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当代文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当代文学的常规教学
作为大学中文系基础主干课程之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应当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以便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点之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运用该课程建设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服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实践,以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的一体化,是一项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它既可以让动态建设过程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不仅仅是停留于网络页面之中,而是真正走进课堂,走入教师的常规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不可剥离的一部分,从而极大提升教学质量;又可以通过教学中运用精品课程而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技术,来不断充实、完善该门课的精品课程建设。因此可以说,这一课题的意义是双重的,对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营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氛围,从实质上提高教学水平有极大的效用。 一像大学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一样,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创新。 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师生有机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精品课程是现代课程教学中一种最优质的资源,只有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改革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实现该课程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发挥精品课程的真正功能和效用。设置和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必须要以该门课的教学实践为中心,始终服务并服从于教学实践的刚性需求。而一旦精品课程的各个项目的建设较为完备时,就必须充分运用课程建设平台来为该门课教学实践服务,使两者紧密结合,以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的一体化。这既是该门精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充分合理运用精品课程资源提高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质量的唯一正确途径。只有这样做,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才会远离纸上谈兵而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追求和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始终遵循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保证两者的一体化进程不会偏离课程建设的正确方向。在此前提下,还应当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推进两者的有机融合。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和教学根本的科学教学理念,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和网络平台设计。 任何精品课程的建设,说到底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因此精品课程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口味,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向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迈进。同时激励学生热情地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把他们的想法、建议和需求转化为网络课程的现实内容。在使用精品课程服务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大力调动学生使用精品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精品课程平台不仅是他们学习不可多得的好助手,而且自己还是这一平台的真正主人。 第二,不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保持网络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在重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的同时,把体现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研究方法及权威可信的研究成果等学科前沿的内容,源源不断地注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第三,有效利用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把课程教学与网络平台密切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精品课程网络平台资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调查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不断创新。 第四,为保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和权威性,注重选用重点大学编写并获国家推荐的21世纪优秀教材及配套的作品选本,购买相关的教学录像、电子书、音频资料等教学软件。同时,本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要不断总结和提高,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开拓自己的学术视野,为最终能够自主编写教材打好基础。 第五,逐步建立适合本门课教学实际的科学有效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有其独具的特色,而教学对象的基础、兴趣和能力等因素也不容忽视。因此,对课程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甚至不同阶段采取的评价方式都应该有所不同。只有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发现缺陷并进行及时纠正,从而加快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一体化的进程。 第六,坚持教学团体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因为任何优秀的课程都是由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支撑起来的,决非单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教学团队的教学与科研也要同时并重,做到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完全不搞科研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只能是人云亦云,其精品课程的建设也只能是东拼西凑,难以有所创新。 二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的完全一体化,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它需要一个稳健扎实的逐步推进过程,而要做到这一点,在一体化进程开始前就制定好明确可行的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及实施方法等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 本门课准备在两年内分两个阶段逐步完成上述目标。第一个阶段从第一学年的年初到年末,计划初步取得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一体化这一现实成果。将课堂讲授、作业布置、试题解答、论文指导、课外阅读、在线答疑、师生网络互动等融为一体,实现学生书内和书外、课和课外、平时和假期都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平台,无间隙地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其相关知识,保证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老师及时的指导,获得的经验、信息、资源能够与老师、同学及时分享,对某些问题的疑惑能够与老师、同学进行公开、深入的探讨。第二个阶段从第二个学年初到年末,完全实现两者的一体化目标。计划在前一年工作取得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予以改进和优化,使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在该门课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使课堂教学质量获得较为明显的提高,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自身的资源、技术、版面等也都得到明显的优化。真正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实现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目标。#p#分页标题#e# 为了保证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准备采用以下较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在第一阶段内,首先整合好已建设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梳理并凸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每一个知识点,提供不同教学组成要素诸如教学设计、电子教案、典型例题、应用案例、释疑解难、老师讲课录像等的优质资源,提供并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新的科研、教改成果,将精品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完整地展现给文学院师生,从而搭建起整个文学院共享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支撑系统。其次,师生共同努力,依托并发挥精品课程的平台优势,利用先进的网络教育手段,将已搭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内容完全落实到教师和学生日常的教与学中去,把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开始逐步地融合在一起。作为授课教师,要掌握、运用精品课程的所有内容及其形式,并能将之熟练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优质教学资源,积极高效地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从而使优质教学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最大效益。作为学生,要在老师指导、要求下充分认识、了解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精品课程资源平台这一宝贵财富,使精品课程的价值切切实实地体现于自己的学习效果之中。在按时完成前述两项任务并使之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上,在第二阶段内,细化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内容与网络精品课程平台的具体联系,建立教学不同环节两者间科学合理的链接点,使两者的内容合乎逻辑地成为一个血肉不分的整体。同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并及时充实、完善和优化精品课程资源,使精品课程内容与形式始终能够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科研和教学成果,确保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把中国现当代文学网络精品课程和实际的课堂 常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并完全实现两者的一体化,是一项琐碎而繁重的工作,它不仅对参与其间的教学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参与此工作的本教研室教师不仅有着搭配合理的职称、学历,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五位教师中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和研究时间最短的也已整整18年。他们都有强烈的事业心,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都擅长把最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工具运用于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去,都善于进行教学总结,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这是实现这一教改课题的坚实基础和关键所在。而这一课题成果的逐步现实化,不仅会极大地调动师生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使精品课程的完善、发展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的变革、创新始终同步、同质地进行,从而从实质上改变了精品课程动态建设和教学实践的互不关联或联系较少的若即若离的状况,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精品课程质量做出贡献。 任何一所高校任何一门精品课程的建设都不可能关起门来进行,依托精品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实践也同样如此。因此,在努力实现本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精品课程一体化的过程中,要借鉴、吸收其他高校相同课程和不同课程甚至不同专业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同时结合本校本门课的实际教学情况,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同时将取得的成果及时体现于精品课程的网络平台上,渗透、运用于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中,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一体化进程真正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现实作用,从而为中国高校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创新和现代化走向提供借鉴和参考。此外,还要及时归纳、总结课堂教学与精品课程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经验教训,并将之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形成并发表见解独到、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备可操作性的教研论文,让一体化建设真正取得理论和实际的双重现实成果。
从英语毕业论文谈西方文学教学创新
一、毕业论文(thesis)是每个本科生在毕业之前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毕业论文写作是总结、检验、深化所学专业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为毕业后继续学习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 我院2011届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本研究通过剖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其折射出的外国文学教学的不足之处,探寻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此来提高改进我校外国文学教学,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同时,指导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提升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学术价值。 二、我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选题偏文学方向且陈旧、缺乏新意通观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有一半以上(53.7%)的学生选择文学类题目。而在文学类毕业论文选题中,大多数学生的选题集中在少数经典作品上,并且重复研究的现象比较多。英国文学选题集中在分析《简•爱》、《呼啸山庄》、《苔丝》、《傲慢与偏见》等作品上,美国文学选题无外是评论《红字》、《飘》、《老人与海》。这并不是不可以,但对于一般本科生而言,要就这些作品的某一方面进行较为深入、有创意的探讨,是非常困难的。 (二)论文内容肤浅、缺乏文学理论支撑毕业论文内容肤浅这一现象暴露出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同时反映出本科外国文学教学的一项不足之处——忽视对文学批评理论讲授。就同一部文学作品而言,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阅读视角对作品做出的诠释往往大相径庭。教师上课时应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通过教授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 (三)结构不清晰、逻辑性差这在很大程度上突显了英语专业毕业生阅读能力薄弱的问题。 相当多的毕业生由于自身阅读能力差且效率低,他们往往只能在学校借阅三到五本相关书籍或者杂志就开始毕业论文写作,并且他们根本不能有效提取参考书籍或者杂志的信息,往往就直接引用原书或者杂志的文字或观点,或者直接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然后简单的复制、粘贴,一篇论文就完成了,这样使得论文结构混乱、逻辑性差。日益严重的毕业论文抄袭、雷同等问题就这样出现了。 怎样以外国文学课为契机,增加学生对各种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是文学课程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四)语言表达不规范,存在大量语法、句法、文法错误我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反映出的最严重问题即是:语言表达不规范。相关要求规定学术论文要用正式的书面文体,从布局谋篇到段落、句子之间的衔接,从提炼主题句到每个句子的结构、措辞乃至标点符号的使用都讲究严格的规范,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语言功底。英语表达能力是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功,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论文的选题可以通过教师的细致耐心的指导比较容易的改进,但是语言运用能力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大量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且最有效的途径。 三、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所存在的问题折射出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补充文学批评理论、流派及术语等方面的知识。当今外国文学教学大多采取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结合的讲解模式,忽略对文学批评理论、流派及术语等方面知识的传授。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的诠释。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是要转变文学观念,更新文学批评的内容,向学生讲授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流派,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通过引导学生用这些批评方法解读作品,为学生今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增加当代文学知识。现有的文学教材大都写到二战前后,很少涉及英美当代文学,这种厚古薄今的做法已经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通病。其实无论是英国文学还是美国文学的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都不乏优秀作品,作为教师应适当扩充对英美当代文学的介绍,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一些距离我们时代较近的文学作品。介绍和补充当代外国文学,不仅使外国文学教学与当今时代紧密结合,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宽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视野,避免对经典作品进行重复性的研究。 3.在文学选读方面,要强调阅读完整英文原著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这些内容,每月读一本英文原著小说,必须是没有经过缩写、简写或改写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强调从整体上去感受、领会文学作品,以期学生能够对作家的写作风格和作品的寓意有所体会。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要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师唱主角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法。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权威”结论。如果学生对名家的评论或名家的译本存有一种敬畏心理,那他们就不敢提出任何质疑,束缚了他们创造性。 2.娱乐法。影视资源的利用及多媒体设施的普及为外国文学课教学的形象化、生动化和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播放根据外国文学名着改编的电影,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帮助其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三)英语文学创作模拟 外国文学课时少,内容多,光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复旦大学英语系要求学生大学四年期间要有100万字的阅读量(input),同时要有1万字的写作量(output),这既体现了读写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提出了具体要求。#p#分页标题#e# 文学创作揭去了文学的神秘面纱,使文学进入学生的生活,从而缩短了文学与学生的距离。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英语语言与文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对文学和生活的理解在创造过程中得以充分的阐释。同时,创作又反作用于学生,促使他们对文学形式进行研究,对文学内容进行反思,对文学语言进行筛选;扩大其词汇量、完善其语法知识并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为后面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写作功底。 毕业论文不仅反映了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是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体现。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繁多,论文工作的改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不是仅靠改革外国文学教学就能解决的。对于高校英语毕业论文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但是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工作刚刚起步,还需要有大量的后续研究。
三代作者群体的文学理念
翻阅80年代的《读书》,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讨论文学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章数量众多、比例甚大,而且精品甚多、反响也大。 这道亮丽的“风景线”的出现,与其时学术界格局息息相关:伴随着80年代政治的全面复苏,文学(包括创作和研究)又一次无可避免地充当了“冲锋号”的角色,在这段文学与政治的“蜜月期”中,现当代文学因为最容易与现实挂钩,而成为这一时代的“显学”①。鉴于《读书》从创刊之初就与学术研究有着千头万绪的联系,考察其中所展现的现当代文学图景的流变,对于我们今天的回顾,无疑是最佳的切入角度之一。 一、从作者群体说起 现在大家提起80年代《读书》,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其时的作者名单。因为这张名单无论在当时还是如今都可算是一个“超豪华”的阵容。事实上,《读书》从创刊伊始就有着比较明确的自我定位,即在创刊号上的《编者的话》中所言:“我们这个月刊是以书为主题的思想评论刊物。”②它从此时起就采取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启蒙姿态,因此是与整个80年代的思想氛围互为呼应的;也正是从此出发,它依托三联书店的出版网络和官方背景,网罗了一批以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内的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作者阵容。 但是在这个作者阵容里,我们可以很明显发现它至少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群体。第一个群体是三四十年代崭露头角却在建国后被压抑被埋没的作家、诗人以及编辑等,以卞之琳、柯灵、钱钟书、袁可嘉、绿原为代表;第二个群体是50年代出现过后来再次出现于80年代的“重放的鲜花”,以王蒙、钱谷融、王元化为代表;第三个群体是当时还在高校里就读的大学生或刚开始进入体制的知识分子,以刘再复、陈平原、张颐武为代表。这个群体的文章是当时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其他作者虽有零散的其他文章,但是这三个群体无疑是当时刊物的核心作者。 我的这个划分受到了洪子诚和许纪霖的启发③,但在他们的类似划分的基础上也有所调整。我在这里的划分标准主要是他们初次“发言”的时期,同时适当兼及其人的知识背景、社会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面对历史的态度之不同、文风之差别。当然,考虑到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在其中再作适当的分疏。例如,刘再复和陈平原在知识背景和发言姿态上就有明显差别,但是考虑到他们都是在80年代初次提出他们的代表性观点,从这个角度出发,还是将他们归入一个群体。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在80年代的《读书》上,他们零零散散的谈了那些话题?是否具有对话的姿态?如前所述,在80年代的“文化热”中,文学尤其是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评论都备受关注。但是就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是否也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些话题?在这一幅“众声喧哗”的图景中,我们可以倾听到三种主流的音调,但是这三种音调是否完全是协奏,而没有变奏?二、两种“异曲同工”的追忆与80年代的现代文学学科的“复苏”相关联,《读书》所呈现的现当代文学图景是以挖掘文学史上的被淹没的作家、作品为主。这些挖掘“出土文物”的努力主要以序跋、回忆性散文、书评为主,同时也初步出现了一些研究论文。 这次挖掘为时甚久而且范围广阔,据我的粗略统计,按照相关文章发表的顺序,涉及到的作家有:周作人、俞平伯、叶圣陶、闻一多、朱湘、徐志摩、沈从文、林语堂、梁宗岱、鸳蝴作家群、张爱玲、郁达夫、九叶诗人、胡风、钱钟书等。但是我们注意到,其实很多作家作品的谈论只是短暂的,似乎与刊物约稿的偶然性有很大关系。 因此,很多话题在当时并无很大反响。 但是,“九叶诗人”完全是一个例外。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集》,按照九叶诗人之一的唐?的说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册新诗的流派选集”①。这部诗集出版之前,袁可嘉为它作的序言就提前发表在1980年第7期的《读书》上。这是一个普通的现象:这种行为在当时更多的是一种对读者的阅读引导,而非对于作品的自我吹捧。特别之处就在于,围绕着《九叶集》和“九叶诗人”,《读书》陆续发表的文章竟然有6篇之多②,这是少见的例子;加上袁可嘉、王佐良在当时发表的造成很大影响的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论文③,完全是“九叶诗人”的一次集体亮相。它呈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九叶诗人”的形象序列,并且由于大多是九叶诗人自己现身说法,对于我们的研究来说,这个群体无疑是最合适的研究对象。 从时间与叙述的关系出发,我们完全可以把九叶诗人的大多数文章看成是一种“追忆”。 但是有必要略作分疏的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两种追忆。 第一类追忆主要可以概括为“追忆逝水年华”。这些文章包括袁可嘉《〈九叶集〉序》,杜运燮《怀穆旦》,辛笛《〈辛笛诗稿〉自序》,曹辛之《面对严肃的时辰———忆〈诗创造〉和〈中国新诗〉》。这一类文章都是以当事人的身份对于当年的“九叶派”的诗歌活动的追忆,其中涉及到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诗歌史实。这在后来的诗歌史研究者那里自是极好的史料,但是在80年代的“九叶诗人”那里,却完全是一种面对过去的追忆。看看他们的文章,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难以掩饰的面对一个新时代的喜悦。 第二类追忆可以理解为九叶诗人对自己的理解和剖析。这一类文章与前一类文章有交叉,但是最具代表性的是袁可嘉的《西方现代派与中国新诗》。加上袁可嘉和王佐良等人所写的介绍西方现代派的一系列文章,可以说,袁可嘉等人在这里向他们的师承资源和诗歌史先驱一一点明并予以致敬。这一类文章大都理论性较强,深具洞见;后来的研究者都乐于引用。因此,我们也可看出,在这些文章中,袁可嘉等人所提炼的一条诗歌史的线索已经逐渐“浮出历史地表”。 我们可以将这两类文章还原到当时的学术史背景中去。当时,围绕着九叶诗人的历史回忆和重新评价问题,出现了若干重要的学术论文①。这些论文与《读书》上的相关文章构成互动,共同促成了当时的重新认识和评价“九叶诗人”的热潮。#p#分页标题#e# 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在80年代的《读书》之上,相对于后世,以袁可嘉为首的九叶诗人的两种追忆,加上两位研究者巫宁坤和蓝棣之所写的重评文章,实际上构成了一项“文学史形象自塑”的工程。我的论断主要是针对他们的文章的效果而发;而在他们,当时未必有很明显的自我形象建构意识。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大都从此出发来理解整个九叶诗派乃至整个中国新诗史上的现代主义诗歌潮流。谓予不信,请看三个证据即可:其一:20余年来出现的九叶诗人研究著作②,在关于九叶诗人的师承渊源、九叶之各人诗歌风格、九叶在诗歌创作之外的其他贡献的评价等问题上都没有超出袁可嘉等人的系列文章的论述范围和深度;其二,由袁可嘉在《西方现代派与中国新诗》这篇文章提出的诗歌史线索,在后来的研究者孙玉石的著作《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③中得到更加精彩的发挥,但是基本的框架一仍其旧;其三,涉及到九叶诗派的外围诗人问题,由于当时袁可嘉等人的团队意识较强抑或是格于其他条件限制,对于自己群体之外的同类型诗人根本毫不提及,于是后来的研究者除了少数目光敏锐者之外,都不提及九叶诗派的外围诗人④。其实,就在九叶诗人80年代集中亮相于《读书》的同时,在此刊上接连发表《读诗随笔》的王佐良,其实就是九叶诗人的重要盟友和外围诗人之一。 九叶诗人在80年代出土之后的这一系列行动,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争一席之地。当然,九叶诗人在当代是在继续生长当中的。不能说他们在新时期的创作一无可观,只是当他们过度沉湎于对过去时代的追忆当中时,我们这个越来越快的时代也就开始慢慢地将他们抛在后面了。 三、面对历史的“暗河” 与九叶诗人的欢欣鼓舞略有不同的是,更年轻的两代人所体现的却是更加自信豪迈的气度。在面对历史和今天的态度上,他们其实可以简约归并为一类人。 考虑到80年代学术研究(尽管在今天看来是草率空疏的)和文学创作之间的亲密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读书》上发表的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的通信。这些文章很少涉及理论,但对于创作来说,极具指导意义。这里体现了一种良好的互动氛围。但是请注意,这种互动仅限于后两代作者群体之间。 与80年代的文学创作相关连的,《读书》上的新时期诗歌和戏剧的命运就悲惨得多。 出于官方背景,《读书》没有登载过关于当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朦胧诗运动”的任何文章。在我们今天面对着日益被经典化的“朦胧诗”的读者的眼里,这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当时的事实就是这样,面对着代表着民间的、青年全体性的、反思的朦胧诗诗歌浪潮,《读书》的无语是一个巨大的有意味的行动。而这个行动加上当时的九叶诗派对于当前诗歌的有意无意的不以为然,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历史空缺点。 散文的命运也是如此。当金克木等人在那里继续着30年代周作人的风格写作那些学者散文时,他们对于当前的散文创作一律是不加置评的。他们不停的重复自己和对当代继续生长的其他被压抑的散文类型的忽视,同样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对比。 在第三代作者群体的逐渐占据版面和第一代作者的逐渐退出版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读书》的作者群体在无形中发生着巨大的分化。正如“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种分化其实正是其后的学术界出现分裂和陷入困境的预兆和契机之一。 体现在《读书》中的80年代的嬗变,迄今为止,其实都不能为大家所完全理解。面对历史,我们其实都是那几个摸索大象身躯的瞎子。 现当代文学的沟通即是最佳例证之一。 在论述五四以来的散文与中国古代散文的联系时,周作人曾经用了一个很妙的比喻:“现代的散文好象是一条被湮没在沙土下的河水,多少年后又在下流被掘了出来。”①与此相类,当代的很多文学现象都可以从现代文学中找到源头。因此,从《读书》的三代作者群体的分类中,我所着眼的其实还有一个现当代文学的交接与沟通的问题。虽然当时的研究者和评论者很少有明显的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意识,但是在各类文章的追忆和重评中,我们却看到了论者的沟通现当代文学的努力。 然而太多的事实证明,这种努力在很多时候其实是徒劳,我们在很多时候面对着历史的“暗河”时还是没有跨越。还是回到九叶诗人出土后的遭遇上来。他们在出土之后的形象,非常符合“活化石”这一字眼。虽然郑敏等人的诗作和诗歌理论在当代依然在不断的出现,却已经边缘化了。更年轻的诗歌写作者与他们缺少接触和理解。因此,谈起九叶诗派在80年代之后的创作,虽然九叶之一的诗人唐?曾有九叶诗人“与出色的一代代年轻的诗人们,如朦胧派、第三代、后现代主义者一起奔突向前”的乐观之语②,但我们所看到的悲哀事实却是,无论是当代诗歌的评论家还是创作者都已经将他们忽视了。他们的影响已经停留在文学史研究的层面,而与当下的诗歌写作主潮不发生关系。 这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回旋。80年代的文学在接受前人的指引的同时,再一次重头做起,以致于现在我们又出现了与前人类似的困境。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单纯归罪于任何一方都是不负责任的轻率之论。倒是,更应该值得指出的,是整个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越来越急迫的以西方为标杆的现代化渴望。这种深层的思想潮流背景其实在暗地里指引了一切,包括80至90年代的《读书》作者群体的分裂,以及由此导致《读书》风格的渐变。 因此,我们从80年代的《读书》中看到的是这样一幅互动和封闭并存不悖的图景。关于现当代文学,三代作者大致分为两个阵营,无论是写作、评论还是研究,无论从话题还是文体,其间的“断裂”都已无可避免地隐隐呈现。因此,虽然大多数论者强调“政治风波”对于80年代的学术转向的重大意义,我却认为,时代的转折在此之前早已出现。#p#分页标题#e#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改革实践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文秘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主干课,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中居于重要地位。该课程以“五•四”以来的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文艺思想的论争为贯穿,通过对作家作品的评价和文学现象的分析,增进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感知和理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的鉴赏、分析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一)功利化日盛的社会大环境,给课程发展蒙上阴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完成了从精神崇尚到物质实惠的转换,在功利化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史哲等基础学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伴随着文坛上欲望化、金钱化书写方式的大行其道,魅力和光辉日益枯萎和暗淡的中国文学更加走向没落,作为学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也因此蒙上了阴影。 (二)高职高专课程设置向实践性倾斜,使该课程逐渐走向边缘 高校扩招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高职高专院校,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办学方针的指导下,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向实践性大幅度倾斜,那些与就业关系不大的课程被逐步削减,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当其冲,课时量几乎被削减了一半,课程的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高职高专生源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学生视该课程为“鸡肋” 高校扩招带来了教育的普及化,但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在人文素质和知识层面明显处于劣势,他们当初选择中文专业大都因高考失利后不得已而为之,许多学生长期以来受中学应试教育的约束,语文功底比较薄弱,在进入到以单纯的“职业能力”来定位学生价值的高职高专院校里,他们对与就业直接关系不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实难以提起兴趣也就在所难免。 (四)学生毕业后难与社会相融的现状,凸显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 据笔者调查,许多学生走出校门后,随即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诸如自我保护意识缺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社会适应力低,个人独立生活能力差,心理压力的承受力及应变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以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适应生活和工作环境。这些情况进一步表明,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或普及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诸多的不利条件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汉语专业基础课,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在学科建设社会大环境极端不利,课程发展已逐渐走向边缘,生源人文素质差、心态浮躁、缺乏学习兴趣的高职高专院校中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性的改革思路,是每一位高职高专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师不容回避的话题。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切实贯彻这一理念,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落实到课程教学与改革中,就是在遵循学生健康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特点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实现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和多项技能掌握的最终目的。 (一)教学目标:变“知识型”教学为“应用型”教学 与本科院校培养研究性方向的目标不同,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培养上更注重技能性和应用性,具体到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则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的文秘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此,作为文秘专业的基础主干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就应紧紧围绕着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对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和文学流派及特点的初步判断能力为中心,通过对课程的系统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具有较丰厚的文化和文学素养等综合素质,能从事文学创作、文案设计与写作、文秘、企业文化策划与管理、语文教学等专业人才。 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更多的强调学科的“知识型”,即理出文学史的线索,并以此为基点,评述其中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潮流和文学现象,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文学史知识。而作为文学史最基本的构成要件,作品的审美特征却埋没在繁杂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文学理论的讲解中,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意识投射其中,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人文素质也难获提高。 由此看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传统的“知识型”教学目标,虽然使学生获得了现当代文学的具体知识,但对其专业发展、素质培养和人格养成却无太大作用。因而,应注重该课程“应用型”实践技能的培养,强化所学知识和能力的实用性,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着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案写作能力、文字编辑能力、语文教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专业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淡化“文学史”,强化“文学性” 本科院校的现当代文学课程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高职高专院校则更多地追求“必需、够用”。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宏观把握文学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应把教学重心倾斜到微观的作家作品赏析中。 以往传统的教学既要注重“文学史”的勾勒(在讲述现代革命历史进程和重大社会变迁的基础上梳理出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又要有重点地分析包括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在内的“文学性”。这种既强调掌握文学史规律,又要从兼顾学生分析感受能力培养的内容选择,从教学实践看最终导致师生的无所适从。#p#分页标题#e# 为此,根据时代和文学发展的要求,笔者觉得有必要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做如下补充和调整: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如将近年来主要的文艺运动、思潮论争和新出现的各类体裁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向学生介绍,如当代文学教学中可增加“港台文学”和“网络文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在绪论部分对文学史的发展概况、重要的文学史事件做简要介绍,使学生对近八十年的现当代文学史形成一个整体的轮廓和印象。 在此基础上,精选能够涵盖现当代文学六个发展阶段的十几部作品精讲,作品的选择要考虑两个结合:作品审美性和兼顾文学史方面的代表性结合;体裁的多样性与价值观多元化结合。 课堂讲授时结合作品内容将相关的文学史知识适时地穿插,课后为学生提供最新研究资讯,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如此就能把“文学史”与“文学性”进行有机的结合,以绳子串钱的方式将文学史教学深入贯穿到作品的阅读和解析中,多角度、多维度、多侧面地向学生展示现当代文学史的丰富内涵,最终实现文学知识、审美能力、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为弥补课时量的不足,作品的阅读放到课外,教师结合作品内容布置相关思考题供学生阅读时思考,强调学生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 为弥补课堂讲授内容的不足,教师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如《新历史小说研究专题》、《女性文学研究专题》、《广西小说发展专题》等讲座,或者以开选修课的形式把近年来广泛活跃于文坛的金庸、李敖、韩寒等作家的作品引入课堂。这样,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不同的文学趣味,也可从根本上补充并丰满当代文学史的结构。 (三)教学方法:变教师“灌输式”讲授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由于长期受到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课堂讲授为重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形成了被动听得多,主动阅读少,并对教师和教材的一味拘泥的不良习惯,最终导致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读说写能力弱,理论知识贫乏,缺乏勤于思考的不良后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表明: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简单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1] 教育的功能将更多地从传授现存知识和培养现有技能转向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将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2](P78) 基于这样的现代教育理论,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教师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学生成为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学的最终目的,则是培养学生一生中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紧紧围绕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合格文秘类应用型、技能性人才的总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可以实施“自学—导学—助学—督学—促学”五个环节。 1.学生自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内容各异的专题为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机会,学生通过自组学习小组、自主选题、自主研究等方式,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教材、音像资料、图书馆、互联网络,在师生间、生生间进行交互交流和相互启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师导学 “导学”是“自学”的基础和前提,“自学”是“导学”的延伸和拓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具体包括“引、讲、评、查”四个方面:“引”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讲”是在教学过程中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并在讲解基础上进行课堂讨论、咨询和答疑;“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评,点评要点到即止,目的在于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查”是对学生自学情况的监督与检查。以上四个环节缺一不可,环环相扣,共同推进学习过程稳步前进。 3.小组助学 以若干学习小组为单位,全员参与到教师总体安排的学习活动中,从课堂问题质疑、讨论到课下小组研究、互评作品,都由小组去独立完成。小组中有固定的组员关系,组员间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教师通过传授协作技巧和学术帮助进行指导。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布置研究课题和学习任务。小组助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观念、协作精神132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和交流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4.多方督学 督学可在师生间、小组间、组员间进行,以此加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教师可通过平时作业、网上讨论、课外辅导、个别访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各组学习动态,督促学生真正落实作品阅读、课题研究、文学创作等课程任务。 5.全面促学 促学贯穿在“导学”、“助学”、“督学”三个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是督促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手段。促学可以通过研讨、考核、考试三个方面加以完成。研讨促学,就是对课题进行研讨,深入研究课题的内容;考核促学,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测评,考核的内容涉及学生自学情况、学习小组内活动情况、课堂上课表现、课外活动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考试促学是课程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技术相结合 现当代文学因信息容量大,涉及载体面广等特征,给教师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制作出与课程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提供了机会。实践表明,广泛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充分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较大限度地扩充了课堂教学信息含量,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一些教师只是用多媒体代替黑板板书,以网上现成的课件代替了教师教案,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跟传统教学并无太大区别,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优势并不明显。根本原因在于对多媒体教学的片面理解,他们只是简单地把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加入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中,而未能根据新的教学要求去更新教学方法和有针对性地设计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下的教学模式。#p#分页标题#e# 现代教学论强调构建师生间共同参与互动和谐的关系,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现当代文学课程在建构师生互动关系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灵活性。但如果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教师也未能根据学生实际随意到网上下载一个课件,多媒体教学下的课堂气氛无论有多么的热闹,学生依然会学无所获。 为此,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用处,必需处理好两个问题: 1.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 相对现代教学手段而言,传统教学手段速度慢、范围窄、信息容量小。但作为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传统教学手段仍然有着自身的优势,如黑板板书可以随写随看随擦,方便灵活。教师上课时突发灵感,可以不按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另辟小径,黑板板书的优势就随之显现了。因此,教师因材施教,合理地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互结合,将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制作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对课堂所授知识进行再制作、再加工,教师必须将课程的精华、重点与难点展示出来,并按自己的思路和学生学习实际制作教学课件。课件要求简洁明了,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在教材设定的大致框架下,重点补充教材中没有和不足的部分。 (五)课程实践性教学:把“教”的实践性转化成“学”的实践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教学活动具有教学实践的双主体性(师与生)、双目的性(培养目标与学习目标)、教学实践的双客体性(教的实践客体与学得实践客体)、教学结果的双满意度(教师和学生都满意)等个性特征,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为实践性教学的客观依据”。[3]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实际教学活动更多的偏重于“课堂的实践教学”(学科理论的讲授和灌输)和社会实践教学(做作业、社会调查、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而往往忽略了“校园实践教学”(文学社团、文学创作、文学竞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实践经验的积累。为此,作为现当代文学的专业教师,应充分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有针对性地将课程教学延伸到课外,积极开展“校园实践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示范,如指导学生成立文学团体,编辑文学刊物,撰写评论文章,创作文学作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作品剧展演等活动,所有这些都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创作能力和创业能力。 (六)评价机制:变“单一”评价为教学过程“全方位”评价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一门课程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课程改革成功将是一句空话。长期以来,高职高专院校虽无升学之虑,但以考试成绩为主的方式却长期存在,学生也因此惯性式地沿袭着中学应试教育下形成的习惯,“考前不考不学,考时熬夜背笔记,考完一切全忘记”。 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而言,如果仅以试卷成绩来评价学生优劣,这样的评价是非常不客观的,因此,课程的评价应当贯穿于学生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评价标的也应涵盖学生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依笔者的教学实践,学生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考察包括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作品阅读及笔记情况、课外文学活动参与情况各个方面,而期末成绩尽量以考察为主,命题少出基本常识和死记硬背的客观题,多出能考查包括学生的总体把握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主观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指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4](P112) 由此看来,作为一门动态性很强的学科课程,高职高专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应紧紧围绕以学生自学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为手段,以小组助学为单位,以多方促学督学为保障,使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在过程中真正感受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并养成良好的课程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具有较丰厚的文化和文学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阅读视角下的文学作品人文素养思考
摘要:阅读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过程,阅读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现当代文学作品贴近时代,易于阅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以人文概念和人文素养内涵为纲,以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为内容,从家国情感、人的存在、人的意义、人的自由、人类的共同意识等各个维度,剖析了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人文要素,以此来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培养其人文精神。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作品;人文要素;阅读
阅读优秀作品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过程,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为熟悉或为陌生的心灵世界。加拿大学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阅读史》刊载一幅图片:1940年10月22日在德军轰炸伦敦荷兰屋图书馆后,仍有人无视危险,捡起散落在地的图书阅读[1],可见越是在艰难时刻,越需要阅读作为精神支撑。一部人类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一部阅读史,是通过对书籍的生产和阅读来获取知识、传播知识、创造财富的历史。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无论是精读或博览的阅读方法,还是韦编三绝的苦读或信马由缰随性的阅读,体现出来的并不仅是一种阅读的行为,更多的是人文素养积淀和提升的过程。曾国藩说过,人之心性,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可以促其改变,苏东坡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同理,阅读可以看作是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1人文素养及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人文禀质
《辞海》对“人文”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集中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现代社会中对“人文”诠释为:人的文明处事,是一种高尚道德,是一种唯美的境界[2]。而“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3]。葛兆光先生认为人文素养这一概念有如下含义:自觉地守护和践履家国情怀,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关注人的自由、人的权利,具有理想主义倾向,具有终极关切和宗教情怀,具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乐于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具有叩问心灵、反身而诚的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等多个方面[4]。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评论“文艺复兴运动”时指出:“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5]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认为: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过程中[6],对富有人文素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需求尤其迫切。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达里奥•福说:“剧院、文学、艺术表达不代表它自己的时代是没有意义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是社会现实的产物和知识分子认知世界的主观反映。中国现当代文学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从始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当代的百年岁月,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切近、最剧烈、最宏大的时代转型期,在百年间完成了叙述角度、抒情方式、结构组成等艺术手法的现代转型,不仅形式上脱离了文言文,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迅速完善和成熟。现当代文学作品艺术化地反映了重大历史变革和社会转型期社会面貌及民众的心路历程和精神状态,体现了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是世界文学史中的独特存在。文学是用文字实现情感深处的共鸣和共振,从而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的天性和本能,这也是文学之所以不朽的内在原因,所以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7]。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认为新文学具有“抒情”和“写世”的职能,提出“人的文学”,密切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人文性是现当代文学内在特征之一,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开始,现代文学作品便承担起了改造国民灵魂的重大社会责任。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文中把现代文学看作“新一国之民”,“改造国民之品质”不可缺少的“要件”;周作人在《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一文提出新文学“具神思,能感兴,有美致”的价值;鲁迅在《坟•摩罗诗力说》中认为新文学:“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而“涵养人之神思”“启人生之?机”,则简明概括了现代文学的“职与用”。从诸多评论中可看出现当代文学具有的人文基因。
2现当代文学作品蕴含的人文素养
就文学阅读层面而言,现当代文学作品大多以典范的现代文写作,具有很好的传播优势。现当代文学阅读不只是语文知识和文学常识的了解与记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浸润其中的更是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弘扬。
文学理论教程教学模式
目前,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的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是国内高等院校的一本通用教材,该教程第一编导论提出: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并表示本书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对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如比兴、神思、意象、滋味、情景、意境等都有所融合吸收。 应该说,该教材在中国古代文论构建中国特色方面的努力在同类型教材中较为突出,不过,该教材是如何吸收中国古代文论内容,古代文论在该教材中的地位究竟如何?我想就这一问题,陈述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的作用。 1.横向结构上,古代文论知识的全面渗透。 多年来,《文学概论》课程已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包含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发展论等。这可以称得上是《文学概论》的表层横向结构。国内的《文学概论》教材大都围绕这几个部分而展开编写。《文学理论教程》即按此分为五编十六章。 而古代文论是古代文学理论家对文学的看法,也涉及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发展的种种看法,《文学理论教程》秉持建设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宗旨,有意识地在每个章节对古代文论的种种思想作了吸收。如第四章论文学的文化含义,提到了孔子的“兴、观、群、怨”;论文学的审美含义提到了曹丕的“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陆机的“诗缘情”,钟嵘的“滋味”,刘勰的“情者文之经”,等等。 第十章谈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举王弼的“言、象、意”三者关系;讲意境列王昌龄《诗格》中的三境说,皎然、刘禹锡、司空图关于意境的概念。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谈创造个性,引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第十六章文学批评模式,以孟子的“知人论世”解释社会历史批评。可以说,翻开《文学理论教程》,随处可见古代文论话语,其目的是用以解释印证文学理论的各个命题。古代文论因此成为了《文学理论教程》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这个角度讲,古代文论对于建构《文学理论教程》体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纵向结构上,古代文论对于概念原理阐述的积极参与。 如果把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发展论称之为《文学理论教程》的表层横向结构。《文学理论教程》实际上还存在一个深层纵向结构,即指文学理论原理得以透彻阐述的三方面内容。 第一是关于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范畴及相关的方法的界定与阐述,这是《文学理论教程》的主体。 第二是关于这些概念原理的历史由来、发展轨迹。许多教材在阐述文学理论内容时,会引述或介绍中外古今文论家对于文学活动的概括和总结、观念和思想,也即相关的中外古今文论。 第三方面内容是对中外古今文学作品的分析举例。在《文学理论教程》纵向结构的三方面内容中,古代文论都在不同程度地发挥着作用。如在第一方面内容即概念原理界定与阐述部分,第三章论文学活动的发展的多种因素,即引用了《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为之音”,和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说明文学发展与时代社会风气的变化密切相关。这些诗论直接表达了文学活动发展中的一种代表性思想,并构成了原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纵向结构的第二方面内容中,古代文论所占比重更大。 教材在阐述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之后,往往会引述相关的中外古今文论,作为例证,其作用主要有二: 首先,交代清楚文学理论的来源,说明其内涵。《文学理论教程》所要建立的关于文学的概念、原理、范畴相对抽象概括,对其理论的生成过程,以及概念本身的内涵都需要适当的说明,而古代文论的印证能够起到解释理论本身生成原由的作用。 其次,深化理论,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对于同一个概念原理,历代文论家都作了不同的探讨,通过对不同说法的辨别理解,能确定教材中原理表达的科学与否。纵向结构的第三方面主要是指对中外古今文学作品的分析举例。因为重心在文学作品,所以文论比重较少。 综上,古代文论纵向结构上对于概念原理阐述有所积极参与,既直接参与了概念原理的界定阐述,又起到了对文学基本原理的印证说明作用,印证说明方面起的作用更大。这也正是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的具体作用体现。 二、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实际地位分析。 如上,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但冷静地看,古代文论在教材体系建构中又存在着一些问题,呈现出古代文论实际地位的尴尬。 1.古代文论在教材中零散存在的方式,不能显示古代文论的真正价值和魅力。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从内容上说,主要偏于几个代表性的文论家的片言只语,和他们零星的文学思想表达。这些有限的概念术语的引述,多半是蜻蜓点水,谈不上系统,难以构建厚重的文论史的印象,没有展示知识的完整与深度。 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些材料在书本中的实际意义。而且《文学理论课程》一般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生知识储备相对不足,对《文学概论》教材中夹杂的古代文论家的只言片语,很难消化吸收,这些文论内容只会成为理解文学原理的障碍。#p#分页标题#e# 2.古代文论主要以例证的形态出现,与文学理论原理缺乏积极的融合。从作用上讲,作为文学理论知识的三个构成部分,最重要的应该是第一部分,即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范畴及相关的方法的建立。但纵观教材五编十六章及更进一步的章节小标题,用古代文论表达的内容少之又少,即古代文论直接参与界定、阐述概念原理的部分偏少。 古代文论主要集中在第二部分,即在理论阐述之后或过程中,作为例证起到解释文学理论来源和进一步说明理论的作用。由于缺乏必要的解释,很多古代文论往往是阐述文学理论时的点缀,与文学理论原理缺乏积极的融合,削弱了其在课程体系建构中的力量。 三、关于更好地发挥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作用的设想。 由于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袭用西方和前苏联的文学理论模式,以至于中国当代文论处于可怕的失语境地。所以,如何利用好古代文论,建设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成为一个阶段以来文艺理论工作者关注的话题。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只有在继承古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民族特色,才不会在世界文论中失语。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体系建构中的作用? 1.进一步发挥古代文论概念对于文学基本原理的印证解释作用。 古代文论语汇是古代文论家们对文学创作及作品特色的总结,它们本应该有着与现代文学原理间的共同、共通之处,能够真正起到印证解释文学理论的作用。但是当这些文论术语分布于《文学理论教程》各个章节,则变成了散珠碎玉,零星分散,点到即止,缺乏说明问题的力量。要想真正发挥古代文论的作用,就应该对一些重要的古代文论进行解释,揭示古代文论概念的内涵、意蕴,交代古代文论的来龙去脉,展示其与现代文学原理间的共同、共通之处,从而使古代文论真正起到解释文学理论的作用,并成为文学概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2.进一步发挥文论潜体系对于文学理论体系的印证作用。 中国古代文论存在着潜体系。一是个别作家的论著具有体系或潜体系,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分本体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大部分,系统完备,体大思精。二是文论史上一些命题的阐述具有潜体系,如意境说经由《周易》的“圣人立象以尽意”、钟嵘的“滋味”、皎然的“取境”、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到王国维的“意境”,已从只言片语发展为有情有意有理论内涵的概念了。梳理范畴内在的演变和传承关系,又使之自成体系,以说明甚至参与我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等,对建设当代中国文论至关重要。 3.进一步将古代文论转换为当代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原理。童庆炳说:“有不少古代文论的术语,根本不用特别‘转化’,就直接进入现代的文论话语体系中,……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是有通约性的。因为我们的文学的现代性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也因为我们的文学理论的转型是中国文论的转型,还因为现代性转型是具有传统文化心理的中国人在做的,它在无意识中就渗透了一些古代的传统文化因素,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①此话说得很有道理,但是目前《文学理论教程》并没有做好这点,可能也有些古代术语已经转化为了现代术语在使用,但是却没有大量地转换。我的想法是尽量能使这些术语通过阐释后就能够进入当代文论的语境,成为能够解决当代文学实际问题的“范畴”,这才是“现代转换”。 传统文人对文学本质、创作目的、创作主体、作品本体、读者接受都有讨论,如被朱自清称为中国诗学开山纲领的“诗言志”,以及魏晋南北朝开始盛行的“诗言情”一直是中国文人论述中国诗歌本质的主要话语;如陆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刘勰“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李贽“童心”说等对创作主体想象与心境状态的描述;又如从《周礼•春官》、《毛诗序》以来对赋比兴的表述和解释,到后来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炼字篇、事类篇对于文学创作手法的表达;再如钟嵘“滋味”、司空图“四外”说、严羽“妙悟”、“兴趣”、王士祯“神韵’、王国维“意境”理论对于诗歌审美特质的概括,这些都是古人针对文学表达的理论观点,和他们进行具体诗文批评时所用的话语方式。 这些皆可以转化为文学理论的标志性概念原理,成为文学理论的重要构成。《文学理论教程》在吸纳古代文论、建构教材体系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由于古代文论自身的特性,使得它在教材中的地位还显尴尬,未能与当代文学理论更好地融合。因此,加强对古代文论自身意义的阐释,验证当论;加强对古代文论体系的整合,以验证当代文论体系;更好地进行文论的现代转换,以直接运用于理论的表述,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论师校现代文学教课的革新
过去“中国现代文学”的讲授,注重的是知识点的讲授。教学内容涵括文学运动、文学社团、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方面,内容众多。就拿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来说,除去序和前言,三个十年共29章。要像以往梳理文学史、讲解文学现象、分析作家作品那样面面俱到,在淡化专业性、压缩基础课的今天是根本不可能的。由此,我们团队在课程内容上调整:淡化文学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注重培养学生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96教学课时的分配就是文学运动与文学流派12课时,文学社团4课时,重点作家作品鲁迅6课时、郭沫若6课时、茅盾4课时、巴金4课时、老舍4课时、张爱玲4课时、赵树理4课时、李?人3课时、曹禺3课时、沈从文3课时、艾青3课时、穆旦3课时、张恨水3课时,其他还有十多位作家作品还有20课时,总共占用了86课时,学生作业以及课堂讲评10课时。这样,尽管课时压缩了,但是内容比较集中统一,重点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以及表述能力都得到了加强和提高。其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互动感受,培养创新能力。
1.文本细读
无论是了解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还是强化文学感受和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作品,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文本细读,这已经成为众多同仁的共识。“在当下盛行新方法和新观念而忽视文本细读的学术背景下,细读文本对于以追寻知识分子人文精神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课时压缩的现实,如何有效地进行文本细读呢?笔者及其同仁做了这样一些尝试: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有时会犯些知识点、内容前后不统一、矛盾之类的错误。即便是在教材中关于作品的评述中,也有出现错误的。于是课前阅读布置作业就是给作品挑毛病。比如:《边城》中的翠翠究竟多少岁?《雷雨》中的周萍应该多少岁?《凤凰涅?》中有个知识点错误,是什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关于《命命鸟》的说法准确吗?这些问题,有的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不仔细阅读《边城》,不能发现作者前后叙述的矛盾;不仔细分析,就不能确定《雷雨》中周萍真正的年龄应该是31岁而不是作品中的28岁;而在学生怎么都找不出《凤凰涅?》中的错误的时候,指出序中的《孔演图》其实应该是《演孔图》;只有阅读了《命命鸟》后才知道教材中把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搞混了。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文学作品,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要求就是“用事实说话”———必须引用作品中的原文来佐证。
比如《雷雨》中通过提问“周朴园究竟爱不爱鲁侍萍”来引入周朴园的形象分析。学生往往受到中学教学影响,认定周朴园虚伪的性格特征,简单地以“不爱”作答,举证就是他见到鲁侍萍后想用支票来打发鲁侍萍。笔者首先驳斥虚伪性的论证之一:30年坚持“虚伪”地记着初恋情人的生活习性、摆放着初恋情人的照片,这样的“虚伪”成为习惯后也就真实了;然后尝试从流行歌曲《小芳》入手,让学生理解“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如果两个各有婚姻的人为了自己的私情而拆散各自的家庭走到一起,那才是没有责任心的人;最后结论周朴园爱的是心目中那个永恒的18岁的鲁侍萍,30年后的鲁侍萍于他只是曾经。要求学生下去找原著来看,尤其是序幕部分,这是理解作品意蕴必不可少的。鼓励学生选择作品编排话剧、音乐剧,在小学期还举行经典诵读比赛。学生分组自选文学作品来编排话剧,兴趣非常浓厚。在选择作品环节就保证了量的阅读,改编剧本的环节就保证了对于文学作品的主题意蕴的反复推敲,表演的时候从台词到结构的形式研究,等等,这一方面提高了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将多媒体手段引进现代文学教学的课堂,使博大精深的内容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第一,建设网络资源库。要改变学生专业兴趣不浓,不愿意投入时间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的现状,我们开发了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将多媒体手段引入了教学的课堂。现代文学的很多名著大多都改编成了影视剧作品,在我们建设的“中国现代文作品选读”的网页中,除了上传文学作品的电子文档外,还上传了大量的名著改变的影视剧作品,学生兴趣非常浓厚,《阿Q正传》《家》《子夜》《边城》《南行记》和《雷雨》等影视剧作品点击量非常高。为了督促学生阅读,布置学生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
当代文学中的饮食文化思考
摘要:当代文学中与饮食文化相关的作品不在少数,尤在食、酒、茶文化方面较为明显。在食文化方面,表层展现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独特吃食以及制作流程,深层文化则展现了吃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心理;在酒文化方面,表层展现不同地域的特色美酒,深层则展现酒文化的独特作用与功能;在茶文化方面,表层展现茶的种类,深层则展现了茶道与茶所传递出的丰厚精神内涵。旨在从当代文学中选取部分与饮食文化相关的作品,从食、酒、茶文化三方面入手,从表层与深层这两个层面分析当代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饮食文化。
俗话说:“屋要木支,人要食撑。”可见饮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我们向前的基本推动力,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早已不是仅仅用来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物质产品,更是在经济发展、地理位置、民族特色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并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近年来,有诸多学者以饮食文化为对象进行研究且成绩斐然,但大多是从饮食文化的传播与融合着手的。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新增了当代文学作品中饮食文化的体现,以期更为全面地分析当代文学中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文学体现”即作家通过文学叙述手法把饮食文化的具体内容表现出来。我国是拥有数千年文明的国度,饮食文化内蕴深厚,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有许多知名作家把饮食作为一种叙述对象写入文学作品中。这不仅记载了我国饮食的发展历程,而且还展现了我国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饮食文化主要体现在食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上,而文学作品也不失为这种饮食文化的承接载体,为饮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增添了深厚的文学内蕴。
一、食文化
在饮食文化中,“吃食”是核心,贯穿了饮食文化的整个发展历程,几乎涵盖了饮食文化的所有特点。当代出现了许多热衷于描写叙述“吃食”的作家,如余华、周作人、莫言、丰子恺和汪曾祺等。他们对吃食文化的描写叙述又有表层与深层之分。
1-表层食文化
“表层食文化”即吃食文化的物质与行为层,是对吃食的种类、地域特色和制作流程作出简单的叙述。如汪曾祺的小说《大淖记事》中写湘西挑夫们吃的是糙米饭,配的是腌辣椒、臭豆腐和青菜炒小鱼;《安乐居》中写北京吃食没有米饭炒菜只有馒头花卷,配着猪头肉、兔头和煮花生豆等;《七里茶坊》介绍了云南过桥米线、汽锅鸡。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则简单写了红烧肉、面条等吃食。周作人的《爱窝窝》具体描写了窝窝的来源、制作材料以及流程等,这也是食文化的表层体现。这些作品是对吃食文化物质层面的描写,是对食文化浅显的记录与叙述,这里不仅有主食、副食、北方吃食特色,也有南方吃食特色。当代文学作品中对吃食的种类、地域与制作的描绘,虽然写的都是食文化最表层的内容,但也颇为丰富多彩。这些作品让读者在对吃食文化有初步了解的同时,又刺激着他们的味蕾;在进一步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又勾起他们对食文化的浓厚兴趣,这样一举多得,足以见得文学与饮食文化的紧密联系。
2-深层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