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产业集聚区制度变迁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艺术产业集聚区制度变迁,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艺术产业集聚区制度变迁

 

创意产品、创意服务、创意营销和创意产业模式构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的发展浪潮,各国的创意产业以其各自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领域和方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未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产业集聚能够带来创新、外部性、社会资本和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效应,集聚区内的企业将获得诸多竞争优势,产业集聚是一个产业发展与升级的必由之路。艺术产业集聚区作为艺术产业发展的高级产业组织形态,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如深圳的大芬油画村、湖南的动漫产业园、北京的小堡村艺术区等。   但是,艺术产业集聚区形成、发展与所处的城市环境密切联系,只有那些具备有利于艺术产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因素的城市,才能诱发艺术产业集聚区,才能促进艺术产业集聚区的演进,这就需要构建创意城市。   一、艺术产业集聚区的效应分析   (一)集聚区的外部效应   作为艺术企业、艺术家和艺术产品的空间集聚区,其涉及的外部性至少可分为需求外部性和外部规模经济。需求外部性是指客户被一家或几家艺术企业吸引到艺术产业集聚区,该客户可能顺便光顾集聚区的其它艺术企业,增加了其它艺术企业接单的机会。在集聚区中,如果艺术企业的产品之间是完全替代关系,相互是竞争对手,这时不会存在需求的外部效应。但是,只要艺术企业的产品之间是互补关系或非完全替代时,需求外部效应就会产生。为此,艺术产业集聚区的管理方可以通过优化入驻企业组合,以实现艺术企业总利润的最大化。入驻企业组合指知名艺术企业与小型艺术企业之间的数量比例与空间结构关系,知名艺术企业是指能为集聚区创造业务流,为小型艺术企业带来需求外部性的大型艺术企业或拥有著名艺术家的企业。需求外部性通常来自于知名艺术企业,而小型艺术企业从中受益。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集聚区内整个艺术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可能会使产业内单个企业的成本下降。在集聚区,外部规模经济主要包括如下几点:第一,专业协同创新的环境与技术外溢。在集聚区内,信息集聚降低了艺术企业的创新成本和创作技巧的学习成本。第二,专业化劳动市场共享因素。   集聚区容易形成艺术创作专业人员的集聚,降低了艺术企业招聘专业人才的搜寻成本。第三,辅助性行业成长。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认为,通用性的业务没有必要采用一体化规制来解决。核心能力理论表明,外围业务外包可以提高企业绩效。在集聚区内,为艺术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辅助性行业发展,有利于艺术企业提高核心能力,实现运营成本节约。   (二)不信任治理   艺术产业集聚区为不信任治理至少提供了两种机制。第一,信任机制。信任本身是一种交易治理机制。社会学家祖克尔曾论述了信任产生机制。她认为,声誉产生信任,社会相似性产生信任和法制产生信任。利瓦伊认为,无论信任由哪一种生成机制产生,一旦信任遭到破坏,都意味着为建立信任而进行的投资所形成的社会资本将遭遇减损。在集聚区内,艺术企业家之间交往方便且持续,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专业化协作,而是包含私人关系的社会网络。通过社会网络,艺术企业家彼此可以了解对方过去的行为和声誉,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私人交往产生“强关系”,一旦失信,社会资本将遭遇减损。可见,在集聚区内,存在通过“声誉产生信任”和“社会嵌入”式的“关系运作”来建立信任。第二,第三方治理。集聚区的管理方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外部权威,管理方可以在法律框架内通过“科层机制”制定交易规则,对缺信、伪劣假冒等机会主义行径进行惩罚,为不信任治理提供了途径。   (三)区域创新系统   可以把艺术产业集聚区看作是一个小型区域创新系统,能促进艺术企业集体学习、创新氛围和创新扩散等。第一,集体学习。在集聚区,如果艺术企业间的关系是互补的,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某一环节出现的新思想可以凭借地理邻近性迅速在分工体系中传播,以寻求创新租金,并且新思想将在交流、互动与共同学习过程中不断涌现;如果关系是替代的,为了能够在与离散的艺术企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在管理方的介入下,各艺术企业间可能进行诸如优势互补性的战略合作。第二,创新氛围。在集聚区内,艺术企业之间的频繁互动、联系易形成社会网络系统。从创新角度看,该社会网络对艺术企业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提供了信息获取渠道。大量研究表明,多数用于支持创新的知识和信息是通过企业间的个人交流,尤其是社会网络关系获得的。当然,信息的互动与共享是一种社会性的互惠过程,信息在网络中的顺利流动有赖于网络双方之间的信任。在集聚区内,地理上的邻近和非同一般的信任丰富了艺术企业信息的获取渠道。二是提供创新治理机制。艺术企业的社会网络作为第三方机制大大减少了创新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动,维系着合作的进行。而且,在集聚区内,共同的区域生活环境和管理方的管理举措使得市场内的艺术企业容易形成相对一致的价值观与合作理念,有利于推动艺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行动。三是提供知识整合平台。首先表现在社会网络形成的社区机制为各艺术企业间的知识交流与整合提供了平等、开放的协作环境。另外,社会网络还为成员创造了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创新环境。信息传播效率提高使艺术企业的创新行为可以较快地在社会网络中被发现、识别,替代性艺术企业为了继续保持或获取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被迫加快创新的步伐;互补性艺术企业为了继续保持合作关系,必须进行协调创新。第三,创新扩散。扩散过程实际上是服务新知识的传播与接纳过程。与编码知识相比,隐性知识转移与扩散的难度很大。要获得隐性知识需要基于信任的重复实践活动,并且隐性知识的转移者与受众需具有空间的共时性。在集聚区内,艺术企业之间获得频繁互动的面对面交流和非正式交往机会,使各自的思想信息可以在相对有限的范围内不断碰撞、交流,从而有效克服了创新知识中隐性部分不可言传的特性。   (四)降低顾客的交易成本   降低交易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节约搜寻交易对象成本。在集聚区内,顾客可以在短距离内在多家提供同类艺术产品的艺术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大大节约搜寻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二是节约讨价还价成本。艺术企业集聚使得提供同类艺术产品的艺术企业之间竞争公开化,艺术产品价格成为集聚区内一种公共信息。三是提供第三方治理。艺术产品的知识性决定了服务产品交易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服务方实施机会主义行径提供机会,需要有治理手段保护顾客的利益。在专业市场中,这样的手段包括管理方对交易秩序规定、专业市场无形资产“抵押”、社区性社会网络嵌入等,它们为防止交易中的信任缺失和交易纠纷等问题构建起具有威慑力的“关联博弈”。#p#分页标题#e#   (五)为艺术家之间提供正式和非正式交流平台   艺术来自于灵感与创意、灵感与创意来自于艺术家之间思想火花的碰撞,艺术产业集聚区为艺术家之间的头脑风暴提供了生成环境:一是通过培育私人感情,建立艺术企业家之间的相互信任。集聚区的酒吧、俱乐部通过营造艺术企业家喜欢的交流环境,举办活动,成为艺术企业家经常惠顾之地,为艺术企业家提供交流平台,艺术企业家之间因经常见面与私下交流,有利于了解对方的过去、社会声誉及其品行,甚至建立私人感情,这种私人感情是发展企业合作的宝贵资源。二是有利于经验知识在艺术家之间的传播。一般来说,有关艺术创作的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经验知识,前者是指可以通过书本、电视、网络和报纸等介质传播的知识,这类艺术知识对艺术家来说只要到书店买两本相关的书就可轻易获得。后者是指当事人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一些诸如心得、体会、技巧和教训等的知识,这类知识通常是很难从书本等介质中获得的,它的传播要求拥有有关经验知识的传播人与需要艺术经验知识的接受人之间必须频繁地面对面接触、交流,否则难以转移。有了艺术产业集聚区,不但为艺术家们提供了频繁接触的机会,而且在集聚区内艺术家能够借助语言、体态、情感交流等方式,将潜伏于他们大脑内的感性经验、甚至是直觉和顿悟表达出来,从而成功实现艺术经验知识的传播。三是促进艺术创新。集聚区为艺术家提供了非正式的交流渠道,而且这种交流是宽松的、自由的、交互式的,使艺术家的理性思维更为活跃,感性体验更加敏感和细腻,从而能够有效引发人们的创造思维,激发交流者的想象力,在集聚区酒吧、俱乐部有限空间内反复地强化知识整合和碰撞,各种灵感不断显现,新思想、新办法、新模式随之产生了。   二、艺术产业集聚区的制度变迁环境:创意城市   艺术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   制度变迁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一群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起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相应地,从制度变迁的方式来看,艺术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方式可分为政府推动型和自发生成型两类。前者体现了作为设计主体的地方政府的创意城市发展目标和战略意图,如上海的张江科技园、北京的飞腾影视城等。后者是依据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产业关系和市场聚集资源等因素自然形成的艺术产业集聚区,这类集聚区是自发形成的,例如,深圳的大芬油画村、北京的小堡村艺术区等。无论是政府推动型和自发生成型艺术产业集聚区,其发展都并非一帆风顺,面临各种风险与困难,甚至夭折,这需要市场的发育与完善、社会观念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支持,其中,以发展创意城市的政府支持至关重要。因为创意城市是吸收了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借鉴了国内外优秀文化,有利于人们展开最丰富的想象力去构思、探索、开拓、创造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和城市生存空间,从而有利于艺术等创意产业形成与升级的现代城市。   (一)创意城市与艺术产业集聚区形成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的行为主体是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只有在新制度环境下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况下,行为主体才会去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变迁。推动艺术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关键是艺术创作、交易环境的经济价值,影响艺术创作、交易的环境经济价值因素包括一级因素和二级因子,其中,一级因素有艺术企业的艺术品生产成本、艺术品交易成本、艺术家成长收益与成本、艺术家生活环境等,这些一级因素又包括诸多二级因子,如人才雇用的便利性、技术、政策、文化的包容性、信息、竞争状况、产业链等,如果某一城市区域在上述多方面都存在优势,艺术家、艺术企业就有可能在该地开始集聚,一旦初始的“集聚”完成,如果外界环境稳定,在系统内“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机制下,艺术产业集聚区将沿着“规模、分工和社会网络”三纬度不断累积循环,艺术产业集聚区开始成长,如果过程顺利,意味着“艺术产业集聚区”可以通过自发的力量实现诱致性变迁。   但是“,路径依赖”是指一旦外部某种偶然事件被系统采纳,便会进行“自我强化”“、自我积累”,并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即使这种路径并不是最优的,也很难被其他更优的路径所替代,甚至会“锁定”在无效率状态。这意味着如果艺术家、艺术企业在某特定城市难以发现对艺术创作和交易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区域,则该城市在“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机制下,将不会演化出艺术产业集聚区,也就失去发展艺术产业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中的城市,补救措施是通过政府的推动,实现艺术产业集聚区的强制性变迁,而强制性变迁要获得成功,政府必须推动创意城市建设,形成创意的氛围、培育创意人才、实施创意产业发展政策。   (二)创意城市与艺术产业集聚区发展   艺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其成长过程中可能碰到各种障碍,完全靠自发力量而没有政府的努力,难以保证艺术产业集聚区健康持续地发展。因此,即使是自发生成的艺术产业集聚区也是诱致性和强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在1998年认为,集群的发展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集群的形成是内生的,第二个阶段强调集群的持续发展则离不开政府扶持。   当今战略第一权威“、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以四大关键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为支撑点,彼此相互作用,揭示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同样也适用于艺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四大要素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两个辅助要素为:机会和政府。其中,波特认为,政府与其他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既非正面,也非负面。政府和其他关键要素之间具有互动关系。一方面,政府的补贴、教育和资金等政策会影响到生产要素;政府也能对上游和相关产业环境产生影响。   #p#分页标题#e# 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也受到环境中其他关键要素的影响,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要发展艺术产业集聚区,政府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政府只有树立创意城市的理念,出台促进创意城市形成的举措,才能形成有利于艺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集聚环境。   三、以发展艺术产业集聚区为取向的创意城市建设   从传统城市转向创意城市的过程以及创意城市的发展同样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同样需要诱致性和强制性两种力量,最终离不开政府的介入,以发展艺术产业集聚区为取向的创意城市建设就是强调政府在能够促进艺术产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中如何建设创意城市。波特的钻石模型已经提到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四个关键要素,政府建设以发展艺术产业集聚区为取向的创意城市至少要围绕这些要素进行。   (一)培育艺术产业生产要素,打造艺术产业集聚区形成与发展的优越环境   艺术产业生产要素包括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前者包括有利于艺术产业集聚区形成与发展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艺工、基础设施等,后者包括高级艺术人才及其创造力、教育科研机构和领先学科、艺术企业文化、艺术产业现代运作方式等。波特认为能创造出生产要素的机制远比拥有生产要素的程度重要。要建立起艺术产业强大又持久的竞争优势,培育艺术产业集聚区,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例如,深圳大芬油画村聚集了大量的艺术家和艺术形成了著名的油画产业集群,原因在于其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艺术人才集聚、包容的城市文化、低成本、完善的艺术产业链和先进的市场运作方式等生产要素。政府在推动以发展艺术产业集聚区为目标的创意城市建设中,可以采取诸如出台吸引高级艺术人才政策;发展艺术人才市场;建立宽松、有序和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环境;推动专业化的艺术教育和培训;搭建艺术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信息咨询、投资咨询、法律咨询、中介服务及权威认证体系;创建学术研究机构;推动艺术创新和艺术商业模式创新;提供艺术信息;建立艺术产业园;完善艺术产业基础设施;协调艺术集聚区与所在地政府、民众关系;加强旧城改造与艺术集聚区发展的结合等措施发展艺术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   (二)提高艺术市场需求,推动艺术市场渗透与拓展服务   艺术市场需求是指市场对特定艺术产业集聚区的艺术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提高艺术市场需求可以实施市场渗透和市场拓展两大策略。在艺术企业实施这两大策略方面,政府可以发挥的作用有:政府是不少艺术产品的最大买家,政府应鼓励中小艺术企业参与竞标;地方政府可为艺术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出台政策和提供相关服务;政府可采取措施为集聚区内艺术企业培育区域性无形资产,如集聚区品牌,跟踪国内外艺术产业最新动态,组织开展艺术产业相关展览和国际交流活动。   (三)促进艺术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发展,培育艺术企业网络组织   按照波特的说法,一个优势产业发展必须和其他相关的或支持性的产业在空间上集聚成群体。这样,支撑产业在进行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本地与辅助产业结成网络而转移风险,提高效率。而且,与相关产业之间的信息流动和技术交换,还可以提高主导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速率。   同样,艺术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发展的相关发展状况也影响到艺术集聚区的生成和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政府的创意城市建设举措包括:促进工业制造、产业转型、服务业、金融体系、政策扶持、传播等配套体系发展;构建艺术产品生产体系、流通交易体系、知识产权交易转化体系、创意产业孵化系统;推动形成艺术价值链的形成;鼓励艺术企业的各种协会发展;鼓励大型艺术企业与中小艺术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采取鼓励政策吸引外国外地艺术产品及服务供应商进入集群区;促进本地中小艺术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加强产业内和产业间的艺术企业之间建立形式多样的联盟组织。   (四)促进艺术企业组织演变、企业战略管理和同业竞争的可持续发展   波特认为企业如何创造、管理、组织以及国内同业竞争的特性主要受国家环境的影响,没有一种管理制度是普适的。一国特定产业的竞争力产生于该国偏好的管理方法、组织方式及其他因素。可见,城市环境影响到艺术企业组织演变、企业战略管理全过程,并影响艺术产业竞争态势和竞争模式,为此,政府为了让艺术集聚区企业组织设计、战略管理和市场竞争地位等诸方面获得竞争优势,需要营造恰当的市场环境,可以采取在市场秩序、许可制度、所有制形式、反垄断等方面建立和实施适当的法规和制度,为集聚区内艺术企业发展消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