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草原文化与动漫产业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近年来,随着大众文艺娱乐日趋多元化以及数码特效技术的不断创新,以漫画、卡通、动画、游戏以及多媒体内容产品等为代表的动漫文化开始了新一轮的繁荣与飞跃,FLASH动画、三维动画、全息动画等崭新的动漫形式不断涌现,在很多国家与地区的青少年人群中已成为一种文化潮流。动漫文化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已实现产业化经营,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高。动漫产业逐步成为继软件产业之后的又一支柱性产业,特别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具有很强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1 国内动漫产业的市场状况分析 1.1 动漫市场庞大,但动漫创作缺少创意,优秀作品稀少 自1926年第一部动画片《乱世兄弟》上映以来,中国动画片已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国内动漫市场规模日渐庞大,动漫产品的直接消费人群已高达5亿人。目前,我国动漫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约为500亿元,每年新增动漫企业超过300家,新增从业者超过万人,行业发展前景可观,并对教育、网络、文化、制造、商贸、物流等传统产业均能带来巨大影响。 但中国的动漫产业却始终徘徊在发展的“婴儿期”,原创动漫在世界动漫市场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国内动漫长期缺少好作品,近年来推出的动漫作品普遍缺乏创意,主题千篇一律,剧情内容肤浅、幼稚,人物形象简陋苍白,观众基本上看头就不想看尾。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是我国动漫消费的主力人群,他们耳熟能详的卡通明星与品牌绝大多数全是日美动画作品,最喜爱的动漫中只有11%是本土制作的。 1.2 动漫题材普遍低龄化,产业经营理念落后,市场开发意识不强 从我国动画作品和相关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出,国内动漫制作主要针对低幼人群开发。不论是《舒克和贝塔》、《阿凡提的故事》的说教,还是《金刚葫芦娃》、《蓝皮鼠和大脸猫》的消遣,中国动画只是针对“小孩子”,似乎动画片就是儿童、少年的专利。其实国际上动漫产业早已进入成年人群,大部分国内动漫制作和播放媒体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所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对成年人动漫市场需求反应迟钝,极大的束缚了本土动漫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方向。因此,在2006年1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14部委主办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与青少年健康成长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共同呼吁:本土动漫产业应亟待加速走出“婴儿期”。 目前的动漫产业并不只靠出售播出版权赚钱。 日本和欧美许多国家的动漫作品的影视播出版权收益最多只占到制作成本的20%,动漫产业最大的赢利点在于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国内动漫由于制作上的“幼稚”取向,脱离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动漫作品无法引起广大青少年的关注,缺少家喻户晓的本土卡通明星与品牌,使许多青少年转而成为国外动漫的拥趸。 1.3 动漫教育与产业脱离,动漫人才匮乏随着近几年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动漫的原创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人才匮乏问题已成为制约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据统计,中国动漫产业人才缺口达60万。为满足产业不断扩大的动漫人才缺口,不少专业动画培训机构纷纷应景而生。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400多所高校开设动漫专业,1200多所院校开设有与动漫相关专业,学生人数达10万人。不过,受教学实力和自身条件所限,大多数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学员只能熟练使用部分制作软件,缺少艺术创意和整合能力,只能做为动漫创作中的低端制作人员,承接一些中低端制作项目,而无法胜任大型高端项目的工作。与美国梦工厂长期合作培养动漫专业人才的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副院长贾秀青指出,动漫产业的理想人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形,动漫产业最为重要也最紧缺的仍然是产生创意的人才,他们是金字塔的顶尖,在目前最为稀缺。人才问题不解决,中国动漫产业就会缺乏支撑,后继乏力。 2 依托草原文化发展内蒙古动漫产业的优势与劣势 2.1 瑰丽神奇的草原文化为发展动漫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内蒙古草原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草原,草原文化源远流长,沉郁厚重,独具魅力:内蒙古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数千年的草原民族发展史波澜壮阔,充满神秘魅力;“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3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呼麦”是享誉世界的国宝级艺术;每年一度的草原盛会“那达慕”早已蜚声中外,让人乐而忘返;二连浩特的恐龙墓地闻名世界……内蒙古草原文化是中国北方诸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创建的古老的采集文化、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整合形态,是以中国北方草原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以及畜牧业经济为内涵的文化类型。 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其发展与繁荣需要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有力支撑。内蒙古草原文化能够为动漫产业提供丰富多彩、取之不尽、具有民族特色的创意素材,成吉思汗、昭君出塞、苏和的白马、嘎达梅林、巴拉根仓、都楞扎那等诸多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都可供动漫改编制作,这是发展动漫产业不可替代的文化优势。 2.2 精深博厚的制作传统为动漫产业提供了厚积薄发的品牌优势以内蒙古草原文化为背景创作动漫作品素有传统,诸如《草原英雄小姐妹》、《猎人海力布》等早期优秀动画片不仅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制作艺术上也有较高成就。2007年仕奇集团投资5000万元,由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电影《勇士》获得第2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美术片奖,还获得2007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最佳中国长片奖”,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影片以内蒙古大草原为背景,讲述了蒙古族少年巴特尔由狭隘寻仇到感悟人生的英雄传奇经历。影片通过动画的形式,成功地展现了丰富生动、博大精深的草原传统文化,在全国动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国家和内蒙古发展动漫产业的政策指导和鼓舞下,内蒙古动漫产业有了可喜进步:内蒙古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心成立了“狼来了动漫”创作机构,并创办了《动漫驿站》栏目;内蒙古动漫卡通协会、内蒙古动漫网、内蒙古动漫协会官方网、呼伦贝尔动漫网、真人秀社团、赤峰市原动力学院相继成立;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又成立了动漫产业研发中心和培训基地;2009年10月20日,龙源国际金泰煤业鄂尔多斯动漫博物馆正式奠基,建成后的鄂尔多斯动漫博物馆将以其丰富的展品展项、权威的音响图书资料收藏、前沿的动漫产品、集中的动漫信息交流、高端的动漫学术研讨、广泛的动漫爱好者基地,成为集中展示动漫产业全貌的特色文化场馆。#p#分页标题#e# 2.3 高级动漫人才的缺乏是内蒙古动漫产业发展的短板 近年来,内蒙古部分高校也相继开设了动漫专业,培养动漫人才。内蒙古自治区动漫卡通协会主席包白龙提到,内蒙古尚未形成动漫产业链,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缺乏动漫高级人才。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动漫专业,但是高校老师多为半路出家,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也没有上规模的培训机构,不少学生都需要花钱去外地再培训才能上手。同时兼备操作技术与艺术表达的复合型人才仍较为缺乏,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内蒙古动漫产业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 3 发展内蒙古动漫产业的策略 当前,在内蒙古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导向下,发展动漫产业对调整产业结构、状大文化产业、推进青年就业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发展动漫产业需要培养动漫人才,需要营造良好氛围,需要爱好动漫、全身心致力于动漫事业的人士的无私付出,更需要政府的关注、政策的扶持和业界的投入。 3.1 坚持草原文化特色,培育民族动漫原创品牌 依托草原文化发展动漫产业,就是将草原文化融入动漫制作,推出民族题材作品,以草原文化支撑动漫产业开发,以动漫产业彰显草原文化个性,不断扩大草原文化影响力,提升草原文化品牌价值,带动草原文化产业链的深度开发。 发展内蒙古动漫产业应坚持以草原文化题材为特色,加强民族题材动漫产品的研创和开发,培育打造民族动漫原创品牌。要按照导向正确、结构合理、题材多样、质量上乘的要求,牢牢把握动漫创作的正确导向,充分挖掘独特的民族地域动漫素材,提高原创比重,把题材重点放在民族特色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思想,创作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时代特点、有影响力的民族动漫形象,并积极开发相关衍生产品,丰富草原文化原创品牌。 3.2 引进和培育高级、原创动漫人才 内蒙古动漫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动漫产业要联合区内高等院校加快建设重点专业和学科,引进一批高层次文化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文化市场规则和环境的专业高端人才,逐步完善有关课程,设立动漫产业职业培训机构和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有针对性地培养所需专业人才,尤其是培养动画导演、形象设计师、动画剧作家、创意策划师、实战高手等稀缺人才,提高动漫人才的培养水平,突破目前这种“有量没有质”的人才困境。 在高级人才的引进上,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要素等参与分配的新路径,营造有利于吸引高级人才的良好氛围。在原创人才培养上,首先应着眼于动漫师资素质的提高。事实上,动漫人才的培养水平主要取决于授课老师的技术能力以及创作经验。如果老师都没有制作过国际大型动画项目的经验,很难想象其会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国际项目制作技术和方法的教授。其次还应引导学生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借鉴优秀制作理念,发挥其创造性,通过生动的动画艺术把本土草原文化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