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动漫艺术的视觉文化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视觉讯息的大量传播,各类视像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形态与思考模式。影像成为后现代社会中传递主控资讯的媒介之一,此时视觉对于人类的认知活动而言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致力于视觉文化层面的讨论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视觉文化的研究范围囊括了最开放和跨学科的图像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持后现代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我们身处“文化的社会”,任何生活经验都会转换成一种视觉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视觉文化包含对可见的具有一切美学事物意义感知的所有视觉艺术形式。视觉文化的发展也同时拓展了人们对事物观看的方式,观看手段不局限于单纯的通过眼睛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感知,科技的进步也给观看“媒介”的技术性领域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如照片、电视、电影。而动漫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所满足的并不仅仅是对现实事物观看媒介的拓宽,对于人们来自于想象世界的某种情境的视像化呈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现代电脑技术中数字化转变一方面丰富了动漫艺术的创作手段,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对于影像经验向个人表达的转换方式。 动漫艺术作为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类型之一,其表达方式与电影一样,也具备导演、编剧等一整套完善的影视制作体系,但相对于电影艺术而言,动漫艺术的虚拟性也体现出比电影艺术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并且作为最单纯的想象力与图像创作的载体,它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题材限制,以其时尚性的思维和视觉历险性,承载更多的奇思异想。动漫艺术就本质而言也是绘画,只是在绘画造型形态基础上进行变形夸张并使其赋予动态感的表现方式。然而动漫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绘画艺术,这除了动漫艺术本身的特质之外,其在电影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对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某些情境的完善,以及在信息技术的与传媒手段的高度发达今天,对于比以往任何时代所接受的视觉图像更为多元刺激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对最前沿的视像感知更为敏感,而动漫艺术作为当下最前沿的视像,青少年无疑是其最普遍的受众群体。 动漫艺术按照严格的概念划分为动画与漫画两种形式,而影视艺术中镜头感片段剪辑和镜头空间递推视觉效果在漫画中的使用,对现代叙事漫画形式也产生了具体影响,导致了现代叙事漫画具有影视分镜头剧本的特征,动画创作者于是不失时机的在此基础上与漫画家携手合谋,动漫艺术由此衍生,且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概念。随着科技进步与传媒技术的发展,动漫艺术的视觉呈现形式也日趋多元,从制作技术和手段上分为以手工绘制为主的传统动漫和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CG”(computergraphics)动漫;按表现形式来分又分为动画电视与幻灯片动画;从空间视觉效果上又有二维和三维的划分。尽管“动漫”只是一个新兴名词,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却承载着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转型过程的中的诸多前沿科技成果。并且当代动漫艺术业已成为辐射网络游戏、图书小说、动漫产业链等多领域的学科。从视觉文化意义上来看动漫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动漫艺术中的所有形象,包括角色和背景,都是运用造型艺术手段以夸张、变形、寓意和象征等手法人为塑造的,其像视结构是以美术造型元素为材料的视觉经营,都要进行角色与背景的影像结构设计,无论是平面绘画风格还是3D技术动漫,都以视觉艺术作为其基本创作理念的立足点,因此,视觉语言是动漫艺术的根本特征之一,并且动漫中的造型是一种具有虚拟性的带有影视特征和影像性质的艺术造型。动漫艺术中的所有形象都是来自于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假设,角色和场景皆是假定的,这种虚拟的非对现实再现的特质也决定了动漫艺术创作中夸张、变形等手法存在的合理性,可以不受限制的特殊表现力,突破现实常规为想象提供图像呈现,从而达到塑造一种奇特的荒诞美感的特殊视觉感受。 一、动漫艺术中前卫品质的形式体现与观看心理动因 动漫艺术在当今社会受到广泛关注并产生重要影响,除了科技因素这一客观条件外,自身独特的视听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原因。作为动漫艺术的视觉样式尽管是依靠对现实形象的变体处理和想象力的视觉呈现等艺术手段来完成,却又并非完全舍弃客观对象的形态。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依据,知觉到的东西是大于眼睛所观看到的东西,任何一种经验到的现象其中每一成分都牵涉到其他成分,虽然“格式塔”是现实世界“真实的表象”却并非是对“真实的表象”的完全再现。例如,一只作为动漫形象的兔子与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的兔子”相去甚远,然而,我们依旧可以辨识出这是作为兔子存在的形象,这是由于艺术家通过主观艺术创作提取“真实的兔子”的一般形象感知及感觉特征,这些被提取的特征与现实中兔子的特征逐点对应,在此基础上对现实中兔子形象进一步抽象化演绎,尽管并不等同于现实中被命名为兔子的知觉实存,但与现实中的兔子却是“同型”的。 另一方面,心理投射机制也是动漫形象视觉呈现的深度动因,贡布里希曾说:“我们内部的维度感与我们对比例的视知觉相去甚远,内部的感觉倾向夸张,请试着把鼻子摁下去,你会觉得你的鼻子完全变了样,而实际上位移也许还不到几分之一英寸。”[1]正是缘于此,如果将一个动漫人物的唇线由向上扬起的上弧形改动为下弧线,整个人物的表情随之而发生变化,甚至画面的整体氛围以及整个故事情节和一系列叙事逻辑都会受到影响。而在写实绘画中,依靠对主体形象的某个局部变动来试图完全改变整个形象表情几乎是不可能的。动漫艺术最明显的特征是“变形”,而这种“变形”是以赋予具体形象以抽象概念为前提的。动漫艺术中写实风格的作品也不同于以再现客观物象为目的的写实绘画,动漫作品中的写实只是相对程度上的写实,而并非再现式的写实,与广义上的造型理念有着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动漫艺术可以通过更多风格样式来表现,即使是高度的变形与夸张也不会产生异议,因为高度假设性的心理先机能够超越基于对客观世界再现经验体系的恒常性认知,而基于心里投射机制的原因,其视觉形象依然有着引导观者探寻其原型对应的心理指向,正如阿恩海姆所言:“投射所产生的不是一种静态偏离,而是一种动态变形,我们所感到它似乎是一种有活力的东西,从它身上看到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指向它的变形,并由之开始的原形。”[2]因此在高度假设性心理先机与心理投射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动漫艺术反而会构成另类视觉体验与感染力。#p#分页标题#e# 而真正促使动漫艺术穿越文化背景,体现消费时代社会经济背景下娱乐因素与视觉感染力的特征,成为流行文化与前卫视觉样式的标志,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人类想象力对虚拟与现实关系的建构和发挥。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未曾实现的欲望宣泄,动漫作品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由无数次经验积累而沉淀于人的脑海记忆痕结构中的原始表象,表达了人在现实中未曾得到满足的某些想象与诉求。它首先向受众传递了假设性存在的信息,虚拟场景体验与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情境在动漫作品中得到体现,并以受众对这一信息的接受为前提,继而通过作品所传达出虚幻的叙事脉络,为受众提供虚实结合的思维方式。 在当今动漫艺术界呈现出技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国际动漫作品开始由2D技术基础向3D技术靠拢,制作技术日渐成熟且发展极为迅速。相比较而言由于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优势,欧美国家对于3D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作品表现对象的灵活连贯,动作夸张等一系列风格特点也未曾因为3D的视觉效果受到影响,换言之,欧美国家精良的3D技术与其一贯的作品风格能够做到很好的衔接,这些成熟的技术体现也是欧美动漫作品的标识化特征。 作为3D技术历史性突破的影视作品是由英国与美国于2009年联合制作,结合CGI电脑动画、动作捕捉技术和真人参演的影片《阿凡达》该影片所采用的虚拟合成扣像技术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观众能够适时的捕捉到逼真的动画场景。尽管《阿凡达》在作品类型上并不是一部纯粹的动漫作品,但其制作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当今动漫作品与最新前沿科技成果及当下视觉文化特征相结合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表明当今动漫风格发展倾向有着逼真类型化的诉求,在观众追求逼真与不真实的心理作用下,就目前致力于视觉艺术作品表现的技术手段而言,3D是最接近于神话的表达方式,因此3D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难以实现的梦境与想象力情境的慰藉与诠释。 二、当今社会背景下动漫艺术的产业化趋势 现代视觉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转型,信息化社会的显著特点是资源共享,且流通媒介多元,信息载体多,信息量大,人类能够以更迅捷的方式获取近乎一切的资源成果。因而,现代视觉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普遍受到来自于异域文化思维以及艺术样式的影响,动漫艺术更是在此基础上以其独特的视觉魅力与对想象力和独创思维的体现,以作为消费文化中的典型视觉样式超越地域文化异同感,引起了不同文化背景教养下的青少年群体的共鸣。 基于信息化社会的时代优势,动漫艺术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和一体化商业潮流,其独特的高投资回报率和巨大的社会效益以及易于接受的视觉样式,在当今流行文化领域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应用,其产业化趋势亦不可避免,尤其是作为动漫产业高度发展的代表性地区欧美与日本。尽管欧美与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立足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创作模式却大致相同,都是在完善的漫画作品基础之上进行创作改编。就作品特点而言,欧美动漫通常在形象描绘上直接体现角色的性格特点,日本动漫中的角色性格则是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逐渐明朗。而随着视觉文化对人们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人们的审美水平提高导致对动漫作品的关注度与期待值也越来越高。因此,动漫艺术的表现形式与题材也日益多元,制作技术与创作理念随之趋于完善。 与欧美和亚洲其他国家相比,日本动漫的产业化程度更加密集,动漫产业在日本已经成为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另两大产业是汽车与钢铁)。日本开发商相对于欧美诸国更精于商业运作,对于动漫产业化发展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近年来欧美的动漫作品制作能够获得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在资金投入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并且欧美国家经历了现代艺术的整个演变过程,对与视觉相关的文化现象以及对视觉文化的深度理解,使得欧美动漫作品极具艺术性。而欧美制作的动漫电影备受关注的原因除了技术领先、视觉冲击力强、较高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外,出于降低成本考虑,大量地含有三维技术的二维动画也被外包到亚洲各个国家,由此扩大了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因此,欧美动漫影片能够做到在中国一经上映即刻占据市场。 三、中国的动漫艺术现状 论及当今世界的动漫大国当首推美国和日本,中国动漫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受到这两个国家的影响,比较典型的分别是1999年和2000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宝莲灯》和《我为歌狂》《宝莲灯》在人物造型上有着极强的对迪斯尼动画模仿的印记,但是其简单的叙事构架以及创作理念仍然提示着观众这是一部以儿童为主体观众的动漫作品,《我为歌狂》则明显吸收了大量日本动漫的造型要素,而且该作品对观众的年龄层次有了明显突破,其制作理念之一就是打造成为面向广大青少年群体的作品,但也正是由此该片带给人们以对日本动漫全盘模仿的感觉。中国的动漫产业在总体上来看之所以与国际范围内的动漫发展态势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其作品内容针对的年龄层较小,幼稚的剧情以及毫无感情色彩的对白,单纯的善恶道德评定标准的主题性思想之外,缺乏动漫文化独创性与创新性思维是中国动漫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所在。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也是经历“”之后,一些如《小八路》等美术片对后来的动画片创作所产生的写实主义和教育目的的创作理念的影响,导致后来的动漫作品难以摆脱这种低龄幼稚的尴尬窘境。而日本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在逐渐学习和吸收欧美经验并创造出自己独有的风格,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2年左右,为满足播映时间而引入了大量的欧美和日本动漫作品,这也使得出生于80年代以及90年代的中国青少年受到当时众多优秀的欧美和日本动漫作品的影响,尤其是当时的日本动漫作品在那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如至今仍被“80后”奉为经典的《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等作品。同时国产动漫作品与之相比在内容、画面上也暴露出明显的单调与稚拙。 尽管现如今的中国动漫艺术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技术与创作理念方面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从而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相对于欧美和日本等国家,中国的动漫产业仍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市场化的营销模式,这是由于动漫产业的资金投放巨大,收益却是难以预测的,并且中国的动画制作与漫画创作又是分离开来,动画的分属机构是电视台,而漫画作为图书类属于出版社,而这两大机构的主管部门分别是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版权利益问题难以分配。日本的动漫作品之所以拥有稳定的市场和大量的观众群体,是由于漫画为动漫制作之前提供了预测性的信息,成功的漫画作品在被制作成动漫之前已经拥有了广泛的知名度与众多的爱好者,所以通常情况下根据知名漫画创作的动漫作品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p#分页标题#e# 中国的青年漫画家和动画制作人也是受国外动漫作品的影响成长起来的,日本动漫作品中感情细腻、唯美的气质体现,导致中国青年漫画家的作品或多或少透露着日式漫画的气息。 并且欧美动画以其对视觉冲击力的追求,风格上对幽默、激情、富于冒险精神的秉承,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中国传统动漫逐渐走向改革,探寻具有独立作品创作风格的道路。如果说高品质原创与技术支持的缺乏依然是中国青年动漫创作者面临的重大难题,那么北影动画院长孙立军的话更值得当今形如浑水的中国动漫界反思:“要更看重品牌质量,融汇中国文化精髓做出的动漫‘正装’,把资金投在剧本上仔细考究,而不是只看重眼前利益。”四、当代动漫艺术的品质提升问题面对中国主流动漫艺术的整体低龄化与西方动漫艺术数字化技术的泛滥,动漫艺术的品质化提升也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欧美动漫艺术而言,电脑成像技术与3D数码技术的应用无疑提高了动漫艺术的真实性与画面精细度,并且独特的造型与光影效果确实在画面生成方面显示了奇妙特效,也正是这一革命性技术导致西方动漫界对3D的运用乐此不疲。然而,过度依赖电脑程序通过数据处理制作动漫作品,将动漫艺术的创作精力过多的投放到技术开发与应用,程式化的固定形象模式容易造成艺术语言的空洞与单调,类型化的重复也导致受众产生审美疲劳。这也是迪斯尼公司于2009年再度使用手绘的方式推出了二维动漫作品《公主和青蛙》,却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好评的原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代动漫需要复归二维手绘动漫传统才是动漫艺术发展的正途,而是对致力于从美学角度与艺术层面出发所创作的动漫作品的呼唤。 皮克斯动画首席创意总监约翰拉赛特曾说:“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工作室都认为观众不再欣赏手绘动画,人们不喜欢的只是不好的电影。”对此,拉赛特的话提示了两点信息: 1.好的影视作品(包括动漫)并不只是单纯建立在现代高新技术的打造上;2.新的视觉艺术观念与独创性思维融入对人性和生命的思考,体现人文精神与普适价值,对角色和叙事情节以及画面艺术感等本质元素的把握才是推动影视作品(动漫艺术)取得实质性发展的关键。而西方动漫艺术作品中对复杂心理变化与真实生活状态的渗透,以及成人化视角对主旨的深刻揭露,也更符合不同年龄层的受众群体情感与心理。这些创作理念也为中国动漫艺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技术革新下创造的全新艺术语言诚然是对视觉艺术的推进,然而,只有真正立足于视觉文化角度,利用视觉信息时代区域文化共融优势,关照到个人和群体对于视觉媒介的反应,充分体现创作者的艺术修养与创造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