藤村与茅盾之间对于浪漫主义的不同解读 纵观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浪漫主义文学不仅是中国五四文学获取西方文学资源的中介,而且它本身直接滋润了五四文学,为五四文学现代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美学因子。 1、岛崎藤村与浪漫主义 岛崎藤村是以浪漫主义诗人的身份蜚声文坛的,《嫩菜集》是岛崎藤村这种浪漫主义精神的典型体现,但是其中也透露出紧贴人生路径的现世主义的情绪,而且在浪漫主义之外还带有些许的浓重气息。在这部作品中,既有以少女为主人公的叙事长诗,也有《高楼》、《暗香》一类的对话短诗。《嫩菜集》是一部歌颂热情的抒情诗,但它也反映出作者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抒情诗人的那种气慨[1]。而《嫩菜集》后不久,藤村利用口语体小说《假寐》沿着这一方向进一步进行尝试,但是成效十分有限,无奈之下最后又不得不回归到诗歌创作中来。但是较之先前,岛崎藤村的作品中投射出了作者对于社会深刻的观察和体验,因此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由原来的浪漫主义风格趋向于现实主义风格。 2、茅盾与“新浪漫主义” 众说周知,茅盾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首先提倡了“新浪漫主义”,1919年至1924年间,撰写了很多涉及“新浪漫主义”的文章。20世纪初,茅盾在《小说新潮栏宣言》一文中,首次明确采用了“新浪漫派”这一理论,他认为这是写实主义从侧重主观向侧重客观的转变。其后他又引进翻译了像英国诗人兼作家叶芝等人的许多当时流行的外国“新派文学”。1920年8、9月,他在《为新文学研究者进一解》和《非杀论的文学家》两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罗曼罗兰等人的“新理想主义”应该归于新浪漫主义的旗下,其对“新浪漫主义”由最初的“译介”也转为肯定与倡导,并专注于“新浪漫主义”对“新思潮”的推动作用,诠释着如何“指导人生”。[3] 由此可以看出,茅盾本人对于心里想主义的见地,是以五四时期引入的一些西方概念如人道、博爱等为底色的,这些西方概念也是导致其将所谓的“新理想主义”视为“新浪漫主义”的直接因素。茅盾认为,只有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堪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4]。这也可以视为是茅盾的思想源泉。 二、自然主义——岛崎藤村与茅 盾文学思想里的最大的交集在日本的近代文学史,岛崎藤村的名字总会出现在论述自然主义文学的各种文章和著作中,可以说他的作品开创了日本自然主义的盛世。而作为中国近代自然主义的倡导者之一,矛盾出于对当时中国文坛上的沉积已久的两大弊病“向壁虚造”和“游戏消遣”的批判和控诉,改弦更张选择了自然主义阵营,提倡“文学上的自然主义”,开一代文学之风。 1、岛崎藤村——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旗手 1899年藤村去小诸义塾任教,转向散文的创作,其创作手法由浪漫主义转为现实主义。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破戒》,该小说被认为是日本小说史上既能充分反映外部世界具体情况,又能体现自身心理平衡的一部经典之作,甚至有人说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起点就是这部小说。凭借这些傲人的创新成就,藤村确立了在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上的代表地位。而后他按照《破戒》中自我告白的路数,连续发表了《春》、《家》、《新生》三个长篇小说。但在这三部小说中,作者的写作重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以自我的经验为中心,而抛弃社会性和批判性,踏上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自我坦白小说之路。[5]从某种角度而言,这可以看作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肇始。另外,藤村也对日本“私小说”的产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知道,在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历史上,有三部对其确立发展和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被吉田精一称为是“明治时期内的第一部小说”以及“最早非常明显地阐明了自然主义文学色彩的作品。”[6]被视为诱发和启发了田山花袋创作小说《蒲团》和日本“私小说”的源头,尤其是他自我告白体的小说《新生》,对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和“私小说”的文体确立和性格的形成,都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2、引进与吸收——茅盾对自然主义的摄取 茅盾的文学思想概括起来,是一种从“新浪漫主义”退回“自然主义”的弧线回归。1921年下半年之前,茅盾选择的是倾向“新浪漫主义”,而不赞成自然主义,而从1921年下半年起,茅盾在一些文章中,开始陆续调整对于自然主义文学的看法,其于1921年12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文艺上的自然主义附志》一文就提出:“自然主义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其在文学方面的地位也已然确定,不用再过多怀疑。”[7]。次年,他又在《小说月报》又展开了围绕自然主义的系列论战,借此维护自然主义在文学上的地位。他的名篇《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也是此时诞生的,这标志着这场论战达到了高潮。纵观矛盾对于自然主义文学的吸收和提倡,主要是对左拉式“真实与细致”描写方法的推崇,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自然主义作家是要立足于科学的求真精神之上的。[8]二是认为自然主义作家应该有客观理性的态度,同时具有一定的科学认知并遵守这些认知。[9]三是认为自然主义毫不掩饰地描写符合当时的革命现实。但是,正式因为有了这样的反复提倡和强调,他的文学思想愈加饱满,既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又与革命的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显著的不同。 三、岛崎藤村与茅盾笔下的“女性观” 性与文化,像是瓶与酒的关系,也是文学史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作为日中两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家,藤村和茅盾在描写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处女崇拜”是岛崎文学创作的一条主线,也可以说其作品的最显著的特色。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女性的深切关怀和同情。在作者的心目中,一切女人,似乎只有“处女”才是世界上最为高洁和清纯的,一旦这些清纯的处女遭受了恋爱或者婚姻,那么他们在作者的心目中便失去了“纯洁”。而这种几近变态的“处女崇拜”,另一方面,日本著名作家北村透谷对于岛崎的女性观的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北村透谷强调“女性之上”,而岛崎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念,将其升格为几近狂热的“处女崇拜”。而正如茅盾的笔名一样——茅盾的文学思想上充满着“矛盾”,既有“新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矛盾,也有小说审美特征的矛盾。作为现代文化的先驱和左翼作家的中坚,他的小说作品中却充满了许多描写的情节,注重关注两性的冲突,似乎与他的革命意识有所背离。但是我们从他描写的小说里,却收获了一系列成功的时代女性形象。例如,孙舞阳、章秋柳这样个性分明、敢爱敢恨的“复仇式”女性,也有像桂奶奶等这样的极具女性特色的典型人物形象。按照茅盾的看法,这些女性都是刚毅勇敢、超乎常人的。一直以来,研究茅盾文学思想的人都有“一套标准”,那就是以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的固定思维模式来衡量和解释茅盾的小说。因此有很多人认为茅盾作品中关于灵与肉的描写实乃作者的败笔。但是如果跳出这套标准的圈子来看,正因为这些灵与肉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生动而真实,这些人物往往是那个时代最先冲破理性和传统的“先行者”,她们的充满感性与真实,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茅盾的作品之所以今天仍然被奉为经典,是由其作品的生命力决定的。而他作品的生命力,恰好就是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她们鲜明的个性特征、复杂的内心活动以及漂亮的外表,总让人难以忘怀。在同时代作家中,茅盾的两性观最为开放,甚至较性开发的日本文学还有所进步。他在文学创作力,超越了性别的局限,主张站在女性的角度看问题,甚至具有一定女权主义的倾向。#p#分页标题#e# 四、结论 总体来说,岛崎藤村与茅盾的文学关系是相对平行的,他们在文学思想、价值哲学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单就浪漫主义而言,茅盾推崇的是罗曼•罗兰和巴比塞式的理想主义,而对于自然主义,茅盾提倡的是左拉式的客观的写作手法,另外,茅盾在女性形象的描写上,较岛崎藤村有所进步。因此,岛崎藤村与茅盾的文学关系,在总体的风格属性上既是两个互不相交的平行线,也存在特定的相交、碰撞与靠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