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术的艺术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美术的艺术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建筑美术的艺术分析

 

建筑美术为建筑设计打基础,是建筑设计工作者以画代言、以图表文、以象记实、以形达意的工具和表达手段。基于建筑美术相关专业特色,应在概念上把它和纯美术区别开来。高校中建筑类专业的建筑美术教学和纯美术教学也是不尽相同的。我在建筑院校从事建筑美术教学多年,现结合相关教学实践对建筑美术教学的相关特点和方法略作论述。   我国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文化课相对比较好,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强。但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中,对美术教育重视不够,造成学生对美术内涵理解不足,艺术素质不高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建筑院校都开设了美术课程。   因为建筑是一门艺术,建筑艺术是理性思维,科学手段和艺术审美的综合体现。因此,艺术修养是建筑学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   在建筑美术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要从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出发,采取有别于艺术类院校的纯美术教学方法。因为艺术类院校学生在入学前就已受过美术专业的训练,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美术专业的学生要通过美术入学考试,专业合格才能进入美术院校),他们对于美术学习相对容易上手。对于纯美术教学,入学后关键是培养学生个性,对美术内涵的理解。而建筑院校的学生,一般没有受过美术的基础训练,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师要深入浅出的讲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循序渐进的进行课堂训练,应多采取鼓励的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艺术素质条件,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提出目标。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调动其潜能,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   其次,相对于纯美术专业的美术教学,建筑类美术课时非常有限。一般来说,纯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学校进行四到五年系统的美术学习,而建筑类专业的学生本科只有两年美术课,专科只有一年美术课。因而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满意的效果,这就对美术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学上必须有一个完整而周密的计划。在学生初学阶段,要讲深、讲透规律性的知识,可多追求共性,让学生理解规律,掌握规律,并能在绘画过程中自觉的运用规律。   素描、色彩的单元作业课时不宜过长,一般为四或八课时。不单纯的追求画面效果和过分注重形体表面的深入描绘,而要重视对形象实质性和规律性的把握,注重行为过程、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的培养。技法表现不做过多要求,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性格的不同,自由发展。   从笔者十余年的建筑美术教学实践来看,必须先训练学生的形体构图能力。一般是先安排大半个学期的结构素描教学,然后进入到明暗的训练,明暗训练也主要是表现性素描和风景。这样,在训练学生基本功的同时,又注重其构图,培养创造性处理能力,为他们打开设计思路做铺垫。在色彩教学上因为时间关系,只能重点放在风景上,色彩静物只是调色能力的训练,由此马上过渡到建筑风景的练习。在建筑风景练习时,先以临摹为主,而后转入写生训练。临摹训练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把握整体色调和快速掌握构图技法的能力。   总之,建筑美术教学思路要明确、系统、全面;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教学内容要丰富、多样。如素描课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结构素描的内容,让学生对结构和透视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色彩写生中加入建筑风景写生课,让学生亲身感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感受建筑的体量感、空间感和色彩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整体观察、思维、表现的能力。速写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速写主要运用线条表现对象,简洁明快,对徒手绘画是很好的练习。它主要是培养观察、记忆、想象、概括和快速表现力,有助于提高艺术感受和鉴赏能力。   速写练习与建筑设计中的徒手草图联系最为紧密,将来在建筑效果图的快速表现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其他表现形式不可替代的。   在学生入门一段时间后,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可增加讲课内容,把讲课内容分为了解类知识、理解类知识、掌握类知识。了解类知识,只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这类知识作一般了解;理解类知识,需要学生认真分析,理解其内涵;掌握类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能熟练的运用到具体的绘画与设计中去。   这样可以加大授课的知识量,让学生在学习时有重点,有广度,为以后的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其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思路、有目标。   此外,开设艺术欣赏课,是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其感性认识,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的捷径。艺术欣赏课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认识、欣赏中外美术大师的绘画作品,提高艺术修养。分析大师的作品,从中体会构图的法则、体会色彩运用中的统一变化规律等通过形式表现内容的方法。了解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艺术流派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欣赏名作后,谈自己的感受。相互观摩同学之间的作品后,指出优缺点或介绍自己作画的体会。这样,对将来分析自己的设计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绘画艺术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克服这两者的脱离现象,强化艺术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强化创造力的培养。如教师任意摆放许多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物品,作为组成画面的元素,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艺术审美的理解,从整体印象、空间特征、立体构成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创造性地选择几种适合的元素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一个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特点,有艺术性的新立体空间画面,让学生把所掌握的知识综合化、系统化,给创造观念以升华。它的特点是多维性的、渗透性的,进而激发学生们潜在的智慧,更多更深的进行创造性构思。   目前,在建筑类低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非常片面的观点,认为美术教学只服务于建筑表现效果图。由于电脑的冲击,许多学生把注意力转向电脑绘图,而忽视了对美术的学习,过分注重绘画技术,而忽视对艺术观念、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综合审美能力的学习,是对美术教育浅层次的理解。在毕业生的反馈中,他们认为艺术修养是电脑绘图的基础。电脑绘图是一种新的绘图手段,我们不能盲目的加以褒贬,只能更好的加以利用。我认为,提高美术修养是必经之路,让学生认识到技术是发展变化的,而“美”则是长久的,建筑设计的魅力正在于对“美”的创造。但这种艺术修养,并非只靠课堂上几张素描、色彩画就能够解决的,要靠长期广泛而全面的学习积累。因为艺术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建筑美术教学是通过基础的训练,多方位的艺术熏陶,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审美观念的设计人才。美术教师的作用就是把学生领入艺术殿堂之门,教会他们遨游艺术殿堂的方法。学生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然后才能设计出有创意、有品位、有内涵的建筑作品。#p#分页标题#e#