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域文化对当下设计的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很多人初次来到杭州,除了优美的自然和人文的风光,还有这里“慢”得有点过分的生活。但是,这种“慢”不是拖沓,不是不守时,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从容和一种不急不躁的悠闲。遍布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线路繁多的公交车,西湖边到处是让人歇脚的椅子,马路上行人的步履也是慢的,“不急,慢慢来”是杭州人的一句口头禅。4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装饰杂志社和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抛出的话题“快与慢—慢生活与慢设计”终于物化为了一场集结了15位来自哲学、文学和艺术学和传媒业等领域专家的一场研讨会。显而易见,主办方之所以选择在杭州这个城市来研讨这个话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多数国人的心目里,杭州自身就是一个慢生活的典型城市。 与此同时,由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策划的“快与慢—慢生活与慢设计杭州主题展”也拉开帷幕,以更深层、更立体、多角度的实例探讨提供更多的话语空间。我们希望结合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所开设的现代装饰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摄影与数码媒体四个专业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来呈现设计师对杭州慢生活的思考,诠释慢生活对当下设计教学的联系和态度。所以,我们从配合学术研讨的角度出发分成了调研慢生活(杭州城市慢生活样本采集)、营造慢生活、诠释慢生活、体察慢生活的“四步走”,并落实于展览。其中有直接从杭州衣、食、住、行的现实生活中提取快与慢的样本,以信息采集、设计文献的手法来创作的作品;有从营造杭州慢生活,改良和提高生活角度出发的设计作品;也有生活、成长在杭州的几位本地设计师的案例作品,借此来说明杭州慢生活的地域文化对其设计实践所产生的影响。 展览原本期望从多个方向来叙述杭州城市文化中的辩证存在的“快与慢”,而在实际展出之后,一些专家和设计师发现这个展览已经超越了“快与慢”所涉及的话题,同时引出了“为什么不要过度设计”、“为什么不要过度强调视觉别样性的设计”,“在执行创意过程中如何保证创意不被变形”等热门话题。话题的展开带来更加多维的视角。而这些开放的视角都指向一个关键词—“快与慢”。“快与慢”给我们对当代中国设计领域的创作方向、审美标准带来了一个主导信息:怎么“快”?怎么“慢”?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单元一采集慢生活 自古以来,杭州就是以慢而闻名的,杭州那份朴实的快乐便是最市井化的生活碎片。从侬侬吴语,到令人沉醉的熏风,还有绵绵不绝的凄美的爱情故事,千年风情的政儒名宿,摇曳在湖面的西湖船娘,再到曲水通幽的西溪湿地的氤氲、烟雨蒙蒙的人间四月天的浪漫,杭州似乎从来就是优雅的天堂。 杭州有着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是一个休闲旅游的城市,同时也是浙江经济文化的中心。长期致力于字体设计和品牌形象设计领域的林国胜带领团队创作了《衣食住行》系列作品,就是从与杭州城市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四个部分筛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快生活与慢生活的品牌,以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出发,从两者相对的关系对比呈现了的品牌和标志的“速度”。通过艺术提炼,逐次展示了在城市建设中,一些传统文化、古城遗貌保护方面的良苦用心。 毛勇梅的团队完成的信息设计作品《南宋临安府与现今杭州之纵轴对比》,以杭州御街为研究对象,与南宋临安府时期进行纵向对比,梳理出古今御街的发展。陈士宏带领团队完成的作品《编》,用影像的语言记录了为数不多的城市中留存的手工艺者那如民谣般的工作场景,这组希望呼吁相关政府来关心和关注未列入“非遗”的手工业的摄影作品,弥漫着社会担当,充满了张力的美感。他指导完成的《女生日记》摄影作品则是一个生活在杭州的小女生窃窃的私语,用镜头记录大学生在杭州学习时的生活,细腻而不露痕迹地体会静和慢的享受。平行展出的《拱辰桥西古建筑》和《城市美容师》这两组作品,一边是代表了杭州民族工业发端的京杭大运河源头老工业区依旧保留的古建筑群落,一边是杭州林立的高层建筑与它们的幕墙清洁工,通过并存的展示方式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美感以及两者之间藕断丝连的平衡。 该展览单元着重在于对现实生活的提取,把日常容易而又不应该被忽略的生活场景进行还原,结合设计的专业角度来进行信息梳理。 单元二营造慢生活 米兰•昆德拉在《慢》中曾写道:“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儿去啦?民歌小调中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从某种角度来看,杭州的慢也是相对的,在这个城市一些局部也充斥着许多的快。因为同样要经历早晚交通高峰,一样要承受着高位的房价,所以,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我们的身边也不断发生着闯红灯、加班、补习等等与时间赛跑的鲜活案例。 当越来越多的人被速度绑架,我们是不是该多些思考,慢下脚步?本次展览的第二板块是营造慢生活,在这个板块中提出了许多为实现慢生活而进行的各种可能性的设计尝试。 江崖团队设计的漆艺《茶韵私语》系列茶盘,用传统的古老工艺,设计的片片长叶,静静地与茶、与人互诉衷肠。宁晓莉设计的系列饰品《浮红》,采集于杭州的植物形态,利用瓷的釉色,银的可塑性,将一枝一叶,一花一蕊,融汇在一起。如诗的形态,如画的色彩,像是一首首诗句,萦绕耳边。孙尔的设计团队长久以来一直在进行对本地各种原材料的试验和探索性创作,作品中有以来自浙江桐乡的蚕茧为材料的灯具设计《蚕•语》,也有以来自浙江诸暨的珍珠为材料的《FaceChair》,还有以来自杭州本地的棉麻设计的《虹•生命》、《穗》与《浮途》等壁挂纤维作品。这些材料幻化出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形态的传统手工工艺美术作品,传递了生命传承的力量。另一组对废弃物进行再设计的作品是由张力和孙尔两个团队开发,同时这也是一种可持续设计观的体现。其中包括可运用在户外公共空间的轮胎椅、pvc管椅、光盘椅,也有可以在室内空间使用的废纸卷椅。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同样存在着诸多对慢生活的思考和尝试。郑炜团队在实际项目中将江南园林移植到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相去甚远的陇南文化中,在园林的造景中充分考虑了快与慢的结合。龚旭萍团队设计的《杭州西溪小型生态建筑设计》以杭州西溪为背景,将湿地文化中的悠闲感融合进了作品之中,提倡的是“静养动察,中立而不倚”。#p#分页标题#e# 单元三诠释慢生活 慢,可以是一种对时间的定义,也可以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回归自然的意境。从哲学的角度理解,快与慢是相对的,从物理的角度理解,快与慢是一种运动速度的代名词,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快与慢是一对会引起社会各个层面发生变化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慢生活的理解,也可以用不同的定义和方式来表述。展览第三单元的作品主要是用观念的艺术作品来提出自己对于快与慢的思考。 周小瓯的装置作品《封存的劳保》是他劳保系列作品的延续。“劳保”是一个专属名词,在中国有着更多的社会隐喻和象征,周小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白纱手套依然成了他创作中的标志物,也是多年来他这个系列作品中持续关注的对象。这一次他将飞快流逝的岁月定格、凝固,让我们看的是戛然而止的如琥珀般的那段璀璨的时光。俞爱芳的纤维艺术作品《微观世界》让人产生了想趴下来观察的冲动,单纯的材料交织出了复杂的优美结构,呈现出微观的自然形态。素以观念摄影见长的陈士宏的作品《Stop—未知的道路》是对《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现实诠释。王小峰团队创作的短片《翻滚吧,水墨》将传统的静与慢的介质—墨的流淌运动用当代古筝卡农、BBox和打碟的节奏进行了重新的编辑,使得矛盾的对立中摇摆。而短片《鞋》是从女人一生中脚上所穿的不同的鞋来寓意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鞋,不同的行走速度,展现的是不同的生活态度。 单元四体察慢生活 在这个单元的展览中,我们期待通过邀请成长或者生活在杭州的几位设计师的实践性作品来说明地域文化对他们的设计实践产生的影响。他们都很勤奋,但也很注意休闲,作品中透露出深思和熟虑,还有温柔而充满爱意的关照。他们既不属于在具备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后开始追逐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新富阶层,也不属于亚青年文化中的御宅男和干物女。因此他们的案例将对我们的设计业和我们的生活产生更大影响。 朱小杰,一位把自己称呼为匠人的,由内而外透出古灵精怪的设计师,其实他的作品早已超越了匠人的范畴,就像这次他所带来的就是一系列的瓷器的设计,温暖的釉色,儒雅的形制,配上具有强烈对比的不锈钢材料,让我想起了去年在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上看到的他那些用皮草与不锈钢材料,木与不锈钢材料混搭设计的作品。什么叫玩,他的作品就能让你感受这个词的力量。 孙云,同样是在浙江乃至全国小有名气的设计师,多年来从事室内设计,淘宝、阿里巴巴、影天这一出出精彩的大戏均是出自他的团队。可是有一天他开始做起了家具,并且用他的家具来传播一种家的力量,不断地营造对话与交流的可能性。 张雷,从意大利归来后,躲在自己的工作室潜心研究传统手工艺,将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用现代设计的方式重新定义,为“传统寻找未来”是他一直坚持的工作室的使命。他那曝光率极高的作品用它的细节与传统美感一次次打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 Weiwei,自创服装品牌“摆设”。一个来自法国的新疆库尔勒女人,游荡过40多个国家,爱聊天,爱交友,爱抽烟,爱儿子,爱老公,爱自己一个非专业的专业服装设计师。这是我对她的定义,只是因为她从来没有自己的简历。她与家人选择了杭州幽静的四眼井的一幢小楼作为住处。她的系列服装《痕迹》正是记录了她对杭州的情感。运用香云纱这一传统的面料,却不断打破传统的面料使用的规矩,貌似传统的结构赋予了这个系列的作品新的文化精神。 陈飞波,宁波毕业以后就来到了杭州,自从在杭州的老厂房里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和两家很有特色的餐厅后,便开始迷上了具有工业感的家具设计。铸铁、木头、旧办公家具,一件件在他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他的空间展示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他为客户度身定做的家具,不多,但是每件都很适合,一把椅子、一个衣帽架,一张桌子这些点睛之笔也让他所设计的空间散发出浑然一体的魅力。 “快与慢—慢生活与慢设计杭州主题展”最初的想法本是想丰富一下研讨会的内容,但它的意义却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它为设计师在设计实践过程中较为系统地整理了他们对“快与慢”理解的谱系。最为关键的,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设计师和他们的团队有的为此次展览量身打造,有的将以往设计作品整合、深入后二次呈现,都非常有水准。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设计师们都曾持续地关注“快与慢”,从未绕开、从未远离这个话题。“慢的设计”所提起的“慢的生活”使得我们重新面对和审视当下的生活,并找出多种解决方案,充分揭示了在全球时代我们的未来要依赖地域文化的重要性,获得了一种我们忘却的常识。 确实,就设计师而言,我们可能拥有最先进的设备,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机操作软件,我们也了解涉及设计错综复杂文化史的联系,甚至我们深谙和客户打交道的技巧,但我们有时恰恰忘记了设计除了带给我们快乐之外还赋予我们的社会担当。一方面,在设计无处不在的今天,设计需要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这意味着人们在分享视觉文化作品的同时,接受设计师对这个社会的态度和观点。另一方面,文化一开始就是以地方趣味为特色的,就像本次展览对杭州所有的“描述”,本身就是一种饶有意味的“杭州之旅”,涉及到人文、历史、社会(主要是城市建设规划)和科学的探讨。由此,我们坚信,很多问题的解决和研讨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社会学中经济的问题。相反,我们是否扪心自问,很多设计问题是否在源自我们自身。 “快与慢”的概念在滋养和破坏的双重层面上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设计师和设计师的作品事实上扮演了批评的角色,尤其是在当代视觉文化传播领域。“快”与“慢”两个完全相对的概念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是互为相融的,这种相融不仅仅局限于哲学的辩证,也在于对两个词性的理解。一般意义上,当设计作为产品的输出,有时会要求时间概念上的“快”,但“慢”又是生活审美和关怀滋养的必须。所以,在我们所强调“慢生活”的文化语境中,设计作为了社会生活的一个分子,它必须综合“快与慢”的双重属性,确保地域性、关怀性和可持续性的概念,同时成为一个可资公共参与的价值观批评样本。#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