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李欣复文章的美学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看到李老师的美学大作,正好赶上2011年的春节。因为笔者酷爱美学方面的书籍,在休年假期间,白日的喧嚣和热闹过后,夜晚孤坐台灯之下,看着李老师一篇篇关于“美”的著作,慢慢地进入了一个“美”的世界,体味中国传统美学,思考中国现代美学的新发展,浮躁的心也跟着慢慢地沉淀了下来。 《李欣复学术文集》(美学篇)分为现代美学与古典美学两部分。它们有的取材于李老师对美之本质的探讨,有的属于对某些范畴的单独考察与阐述,有的则是从不同学科角度与视点对某些美学现象和问题作切入性解剖,个别篇章还贯穿有纵向史的阐述梳理。古典部分大多是一些具有重要意义或广受人们关注的美学范畴的诠释及其历史演进的勾勒。现代美学部分时代感强,对当前较热的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科学美学等论题,李老师阐发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一 我开始接触到系统的美学,首先是西方的美学观点和著作。中国虽自古就有关于美的各种观点,但并没有列为独立学科,成为一个系统。美散见于神话故事、诗词歌赋、绘画书法我们能够体会到神话故事的神奇,诗词歌赋的韵律美、语言美,绘画书法的构图、色彩美,古代人却没有人把这些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成为一门学科,加以探讨和研究,使其系统化和理论化。中国古代美学是松散和模糊的。而西方美学则不同,西方美学理论承上启下,成为了一个有机链条,给人一种循序渐进的感觉,看起来比较顺畅。 学习了西方的美学,再来看中国的美学,我还是喜欢中国式的美学。作为一个喜欢美学的普通人,我重视审美甚于追问美的本质。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老庄的玄学、两晋的飘逸风我总感觉,那一袭轻纱遮面的中国古代美学,有太多神秘感,有太多的意境美,犹如一坛老酒,入口留香,回味无穷。 中国式的美学是传神写意的。就像李老师在《中国美学中的趣味范畴》、《“逸”美概念之源流、涵义及构成系统》、《意象、意境审美范畴演进》、《传神写意说的源流演变及美学意义》中所阐释的那样,中国美学植根于这朦朦胧胧的意象美中。 李老师在《意象、意境审美范畴演进》中提到“‘诗曰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艳秀者,神之于心,身处于景,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讲的三境各有偏重,物、情、意三境的区别是相对的。若从作品方面而言,咏物状景之作构成诗境,就是一种意境。只是相对于以情或以意为主的诗境,它以物象为主而故称物境。” 中国美学中的意境说,在诗词歌赋中的语言运用方面达到了极致。直白,甚至是平凡的词语,简单的组合,所蕴涵的深意,所饱蘸的感情是博大而磅礴的。往往几个词语,就可以勾勒出一幅充满了意境的写意画;几个短句就可以表达、宣泄作者的深沉的情感。比如元代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哀伤的氛围;“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温馨的。几个简单的词串连在一起,寥寥数笔就让人眼前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的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让这幅画像人一样有了感情。 而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更是贯彻了“意境”说。西方的油画受实证主义的影响,讲求惟妙惟肖,重其形,却失了意境。绘画不应该只是重形,追求活灵活现。如果那样理解,那么在数码相机普及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以它取代绘画。绘画就像舞蹈、诗歌等艺术形式一样,它是要表达一种思想的——积极昂扬的、旖旎婉转的,抑或艰深晦涩、愤世嫉俗的李老师在文中提到,“欧阳修‘古画画意不画形’,认为‘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故只有寄意山水,心存画外了;并说,唯此始可与高下向背,远近重复之工艺画相区别。”李老师还提到诗和画的关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类不同的艺术在意境观念下完全打通了界限。 二 李老师谈“美”,从中国古代意境说谈起,具体引中国的诗和画。然而,历史是前进的。当历史的年轮转到了21世纪,美学又发展到何种地步?《审美价值新论》、《论审美需要》、《论审美效应》、《论审美消费论》、《论环境美学》、《生态美学》这么一篇篇的带着现代明快气息的文章读下来,你能够看到中国的古代美学到了21世纪,已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审美是一种需要。“审美需要作为一种特殊功能和欲求,一旦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推动下产生,它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品格和发展历史,绝不会因社会生活的变迁而丧失或倒退到原始的蒙昧人时代老子及墨子倡导返璞归真整个人类史表明:随着生产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体机能的逐步完善化,审美需要越来越丰富多样,作用也日益重大。”审美的需要作用于市场,便产生了《市场美学论》。何谓“市场美学”?“它是现代人围绕市场这个中心展开的一切审美活动的总称,因而也可称为市场实践行为美学。凡是为市场需要而进行的各类商品的设计、生产、展销中的审美活动及在市场进行的审美消费鉴赏活动,都属于市场美学范畴。”竞争是当今市场经济的属性,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自然离不开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李老师在《市场美学论》中对此阐述得十分详细。李老师提到,“流动的市场美学,是位娇艳孤傲而又铁面无私的模特儿。除了竞争、比较、投入,她不崇拜任何宗教与权势,唯有消费鉴赏的大众才是她心目中唯一的上帝。”大众崇尚美,迎合大众的审美需要不可耻,而是美学发展到今天的趋势之一。“平民化的市场美学”不是对高雅文化和书斋美学的排挤,它是美学的新发展,是美学受众增加,普及率提高,以及向大众化、通俗化审美活动的倾斜现象。#p#分页标题#e# 高科技的发展,在带来社会发达和物质充盈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坏境,进而让人类的精神家园也遭到了破坏。“贯穿于古代的‘天人合一’感应思想,是构成后来各种环境和艺术创造关系理论的哲学基础和前提”狄德罗从美学上概括提炼出“人物性格要取决于情境”,“把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统一起来作为形成主体审美功能的外部条件而确定下来生产实践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和本质特点所在,环境与教育改变人,人也改变着环境,两者在实践活动上是一致的。”面对地球环境的变化,李老师还专门介绍了“生态美学”这一门新兴美学学科。“它是以研究地球生态环境平衡协调发展造成最高审美价值为主要内容、对象与任务的”,“它是从美学角度研究生态平衡或调节生态使之趋于平衡,对人类所具有的价值”。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生产必须适应天人合一思想,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和自然、人和其他生物的平衡,才能够共生共荣,这也是对生态美学的原理与原因的科学论证。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美学也在发展着。进入现代社会,机器轰鸣、网络发达,人们步履匆匆,心更是焦躁而失去了平静。现代人没了“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皓月,冬会初雪”的闲情,更别说这夜晚,恰是无月的中秋是否现代文明让这样的美景消失?是否现代人匆忙的脚步,焦躁的心让我们早已失去了审美的能力?如果面对朗朗乾坤,自然万物,我们都看不到美,那么“世界是不是就变成了灰白色的骸骨,机械的死的过程了?”都市人常常要么烦躁、困惑,生活无趣,要么只顾忙碌焦虑,无法发见身边的美,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在李老师的文中,我看到了“美学”不只是一种鉴赏的技巧,“美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深度的外省和内省,一种对自然万物的深度关怀。 在李老师的文章中,我看到美,在慢慢地思考着美,领悟着美我们总是从自然荣枯、万物生死中,得到启迪,获得灵感,激发出创造欲。真正的美是和谐,是包容,是共同繁荣,而不是人类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置地球环境于不顾,置其他生灵于毁灭的边缘;真正的美是一种心灵的平衡和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